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八闽通志-明·黄仲昭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八闽通志目录:
序
八闽通志序
八闽通志凡例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卷之二十四
卷之二十五
卷之二十六
卷之二十七
卷之二十八
卷之二十九
卷之三十
卷之三十一
卷之三十二
卷之三十三
卷之三十四
卷之三十五
卷之三十六
卷之三十七
卷之三十八
卷之三十九
卷之四十
卷之四十一
卷之四十二
卷之四十三
卷之四十四
卷之四十五
卷之四十六
卷之四十七
卷之四十八
卷之四十九
卷之五十
卷之五十一
卷之五十二
卷之五十三
卷之五十四
卷之五十五
卷之五十六
卷之五十七
卷之五十八
卷之五十九
卷之六十
卷之六十一
卷之六十二
卷之六十三
卷之六十四
卷之六十五
卷之六十六
卷之六十七
卷之六十八
卷之六十九
卷之七十
卷之七十一
卷之七十二
卷之七十三
卷之七十四
卷之七十五
卷之七十六
卷之七十七
卷之七十八
卷之七十九
卷之八十
卷之八十一
卷之八十二
卷之八十三
卷之八十四
卷之八十五
卷之八十六
卷之八十七
序
闽虽为东南僻壤,然自唐以来,文献渐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义道德之风于是乎可以不愧于邹鲁矣。先哲凋谢,典刑日远,士习民风,渐不如昔,此有志于世道者所为深慨叹也。
仲昭多
...更多
八闽通志序
郡邑有志尚矣,而一藩全志,昉于近时。去离为合,寓繁于简,是亦一道也。然统属既广,该括难周,作者或详近而略远,或粹古而遗今,或为已而忘他人,观者病之。重以序述体裁,去取权度,人各异论
...更多
八闽通志凡例
一、纂修事目俱仿《大明一统志》立例。但其书备载天下之事,其采辑不得不从简约,今之所辑者,特一方之事而已,宜加详焉。故于其已载而未悉者增之,未载而可采者补之。自其纂修之后,事有当续者
...更多
卷之一
地理
闽地之见于载籍,昉自周职方氏。秦变古法,始郡县天下;闽虽为郡,犹弃不属,降君长而已。至汉,无诸国亡,乃渐置郡县,然其详亦不可得而考也。自孙吴奄有其地,迄于隋唐,郡县之制
...更多
卷之二
地理
郡名(邑名附)
福州府
七闽按《职方氏》注:“闽子孙有七种,故曰七闽。”又按《三山志》:“七者,所服国数也。”闽中1宋曾巩《道山亭记》:“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
...更多
卷之三
地理
风俗(岁时附)
福建布政司
其俗颇同豫章。《隋书 地理志》:“豫章之俗,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衣冠之人,多有数妇,暴面市廛,竞分铢以给其夫。建安俗颇同豫章。”
...更多
卷之四
地理
山川
福州府
闽县
九仙山旧名于山。世传何氏兄弟九人仙于此,故号九仙山。《闽中记》云:“越王无诸,九日尝宴于此,大石樽尚存。亦号九日山。”曾巩《道山亭
...更多
卷之五
地理
山川
福州府
福清县
鹫峰山在北隅。乃县治后来龙之山也。五代汉乾祐三年,有异禽来集,五色炳焕。或曰此灵鹫也,因以名山。上有鹫峰。海坛山在县东南大海中。
...更多
卷之六
地理
山川
建宁府
浦城县
皇华山宋时建皇华馆于其侧,因名。油果山“油”一本作“游”。唐末占星者云:“山有异气。”凿之,经宿复合。已而用方士术,以油果祀之,
...更多
卷之七
地理
山川
泉州府
晋江县
泉山一名北山,一名齐云山。在棠阴里三十九都。周环四十里,为郡之主山。颜师古注《汉书 朱买臣》所谓越王所保之泉山是也。宋钱熙诗:“�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桂万荣
(宋)范坰、林禹
(元)刘敏中
元·刘郁
南齐·褚澄
清·刘璋
王水照 朱刚注译
清·冯班
(元)蔣正子
清·许遯翁
柳宗元
明·程敏政
(明)郎锳
(明)洪应明
唐·杜朏
清·宣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