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十五 北直六-读史方舆纪要
卷十五 北直六
◇顺德府东至广平府清河县二百四十里,南至广平府百二十里,西南至广平府邯郸县百二十里,西至山西辽州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真定府井陉县二百里,北至真定府赵州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里,至南京一千七百二十里。《禹贡》冀州地。殷祖乙迁于邢,即此。周为邢国傅庚辰曰:刑为周公之胤。春秋时并于卫,后入于晋。战国时属赵。秦为巨鹿、邯郸二郡地。秦末谓之信都。项羽又改为襄国二世二年,张耳、陈馀立赵歇为赵王,居信都。秦亡,项羽分赵地,立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羽更信都为襄国也。汉属巨鹿、常山二郡及赵、广平二国。后汉因之。晋为巨鹿、赵二国地。其后,石勒都于此,石虎改置襄国郡。后魏为巨鹿郡及北广平郡地。隋改置邢州,炀帝改曰襄国郡窦建德尝置广州于襄国。《唐纪》:武德四年,并州总管刘世让攻建德,自土门而东,克其黄州。进攻?州,不克。盖误广为黄也。唐复为邢州。天宝初曰巨鹿郡,乾元初复故上元以后,邢州统于昭义镇。中和二年,镇将孟方立迁治于此,自是昭义分为二镇。李克用得之,仍置邢?节度治焉,兼领?、磁二州。五代梁置保义军治此,唐曰安国军朱温得三州,改置保义军。贞明二年,为晋王存勖所取,改曰安国。宋仍为邢州亦曰巨鹿郡。宣和初,升为信德府。金复曰邢州仍置安国军。蒙古中统二年,升为顺德府置元帅府于此,寻改安抚司。至元初,又改为顺德路。明曰顺德府,领县九。今因之。府西带上党,北控常山常山谓真定府,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也。秦之季也,章邯去楚而攻赵,巨鹿一败,秦不复振。韩信战胜举赵,自赵以东,曾无坚垒。张宾说石勒曰:襄国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得而都之,霸王之业也。自是幽、冀多故,辄争襄国。唐初,窦建德、刘黑闼相继据?州,纵横河北。议者谓自河东下太行,拔邢州而守之,则?州之肩背举,而河北之腰胁绝矣。魏博叛帅田悦尝言:邢、磁如两眼在腹中,不可不取磁州,见河南。邢、?、磁三州境皆相接。唐以昭义一镇,控御河北。而邢州尤为山东要地,虽强梗如镇、魏,犹终始羁縻者,以邢州介其间,西面兵力,足以展施也。李克用以河东争河北,数出邢州。朱温得之,则用以蔽遏河东,迫肋镇、定。及晋王存勖合镇、定以图梁,梁人战守,尤以邢州为切其后?、魏、相、磁诸州,悉属于晋,邢州始下。邢州不守,而河北之势,尽折而入于晋矣。李忠定公曰:邢州与河东之潞州,皆地大力丰。东西相峙,如太行之两翼。往来走集,道里径易。从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陉,可以直捣太原。从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郸,可以席卷相、卫。若道庆源即赵州,而取深、冀,越清河而驰德、棣,如振裘者之挈其领也。此韩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齐;石勒据之,因以并吞幽、冀欤?
邢台县附郭。古邢国。秦为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汉亦为襄国县,属赵国。后汉因之。晋属广平郡。后魏永安中,改属北广平郡。隋开皇九年,改为龙冈县。十六年,置邢州治焉。唐因之。宋宣和二年,始改曰邢台县。今编户二十八里。
○襄国城在今城西南。殷祖乙迁都于邢,即此城也。春秋时,邢侯都于此,为卫之与国。隐四年,石?昔杀州吁,卫人逆公子晋于邢而立之。闵元年,狄伐邢,齐人救邢。僖元年,狄复伐邢,齐侯帅诸侯之师以救邢,迁邢于夷仪。二十五年,卫侯毁灭邢。二十八年,晋伐卫。是时,邢为晋所取。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邢。既而邢复入于晋。战国为赵邑。秦灭赵,置信都县。秦末,赵王歇都此。项羽使张耳都之,改为襄国。自是历汉及晋,皆为襄国县治。石勒据之,亦谓之建平城。《后赵录》:石勒由石门进据襄国,后擒刘曜,尽得关陇,乃僭号建平。大修城郭,因徙洛阳铜马翁仲二,列于永丰门,谓其城曰建平城。又勒擒刘曜至襄国,舍曜于永丰小城,盖即永丰门外耳。《元丰志》:建平城,石勒所筑,即今邢州城。非也。冉闵灭赵,刘显复称帝于襄国。晋永和八年,闵攻灭显,因毁其城垣。是后襄国废入任县。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襄国县,移于今治。魏收《志》:襄国县有襄国旧城。是也。又《隋志》:后齐废易阳县入襄国县,置襄国郡。后周改襄国曰易阳,别置襄国县。隋开皇初,郡废。易阳,今广平府之废临?县,则襄国改徙非一处矣。宋白曰:隋以易阳还故治,而襄国亦仍理旧城也。宋沈括《笔谈》:邢州城,郭进守西山时筑,阔六丈,可卧牛,俗呼卧牛城。一说城东有牛尾河,因名也。今城明朝因故址修筑,周十二里有奇。青山城府西北八十里。其地近青山,本名青山口。隋开皇十七年,因置青山县。大业初,省入龙冈县。唐武德初,复置,属邢州。开成五年,省入龙冈县,仍为设险处。乾宁五年,朱全忠会魏博帅罗弘信兵击李克用,至巨鹿城下,败河东兵,逐北至青山口,于是全忠遂取邢、?、磁三州。既而克用遣李嗣昭等出青山,将复山东三州,进攻邢州,为汴将葛从周所败,退入青山。从周追之,将扼其归路,李嗣源击却之。光化三年,李嗣昭拔?州,朱全忠引兵来争,嗣昭弃城走,葛从周设伏于青山口,邀击嗣昭,大败。后唐清泰三年,唐兵攻太原,为石敬瑭及契丹所败。诏天雄帅范延光,将兵由青山口取榆次以救之,即此也。榆次,今山西属县。
夷仪城府西百四十里。《春秋》僖元年,狄伐邢,齐桓公迁邢于夷仪。或曰今山东聊城县之夷仪聚也。杜佑曰:龙冈县北百五十里夷仪岭,即《左传》邢国所迁,有夷仪城,俗讹随宜城。《寰宇记》:夷仪山,在邢州西北百五十七里。今详见山东聊城县。○封山府西二十里。《志》云:以邢侯初封此而名,亦谓之西山。今自封山以西,绵延数百里,直接太行,皆西山矣。五代梁开平五年,晋王存勖自柏乡乘胜攻邢州,全忠遣将徐仁溥帅兵自西山夜入邢州,助保义帅王檀城守。盖乘高而下,则晋兵不及备也。又西十里,曰孤山。斗绝多石,其旁平坦,可以耕艺。
百岩山府西北百里。山高险,有岩百余,郡境诸山之望也。又鹊山,在府西北百十里,冈峦鹊起,上有穴,出云母。○马鞍山,在府西北三十七里。山脊隆起,其南有泉曰金泉,北曰玉泉。又府西北三十里曰仙夷山,唐天宝中,玄宗锡以今名。时张果游憩于此也。又有百花山,在府西南四十二里,巨石?岩,山色青白相间,因名。马岭府西北百三十里。其地峻险,有马岭口,为戍守要地。唐天?三年,河东帅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攻邢州,朱全忠将张筠引兵助守州城,因设伏于马岭。嗣昭至,为筠所败,遂引还。黄榆岭府西百二十里,亦设险处也。岭北有陈宋口。五代梁乾化五年,刘?以晋兵在魏州,因潜师出黄泽岭,西袭晋阳。晋将周德威闻之,自幽州将千骑救晋阳,至土门,?已整众下山,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屯于宗城。岭下多陈、宋二姓所居,因以为山口之名也。黄泽岭,见山西辽州。
琉璃坡府南三十余里。西山垂尽,冈脉起伏处也。唐龙纪初,李克用自上党而东,攻孟方立于邢州,拔磁、?二州,败方立兵于琉璃坡,进攻邢州。又景福二年,克用攻李存孝于邢州,从栾城进屯任县,使李存审引军屯于琉璃坡。盖备存孝之南走也。○石井冈,在府西北七里,上有井,大如车轮,相传汉世祖营军时所凿。石勒改为龙冈。《十六国春秋》:晋大宁元年,赵佛图澄于襄国石井冈掘得死龙,咒之,令苏,腾空而去,因名龙冈。隋因以名县。又有鹿城冈,在府北十五里。
○漳水府东南八十里。自广平府曲周县流经府境,入平乡县界。又北历南和、任县,合澧河,而北入赵州隆平县界。五代梁乾化四年,晋王存勖会兵攻邢州,梁将杨师厚自魏州赴救,营于漳水之东。胡氏曰:师厚盖营于平乡县南也。详见大川漳水。百泉水府东南五里。自平地涌出,其脉甚多,故曰百泉。盖即澧河之上源。引流而东,入南和县界,又东北经任县,东入赵州隆平县,而汇于胡卢河。又有七里河,在府南七里,流合于百泉水。《志》云:百泉水,一名涡水,又名鸳鸯水。《隋志》以为氵?水也。
达活水府西北五里,旧名蓼水。出石井冈,流经任县为蔡河,合于澧河。又有野河,在府西北百二十里,发源百岩诸山,引流凡七十二道,下流亦会于澧河。
○黄榆关在府西北黄榆岭上。据险筑堡,为戍守处。《志》云:黄榆岭口有腰水寨,最高峻,其上平阔,惟一径可通。腰半有水,因名。又香炉寨,在黄榆岭北,峰峦高险,状如香炉,惟一径可达,旧置寨于此,皆有官兵戍守。又北即赵州赞皇县界也。○马岭口,在马岭下,亦有堡寨,与黄榆关相为犄角。
张公桥在府西北。或云其下即野河所经。旧为通道。唐末,李克用争河北,每出青山口,必经张公桥,然后至邢、?诸州。天?三年,梁将葛从周败晋兵于沙河,追至张公桥。五代梁乾化四年,晋王存勖会兵于赵州,南攻邢州,至张公桥。是也。
檀台在府境。徐广曰:襄国县有檀台。《史记》:赵成侯二十年,魏献荣椽以为檀台。盖在此。○偏店,在府南。近时贼犯府境,官军败之于此。
龙冈驿在府治东,洪武间置。又西王巡司在府西七十里,□太行山,道通太原诸城邑。
沙河县府南三十五里,南至广平府邯郸县八十里。汉襄国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沙河县,属邢州。唐武德初,置温州于此。四年,州废,仍属邢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九里。
○沙河旧城县东一里。隋置县于此。唐武德五年,世民击刘黑闼于?州。幽州总管李艺引兵会战,黑闼留兵守?州,自将兵拒艺,夜宿沙河。乾元二年,官军与史思明战于相州之安阳河。会大风晦冥,官军溃而南。思明亦溃而北,至沙河,寻还屯邺南。五代晋开运初,县移今治。
○汤山县西北七十里。下有汤泉,《山海经》:此汤愈疾为天下最,故以名山。又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石多黑,因名。旧《志》:黑山,襄国之名山也。罄口山县西南九十八里。卢毓曰:淇阳罄口,冶铸利器。汉魏时旧铁官也。今县有綦阳镇,置铁冶司于此。盖即汉魏之故址。《隋志》谓之罄山。○沙河在县治南一里。源出汤山,一名湡水。绕流经县南,又东南流入广平府永年县界。湡,读曰容。《水经注》:湡水出襄国县西山,昔牛缺遇盗于沙、湡之间。是矣。西山,即汤山也。
○仓门县西南百二十里。《志》云:唐太宗为秦王时,击刘黑闼于河北,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有仓门之名。或曰建中年间,昭义帅李抱真与河北叛帅田悦等相持,因置仓以供军处也。亦谓之仓口。
南和县府东四十里,东至平乡县四十里。汉县,属广平国。后汉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永安中,分置北广平郡治此。高齐省入广平郡。后周分置南和郡。隋初郡废,县属邢州。唐武德初,置和州。四年,州废,县仍属邢州。宋、金仍旧。元省入沙河县,寻复置。城周四里有奇,今编户十三里。○漳河在县东南。自平乡县合沙、?诸流入县境。又西北会于澧河,而入任县界。○澧河,在县西十里,隆冬不冻,其上源即百泉水也。自邢台县流入境,漳水及沙、?诸川俱流合焉。又东北流,而入任县境。
泜水县西北十五里。《志》云:其上源自赵州临城县分流,入唐山县界,折而西南,经任县内丘县境。又东南流至县界,邢台县之达活河亦流经县西,合于泜水云。盖泜水伏见不常,自临城县流合沙河,复分流而南出于郡境者也。○狼沟河,在县南五里。沙、?二河合流以后,旁出者为狼沟河,下流仍合于澧河。《志》云河两岸多狼,因名。任县府东北四十里,又东北至赵州隆平县六十里。汉置任县,属广平国。后汉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后魏因之。永安中,改属北广平郡。高齐时,县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邢州。大业初,废入南和县。唐武德四年,复置,仍属邢州。宋省入南和,寻复置。金因之。元省入邢台,寻复置。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五里。
○古任城在县东南。本晋邑。《春秋》襄三十年,郑羽颉奔晋,为任大夫。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任,即此地也。后为赵邑。汉因置任县。刘?句曰:晋改置任县,本汉巨鹿郡南?县地。后废。唐武德四年,复置于故苑乡城,寻移今治。会昌三年,讨泽潞叛帅刘稹,成德帅王元逵次临?,略任及尧山。景福二年,李克用攻叛将李存孝于邢州,自栾城进屯任县,即今县矣。
苑乡城县东北十八里。本汉南?县地,后为闲厩之所,谓之苑乡。晋永嘉末,广平人游纶等拥众于苑乡。时石勒据襄国,遣其将夔安等攻败之。又永和五年,石虎子遵篡立,其兄冲起兵幽州讨之,至常山,军于苑乡,寻败死。《志》云:苑乡,石勒置县于此。又改为清苑县,属襄国郡。后魏时废。魏收《志》:任县有苑乡城。是也。
渚乡城县西南二十七里。本汉之张县,属广平国。后汉县省,俗谓之渚乡城。晋永嘉末,幽州刺史王浚遣兵及辽西鲜卑段疾、陆眷等,攻石勒于襄国,屯于渚阳,即此城也。城在泽渚之阳,故又曰渚阳。
○龙冈山在县南。《志》云:其山冈脊横亘,东西长二十里。盖西山之脉蜿蜒于郡北,与石井、鹿城诸冈互相接续也。或曰此山旧在邢台县境内,故隋以名县。
○澧河县东十五里。自南和县合漳河以及群川,流入县境,水势曼衍,颇有涨溢之患。又东北入隆平县之大陆泽。元初,郭守敬言:澧河东过任县,失其故道,淹没民田千余顷。若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因命有司浚导。明亦尝修治焉。蔡河在县治南。其上源即邢台县之达活河也。流至南和县西,会于泜水,复东北流入县境,谓之蔡河。又东注于澧河。
内丘县府北五十五里,东北至赵州柏乡县六十里。汉置中丘县,属常山郡。后汉属赵国。晋因之。石赵尝置中丘郡于此。又改置赵安县。后魏复曰中丘。太和中,属南巨鹿郡。孝昌中,属南赵郡。隋改曰内丘,属邢州。唐初,改属赵州。贞观初,复属邢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八里。
○中丘城在县东。汉县治此。魏收曰:晋废。太和二十一年,复置中丘县。今中丘故城是也。隋讳忠,因改曰内丘。唐因之。光化三年,朱全忠遣军攻幽、沧,李克用遣李嗣昭攻邢、?以救之,败汴兵于内丘,又败汴兵于沙河,遂克?州。五代汉乾?末,契丹陷内丘,即今县治矣。
○青山县西二十里。《志》云:初亦名黑山,后周时始改曰青山。山冈陇绵延,与太行相接,为郡境之险。隋置青山县以此,唐曰青山口。详见邢台县之青山城。
攫山县西北十二里。山峰岩错峙,势如搏攫,因名。砺水出于此。又鹊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昔扁鹊封此。又蓬山,在城西六十里。其相近者曰龙腾山,以山有骞举之势也。龙腾水出焉。○孤山,在县西北十七里,挺然独峙,旁无支阜。唐天宝中,赐名曰内丘山。《志》云:县西北十三里有夷仪岭,相传为诸侯会盟处。似误。
○泜水在县东南。自唐山、任县境内,西南流经县界,复折而东南,入南和县境。又沙沟水,在县西南,源出龙腾山,引而东,合于龙腾水。东北流入唐山县界,合于泜水。又砺水,源出攫山,其水可以砺刀剑,因名。亦曰砺沟水,一名渚水。下流入沙沟水。
○烧梁关在县西。旧为控扼之处。《晋书·地道记》中丘县有烧梁关。
石门塞在县西北。《晋书·地道记》中丘县有石门塞。《纪胜》云:石门塞,邢州之险要也。晋时石勒遣石季龙进据石门,因取襄国。五代初,晋王存勖以张文礼之乱,自石门趣镇州,即此矣。《寰宇记》邢台县有石门山。《金人疆域图》因之,误也。中丘驿,在县治东南。又有递运所,在县治北。唐山县府东北九十里。北至赵州柏乡县三十五里,东至赵州隆平县五十里。汉置柏人县,属赵国。后汉及晋因之。后魏属赵郡。孝昌中,改属南赵郡。高齐改县曰柏仁。隋属邢州。唐武德初,置东龙州。四年,州废,改属赵州。贞观初,还属邢州。天宝初,改为尧山县。宋因之。熙宁六年,废。元?初,复置。金人改县曰唐山,仍属邢州。元省入内丘县,寻复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一十四里。
○柏人城县西十二里。春秋时晋邑。哀四年,晋荀寅奔鲜虞,齐弦施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五年,晋围柏人,拔之。《史记》:赵王迁元年,城柏人。汉因置柏人县。高祖八年,击韩王信,馀反寇。过赵,赵王张敖相贯高等,以帝数[1111]骂王,谋为乱。帝还过柏人,欲宿,心动,问县何名,曰柏人。帝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光武初,破王郎将李育于柏人。晋建兴三年,石勒自襄国袭王浚于幽州,以火宵行至柏人。后魏主宏太和十八年,南巡谋迁都,群臣或请都邺。魏主曰:邺西有枉人山,东有列人县,北有柏人城,君子不饮盗泉,恶其名也。盖亦以柏人为迫人矣。皇甫谧曰:柏人城,尧所都。魏收《志》柏人县有柏人故城。或以为今治,即后魏时所迁矣。唐天宝初,改县曰尧山。景福初,李克用侵镇州帅王?,?合幽州兵拒克用于尧山。克用遣将李嗣昭击败之,即今县也。又柏乡城,在县东北十八里。魏收《志》柏人县有柏乡城。《城冢记》云:亦尧所筑也。
○尧山县西北八里。相传尧始封此,因名。其东麓一名宣务山,又名虚无山。《山经》:宣务山高一千八百五十丈,出文石,五色锦章。昔尧登此山,东瞻洪水,务访贤人,因名。○干言山,在县西北五里。《诗·卫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寰宇记》以为即此山也。《隋志》内丘县有干言山。《金志》亦云:山在内丘县。或曰:山延袤数十里,西接内丘县界。
鹤度岭县西百七十里。《志》云:岭最高,惟鹤可度,故名。南去邢台县马岭仅三十五里,俱为兵防要口。○光泰冈,在县西二里,广一里,袤数里。相传光武破李育于此。
○泜水县西二里。其上源自赵州临城县东南流入境,至县西,复折而西南,经任县之西北,内丘县之东南,远近诸川流多附入焉。○宣务栅在尧山东麓,唐昭义镇所置戍守处也。会昌三年,刘稹以泽、潞叛,诏诸道兵进讨。成德帅王元逵以兵守临?,掠尧山,旋奏拔其宣务栅,因进攻尧山城。刘稹遣兵来救,元逵击却之。盖宣务栅与县相唇齿云。
平乡县府东南八十里。南至广平府六十里,西南至广平府鸡泽县二十里。秦巨鹿县也。汉因之,为巨鹿郡治。后汉仍属巨鹿郡。晋属巨鹿国。后魏初因之。景明二年,改置平乡县于此。孝昌中,属南赵郡。隋初,郡废,县属邢州。唐武德初,置封州。四年,废,还属邢州。宋因之。熙宁六年,省入巨鹿县。元?初,复故。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巨鹿城今县城也。秦二世二年,章邯北渡河击赵,赵王歇、张耳、陈馀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馀将卒数百人,军巨鹿北,所谓河北之军也。三年,楚上将军项羽引军渡河,救巨鹿,大破秦兵。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章邯兵数却,遂以兵降楚。即此巨鹿也。《括地志》:汉巨鹿郡故城,在平乡县北十一里。故巨鹿县城,即平乡县治。是。
平乡城县东南二十里。汉平乡县,属广平郡,在今任县界。晋末罢。后魏景明二年,始移治故巨鹿城。《邑志》县东二十里有艾村,相传其地即故南?城,平乡县初治此。宋元符中,始迁今治。艾村,当即故平乡。元符迁治之说谬。
○棘原在县南。《史记》:项羽破秦军章邯军于巨鹿南棘原。即此。今湮。刘昭曰:巨鹿县南有棘原,即章邯所军处。○浊漳河县西南二十里。自广平府曲周县流入境,又东北经县东十里,复折而西北流,入南和县界,合于澧水。《括地志》:浊漳水,即《禹贡》之横漳,俗亦名为柳河。《史记》:项羽已破秦军,军于漳水南。是也。朱梁时,魏博帅杨师厚以晋兵攻邢州,引兵救之,亦屯于此。《志》云:今县东二十余里为旧漳河,又东十二里有新漳河。漳水流浊易决,旧漳河久填淤,不能容水,每至涨溢,则西入滏阳,东入新漳。而沙、?诸流,亦不时泛滥,与漳、滏诸流,合为一壑,民被其害。盖邑之为地,外高中卑,浸淫所不能免也。明朝正统中,尝为堤以防之。弘治十四年,复太溢,县令唐泽大修堤障,环绕邑境,民困始苏。盖川流变徙,大抵非故道矣。
?河县西十里。自鸡泽县流经境内,又西五里为沙河。《志》云:县境左舒而右缩,?河在境上,沙河在境外。此即沙河在鸡泽县,南流合?水之道也。沙、?合流,俱东北出而经县西,至南和县界,合于漳河。滏阳河县东七里。亦自曲周县流经境内,又北入于漳河。万历初,漳水挟滏阳而北出,于是旧流益乱。○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漳水旧经流此,谓之薄洛津,俗因讹为落漠水,《志》以为?水支流也。自县境北入南和县界,与滏阳河合,近亦为漳、?诸流所并,非复故渠矣。又淤泥河,在县东十里,亦漳水支流也。
○沙丘台县东北二十里。古史:纣筑沙丘台,多取禽兽置其中。《庄子》:卫灵公卒,葬沙丘宫。《战国策》:赵李兑等围主父于沙丘宫,百日而饿死。《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更不徙都。赵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赵主父及子惠文王游沙丘异宫。是也。《秦纪》:始皇三十七年,崩于沙丘平台。或曰:平台,沙丘宫中之台也。《邑志》县南五里有平台。
巨鹿县府东北百二十里。东北至冀州南宫县六十里,西北至赵州隆平县六十里。汉巨鹿县地。后魏初,改置巨鹿县于此,仍属巨鹿郡,后属南赵郡。高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属邢州。大业十年,为群盗张金称所陷。唐武德初,置起州。四年,州废,县属赵州。贞观初,仍属邢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巨鹿城汉城,今平乡是也。后魏移置今县。《旧唐志》:旧治东府亭城,嗣圣元年,移今所。《邑志》云:县北十里,有旧巨鹿城,县本治此。唐垂拱初,因漳水为患,徙县于东南,即今县治。按:垂拱即嗣圣之明年,所云旧城,即东府亭城也。《宋·河渠志》:大观二年,河决,陷巨鹿县,诏迁于高地。此则县经再迁,非嗣圣故治矣。《邑志》未详也。○南?城,在县北,隋开皇六年改置,大业初废。刘?句以为即汉之南?,非矣。《舆程记》:自县而南四十里,至平乡县,此为汉之巨鹿。自县而西五十余里至任县。又北至柏乡县之废南?城九十里,此为汉之南?县。
白起城在县西南。旧传白起攻赵,尝筑城于此。唐武德初,置白起县,属起州。四年,并入巨鹿县。又今县南七里有棘城,一名棘家寨,《志》以为即章邯所军之棘原也。又有柴城,在县东三十里,五代周显德中所筑。《志》云:世宗父柴守礼,本尧山人,尝徙于此,筑城以居,因名。今城址犹存。
○漳水旧在县东。有大小二河,亦谓之新旧二河。自平乡县东北流入县境,与广宗县接界,又北注于大陆泽。前朝天顺中,漳河南徙,悉入于运河,北道之流几绝。其后漳水余流,自平乡北徙,合于南和县之澧河,不复至县境,二河渐成平陆矣。《唐史》:贞元中,邢州刺史元谊徙漳水,自州东二十里,出至巨鹿县北十里,入于故河,民赖其利。又宋元?初,大河北徙,决入漳河,涨溢为害。其后河复南出,漳亦随之,故道多塞。盖漳水经流,其不可问久矣。
广阿泽县北五里。亦曰大陆,亦曰巨鹿,接赵州隆平县界。《吕氏春秋》:晋之大陆,赵之巨鹿也。《十三州志》:广阿泽,即唐虞时大麓地,东西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葭苇鱼蟹之利,充?刀其中。泽畔又有盐泉,煮而成盐,百姓资之,亦名沃洲。潴而复流,即宁晋之胡卢河也。《食货考》:汉堂阳县有盐官,盖以地近广阿泽云。○原庄堡县西南十五里。往来所经,商旅辐集。旧有小城,可以守御。
广宗县府东百二十里。东南至山东临清州七十里,西北至巨鹿县三十五里。汉巨鹿郡堂阳县地。后汉章帝分置广宗县,仍属巨鹿郡。永元五年,尝置广宗国于此,国寻废。晋仍曰广宗县,属安平国。石赵尝置建兴郡治焉。后魏属清河郡。太和二十一年,置广宗郡,寻罢。孝昌中,复置郡。高齐时郡废,县属贝州。隋仁寿初,改曰宗城县。唐武德四年,置宗州。九年,州废,县仍属贝州。天?初,以朱温父名诚,复改广宗县,属魏州。后唐复曰宗城。宋属大名府。金属?州。元复曰广宗。至元初,省入平乡。寻复置,属顺德路。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宗城故县即今治。后汉置广宗县于此。光和末,皇甫嵩大破黄巾贼帅张梁于广宗。晋永嘉四年,幽州将祁弘击刘渊、冀州刺史刘灵于广宗,斩之。隋避太子广讳,改曰宗城。唐建中末,幽州留后朱滔叛应朱Г于长安,入魏境,以田悦不与同叛,攻宗城、经城,陷之。乾宁三年,河东将李存审救郓帅朱?,攻临清,败汴将葛从周于宗城北,乘胜至魏州北门。五代梁乾化五年,刘?谋袭晋阳,不能达。自西山下至邢州,逾漳水而东,军于宗城。以晋所蓄积俱在临清,谋袭之,以绝晋粮道。晋将周德威引兵追?,至南宫诘朝,略?营而过,驰入临清。?因引兵趣贝州。五代晋天福六年,成德帅安重荣举兵叛,南向邺都。遣杜重威等击之,遇于宗城西南,重荣败保宗城,官军攻拔之,重荣走还镇州。胡氏曰:宗城东南至魏州百七十里。由宗城东行,斜趣至临清,数十里。自南宫东南至临清,亦不过数十里。梁晋争衡,数邑常为棋劫之势。
经城故县县东二十里。后汉分堂阳县置经县,属安平国。晋因之。后魏省入南宫县,寻复置,属广宗郡。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复置经城县,属贝州。唐仍曰经城县。宋因之。宋白曰:后汉于今县西北二十里置经县。后魏省。太和十年,置县于今治,又置广宗郡理于此。北齐省郡及县,尝移武强县治焉。后周复于此置广宗郡。隋开皇三年,郡废。六年,改置经城县也。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宗城。○府城废县,在县东南。隋开皇十六年,分经城县置,属贝州。大业初,仍省入经城县。唐武德四年,复置,属宗州。九年,复废。
上白城在县南。晋建兴初,石勒攻乞活帅李恽于上白,斩之。又永和五年,石虎死,张豺专政,谋诛李农。农奔广宗,帅乞活数万家保上白。豺遣兵攻之,不能克。○建始城,在县西南。《水经注》:张甲河经广宗故城西,又北经建始故城东。田融曰:后赵立建兴郡,治广宗,又置建始、兴德等五县隶焉。魏收《志》广宗县有建始、建德等城,是也。○漳水旧在县西。《水经注》:漳水经经县故城西,其故津为薄洛津。《后汉志》:经县西有薄洛津。《战国策》所谓河薄洛之水,即此也。初平四年,袁绍击公孙瓒军于薄洛津,即漳水津矣。又县旧有大河故渎。宋元?四年,河决宗城中埽。七年,赵?议修宗城,弃堤塞宗城口。盖是时,大河挟漳而北注,南宫、冀州皆为水冲云。张甲河县南二十里。旧自清河县流入,东经冀州枣强县东,合于洚河,后堙。《唐志》云:经城西南四十里有张甲河。神龙二年,刺史姜师度因故渎开以利民。
枯洚河《寰宇记》云:在县东二十七里。杜佑曰:经城县界东去清河郡理五十四里,有枯洚渠,北入南宫县界。古冀、兖二州,于此分域。五桥泽在县东。东晋太元十年,刘牢之救苻丕于邺,慕容垂北遁,牢之追及垂于董塘渊。又疾趣二百里,至五桥泽中,争燕辎重,为垂所邀击,大败。董塘渊,见后曲周县。
○界桥在县东。《通典》:宗城有界桥。后汉初平三年,袁绍及公孙瓒战于桥南二十里,追至界桥,瓒军大败。今一名袁公桥,亦曰界城桥。郦道元云:清河经广宗县南,又东北经界城亭东。水上有大梁,谓之界城桥。太子贤曰:宗城县东有古界城,近枯洚水,桥当此水之上。
桑林在县南。唐兴元初,朱滔攻田绪贝州,久之未拔,成德帅王武俊、昭义帅李抱真,合兵进救。距贝州三十里,武俊先伏兵于桑林。合战,伏发,滔大败,走德州。胡氏曰:桑林在经城县西南。○唐店,在县南。五代梁乾化二年,镇冀将王德明自临清攻宗城,下之。梁魏州帅杨师厚伏兵唐店邀击,德明大败,即此。
附见:顺德守御百户所在府治东,洪武初建。
◇广平府东至山东临清州百五十里,东南至大名府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彰德府百八十里,西至河南磁州百二十里,西北至顺德府亦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七十五里。《禹贡》冀州地。春秋时属晋,为东阳地晋人自山以东,谓之东阳。自山以南,谓之南阳。后世山东西之称,盖氵?于此。战国属赵。秦为邯郸郡地。汉初置广平郡。武帝征和二年,改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复为广平国,治广平。后汉省入巨鹿郡。魏复置广平郡。《三国志》:汉建安十七年,割广平属魏郡。十八年,分魏郡为东、西部。魏黄初二年,以魏郡西部为广平郡,仍治广平。晋及后魏因之徙治曲梁。后周宣政元年,置?州。隋大业初,改为武安郡。唐复为?州《唐书》:武德元年,改武安郡为?州。二年,为窦建德所据。四年,平,立山东道大行台于此。五年,刘黑闼都之。六年,黑闼平,置?州大总管府,寻复为?州。天宝初,曰广平郡。乾元初,复故。宋仍曰?州亦曰广平郡。金人因之。元初亦为?州初置邢?路,兼领邢、磁、威三州。寻又为?磁路,兼领磁、威二州。至元中,升为广平路。前朝为广平府,领县九。今因之。
府西出漳、邺,则关天下之形胜。东扼清、卫临清州,运道之咽喉也,则绝天下之转输。晋以东阳之甲,雄于山东杜预曰:晋自山以东,魏郡、广平之地,皆曰东阳。襄二十二年,齐侯伐晋还,赵胜帅东阳之师追之。又昭二十二年,晋荀吴略东阳,还袭鼓,灭之。《战国策》:赵,万乘之强国也。前漳、滏,右常山,左河间,北有代苏秦亦曰:赵西有常山,南有河、漳。又苏代曰: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盖太行在郡肘腋间,形胜所凭也。太史公曰:邯郸,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东有郑、卫。汉初,代相国陈?反,高祖自将击之。至邯郸,喜曰:?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区宇志》隋崔赜等撰:邯郸包络漳、滏,倚阻太行,赵人都此。秦、魏战其西南,燕、齐战其东北。而赵之力,常足以却秦胜魏,胁齐弱燕。苏秦谓山东之国,莫强于赵者,岂非拥据河山,控带雄胜,邯郸之地,实为河北之心膂,而河南之肩脊哉?后汉初,王郎假窃于邯郸,遂收燕赵。光武既入邯郸,耿?进曰:王郎虽破,天下兵革乃始耳。于是遣将集兵,以次征伐,光复大业,肇于邯郸也。魏晋以降,河北多事,往来角逐,邯郸实为孔道。隋季群雄割据,窦建德纵横河朔,西入?州,兼有相魏,渐且规并河南。建德既蹶,刘黑闼复奋,再扰河北,两据?州,自关以东,皆为震动。唐之中叶,昭义一镇,所以能限隔河北者,藉邢、?、磁三州掣其襟要。而?州,又邢、磁之中枢也。及会昌中,刘稹拒命于潞州,官军四面进讨,邢、?、磁三州先下。李德裕曰:昭义根本,尽在山东,三州降,上党不日有变矣。朱温攘夺?、邢,西逼上党,而河东兵势为之衰钝。宋初,以刘崇在太原,使郭进守?州,以控西山,汉人畏其锋。然则?州之于两河谓河北、河东,互为形援矣。使塞清河之口,涉黎阳之津,所就又乌可量哉!
永年县附郭。春秋时晋之曲梁地。汉为曲梁县,属广平国。宣帝封平干顷王子敬为侯邑。后汉属魏郡。晋属广平郡。后魏为广平郡治。北齐省入广平县。隋开皇初,改置广平县于此。仁寿初,避太子广讳,改曰永年,仍为?州治。今编户二十九里。
○曲梁城在县东北。春秋时,为赤狄之地。宣十五年,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遂灭潞,即此。汉为曲梁县治,晋因之。永嘉末,刘聪将赵固、王桑等,自河内归平阳,桑引其众东奔青州,固遣兵追杀之于曲梁。《水经注》:?水东径曲梁城。是也。隋移置广平县,寻曰永年。自是以后,州郡皆治此。今郡城,明初因故址修筑,周十四里有奇。
广平城杜佑曰:在永年县北。汉置广平县,盖治此。高帝封功臣薛欧为侯邑。征和二年,为平干国治,寻为广平国治。后汉国废,属巨鹿郡。建武二年,封吴汉为广平侯。是也。曹魏复置广平郡治焉。晋因之,后废。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广平县,仍属广平郡。高齐废曲梁、广年二县入焉。隋开皇初,徙置广平县于此城,置鸡泽县。大业初,又省鸡泽入永年。○广年城,亦在县境。汉县,属广平国。后汉属巨鹿郡。晋仍属广平郡,后废。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仍属广平郡。高齐省入广平县。又五花城,在府西北三十里。元末筑此,为戍守处。
临?城府西四十里。本汉之易阳县,属赵国。后汉因之。和帝永平七年,易阳地裂,即此。建安九年,曹操围邺,易阳令韩范以县降。魏属魏郡。晋属广平郡。后魏仍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改属魏郡。时又于?水置北中郎将。《齐书》:尔朱荣擒葛荣,分广平之易阳、襄国、赵郡之中丘三县,置易阳郡。宋白曰:魏初,省易阳入邯郸。孝文复于北中府城置易阳县。盖后魏末又改置易阳郡也。《隋志》:武安郡临?县,旧曰易阳。齐废入襄国,置襄国郡。周改为易阳,别置襄国县。开皇六年,改易阳为邯郸。十年,改邯郸为临?。唐武德初,置紫州,治临?。四年,罢州,以县属磁州。五年,仍属?州,即此城也。建中二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叛,攻围临?。河东帅马燧等自壶关进击悦,大败之。兴元初,昭义帅李抱真军于临?,与王武俊会于南宫东南,共救魏博,却朱滔,攻贝、魏之兵。会昌三年,刘稹以泽潞畔,成德帅王元逵遣兵守临?,掠尧山,即此。宋熙宁六年,省为镇。元?二年,复故。寻又废为临?镇。范成大《北使录》:临?城东至?州三十五里,以北滨?水而名。自此过?河三十里,至沙河县。是也。今置临?驿于此,为磁州及潞安府之通道。○建德城,在府北二十五里,有故城二,东西相直。相传窦建德屯军处。
○聪明山府西六十里。邯郸县紫山之别峰也。或以为即古之邯山。周回俱石,形势高峻,冈峦盘据,绵亘广远。○红山,在府西七十里,踞紫山之北。山形延袤,回峰环涧,互相映带。下有屯,曰丰稔屯。又狗山,亦在府西七十里,以山峰如狗脊而名。唐太宗击刘黑闼时,建垒于此。
○?水府北三十五里。源出太行山中,经河南武安县东北流,绕邯郸县紫山之北,二流双导合而为一。经府西临?镇东北流,合于沙河。历鸡泽县东南,而入顺德府平乡县境。唐武德五年,世民击刘黑闼,拔其?水城,乃营于?水南,分屯水北,密使人堰洺水上流。黑闼南渡洺水,压唐营而陈。世民战酣,乃决堰。洺水大至,黑闼兵溃。贞元十年,昭义将元谊畔,据洺州。昭义帅王虔休将兵攻之,引?水以灌城。既又乘冰合,渡濠急攻。元谊出击,虔休不胜而返。会日暮冰解,士卒死者大半。即此水也。沙河府北五十里。自顺德府沙河县,流经鸡泽县西,又东南流至府境,合于?河。复东北出,入平乡县境。郡境支川多附沙、?二河以北出,涨溢不时,下流多被其患。滏水县府西南五里,亦名滏阳河。自邯郸县流入界,俗谓之柳林河。又东北经府城南,又东北入曲周县界,旧有堤东去城二里。唐武德五年,世民攻刘黑闼于?州。别将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击之,城中地皆震动,即滏阳河堤矣。元至元五年,州人患井泉咸苦,引滏水灌城壕,资食用,因置坝闸,以节宣之。至今不废。
鸡泽在府西。《春秋》襄三年,诸侯同盟于鸡泽。杜预曰:在曲梁县西南。郦道元曰:漳水东为渚泽,曲梁县之鸡泽也。《国语》所谓鸡丘矣。○贾葛潭,在府西二十里。受邯郸西山之水,下通滏水。旧有贾葛口堤,东沿滏河,至府城东南,复迤逦而北,长三十里许。又利民闸,在府城东南五里,明建,引水灌田。又有惠民、通水、普惠诸闸,俱在府城外。○信宫在府西北。孔颖达曰:临?有信宫。赵武灵王元年,梁韩来朝信宫。又十八年,大朝于信宫。即此。府治南又有长春宫。唐武德二年,窦建德取?州,进取卫、滑诸州,还?州,筑长春宫,而徙都之。是也。今皆堙废。
黄龙镇在府西南。唐光化三年,李克用将李嗣昭拔?州。朱全忠遣其将葛从周击之,自邺县渡漳水,营于黄龙镇。全忠自将中军涉?水,置营以逼嗣昭,嗣昭弃城走。《金人疆域图》永年县有黄龙镇。
黑闼垒府西南十里。唐初刘黑闼据?州,筑垒以拒唐师处也。或谓太宗征黑闼时所筑。误。又《寰宇记》云:府南十里,有廉颇台。《十六国春秋》:冉闵遇慕容恪于廉颇台,十战皆败。即此台也。今见无极县之廉台。临?镇,在城西五十里。嘉靖中,修筑镇城,最为坚峻,有巡司。又递运所亦在焉。
曲周县府东北四十五里。东至山东临清州百四十里,北至顺德府平乡县五十里。汉县,属广平国。高祖封郦商为曲周侯,邑于此。后汉属巨鹿郡。晋省。隋开皇六年,复置曲周县,属?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仍属?州。宋因之。熙宁三年,省入鸡泽县。元?二年,复置。明年,复降为曲周镇。四年,又为县。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八里。
○曲周故城杜佑曰:在县西南。汉县治此。今城,唐所置也。又县东有曲安故城,后魏景明中,分平恩置曲安县,属广平郡。高齐废。《寰宇记》:后魏改曲周为曲安。平恩故城,在县东南,今见山东丘县。
○漳水县西南三十里。自河南临漳县流入府境,经成安、广平、肥乡三县而至县界,东北流达平乡县境,合于?河。《志》云:今县东十五里,有漳河枯渎。漳水旧自肥乡北口,接县西南赵林村,至县东北,而入威县。其后漳水自魏县东出,经流变徙,遂为枯渎。明万历初,漳水遂合滏河而北出,不复经故道矣。又旧有漳河堤,在县东二十里。○漯河枯渎,在县东。《志》云:自永年县界泊头堡接县境西朱堡,长十五里,又东接于漳河枯渎。遇雨潦,滏水泛溢,辄由此分流北注。今堙塞殆尽。又有大河枯渎,在县东五十里。宋元丰中,大河经流于此。河南徙后,遗迹仅存。
滏阳河县东一里。自永年县东北,流经县南,又东北入平乡县境,下流合于?河。旧时雨潦,辄有暴溢之虞。春冬之交,则以?涸为患。万历初,漳水决溢于大名府魏县界,奔流北出,至县南八里苏河寨,挟滏河而经县东,势盛流驶,非复故渎也。旧有护城堤在滏阳河上,自县西南十二里滏阳集,至县东北十五里马疃村,长几三十里。
董塘陂县西北十五里。魏晋时,导漳水入陂,为灌溉之利,今涸。《晋纪》:太元十一年,刘牢之救苻丕于邺,慕容垂逆战,而败退屯新城,复自新城北遁,牢之追及垂于董塘渊,为垂所败。即此处也。新城,见肥乡县。康台泽在县东。《地形志》平恩县有康台泽,苻秦时为闲牧之所。晋太元九年,后燕慕容农起兵,遣其党兰汗等取康台牧马数千匹。即此。阿难渠县西三十里。后魏时,广平郡守李阿难凿渠,导漳水以溉田,因名。《水经注》馆陶县有阿难河。今县境东南与山东馆陶县接界,渠盖经两邑间矣。
○巨桥旧在县西。杜佑曰:纣巨桥仓,在曲周县。《水经注》:横漳北经巨桥邸阁西,旧有大桥横水,故曰巨桥。昔武王伐纣,发之赈殷饥民。服虔曰:巨桥,巨鹿水之大桥也。当在巨鹿县。刘伯庄曰:桥以高广名也。
香城固堡县东北六十里,接威县界。又东北四十里有大寨堡,接清河县界。《里道记》:县东北至威县七十里,自威县至清河县亦七十里,县境最为广远。又大目寨堡,在县东七十里,接山东临清州界。侯村堡,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接山东丘县界。又安儿寨堡,在县南二十五里,又西南三十五里,即肥乡县也。
肥乡县府南四十里,南至大名府魏县四十里。本汉邯沟县地,属魏郡。后汉废入广平县,魏析置肥乡县,属广平郡。晋因之。后魏仍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省入临漳县。隋开皇十年,复置,属?州。唐武德初,属磁州。六年,改属?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六里。
○肥乡旧城县南二十里。战国时赵之肥邑。《竹书》: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郸,取肥。即此。曹魏因置肥乡县。唐武德五年,刘黑闼据?州,世民击之,取相州,进据肥乡,列营?水上,以逼之。又会昌三年,讨泽潞叛帅刘稹。魏博帅何弘敬栅肥乡,侵平恩。即今县也。邯沟城县西北十里。汉县,属魏郡。颜师古曰:以邯水之沟而名。宣帝封赵顷王子偃为侯邑。今俗谓之桓公城。又有邯会城,在县西南二十里,亦汉魏郡属县也。武帝封赵敬肃王子仁为侯邑。张晏曰:漳水别自城西南,与邯山之水会。今城旁犹有沟渠在焉。二县俱后汉时废。○葛孽城,在县西。《战国策》:魏王抱葛、孽、阴、成,为赵养邑。鲍彪曰:葛、孽、阴、成,四邑名。《寰宇记》:葛孽城,赵武灵王夫人所筑,一名夫人城。俗谓之葛鹅城,似未可据。
列人城县北三十里列人堤上。战国时赵邑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郸,取列人。汉置县,属广平国。更始初,光武徇河北,至邯郸。故赵王元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河水从列人北流,如决河灌之,可令为鱼。王氏曰:时赤眉屯于濮阳,在列人河东也。建武中,县改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太元九年,慕容垂谋叛秦,其子农自邺奔列人,与其党起兵应垂。众请治列人城,农曰:今起义师,惟敌是求,当以山河为城池,何列人之足治?既而秦将石越来攻,为农所败。后魏亦为列人县,仍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改属魏郡。高齐省。隋大业末,窦建德据广平,置列人营于此。唐武德五年,刘黑闼以?水城为唐所取,自沙河引兵还攻之,行至列人,为唐所败。即此城也。
新兴城在县东南。晋太元九年,慕容垂攻苻丕于邺,分置老弱于肥乡,筑新兴城,以置辎重。既而邺久围不下,垂解围趣新城。即新兴城也。二十一年,拓跋?攻后燕邺城,为慕容德所败,退屯新城,亦此城矣。今俗呼为白塔营。○清漳城,在县东南七十里,汉列人县地。隋开皇十年,置清漳县,属?州。唐初因之。会昌初,省入肥乡县。
浮丘山县南四里。土阜隆起,高于平地,仅数尺许,或以为古堤遗址。又县西十五里有天台山,土山无石,其顶平衍。○漳河县西北十里。旧自广平县流入境,又东北入曲周县界。今多浅涸。县东南五里,有石家河,本漳水支流也。经县东复北流,入于漳河。
白渠在县西北。旧自武安、临漳、成安等县流入境,入于漳河。今湮。《汉志》注:魏郡武安县有敛口山,白渠所出,东至列人入漳。
列人堤县东北二十里。亦曰列人埤。漳水淤浊,积久而成高岸。或曰汉时大河堤也。又神腴堤,在县北,堤东西约五里。唐邑宰韦景骏筑以备漳水之患。
鸡泽县府北七十里。西北至顺德府沙河县三十里。汉广年县地,属广平郡。后汉属巨鹿郡。晋仍属广平郡。永嘉以后,县废。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高齐废广年入永年县。隋初复置。六年,避讳改曰鸡泽县,属?州。大业初,又并入永年。唐武德四年,复置,仍属?州。宋因之。元初省入永年县,寻复置,属广平路。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九里。
○鸡泽旧城在县南。隋开皇中于广年故城置鸡泽县,寻废。唐复置,南去故城十余里,后又移今治。盖县屡迁,而名不改。○普乐城,在县东南十里。《寰宇记》:唐初置县,旋陷于窦建德。或曰即建德创置。武德四年,建德所署普乐令程名振来降。是也。建德平,县仍省入鸡泽。
○?河县东南二十里。自永年县东北流经县境,而入平乡县。《寰宇记》:漳、?二水,俱在县东南。今县东二十里有漳河堤,亦曰漳?南堤。盖昔时漳水在县界,合?河而东北注也。
沙河县西南二十里。自沙河县东南流经县境,达永年县界,合于?河。复自县境东北出,而入平乡县界。《志》云:县西南有沙河堤,阔一丈,长二十里,《图经》所云漳河东环,沙、?西绕者也。《郡国志》县有沙河南堤,唐永徽五年筑。
广平县府东南七十里,又东南至大名府六十里。本大名府魏县地。金大定七年,置广平县,属?州。元因之。今城周三里,编户十七里。○辘轳山县南二里。县治西北,又有鏊子山,皆以形似名也。县东三十里,又有紫荆山。《志》云:县地平衍,无陵峦泉石之胜。辘轳诸山,仅同冈阜,盖亦西山之余脉也。○漳河在县西北。自成安县流入县界,又东北达于肥乡县。○拳壮河,在县东十里,本漳河之支流。亦自成安县流入境,至肥乡县,复入于漳。今漳水浅涸,此河遂为枯槽矣。成安县府南六十里。东南至大名府魏县四十里,西南至河南临漳县八十里。汉为斥丘县地,属魏郡。晋因之。后魏仍属魏郡。天平初,并入临漳县。高齐复置,改曰成安。隋因之,属相州。唐初属磁州。贞观初,改属相州。天?二年,避朱全忠父讳,改名斥丘。三年,更属魏州。后唐复曰成安。宋属大名府。金、元属?州。元至元二年,并入滏阳。后复置,改属磁州。明初,改今属。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三十四里。○斥丘城县东南三十里。春秋时晋之乾侯邑。昭二十八年,公如晋,次于乾侯。即此。汉为斥丘县。阚る曰:地多斥卤,故曰斥丘。应劭曰:有斥丘在其西南也。高帝六年,封功臣唐厉为侯邑。后汉仍为斥丘县。初平二年,袁绍屯于斥丘,即此。魏晋以后,皆为斥丘县治。高齐改置成安县,移于今治。隋、唐皆因之。五代梁龙德二年,戴思远袭晋魏州。魏州有备,乃西涉洹水,拔成安,大掠而还。即今县也。
洹水城县西南三十里。本临漳内黄县地。后周建德六年,分置洹水县,属相州。隋因之。唐仍为洹水县。乾元初,史思明自范阳救安庆绪,由洹水趣相州。建中二年,魏博叛帅田悦攻临?军,败,复合散卒,军于洹水。马燧自临?帅诸军进屯邺,与悦相持。乾宁二年,李克用击魏帅罗弘信,攻洹水,败魏兵。进攻魏州,朱全忠遣其将葛从周救魏博,营于洹水。克用与战,不胜,乃还河东。既而克用复攻魏全忠,仍遣从周救之,屯于洹水。全忠自以大军继之,克用引却。五代梁乾化初,全忠以晋军出井陉,将攻邢、魏,引兵自相州至洹水,进屯魏县。五年,魏博附晋,晋军屯临清。梁将刘?自南乐屯洹水。洹水在相、魏、?三州之交,尝为兵冲也。《里道记》:洹水西去临漳县五十里,东去大名府魏县五十里。唐魏博与昭义相抗,每置重兵于此,谓之洹水镇。宋仍为洹水县,属大名府。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成安县。
○漳河县南十里。自临漳县东北流入县界,又东入广平县境。此清、浊二漳,自临漳县合流之后,横亘于冀州之境,合滹沱以达海者,所谓漳河之经流也。今多自临漳而东达魏县界,又东合于卫河。国家漕渠,往往资漳水之助,经流不绝如线。间有决溢、浅淤随之矣。
洹水县西南七十里。自河南临漳县流入县界,又东南入内黄县境。唐建中三年,河东帅马燧讨田悦,与悦夹洹水而军。悦守洹水城,坚壁不出。燧因为三桥,逾洹水,日往挑战,悦不应。乃潜师循洹水,直趣魏州,留百骑抱薪持火匿桥旁。悦闻之,遂引军逾桥掩燧后,燧结阵待之。悦战败,还趣三桥,桥已为伏骑所焚。悦军乱,赴水溺死者,不可胜纪。
○仓口县西南五十里,与河南临漳县接境。马燧与田悦相持,燧军于漳滨,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不得度。燧塞漳水,下流水浅,诸军涉度。遂进屯仓口,与悦夹洹水而军。仓口盖在洹水北。长桥,今见河南临漳县。
兔台在县西。《史记》:赵敬侯四年,魏败我兔台。《郡邑志》成安县有兔台,是也。
威县府东北百三十五里。东南至山东临清州百里,西至顺德府平乡县六十里,南至大名府百二十里。汉广平国斥章县地。后汉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后魏因之。东魏天平初,改属魏郡。后齐省入平恩县。隋开皇六年,置?水县,属?州。唐因之。会昌五年,省入曲周县。宋初亦置?水县,寻废。金复置,仍属?州。元自井陉县移威州治此,以县属焉。至正间,废?水县,以威州属广平路。国初,改为威县。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八里。
○斥章城在县西南。汉县治此。应劭曰:漳水所经,北入河。其地斥卤,故曰斥章。魏晋时县皆治此。后魏太平真君三年,县并入列人县。太和二十年,复置。高齐废。隋开皇中,改置?水县于今治。?水城在县治北,隋所置也。唐武德五年,世民击刘黑闼,其?水城来降,黑闼还攻之。?水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余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城,为所陷。既而唐兵复拔之。自唐以后,县皆治此。元始为威州治。《名胜志》云:今县东南二十里,有威州故城。似误。○漳水旧在县南。自曲周县流入界,又东北经顺德府广宗县,东入冀州南宫县境。杜佑曰?水县南有衡漳渎,是也。今漳流决徙不一,故渎遂涸。○?水,旧在县西,自鸡泽平乡县界流经县境,合于漳河,故隋以?水名县。今与漳河俱徙流入平乡县境,旧迹遂湮。
○定陵墅在县西北。陵周三百二十步,高六丈余,上有汉广宗王庙。晋建兴初,幽州都督王浚,使其将田徽为兖州刺史保定陵时,石勒据襄国,遣孔苌击杀之。即此定陵也。
邯郸县府西南五十五里。西南至河南磁州七十里,南至临漳县亦七十里。春秋时卫地,战国时赵都也。秦置邯郸郡于此。汉为邯郸县,赵国治焉。张晏曰:邯,山名。郸,尽也。后汉亦为赵国治。曹魏属广平国。晋及后魏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县,属?州。唐初,属磁州。贞观初,还属?州。永泰初,复属磁州。宋因之。明初,复改今属。今城周八里,编户二十七里。
○邯郸城县西南二十里。春秋时卫邑,后属晋。《左传》定十三年,赵鞅杀邯郸午,午子赵稷以邯郸叛。上军司马籍秦围之,齐侯、卫侯伐晋救之。哀四年,赵鞅围邯郸,邯郸降。《汲冢周书》:敬王三十年,赵鞅围邯郸,竟有邯郸。《战国策》张仪曰:使齐兴师度清河,军于邯郸之东。《竹书》:周安王十六年,赵敬侯始都邯郸。《史记》:赵成侯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盟漳水上。说者曰:是时赵未都邯郸也,至肃侯时始都之,《竹书》误改为敬侯也。又秦昭襄四十八年,五大夫陵攻赵邯郸。五十年,王?攻邯郸,不拔。始皇十八年,端和伐赵,围邯郸城。十九年,尽取赵地。秦王之邯郸,置邯郸郡。二世二年,章邯破赵军,平邯郸城郭。汉高九年,封子如意为赵王,都邯郸。自是赵尝都此。更始二年,世祖擒王郎,幸邯郸。其后,仍为赵国治。建安九年,曹操围邺,击走袁尚将沮鹄于邯郸,拔其城。东魏废县,而城如故。隋仍置邯郸县。唐建中二年,魏博叛帅田悦遣兵围邢州,使别将栅邯郸西北,以断昭义救兵。五代时,县移今治。《志》云:旧城俗呼为赵王城,雉堞犹存。《舆程记》:赵王城西南二十里至台城冈,又西二十里,即磁州也。
五氏城在县西,亦曰寒氏。春秋时,晋邯郸大夫赵午之私邑。定九年,卫侯如五氏。盖会齐侯之师,共伐邯郸午于寒氏也。十年,晋师围卫午门,于卫西门曰:请报寒氏之役。或曰五与午通,城盖以邯郸午而名。
武始城县西南五十里。战国时韩地。秦昭襄王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汉因置武始县,属魏郡。武帝封赵敬肃王子昌为侯邑。后汉省。《汉志》注:武始县有拘涧水,东北至邯郸,入于白渠。涉乡城,在县西。《隋志》:开皇十六年,置涉乡县,属?州。大业初,省入邯郸。又王郎城,在县西三里。后汉初,王郎诈称成帝子子舆,率车骑数百人入邯郸僭号,此其屯聚处也。俗犹呼为郎村。
○紫山县西北三十里。昔尝有紫气,与山相连,因名。亦谓之马服山,以上有赵奢冢也。《汉志》注:县有堵山,牛首水所出。或以为即紫山云。○邯山,在县东。张晏曰:邯郸山在东城下,亦谓之邯郸阜。旧《志》:邯山在召代镇,去县东南二十里,邯水出焉。岁久山移水绝,故址遂湮。又刘劭《赵都赋》西有灵丘,《郡国志》以为灵山也。今城西北有照眉池,相传赵王宫人照眉处,已废为耕地。池西有高岭,或以为即古之灵山,赵武灵王所登云。
双冈在今县西北,当郡西废临?县西出之要道。一名卢家疃,又名卢家寨。唐建中二年,魏博帅田悦拒命,围邢州及临?,遣其将杨朝光栅邯郸西北,以断昭义救兵。昭义帅李抱真东下壶关,军于邯郸,破悦支军,进攻朝光栅。悦从临?驰救,河东帅马燧遣其将李自良等御之于双冈,悦不得前,遂破朝光栅,进攻临?,悦败走。
○?河县西北三十五里。自河南武安县流入境,又东入永年县界。
滏阳河县东三里。自河南临漳县流入境,又东入永年县界。元至元初,郭守敬言:磁州东北漳、滏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州、永年,下经鸡泽,合澧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前朝成化十八年,磁州守张梦辅,令民于故渠随方浚治,以通舟楫,达于邯郸。今废。西河县西二十五里。源出紫山,流入府城西贾葛潭。一名渚沁水。《水经注》:牛首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汉景帝时,六国悖逆,命曲周侯郦寄攻赵,围邯郸。相捍七日,引牛首拘水灌城,城坏,王自杀。其水东入邯郸城,经温明殿南,又东径丛台南,又东历邯郸阜,又东流出城,合成一川。又东澄而为渚。沁水东南流,注拘涧水。又东入于白渠。今城南五里有渚河城,西半里许有沁河,即《水经注》所云牛首水。自堵山东流分为二水者,合流而为西河。
蔺家河县西南二十里。《志》云:以近相如故宅而名。又西十里有阎家河。秋夏之交,同归渚河。又岩嵛河,在城西北二十里,又十里为牛照河。此二水同归沁河,其下流俱入于滏河。○输鼋河,在县西北二十里,或云?河支流也。其水秋夏之交,散注田畴,或抵城下,与沁水同流。相传元至正间,有龙鼋斗于泽中,龙胜而鼋负,因名。
白渠在县西。旧自河南武安县流入境,牛首水及武始县之拘涧水,悉流合焉。又东经成安、肥乡县,而入漳水。今余流仅存,俗犹谓是水为拘水也。
○邯郸宫《志》云:旧址在城西北一里许。《舆地要览》以为赵王如意所建。东汉初犹存。光武破王郎,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是也。又齐主高纬时,尝营邯郸宫。盖即赵宫故址更为营建云。丛台在县城东。世传赵武灵王所筑。颜师古曰:以其连聚非一,故曰丛台。汉高后元年,赵丛台灾。更始二年,光武拔邯郸,置酒高会,与马武登丛台。是也。今有丛台驿,在县治西南。○洪波台,在县东南三十里洪波村。《赵都赋》:南有洪波浊河。《后汉志》注:邯郸有洪波台,赵简子与诸大夫饮酒酣而泣处也。又陵台,在县西北三十里,赵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所葬处。亦曰三陵村。
清河县府东北二百里。东南至山东东昌府百三十里,南至大名府二百十里,西至顺德府二百四十里,北至冀州百三十里。汉信城县地,属清河郡。后周为武城县,清河郡治焉。隋初,郡废,改县曰清河县,为贝州治。自唐至宋,皆为州郡治。金移恩州治历亭县,而清河县仍属恩州。元属大名路。明初属大名府。洪武六年,改今属。城周九里有奇,编户六里。
○贝州城在县治东。汉置清河郡,治清阳。后汉桓帝改为甘陵国,移治甘陵县。晋复曰清河国。后周移武城县于汉信城县界,以郡治焉,兼置贝州。隋初郡废,改县曰清河,仍为州治。炀帝复曰清河郡。唐复曰贝州。天宝初亦曰清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州帅杨师厚掠赵王?之境,使刘守奇分道自贝州入趣冀州。石晋天福三年,分天雄军之地置永清节度于贝州,兼领博、冀二州。九年,以契丹将入犯,贝州为水陆要冲,多聚刍粟,为大军数年之储。既而契丹逼贝州,叛将邵柯导之入城,悉为所有。周显德初,废永清军。宋仍曰贝州。《宋志》:端拱元年,清河县徙治永宁镇。淳化九年,又徙今治。庆历八年,平王则之乱,改曰恩州。金人移州治历亭县,即今山东恩县也。国初,又废恩州为县,而清河郡及贝州之名遂泯。甘陵故城,见山东夏津县。永宁镇,或曰在县东北。甘陵城在县西北。周甘泉市地。秦置厝县,属巨鹿郡。汉属清河郡。后汉章帝子清河孝王庆初立为太子,被废。其子?是为安帝。王薨,葬于厝县之广丘,安帝因尊陵曰甘陵,县亦取名焉。清河国移治于此。桓帝建和二年,又改清河国曰甘陵国。晋又改甘陵县为清河县,仍为清河国治。后魏因之。北齐改为贝丘县。隋省入清阳县。
清阳城在县东。汉县,清河郡治此。景帝中元二年,封皇子乘为王国。武帝元鼎三年,徙代王义为清河王,都清阳,即此。后汉省。《括地志》:清阳故城在清河县西北八里。是也。又隋改故甘陵为清阳。今见山东夏津县,非汉之清阳也。
信成城县西北十二里。汉县,属清河郡。后汉省。应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县也。《水经注》:后赵置水东县于此城,故亦曰水东城。又汉有信乡县,属清河郡。宣帝封清河刚王子豹为侯国。亦作新乡。元始中,有新乡侯上书,言莽宜居摄。佟,即豹孙也。孟康曰:顺帝更名安平。按《后汉志》,安平县故属涿,非清河之境。应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是也。又《风俗记》:东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也,属清河郡。今枣强县有故复阳城。末?否城县东北五十里。晋建兴初,幽州都督王浚使辽西鲜卑段疾、六眷等,与石勒相持。末?否,六眷之从弟也,尝筑城于此,因名。○清河城,在县东南。《风俗志》: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汉高六年,封功臣王吸为侯邑,世谓之鹊城也。《水经注》甘陵故城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城,疑即清河城。后蛮居之,故世称蛮城。
○清河旧在县西。《水经注》:淇水自馆陶清渊,又东北过广宗县,为清河。又东北入?县界,与张甲故渎合。《战国策》苏秦说赵曰:赵东有清河。张仪说赵曰:秦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是也。汉因之置清河郡。今堙。?县,见景州。○张甲河,在县境。《汉志》信成县有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流经广宗县界,又东北入冀州界,至?,入漳水。别河,谓屯氏别出之河也。亦自馆陶流入境。今皆堙废。《水经》:淇水自馆陶清渊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清河又东过修县,与大河张甲故渎合,又东过东光、南皮等县,齐之北界也。永济渠县西北十里,引清漳水入此。旧名瓠子渠。隋炀帝征辽,改曰永济渠。俗名御河,即卫水也。元人开合运河,卫河渐徙而南,经武城恩县之西,去县境遂远。○涉水渠,在县东。《志》云:渠自莲花池达永济渠。先是卫河数决,故凿此渠,广丈余,长四十里。遇泛溢为灾,赖此泄之。今涸。
直渠在县西。汉时大河所经也。《沟洫志》:地节中,郭昌使行河,河曲三所。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恐水势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百姓安之。建始初,清河都尉冯逡言:郭昌穿渠后三岁,河水更从第二故曲间北可六里,复南合。今其曲势复邪直,贝丘百姓寒心,宜复穿渠东行。不听。今皆堙废。又二渠,亦在县境。《汉书音义》:二渠一出贝州西南南折,一则漯川也。禹厮二渠以引其河,即此。今涸。漯川,见山东莘县。
鸣犊口在县东南。旧为大河所经。《汉书》:元帝永光五年,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成帝建始初,清河都尉冯逡言:郡承河下流,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屯氏河不流行七十余年,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所居高于以分流杀水势,道里便宜。不听。后二岁,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灵,灵县,见山东博平县。屯氏河,亦详见山东馆陶县。
鲧堤县西三十里。自顺德府广宗县逶迤入境,相传鲧治水时所筑。又曲堤,在县东北。齐时,群盗多萃于此,郡守宋世良下车颁行八条之制,盗奔他境。盖地近河?需,故群盗得以依阻。
○新栅在县西。晋太元中,燕人齐涉据新栅,降慕容垂。垂以涉为魏郡太守。既而附于泰山叛帅张愿,垂欲击之。慕容隆曰:新栅坚固,攻之未易拔。愿破,则涉不能自存矣。乃击愿,破之,新栅亦下。宁化镇在县西南。《宋志》:政和七年,臣僚言:恩州宁化镇,大河之侧,地势低下,正当湾流冲激之处。岁久堤岸怯薄,沁水透堤甚多。近镇居民,例皆移避。夏秋霖潦,堤防一失,恐妨阻大名、河间诸州往来边路,乞付有司贴筑固护。从之。
甘陵在故厝县。应劭曰:安帝以孝德皇后葬于厝,尊曰甘陵。是也。宋白曰:汉安帝父清河孝王陵,在清河县东南三十里,《城冢记》仍谓之英陵。帝母左氏葬于县东北角,名曰甘陵。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王礼
宋·道诚
清·尚镕
(明)杨士奇 编
李伯元
明·张陛
李斯
唐·尸罗达摩
明·薛瑄
(宋)邓椿
唐·刘知几
唐·义净
明·施耐庵
宋·李成之
清·恵栋
清·夏一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