卷二百五十一·帝系考二


  ○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  (母后临朝称制及推尊私亲父母附追尊私亲父母,见《宗庙门》。此不录)  虞舜践帝位,乃载天子旌旗,往朝瞽瞍,唯谨以子道。

  《孟子》:咸邱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曰:“否。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朱子集注》:咸邱蒙,孟子弟子。语,古语也。蹙,颦蹙不自安也。岌岌,不安貌,言人伦乖乱,天下将危也。齐东,齐国东鄙也。孟子言尧但老而不治事,而舜摄天子之事。尧时,舜未尝即天子位,尧何由北面而朝之乎?又引《书》及孔子之言以明之)。”咸邱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不臣尧,不以尧为臣,使北面而朝也。《诗·小雅·北山》之篇。普,遍也。率,循也。此诗,今《毛氏序》云:“役使不均,已劳於王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其《诗》下文亦云“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乃作诗者自言天下皆王臣,何为独使我以贤才而劳苦乎?非谓天子可臣其父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言瞽瞍既为天子之父,则当享天下之养,此舜之所以为尊亲、养亲之至也。岂有使之北面而朝之理乎?《诗·大雅·下武》之篇言人能长言孝思而不忘,则可以为天下法则也)。  《书》曰:‘?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书》、《大禹谟》篇也。?,敬也。载,事也。夔夔齐栗,敬谨恐惧之貌。允,信也。

  若,顺也。言舜事瞽瞍,往而见之,敬谨如此,瞽瞍亦信而顺之也。孟子引此而言瞽瞍不能以不善及其子,而反见化於其子,则是所谓“父不得而子”者,而非如咸邱蒙之说也)。”  汉高祖六年,尊太公为太上皇。

  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使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後上朝,太公拥{艹彗}(李奇曰:“为恭也,如今卒持帚也。”师古曰:“彗,所以扫也。音似岁反。”),迎门?行(?退而行)。上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於是上心善家令言,赐黄金五百斤。夏五月丙午,诏曰:“人之至亲,莫亲於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於子,子有天下尊归於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尊太公曰太上皇(师古曰:“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

  後汉荀悦曰:“《孝经》云:‘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王者父事三老,以示天下,所以明孝也。无父犹设三老之礼,况其存者乎?孝莫大於严父,故子尊不加於父母。家令之言,於是过矣。”

  晋愍怀太子令问中庶子刘宝云:“太公家令说太公为是为非?”对曰:“荀悦论赐家令为非,臣以为悦不识高帝意。高帝虽贵为天子,事父不失子之礼。时即位巳六年而不加父号,是以家令言虽父乃人臣也,言无可尊敬,当与人臣同礼,欲以此感动之。帝闻家令言乃悟,即立号太上皇,得人子尊父之道。若不闻家令言,父终无号矣,家令说是也(师古亦以为善其发悟已心,因得尊崇父号,非善其令父敬己)。”

  汉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

  高祖崩,惠帝即位,尊吕皇后为皇太后(太后首未并见《皇后门》,後同)。

  惠帝崩,太后取後宫子名为孝惠子立之,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师古曰:“天子之言一曰制书,二曰诏书。制书者,谓为制度之命也,非皇后所得称。今吕太后临朝行天子事,断决万机,故称制诏。”)。立兄子吕台、产、禄、台子通四人为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四年,少帝自知非皇后子,出怨言,太后废之,立恒山王弘为帝。八年,皇太后崩,诸吕谋乱,大臣诛之。

  文帝立,尊母薄姬为皇太后(姬初为代太后),薄氏侯者一人。後文帝崩二岁、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因吕后不合葬长陵,故特自起陵近文帝。

  景帝立,尊母窦皇后为皇太后,窦氏侯者三人。後景帝六岁,以武帝元光六年崩。

  武帝立,尊母王皇后为皇太后,王氏、田氏侯者凡三人。後景帝十五岁,元朔三年崩,合葬阳陵。

  昭帝崩,霍光迎立昌邑王贺,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既废贺立宣帝,尊太后为太皇太后,以建昭二年崩,合葬平陵。

  元帝立,尊孝宣王皇后为皇太后。元帝崩,成帝即位,为太皇太后。王氏列侯二人,关内侯一人。时成帝母亦姓王氏,故世号太皇太后为邛成太后。永始元年崩,合葬杜陵,称东园(师古曰:“虽同营兆而别为坟,王后陵次宣帝陵东,故曰东园也。”)。

  成帝立,尊母王皇后为皇太后,以平阳侯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又封太后同母弟崇为侯,凤庶弟谭为关内侯。後五年又封舅谭、商、立、根、逢时皆为侯,世谓之“五侯”。後又封兄子莽为新都侯。哀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哀帝崩,无子,太皇太后以莽为大司马,立平帝。太后临朝,委政於莽。群臣希旨,奏请莽为安汉公、“宰衡”。平帝崩,莽徵宣帝元孙婴为帝,居摄践祚。既而即真,号太后为新室文母,年八十四,建国五年崩,合葬渭陵。

  司徒掾班彪曰:“三代以来,《春秋》所记,王公国君,与其失世,希不以女宠。汉兴,后妃之家,吕、霍、上官,几危国者数矣。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享国六十馀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

  位号巳移於天下,而元后拳拳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

  致堂胡氏曰:“外戚之祸在王氏,然汉初功臣平、勃等预有罪焉。高祖崩,唱言吕后与帝共定天下,帝王诸刘,后王诸吕,无不可者(共定之语,本出郦寄,然当时必有此议论)。於是大裂土疆,以王诸吕,侵弱刘氏,罪一也。孝惠即世,听张辟疆之说,纵诸吕居中用事,专权禁闼,共斡兵柄,上以媚太后,下以安已身,由是诸吕不可制,罪二矣。高后即世,虽能诛诸吕,立孝文,然自兹以往,母后习见前世用事,例为出阃之言。观大臣议,所言皆曰‘齐王,高帝孙,然母家驷钧恶,淮南王母家又恶,独代王母家薄氏谨良’,遂立孝文,则平、勃之徒畏母后深矣。盖汉母后预政,不必临朝,少主虽长君亦然。窦太后好黄、老,恶儒士,儒士多不得进。赵绾、王臧欲助上兴制度,则发其奸利害之。窦婴,兄子也,恶之则除门籍,喜之则为相。梁孝王,爱之则诵言请立为嗣,不顾大宗之重。  王太后於灌夫骂坐则不食,论弃市。韩嫣,帝所贵也,太后欲杀之,则帝不能救,可谓司晨预事矣。武帝欲立昭,则先杀钩弋夫人,驯致王氏篡夺,其所从来者远矣。”  先公曰:“今按胡氏之说,足以尽西京外戚贻祸之本末矣。尝因是而极论之,天地间,有阳不能无阴,阴而乘阳则宇宙分裂,人极隳亡矣。欧阳公谓宦官之祸甚於女子,盖为唐末一代言之耳。以古今大势论,则女祸深矣。少女子能蛊惑人主以亡国,老女子能崇长外戚以亡国,三代之亡国,皆由此物矣!周之东迁以褒姒,周虽不亡於此,巳衰於此矣。秦后始有宣太后、穰侯之专,庄襄悦美姬以易其宗。汉高帝起於闾阎,吕氏初无功於王业也,面汉初诸人之论,每以为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田生《语注》谓翼戴以成帝业,若车之行,助推其毂),又谓吕后与高帝共定天下(郦寄语),是以诸吕之心自谓与诸刘等,忄间然有取而代之之意,而後动於恶。中间霍氏拥昭、立宣,阴妻邪谋特觉之早耳,而终不免新莽之乱焉。曹魏之见篡於司马氏也,一再废杀,专以母后为之主。及晋武帝平吴之後,耽惑女宠,杨、贾实召五胡乱华之祸,天下既为南北矣。齐、陈以女色亡,元魏以淫后亡,隋文帝起外戚以篡周,唐高祖主外戚,窃宫嫔以取隋。太宗宠武才人开聚?之?鬼,子孙歼焉。禄山之起,为太真妃也。唐虽未亡於此,而巳衰於此矣。河朔失而劲兵亡,东南虚而蛮祸起,非权舆於天宝末乎?朱梁以女宠开子祸而亡,後唐庄宗以刘后杀功臣、勒军赏而亡,皆女子之为也。”

  哀帝立,尊赵后为皇太后,赵氏侯者二人。哀帝为太子,颇得赵太后力。傅太后恩赵太后,赵太后亦归心,故成帝母及王氏皆怨之。哀帝崩,王莽白太后,太后诏有司曰:“前皇太后与昭仪俱封帷幄,姊弟专妒,残灭继祀,以危宗庙,贬为孝成皇后,徙北宫。”後月馀,复诏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立十六年。哀帝既为太子,成帝母王太后欲令傅太后(哀帝祖母)、丁姬(哀帝母)十日一至太子家,成帝曰:“太子承正统,共养陛下,不得复顾私亲。”王太后曰:

  “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於是令傅太后得至太子家。丁姬以不小养太子,独不得。哀帝即位,王太后诏令傅太后、丁姬十日一至未央宫。後下诏尊定陶共王为共皇,尊傅太后为共皇太后,丁姬为共皇后,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长信宫、中官。後岁馀,下诏曰:“汉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定陶共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其尊共皇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姬为帝太后。”复又更号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称永信宫,帝太后称中安宫,而成帝母太皇太后本称长信宫,成帝赵后为皇太后,并四太后,各置少府、太仆,秩皆二千石。傅氏侯者六人,傅太后既尊,後尤骄。元寿元年崩,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丁氏侯者二人,太后建平二年崩,起陵恭皇之园。哀帝崩,王莽秉政,使有司举奏丁、傅罪恶,皆免官爵,徙故郡,贬傅、丁二太后号,夷其陵。

  东汉明帝即位,尊阴皇后为皇太后。永平七年崩,在位二十四年,年六十,合葬原陵。

  肃宗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帝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建初四年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馀,合葬显节陵。和帝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兄宪等并显贵,擅威权,後密谋不轨,发觉,诛。九年,太后崩,在位十八年,临朝四年。未葬,而帝母梁贵人姊?(一计反)上书陈贵人为后所陷,枉殁之状。太尉张?等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帝手诏曰:

  “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按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於是合葬敬陵。

  和帝崩,长子平原王有疾,而诸皇子夭殁,前後十数,後生者辄隐秘养於人间。殇帝生始百日,窦皇后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殇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乃诏减除浮费,录冤狱。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永宁二年崩,在位二十年,临朝十七年,年四十一。合葬顺陵。

  范晔论曰:“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阙明辟之义(前政谓周公也。辟,君也。《尚书》曰:“朕复子明辟”,言周公摄位,复还成王。  今太后不还,故曰阙也),至使嗣主侧目,敛衽於虚器(器谓神器,喻帝位也),直生怀懑,悬书於象魏(象魏,阙也。直生,杜根等上书,请太后还政),借之仪者,殆其惑哉(借犹假也。殆,近也。言太后不还政於安帝,近可惑也)!然而建光之後,王柄有归(太后建光之中崩),遂乃名贤戮辱,便孽党进(帝宠用乳母王圣及其女伯荣,出入宫掖,通传奸赂,太尉杨震及邓骘皆被中官谮诛也),衰ル之来,兹焉有徵(ル,败也。安帝临政,衰败逾甚,故曰有徵也)。故知持权引谤,所幸者非已;焦心恤患,自强者唯国(言执持朝权以招众谤者,所幸不为已身,唯忧国也)。是以班母一说,阖门辞事(太后兄大将军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许,以问班昭,乃许之。语见《昭传》也),爱侄微愆,髡剔谢罪(太后兄骘子凤受遗事泄,骘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语见《骘传》)。将杜根逢诛,未值其诚乎(诚,信也。言未为太后所信)!但蹊田之牛,夺之已甚(《左传》申叔时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此喻杜根。上书虽曰有罪,太后杀之为过甚也)。”

  安帝阎皇后与兄显及江京谮皇太子保,废为济阴王帝崩,为皇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显等定策禁中,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立为皇帝,太后临朝(蔡邕《独断》曰:“少帝即位,太后即代摄政,临前殿,朝群臣。太后东面,少帝西面。群臣奏事上书,皆为两通,一诣后,一诣少帝。”)。少帝立二百馀日而薨,京白太后徵济北、河间王子。未至,而中黄门孙程等合谋杀江京等,立济阴王,是为顺帝。显等皆伏诛,迁太后於离宫,家属徙比景。明年,太后崩。

  在位十二年,合葬恭陵。

  顺帝崩,梁皇后无子,美人虞氏子炳立,是为冲帝。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冲帝寻崩,复立质帝,犹秉朝政。时寇盗、羌、蛮扰乱,赋敛烦数,官民困竭。太后夙夜勤劳,推心拔贤,委任太尉李固等,拔忠良,诛贪慝,崇节俭。寇夷消弭,海内肃然。而兄大将军冀鸩杀质帝,专权暴忌,数以邪说疑误太后,遂立桓帝而诛李固,天下失望。和平元年归政,寻崩。在位十九年,临朝六年,年四十五,合葬宪陵。

  桓帝既立,追尊本生父蠡吾侯翼为孝崇皇帝。梁太后既崩,乃追尊妾母?氏为孝崇皇后,遣司徒持节奉策授玺绶,赍乘舆器服,备法物。宫曰永乐。置太仆,少府以下,皆如长乐宫故事(《汉官仪》曰:“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故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及职吏,皆宦官为之。”)。又置虎贲、羽林卫士,起宫室,分钜鹿九县为后汤沐邑。在位三年,元嘉二年崩。以帝弟平原王石为丧主,葬仪比皇后。

  桓帝崩,无子,窦皇后为皇太后,临朝定策,立解渎侯宏,是为灵帝。太后父大将军武谋诛宦官,而中常侍曹节等矫诏杀武,迁太后於南宫?台,家属徙北境。窦氏虽诛,帝犹以太后有援立之恩,朝於南宫,亲馈上寿,供养资奉有加於前。熹平元年崩,立七年,合葬宣陵。

  灵帝既立,追尊本生父解渎侯世长为孝仁皇帝,夫人董氏为孝仁皇后,迎至京师,居南宫嘉德殿,宫称永乐。及窦太后崩,始预政,使帝卖官求货。帝崩,何太后临朝,孝仁后欲参预政事,太后辄禁塞之,忿恚。太后与兄何进谋奏:“蕃后故事不得留京师,请迁本国。”收其兄子重,免官,重自杀。孝仁后以忧崩,在位二十二年。

  灵帝崩,皇子辨即位,尊母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后兄大将军进欲诛宦官,不克,反为所害。董卓将兵入洛阳,遂废少帝而立协,是为献帝。迁太后於永安宫,遇鸩而崩,在位一年。

  范晔论曰:“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良,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芊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於昭王,家富於嬴国(太后,昭王母也,号宣太后。《史记》曰,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为将军,任政,封为穰侯。太后摄政,始於此也)。汉仍其谬,知患莫改。

  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安、质、桓、灵),临朝者六后(章帝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灵思何太后也),莫不定策帷?,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周礼》:“幕人,掌帷?幄幕之事。”郑元注曰:“?,幄中坐上承尘也。”殇帝崩,邓太后与兄骘等定立安帝,年十三。冲帝崩,梁太后与兄冀迎立质帝,年八岁。质帝崩,太后与兄冀迎立桓帝,年十五。桓帝崩,窦太后与父武迎立灵帝,年十二)。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身犯雾露於?台之上(雾露谓疾病也。不可指言死,故假雾露以言之。灵帝时,中常侍曹节矫诏迁太后於?台。谢弼上封事曰:“伏惟皇太后援立明圣,幽居空宫,如有雾露之疾,陛下当何面目以见天下!”),家缨缧绁於圄犴之下(缧,索也。纟曳,系也。囹圄,周狱名也。乡亭之狱曰犴,音五旦反。谓外戚等被诛也)。湮灭连踵,倾?继路(踵,迹也。?,车辕也。贾谊曰:“前车覆,後车戒。”),而赴蹈不息,ㄡ烂为期,终陵夷大运,沦亡神宝(陵夷犹颓替。神宝,帝位也)。《诗》、《书》所叹,略同一揆。故考列行迹,以为《皇后本纪》。”

  魏文帝受禅,尊卞后曰皇太后,称永寿宫。明帝即位,尊太后曰太皇太后。

  太和四年崩,合葬高陵。

  黄初元年,诏曰:“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後,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之後世,若有违背,天下共诛之。”  明帝立,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青龙三年,帝数问甄后死状於太后,由是太后以忧崩。

  齐王即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其後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於太后而後施行。毋邱俭、锺会等作乱,咸假其命以为辞焉。

  景元四年崩,葬高平陵西。  景元元年十一月,燕王表贺冬,称臣(帝即燕王宇之子,宇称臣,故以为疑)。

  诏曰:“古之先王者,或有所不臣,今王宜依此义,表不称臣乎!又当为报答。夫系大宗者,降其私亲,况所系者重邪!若便同之臣妾,朕所未安。其皆依礼典据当务尽其义。”有司议奏,以为“礼莫崇於尊祖,制莫重於王典。陛下绍大宗之重,崇三祖之业。伏惟燕王礼尊属戚,正位蕃服,躬秉虔肃,以先万国。其於王典,阐济大顺,诚宜割以非常之制,奉以不臣之礼。臣等立议以为燕王章表,可听如旧式。中诏所施,宜曰‘皇帝敬问大王侍御’”。议又云“至於制书,国之旧典,朝廷所以辨章於天下者也,宜循法,故曰‘制诏燕王’”。议又曰“凡诏命、制书、奏事、上书、文书,有应称燕王者,皆云‘上’字。其非宗庙助祭之事,不得称王名,奏事、上事及吏人皆不得触王讳,以彰殊礼,加於群后。云上遵王典尊祖之制,俯顺圣旨敬承之心。”  晋何琦议曰:“父母之尊,拟则天地;君亲之道,资敬是同。今承受命运,君临率土,而父以子尸天禄,不敢子天子,以明王者之尊。而子虽以为天子必有尊也。推斯以言,父必臣天位之君,而子自必尊天性之父。”

  晋惠帝即位,尊杨皇后为皇太后,后父骏受遗诏辅政。元康元年,贾后不肯以妇道事太后,又欲干预政事,而为太傅骏所抑。乃启帝作诏,诬骏谋反,诛之,夷其族。贾后矫诏使後军将军荀悝送太后於永宁宫。特全太后母高都君庞氏之命,听就太后居。寻复讽群公有司奏曰:“皇太后阴潜奸谋,图危社稷,飞箭系书,要募壮士,同恶相济,自绝於天。鲁侯绝文姜,《春秋》所许,盖奉祖宗,任至公於天下。陛下虽怀无已之情,臣下不敢奉诏。”诏曰:“此大事,更详之。”有司又奏:“宜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中书监张华议:“皇太后非得罪於先帝,今党其所亲,为不母於圣世,宜依汉废赵太后为孝成后故事,贬皇太后之号,还称武皇后,居异宫,以全始终之恩。”左仆射荀恺与太子少师下邳王晃等议曰:  “皇太后谋危社稷,不可复配先帝,宜贬尊号,废诣金墉城。”於是有司奏:“请从晃等议,废太后为庶人。”诏可。又奏:“杨骏造乱,家属应诛,诏原其妻庞命,以慰太后心。今太皇后废为庶人,宜以庞付廷尉行刑。”诏不许。有司复请,乃从之。庞临刑,太后抱持号叫,截?稽颡,上表诣贾后称妾,请全母命。

  不见省。董养游太学,升堂叹曰:“朝廷建斯堂,将以何为乎!每览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至於杀祖父母、父母不赦者,以为王法所不容故也。奈何公卿处议,文饰礼典,乃至此乎!天人之理既灭,大乱将作矣。”二年,太后以绝膳而崩,年三十四,在位十五年。永嘉初,追复尊号。

  致堂胡氏曰:“按群公有司所奏,张华所议,径以太后图危社稷,不母於圣世。方是时,讨杨骏者,两亲王将殿中兵而出,骏既无逆谋,至是又未尝有一戈指阙,坐受攻讨,蹙迫而死。太后以父之故,射帛於外,以祈免耳。不知何名为图危社稷,不母於圣世乎?及有司再请废后为庶人,诏旨画可,华不复切谏,依阿缄默,阴附虐后,而庸奴其君,不待式乾之事,已当诛殛,不得赦矣。”

  先公曰:“贾后杀故杨太后,饥而死之也。武帝身创大业,且智力足以得天下,而无以保妻子,何也?司马氏三世以来,强人之母,以废人之子,夺人之国,宜有斯报矣。彼且以虚罪诬高贵乡公,而实受报於武悼后,且皆是贾氏发之。驾虚罪於高贵乡公者,充也。效实报於杨太后者,南风也。天道昭昭,亦巧於示报矣。”  东晋成帝即位,尊庾皇后为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冲,宜依汉和熹皇后故事。”辟让数四,不得巳临朝称万机。后兄中书令亮管诏命,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及苏峻作逆,京师倾覆,后见逼辱,遂以忧崩,年三十二,在位六年。

  哀帝即位,诏有司议生母章贵人位号,乃尊为皇太妃,仪服与太后同。又诏“朝臣不为太妃敬,合典礼下?”太常江?议“位号不极,不应尽敬”。兴宁元年薨,帝欲服重服,江[A170]启:“应缌麻三月。”诏欲降为期年,[A170]又启:

  “厌屈私情,所以上严祖考。”帝从之。  穆帝即位,尊褚皇后为皇太后。以帝幼冲,临朝称制。太常殷融议从郑元议,后父卫将军裒在宫庭则尽臣敬,太后归宁之日自如家人之礼。太后诏曰:“典礼诚所未详,如数奏,是情所不能安也,更详之。”征西将军翼等议谓:“父尊尽於一家,君敬重於天下,郑元议合情理之中。”太后从之。自是朝臣皆敬裒焉。帝加元服,乃居崇德宫。哀帝、海西公之世,太后复临朝称制。简文帝即位,尊后为崇德太后。帝崩,孝武幼冲,群臣复请临朝。孝武冠,复称崇德太后。太元九年,崩於显阳殿,年六十一,在位四十年。太后於帝为从嫂,朝议疑其服。太学博士徐澡议曰:“资父事君而敬同。”又曰:“‘其夫属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则夫属君道,妻亦后道矣。服后以齐,母之义也。鲁讥逆祀,以明尊卑。今上躬奉康、穆、哀皇及靖后之祀,致敬同於所天,岂可敬之以君道,而服废於本亲。

  谓应齐?期。”从之。

  孝武皇帝即位,尊生母李氏为淑妃。太元三年,进为贵人;九年,又进为夫人;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一同太后,十九年,尊为皇太后,称崇训宫。安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隆安四年崩,葬修平陵,神主?於宣太后庙(宣太后,简文帝母也)。

  徐邈与范甯公书,访其事,甯答谓:“子不得爵命母。妃是太子妇号,必也正名,可以称母也?”邈重与甯书曰:“礼,‘天子之妃曰后’,《关雎》称后妃之德,妃后之名,可谓大同,所以宪章皇极,礼崇物备者,在於此也。故太后之号,定於前朝,而当今所率由也。若必欲服章同於后,而名号异於妃,则可因夫人之称,而加‘皇太’以明尊,虽曰一理,然於文物之章,犹未尽崇高之极,此又今之所疑,不可得而行也。足下嫌太子妻称妃,然古无此称,出於後代,今有“皇太”之别,可例论邪?”

  宋武帝受禅,尊後母萧氏为皇太后。帝事太后孝谨,即位时,春秋已高,每旦朝太后,未尝失时刻。少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景平元年崩,年八十一。  宋武帝将崩,手诏曰:“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孝武即位,尊母淑媛为皇太后,宫曰崇宪。废帝立,为太皇太后;明帝立,号崇宪太后,乃居中宫崩。

  废帝即位,尊孝武王皇后为太后,宫曰永训。其年崩。後废帝即位,尊明帝王皇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训。顺帝禅位,迁居丹阳宫,拜汝阴王太妃。顺帝殂,更立第都下,薨於第。  後废帝母陈氏。既即位,尊为皇太妃,舆服一如晋孝武李太妃故事。宫曰弘化,置家令一人,改诸国太妃曰太姬。?明初,降为苍梧王太妃。  陈文帝即位,尊武帝章皇后为皇太后,宫曰慈训。废帝即位,后为太皇太后。

  光大二年,后下令黜废帝为临海王,命宣帝嗣立。太建元年,复为皇太后,崩年六十五。

  後主即位,尊宣帝柳皇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陈亡,入长安。隋大业十二年,薨於东都,年八十三。  後魏太武即位,尊明元杜皇后为皇太后。封后弟为辽东王。真君元年崩,诏天下大临三日,别立后寝庙於陵所。

  献文即位,尊文成冯皇后为太后。帝年十二,居谅ウ,丞相乙浑谋逆,后密定策诛之,遂临朝听政。内行不正,宠李弈等,献文诛弈,遂害献文。孝文时,尊曰太皇太后,复临听政。孝文雅性孝谨,事无巨细,一禀於太后。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十四年崩,年四十九。孝文行三年丧。  魏献文帝,好黄、老、浮屠之学,雅薄富贵,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於京兆王子推。群臣固谏,任城王?曰:“陛下方隆太平,临覆四海,岂得上违宗庙,下弃兆民?且父子相传,其来久矣。陛下必欲委弃尘务,则皇太子宜承正统。”中书令高允曰:“愿陛下上思宗庙?付之重,追念周公抱成王之事。”帝曰:“然则立太子,群公辅之,有何不可?”乃传位於太子,下诏曰:“朕希心元古,志存澹泊。爰命储宫,践升大位。朕得优游恭已,栖心浩然。”群臣奏曰:“昔汉高祖称皇帝,尊其父曰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也。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曰太上皇帝。”从。之上皇徙居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国之大事咸以闻。崇光宫在北苑中,又建鹿野浮屠於苑中之西山,与禅僧居之。五年崩。

  明帝即位,尊宣武高皇后为皇太后。寻为尼,居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入宫中。

  时天文有变,灵太后欲以后当之,遂暴崩,天下冤之。丧还瑶光佛寺,殡皆以尼礼。

  明帝尊母胡光华为皇太妃,後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犹曰殿下。後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以明帝冲幼,未堪亲祭,欲依《周礼》夫人与君交献之义,代行祭礼。礼官博议以为不可,而太后欲以帏幔自障,观三公行事。

  重问侍中崔光,光便据汉和熹邓后荐祭故事。太后大悦,遂摄行初祀。临朝淫恣,五年,为元叉所幽。又六年,诛叉,复临朝。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又三年,鸩孝明,立孝文曾孙钊。尔朱荣兴兵向阙,沉后於河。

  齐文宣受禅,尊母娄妃为皇太后,宫曰宣训。济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密与孝昭诸将诛杨?等,废济南,立孝昭,後为皇太后。孝昭崩,又下诏立武成帝。

  大宁二年崩,年六十二。

  武成即位四年,传位於太子纬,自称太上皇。又四年崩,後主即位。武成既崩,尊武成胡后为皇太后。后内行不谨,幸和士开及沙门昙献等,齐亡入周,又恣行奸秽,开皇中殂。

  周武帝即位。尊母叱奴氏为皇太后。建德二年崩。  宣帝即位,尊武帝后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大象元年,改为天元皇太后。二年,又尊为天元上皇太后。宣帝崩,静帝尊为太后。隋开皇二年殂,年三十二。又尊母李氏为帝太后。大象元年,改为天元帝太后,又尊为太皇太后。二年,又尊为天元圣皇太后。静帝立,尊为大帝太后。隋开皇初,出俗为尼。八年殂,以尼礼葬。

  宣帝既立一年,传位於太子阐,自称天元皇帝,所居称天台,冕二十四旒,车?鼓皆倍於前王之数。每对臣下,自称为天。用樽彝?瓒以饮食,令群臣朝天台者,齐三日,清身一日。自比上帝,立五皇后。二年而崩。  天元崩,静帝时,杨坚秉政,尊天元杨后为皇太后,居弘圣宫。坚既受禅,后愤惋愈甚,坚内甚愧之。开皇中,封为乐平公主,大业五年殂。

  静帝母朱氏,天元崩後,尊为帝太后。隋初,出俗为尼。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