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職官典 第 二 十 五-通典
職官典 第 二 十 五
職官七諸卿上總論諸卿少卿附太常卿丞主簿博士太祝奉禮郎協律?兩京郊社署太樂署鼓吹署太醫署太卜署廩犧署汾祠署太公廟署光祿卿丞主簿太官署珍羞署良醞署掌醢署衛尉卿丞主簿武庫署武器署守宮署公車司馬令左右都候宗正卿丞主簿崇玄署諸陵署太廟令太僕卿丞主簿乘黃署典廄署典牧署車府署諸牧監大理卿正丞主簿獄丞司直評事監總論諸卿少卿附夏制九卿,記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也。」亦有六卿,殷周皆然。殷亦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周之九卿,即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三代諸卿雖名號不同,然其官職相沿,與周不異,說在歷代官制篇。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後漢九卿而分屬三司,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多進為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隨事為員。九卿有疾。使者臨問,加賜錢布。尚書令陳忠常欲褒崇大臣,故奏建此禮。魏九卿與漢同。九卿名數與漢同。晉以太常等九卿即漢九卿。兼將作大匠、太后三卿、大長秋皆為列卿,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員。太康四年,增九卿禮秩。元帝以賀循為太常,而散騎常侍如故。循以九卿舊不加官,唯拜太常而已。宋、齊及梁初,皆因舊制。宋卿、尹皆銀章青綬,進賢兩梁冠,佩水蒼玉,衛尉則武冠。晉服制以九卿皆文冠,乃進賢兩梁冠,非舊也。梁武帝天監七年,以太常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農為司農卿,三卿是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為少府卿,加置太僕卿,三卿是為夏卿。以衛尉為衛尉卿,廷尉為廷尉卿,將作大匠為大匠卿,三卿是為秋卿。以光祿勳為光祿卿,大鴻臚為鴻臚卿,都水使者為大舟卿,三卿是為冬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後魏又以太常、光祿勳、衛尉謂之三卿。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六卿,各有少卿。太和十五年,初置少卿,官掌同大卿。北齊以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是為九寺,晉荀勖曰:「九寺可併於尚書。」後魏亦有三府、九寺,則九卿稱寺久矣。然通其名,不連官號。其官寺連稱,自北齊始也。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隋九寺與北齊同,自昔三代以上,分置六卿,比周百事。至秦及漢,雖事不師古,猶制度未繁。後漢有三公九卿,而尚書之任,又益重矣。魏晉以降,職制日增。後周依周禮置六官,而年代短促,人情相習已久,不能革其視聽。故隋氏復廢六官,多依北齊之制。官職重設,庶務煩滯,加六尚書似周之六卿,又更別立寺、監,則戶部與太府分地官司徒職事,禮部與太常分春官宗伯職事,刑部與大理分秋官司寇職事,工部與將作分冬官司空職事。自餘百司之任,多類於斯,欲求理要,實在簡省。煬帝降光祿以下八寺卿階品於太常,而少卿各加置二人。始開皇中,諸司署唯典掌受納,至煬帝,署令為判首,取二卿同判,丞唯知勾檢。令闕,丞判。大唐九寺與北齊同,卿各一人,少卿各二人,丞以下有差。龍朔二年,改九寺之名,凡卿皆加正,若太常卿為奉常正卿,他皆如此。後各復舊。 太常卿丞主簿博士太祝奉禮郎協律郎兩京郊社署太樂署鼓吹署太醫署太卜署廩犧署汾祠署太公廟署
今太常者,亦唐虞伯夷為秩宗兼夔典樂之任也。周時曰宗伯,為春官,掌邦禮。秦改曰奉常,漢初曰太常,欲令國家盛大常存,故稱太常。顏師古曰:「太常者,王之旌也,畫日月焉。王者有大事則建以行,禮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後改為太,尊大之義也。」惠帝更名奉常,景帝六年,更名太常。惠帝時,叔孫通為太常,定宗廟儀法及定漢儀法,皆叔孫通所著論也。又任越為太常,坐太廟酒酸免。孔臧為太常,坐南陵橋壞免。王莽改太常卿為秩宗。後漢秩與漢同。每祭祀,前奏其禮儀;及行事,贊天子。每選試博士,奏其能否。大射、養老、大喪,皆奏其儀。每月前晦,察行陵廟。助祭則平冕七旒。漢舊常以列侯忠敬孝慎者居之;後漢不必侯也。舊制陵縣悉屬,歲舉孝廉,後漢則否。後漢周澤為太常,清絜脩行,臥疾齋宮,其妻窺問所苦,澤怒,以妻干齋禁,收送獄。時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既得作事復低迷。」又桓榮及子郁皆為太常。初,榮受學章句,減其煩辭,後郁又刪定,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又劉愷為太常卿,論議常引大義,諸儒為之語曰:「難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刘熙载
宋·韩拙
清·朱琰
清·王泰林
宋·叶梦得
(清)李鶴田
清·汪昂
清·苌乃周
清·彭希
清·田文镜
清·汪昂
清·康有为
明·况周颐
唐·玄奘
(三国)曹操、曹丕、曹植撰
唐·司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