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大明会典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
镇戍五 各镇分例二 宣府 国初、逐虏漠北。即元上都、设开平卫守之。置八驛。东接大寧。西接独石。边境无事。后以大寧畀虏。兴和亦废。开平孤立难守。宣德中、乃移卫于独石。土木之变、独石八城皆破。旋亦收復。虽地势险狭、旧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迫近 陵寝、寔肩背重地。近年以虏款、边境稍寧。兵马墩墻始渐次整飭云 一城堡。嘉靖二十八年、令宣府东路、起四海冶镇南墩、西至永寧尽界。北路、起滴水崖、而北、而东、而南、至龙门城尽界。為边凡七百里。创修石墻。添设墩臺 ○四十二年题准、四海冶迤南、渤海所迤北、建墩防守 ○隆庆元年题准、宣大挑修边濠。盖造营房。砌独石马营二城 ○二年题准、宣府北路、龙门所自盘道墩起、迄靖胡堡大衙口止。建设外边一道。益以墩臺。东北二路有 径道。互相应援。且拓地百里、以资屯牧★见存城堡七十一座☆ 一兵马。原额官军一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员名。见额七万九千二百五十八员名。原额马、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四匹。见额马驼骡驴三万三千一百四十七匹头 一入卫兵。本镇官军、每年二千五百员名入卫防守。嘉靖三十年题准、今后防秋之期。总督领标兵、驻宣府东路、不拘保安、怀来、总摄诸军。巡抚领标兵、车兵、游兵、督同兵备副使、驻岔道、或隆庆、以防南窥 陵京。总兵官统领镇兵、仍在镇城。防东西有警、以便策应。奇兵驻顺圣川东城、以防蔚州等处南下紫荆之路 ○三十四年题准、行宣大总督、如贼犯居庸紫荆、则宣大兵追躡於外。蓟辽兵拒於内。贼犯古北口、则倚墻拒守 一车营。嘉靖三十八年题准、令宣府置兵车。选老成废将管领 ○四十年题准、宣府製双轮兵车。各将官将步兵训练。各為一营。给火器。防守本路 一贡市。嘉靖三十一年议准、龙门所、距滴水崖、仅七十里。俱虏衝捷径。不许开市 ○又题准、龙门所永寧城抚赏夷人。每年六月十五日一次。十月二十日一次。仍宣諭大头目。每年止二次大赏。此外不许零贼窃偷骚扰。能约束如命者临赏时、大头目另加花(土商)一疋 ○隆庆五年题准、宣大、山西、俱於五月进贡马匹。其新平得胜张家口市期。俱依原期、定于六月毕事 一抚夷。隆庆二年题准、宣大两镇、各边城外、盖造抚夷房屋。凡夷人传报声息、及求索。赏齎者。令在彼安歇。惟许头目进见。出境之时。官军搜检、不许挟带铁器硝黄违禁等物。其馆伴人等、不许诱引生事。违者、督抚官拏究 大同 大同川原平衍。尤当虏衝。 国初、于镇城外、分东中西三路。北设大边、二边。远近联络。岁久多圯、不能捍虏骑。遂弃不守。二边以内、殆為虏巢。大同势益急。嘉靖中、虽再更兵变。而五堡竟成。备御亦少固焉。今大虏款塞。贡市不绝。内备渐修飭。以直虏庭。故禁令特详云一城堡。六十四座。敌臺、八十九座。墩臺、七百八十八座 ○嘉靖二十七年、令创修大同(上□下糸)要边墻。其原有墻、该帮修者。每年借用防秋兵力、於行粮外、量给盐菜犒赏。不必另议支费 ○三十二年议准。大同边墻通贼衝口、一百五十餘处。添造空心砖臺三百座 ○隆庆三年题准、大同原设大边、二边、三边。近来大边尽废。该镇总督镇巡、严督各参将守操等官帮筑沿边墩臺、上盖墩房。多备火器铁锅瓮薪水。每墩、拨精壮军十名防守。每十墩、设提督官一员点查。如有夹带私货。失误传报。依律问罪。私下墩臺者、监瞭官拏问枷号。逃回私家、四邻不首者、一体连坐一兵马。原额马步官军一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员名。见额八万五千三百一十一员名。原额马骡驴、五万一千六百五十四匹头。见额三万五千八百七十匹头 一入卫兵。嘉靖三十年题准、大同兵马四枝。每年轮流二枝入卫 ○万历三年题准、留一枝、暂免入卫 一防守。嘉靖四十年题准、大同闔镇、各该卫所营堡官军。不拘马步、通行挑选二万名。春夏无事、仍在各路防守。防秋之时、调集镇城。统以驍将。与同正游二兵、专备征战。仍选精壮步军二千名、拨发兵车营、专习火器。俱听总兵官稽查训练 一车营。嘉靖三十七年题准、大同製造兵车 ○三十八年题准、令大同将左右卫原製兵车、移于镇城 一贡市。嘉靖三十年题准、北虏求开马市。每岁止许二次。各边务要协力战守。如有姦顽之徒、指称宗室家人、及军民生儒闲杂人等。乘机入市、潜相交通。听总督等官严拏、照例问罪发遣 ○又题准、非奉 旨开市、敢有私自出边、与虏交通者。巡按御史指实参奏 ○隆庆五年议准、进贡夷使、不过一百五十名。马不过五百匹。夷使通留边城夷馆。不必赴京。应贡 御前上马三十匹。督抚差官代进。贡期、定于二月之后。市马、止许用?绢紬布鍼线。其铁锅、并硝黄钢铁、俱行严禁。市场、定于大同镇。每年一市。每市不过二日 ○又议准、三镇互市。俺答、於大同得胜堡。黄台吉等、於朔州新平堡。昆都力哈等、於宣府张家口堡。多罗土蛮委兀慎、於山西水泉营 ○又题准、每年互市一次。其马市二次停止 ○万历二年、令宣大山西督抚官、宣諭虏酋。以后鈐束诸夷、各要将好马入市。督抚预置马牌、立為号印。令其悬带赴市 一抚夷★与宣镇同☆ 山西 山西、在诸镇稍称内地。 国初屯戍要害。虏住牧尚远。外藉大同為藩篱。内恃三关為屏蔽。素少边患。嘉靖中、虏寇太原。始改副总兵為总兵镇守。治偏关。寻移治寧武。隆庆初、虏陷石州。屠掠尤惨。防御益急。近年虏方款贡。寧鴈偏老之间、始休息焉 一城堡。嘉靖三十一年、令偏老边墻下、再添筑堡四座 ○万历三年题准、山西三关、惟偏老沿边地方。自蕨菜茆起、至老牛湾止。边长一百一里有零。添设砖包空心楼、一十五座。实心楼、一十五座。土筑敌臺、二百一十六座。仍通修边墻、务高坚如法。堪以拒守。见存城堡墩臺隘口、并空心敌臺、三千七百一十一处 一兵马。原额官军二万五千二百八十七员名。见额五万五千二百九十五员名。原额马驴六千五百五十一匹头。见额二万四千七百六十四匹头 一防守。嘉靖二十六年议准、每遇防秋、山西守本镇偏老边墻一百四里。仍分守大同、自丫角山、至右卫双沟墩、一百四十里。大同守本镇双沟墩、至东阳河镇口臺、五百七里。遇警、互相应援。丫角山至双沟、内外传火墩臺、仍俱大同官军守瞭。原设大同西路参将兵马、移守右卫以东地方。待掣兵之时、仍回戍守。其山西寧鴈一带、不必调兵摆墻。止量留额设兵马防守 ○三十一年题准、山西原选民兵三千名内、以二千五百人、赴平定州听调。留下五百名、听山西巡抚、分布三关防守 ○又令偏老边外、老牛湾、至丫角墩、百餘里。与虏仅隔一墻。各召募土著壮勇一千五百名、听守备官管辖防守 ○万历三年题准、水泉营、外通板升。建立市场。三关此為要害。将平阳潞州二卫、原备御大同今掣回班军内、各拨五百名、分為两班。平阳卫、以九月起潞州卫、以三月起。见面交替。听守备管领。同本营堡军人、併力防守 一车营。嘉靖三十八年题准、山西置兵车。选老成废将管领 ○四十年题准、山西製双轮兵车。各将官、将步兵、给火器。防守本路 一贡市。隆庆五年题准、水泉营市场、每年顺义王、并各头目、共进马五百匹★餘同宣大☆ 一抚夷★与宣大同☆ 延绥 国初、筑东胜等城、戍守河外。正统间、失东胜、退守黄河。后以虏入套内。又弃河、守墻。镇城旧在绥德。捐米脂鱼河等地于外、几三百里。成化中、徙镇榆林堡。东起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千二百餘里。联墩勾堡、横截河套之口。遂称雄镇。但镇城不產五穀。芻粮皆仰给腹里。馈餉不足。而连年调遣入卫、兵力少弱矣 一城堡。嘉靖二十二年题准、延绥逼邻套虏。添定边、寧塞、二堡。修筑边墻 ○四十三年、令榆林西北、古梁、易马二城、增修城堡 ○又令镇城硬地梁一带小边柳河梁各处地方、添设城堡、以严防护 ○隆庆元年题准、延庆地方、东有黄草堰、小滴溜、石人坪。西有芦关岭、龙安集、靖边、龙尾觜、化字仓、寧塞、吴旗营。俱係通贼要路。通行及时修筑。仍于芦关岭敷政巡检司城内、置盖营房百餘间。给军防秋住守 ○又题准、榆林镇边墻、自石峡墩迤东、至常乐地界一带、及镇城东西北三面、外逻城垣、俱分投修筑 ○三年题准、修筑延绥镇沿边。东起黄甫川边墻、及镇城迤西、至常乐二十里。通以五年為限 ○万历二年题准、延绥墩臺、一墩止军十名、不能固守。边内险阻、可建墩院者、仍行增筑。又於十里之间、酌量缓急、以為寨城 ○又题准、修建延绥一镇三?边墻、六百七十一里。墩臺七十五座。墩院八座。寨城七座。石砌大川河口一处。土筑大川河口四处。石砌河口水洞连臺一座。石券关门一座。石砌并土筑沟口一十七处。砖石券砌大小水洞闇门八十三处。水口四十五处。水眼五十一处。水道四百二十五处 ○三年题准、延绥榆林神木定边靖边四道、筑空心敌臺。见存城垣六十二座。民寨堡城一百四十九座。寨城五十五座。空心敌臺二百三十九座。敌臺一百一十六座。墩臺一千三百一十六座 一兵马。原额官军八万一百九十六员名。见额五万三千二百五十四员名。原额马四万五千九百四十匹。见额马骡三万二千一百三十三匹头 一入卫兵。嘉靖四十五年议准、延绥轮更入卫游兵四枝。每枝止发二千七百名。其餘三百存留本镇。仍准添募游兵一枝 ○万历十一年题准、延绥标兵、减撤一千八百名、永免入卫 ○十三年题准、延镇备御陜西西安并潼关蒲州各卫所班军、暂免远戍。徵银解边 一防守。嘉靖二十八年题准、延绥游兵、仍照原议、应援宣大。如宣大稍寧、延绥紧急、将老营堡、及寧固庄浪、各游兵一枝、听候延绥调遣。如延绥寧静、宣大紧急、老营堡游兵、亦听取回 ○隆庆元年题准、延安卫旧有游击、统领官军三千驻札本处。防秋、则赴大边镇靖堡。后改延安游击為镇靖参将。遂将官军二千、移住镇靖。一千、移住鄜州。延安城池空虚。令镇靖营、将原调延安军五百七十名、发回城操。而以新募军、拨补镇靖营缺数 一贡市。嘉靖三十一年题准、吉能於延绥、狼台吉於寧夏、各互市。照依俺答把都儿事例、各给表里、金带、金顶大帽。其餘各给赏有差 ○隆庆五年议准、套虏吉能款塞、于延寧二镇互市。其应贡马匹、查照应入京二十匹、宣大总督差官代进。应留边一百八十匹、送发陜西总督、径自给军骑征。应行事宜、查照宣大规格施行 ○万历八年议准、市场定於红山墩 寧夏 国初、置寧夏等五卫。西北据贺兰山。东南带黄河。内有汉唐二渠、险固饶沃。成化以前、虏常犯河西。自虏入套、河东三百里、皆设备。递年修治墻堑。正德间、有外边。嘉靖以来、增筑内边。而清水、兴武、花马池、定边各营、尤称要害云 一城堡。成化十五年题准、寧夏东路、沿河一带、未筑边墻、一百九十餘里。与西路柴草等项、叠砌旧墻、六十餘里。俱係紧关地方。行镇巡等官、查照军三民七、起夫修筑 ○弘治三年题准、寧夏中卫庄浪分界处所、窑洞儿水头、接连架子山尾石峡口、修筑土墻山崖关墻水洞 ○嘉靖九年题准、寧夏花马池、延绥定边营、相接地方、挑穵壕堑。防护盐池。已成六十餘里、其花马池西至横城堡、共计一百六十六里、通行挑穵。东南自定边营大山口起、西北至寧夏黄河止。中间平漫之地、皆穵沟筑垒、使虏不得长驱。定边营一带、每里筑一墩。花马池一带、量地远近立墩。每墩盖铺房一座、以為守军栖止 ○十九年题准、镇远关、与黑山营、俱险要地方。打磑口、在镇远关内、係通贼要路。修筑完备、以防山后之贼。又以临山堡沙土、草茅不生。人难防守。改筑墩臺、拨军守哨 ○二十三年题准、寧夏沿边、自花马池、及安定诸堡、至横城止。长亙二百餘里。添筑敌臺二百六十三座 ○万历二年题准、修筑寧夏镇城、及平虏城迤北、长城边墻、二千餘丈。于中卫旧胜金关、筑关盖房。附近夷厂墻里、建堡筑墩。屯兵集货、以防他虞。就设公馆、為监市各官栖止之所。见存营堡城九十四座。关城六座。敌臺三十五座。墩臺五百三十四座。关隘三十三座 一兵马。原额马步官军、七万一千六百九十三员名。见额二万七千九百三十四员名。原额马二万二千一百八十二匹。见额一万四千六百五十七匹 一入卫兵。嘉靖三十九年题准、寧夏二枝兵马、轮班入卫蓟镇。比固原三枝轮番者、劳佚不均。照固原例、再选一枝、输流入卫 ○又题准、寧夏原额兵马不多。应将原调应援庄浪奇兵、尽数掣回该镇休息。不敷之数、仍於各营兵马内、輳足三千。与原选游兵二枝、分作三班、轮流入卫、以均劳逸。如甘肃声息重大、军门另议别兵调遣。以后邻镇有警、不许輒调 ○万历八年题准、蓟镇募土兵三千。寧夏一枝、自九年起、永免入卫 一防守。嘉靖十二年题准、将原调寧夏小盐池营边操官军、一千七百一十八员名、免其纳银照旧轮班、督发赴边。分拨横城、红山、毛卜剌、三堡、操备防守。随堡田地、听其开垦 一贡市。隆庆五年题准。于清水营中卫。万历十年题准、于平虏所添市。三市场、每年进马一百匹。与延绥镇、同时互市 固原 固原在寧夏之南。成化以前、套虏未炽。独靖虏一面备胡。平固安会之区、号為无事。自弘治中、火筛入掠后、遂当虏衝。始即州治為镇城。以固靖甘兰四卫隶之。设总督总兵参游等官。东顾榆林。西顾甘肃。与寧夏為唇齿。称巨镇云 一城堡、八百八十五座。战敌等臺八百二十座。护城堡墩敌角臺四千一十座 一兵马。原额官军一十二万六千九百一十九员名。见额九万四百一十二员名。原额马骡牛三万二千二百五十匹头隻。见额三万三千八百四十二匹头隻 一防守。嘉靖十九年题准、防秋之日、总督驻花马池。陜西巡抚、与总兵官、同驻固原。一遇有警总兵仍赴下马房关截杀 甘肃 甘肃即汉河西四郡地。 国初、下河西。弃墩煌。画嘉峪关為界。由庄浪迤南三百餘里、為湟中地。今置西寧卫。由凉州迤北、二百餘里、為姑城地。今置镇番卫。又设甘州等五卫于张掖。肃州卫于酒泉。兰州卫于金城。皆屯兵拒守全镇之地、几二千里。惟一线通道。西遮西域。南蔽羌戎。北扞胡虏。称孤悬重镇云。自虏款以来。常假道、掠番人。攻瓦剌穿塞出入。防御称难矣 一城堡。嘉靖四十一年题准、西南寺、与卫边南山、添筑墩臺。红城子关设水门。平川北、改筑边墻 ○四十五年题准、古浪山后、筑堡一座。募军防御 ○隆庆元年题准、于山丹等处、一带临边地方、修筑墩臺。见存城垣堡寨四百九十五座。关隘、一百四处 一兵马。原额官军九万一千五百七十一员名。见额四万六千九百一员名。原额马二万九千三百一十八匹。见额马骡二万一千六百六十匹头 一土军。万历四年题准、庄浪食粮土军七百人。族类多至二万。协守土官、不能鈐束。令五旗地方、各添设防守土官一员。听督抚官、於土官内选委。听该道填註贤否。与汉官一体考察。其十旗、仍各设社学。俾庄浪儒学生员、教训土人子弟 一募兵。嘉靖二年题准、陜西甘凉召募土兵。每名给银五两。係册内查出抽选者、每名给三两五钱。仍免空閒餘丁一名帮贴。其见任官员。百户招一百名、陞副千户。副千户一百名、陞正千户。正千户二百五十名。陞指挥僉事。指挥僉事二百名、陞指挥同知。指挥同知二百名、陞指挥使。俱月加俸米一石。若都指挥僉事招二百五十名、陞都指挥同知。都指挥同知招二百五十名、陞都指挥使而止。若為事立功、及革职閒住官员、能募百名、悉与復职。就令所招之人管领。听调杀贼。仍即给军器马匹。有功之日、照例併功陞职 一防守。嘉靖四十五年题准、将凉庄游兵营庄浪卫、上班官军一百三员名、存留庄浪。听参将统领。将甘肃游兵营西寧卫、两班官军内、各遇该班之年、摘拨一百三员名、赴凉庄。游兵营西寧卫、该班官军、摘拨一百名、亦拨庄浪参将统领。仍召募精壮军士二百名、以补原额 ○万历二年、令凉庄游击、统领西寧上班兵马、赴石灰沟屯住。兼管西南二川通海路口。本城参将兵马、量势分拨委官一员、驻沙塘川、兼管北川红崖子哈剌只沟。防虏深入 ○三年题准、如遇庄浪西寧有警、河州将官、由弘化寺应援。兰州将官、过金城、入靖虏、住兰州策应。凡河东堡塞之在河西者、甘镇亦即一体发兵堵截 一贡市。万历三年题准、西海丙兔、在肃州之南。去寧夏中卫太远。令於甘镇边外、置立夷厂。选委监官、省令丙兔同臭克银定著力兔大成随带部落、每年赴彼互市一次。松山宾兔一枝、亦许岁在庄浪、小市一次。务与延寧、同时三市并开、以杜影射 ○四年题准、与宾兔易马。止许用?绢布疋。不许市茶 ○十二年题准、炒哭儿台吉、克太阿不害、并喇叭三枝互市、在寧镇為难、甘镇為便。以后准於甘肃扁都口开市。一切宴赏、如例处给 一抚夷。隆庆五年题准、甘肃番夷、尽迁境外谭家等处空堡安插。分立界石。籍名约束。在肃州听兵备道抚治。在甘州、责令行都司局捕、都司兼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南朝梁·刘勰
清·徐昌治
(明)鄧士龍 編輯
清·陈歧
南朝·宗懔
唐·封演
(清)芍唐居士撰;王之春编
熊大木
(宋)林逋撰
明·陈邦瞻
(魏)杨衒之
宋·昙摩蜜多
(清)藍鼎元
符秦·僧伽跋澄
郝月如
台湾地舆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