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第九卷陈、隋-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
第九卷陈、隋
武帝永定元年(北齐天保八年)十月乙亥,即位于南郊,礼毕,舆驾还宫,升太极前殿,大赦,改元(改梁太平二年为永定元年)。丙子,舆驾钟山,祀蒋帝庙。戊寅,幸华林园,亲览词讼,临赦囚徒。庚辰,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亲出阙前礼拜。辛巳,追尊皇考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皇妣董太夫人曰安皇后。追谥前夫人钱氏号为昭皇后。癸未,尊景皇帝陵曰瑞陵,昭皇后陵曰嘉陵。置删定郎,治律令。辛卯,以丹阳尹王冲为左光禄大夫。 十一月丙申,封散骑常侍、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长城县公茜为临川郡王,兄子梁中书侍郎顼袭封始兴王。丙辰,以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徐度为领军将军。 二年(北齐天保九年)正月乙未,诏详定众官仪从条制。侯瑱自车骑将军、开府进司空,左卫将军徐世谱为护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吴明彻进安南将军。辛丑,亲祀南郊,大赦,诏:“西寇自王琳以下,并许返迷,一无所问。近所募义军,本拟西寇,并宜解遣,留家附业。晚订军资未送者并停,元年军粮逋余者原其半。州郡县军戍不得辄遣使民间,务存优赉,若有侵扰,严为法制。”乙巳,亲祀北郊。振远将军张立表称去乙亥岁八月,丹徒、兰陵二县界遗山侧,因涛水涌生沙涨,周旋千馀顷,并膏腴,堪垦殖。戊午,祀明堂。 三月乙卯,幸后堂听讼,还于桥上观山水,赋诗示群臣。 四月甲子,亲祀太庙。乙丑,使人害江阴王,追谥曰敬皇帝。立梁武林侯咨子季卿为江阴王。 七月甲辰,遣吏部尚书谢哲往谕王琳。 八月甲戌,谢哲返命,王琳请还镇湘州。诏追众军还。癸未,众军至自大雷。丁亥,改南徐州所领南兰陵郡仍为东海郡。 十月乙亥,幸庄严寺,发金光明经题。甲寅,太极殿成,匠各复业。 十二月庚申,临川王茜率百僚朝前殿,拜上牛酒。甲子,幸大庄严寺,设无遮大会,舍乘舆法物。群臣备法驾奉迎,即日还宫。丙寅,宴群臣于太极东堂,设金石之乐,以路寝成。壬申,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属扬州。丁亥,诏曰:“梁时旧仕,乱离播越,始还朝廷,多未铨序。又起兵以来,军勋甚众。选部即条文武簿及节将应九流者,量其所拟。”于是随才擢用者五十余人。 三年(北齐天保十年)正月己丑,夜大雪及旦。戊申,诏临川王茜省扬,徐二州词讼。 闰四月甲午,诏依前代置西省学士。 五月丙寅,扶南献方物。 六月癸卯,临讯狱讼。丙午,帝殂于璇玑殿,年五十七,遗诏追临川王茜入篡。甲寅,临川王至自南皖,入居中书省。皇后令曰:“诸孤藐尔,返国无期,须立长主,以临宇县。临川王茜体自景皇,属惟犹子,建殊功于牧野,敷盛业于戡黎,祧柘所系,遐迩宅心,宜奉大宗,嗣膺宝篆。”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赦。诏州郡悉停奔赴。 七月丙辰,尊皇后为皇太后。辛酉,以司空侯瑱为太尉,南豫州刺史侯安都为司空。壬戌,侍中杜稜为领军将军。乙丑,重云殿灾。 八月癸巳,徙封始兴嗣王顼为安成王。甲午,大行皇帝群臣上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丙申,葬万安陵。 九月辛酉,立妃沈氏为皇后。 十一月乙卯,王琳侵大雷,诏遣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仪同徐度率众御之。 天嘉元年(北齐乾明元年又改元皇建元年)正月癸丑,大赦,改元。辛酉,亲祀南郊。辛未,亲祀北郊。 二月丙申,太尉侯瑱败王琳于梁山,败齐兵于博望,生擒齐将刘伯球,尽收其资储船舰,王琳及其主萧庄奔齐。戊戌,诏:“衣冠士族,将帅战兵,陷在王琳党中者,皆赦之,随材铨叙。”又诏:“师旅以来,将士死王事者,并加赠谥。”己丑,诏:“日者凶渠肆虐,众军进讨,舟舰输积,权借民丁,师出经时,役劳日久。今氛祲廓清,宜有甄被。可蠲复丁身,夫妻三年,于役不幸者,复其妻子。” 三月丙辰,诏:“今岁军粮通减三分之一。尚书申下四方,称朕哀矜之意。”丙子,衡阳王昌沉于江。丁丑,诏:“萧庄所署文武官属还朝者,量加录序。” 六月辛巳,改谥皇祖妣晏景安皇后曰景文皇后。壬辰,诏改葬梁元帝于江宁旧茔,依魏葬汉献帝故事。辛丑,国哀周忌,上临于太极前殿,赦京师殊死以下。 七月甲寅,诏举贤良。乙卯,诏:“自顷丧乱,亡乡失土,逐食流移者,今年内随其适乐,来岁不问侨旧,悉令著籍,同土断之例。” 八月壬午,诏班宣种麦。癸未,临景阳殿听讼。戊午,诏非兵器及国容所需,金银珠玉,衣服杂玩,悉皆禁断。丁酉,幸正阳堂阅武。 二年(北齐太宁元年)正月,大赦。以晋陵太守杜稜为侍中、领军将军。辛卯,以始兴王伯茂为扬州刺史。 九月甲寅,诏:“故大司马侯瑱、故司空周文育、故平北将军杜僧明、故中护军颖、故领军将军拟,可配享高祖庙廷。”丙辰,以特进、左光禄、开府王冲代沈君理为丹阳尹。 十一月乙卯,高丽献方物。 十二月辛巳,以吴郡太守孙场为中护军。甲申,立始兴国庙于京师,用王者之礼。太子中庶子虞荔、御史中丞孔奂以国用不足,奏立煮海盐赋及榷酤之科,诏并施行。 是年,元景安自并省尚书右仆射为徐州刺史。 三年(北齐河清元年)正月庚戌,设帷宫于南郊,币告胡公以配天。辛亥,亲祀南郊。辛酉,亲祀北郊。 闰二月甲子,改铸五铢钱。 三月丙子,安成王顼至自周,授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置佐史。甲申,大赦。 四月乙巳,齐遣使来聘。 六月丙辰,以安成王顼为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分扬州会稽等八郡置东扬州。 九月戊辰,以侍中、都官尚书刘仲举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丁亥,周迪请降,诏安成王顼督众军以招纳之。 四年(北齐河清二年)正月丙子,千陀利国献方物。壬辰,以郢州刺史章昭达为护军将军,高州刺史黄法为南徐州刺史,中护军孙场为镇右将军。 四月辛丑,设无遮大会于太极前殿。 六月,司空侯安都赐死。 九月癸亥,曲赦京师。辛未,周迪复寇临川,诏护军章昭达讨之。 十一月辛酉,章昭达大破周迪,尽擒其党羽。 十二月丙申,大赦。诏护军将军章昭达进军建安,讨陈宝应。 是岁,初祭始兴昭烈王于建康,用天子礼。 五年(北齐河清三年)正月庚辰,以吏部尚书袁枢为丹阳尹。辛巳,亲祀北郊。 三月壬午,以故护军将军周铁虎配食高祖庙廷。 四月庚子,周遣使来聘。 五月庚午,罢南丹阳郡。 七月丁丑,曲赦京师。 九月,城西域。 十一月丁亥,以左卫将军程灵洗为中护军。己丑,章昭达破陈宝应于建安,擒宝应、留异,送京师。甲辰,以扩军将军章昭达为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二月甲子,讨陈宝应将士死王事者,并给棺槥送还本乡。 六年(北齐天统元年)正月甲午,皇太子加元服。庚戌,以领军将军杜稷代袁枢为丹阳尹,尉卫卿沈钦为中领军。 四月甲寅,以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顼为司空,余如故。寻以御史中丞徐陵劾免侍中,中书监。 七月丙戌,临川太守骆牙斩周迪,传首至建康。 八月丁丑,诏;“前代王侯,自古忠烈,坟冢被发,绝无后者,可检行修治,树木勿得樵采。” 九月,新作大航。 十二月丁巳,中护军程灵洗迁郢州刺史,沈恪自郢州为中护军,吴兴太守吴明彻为中领军。戊午,吴郡太守鄱阳王伯山为南徐州刺史。癸亥,曲赦京师。 天康元年(北齐天统元年)二月丙子,大赦,改元。 三月己卯,司空,扬州刺史安成顼为尚书令. 四月癸酉,帝殂于有觉殿。皇太子即位,大赦。 五月乙卯,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庚寅,以安成王顼为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丁酉,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进司空;吏部尚书袁枢为尚书左仆射,吴兴太守沈钦为右仆射,吴明彻为领军将军,沈恪为护军将军。 六月甲子,上大行皇帝谥曰文皇帝,庙号世祖。丙寅,葬永宁陵。 八月丁酉,立妃王氏为皇后。 十月甲申,车驾祠太庙。 十一月乙亥,周遣使来吊。 废帝光大元年(北齐天统二年)正月癸酉,尚书左仆射袁枢卒。乙亥,大赦,改元。己卯,以领军将军吴明彻为丹阳尹。辛卯,亲祀南郊。 二月,杀中书舍人刘师知等,以谋出安成王顼。尚书右仆射到仲举与右卫将军韩子高等以同师知等谋,赐死。癸丑,以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中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刘师知、韩子高之谋,伯茂皆预之,安成王顼恐煽动内外,以为中卫,专使之居禁中,与帝游处。黄法为南徐州刺史,代鄱阳王伯山。 三月甲午,以尚书右仆射沈钦为侍中,左仆射。 五月癸巳,吴明彻自领军将军、丹阳尹迁湘州。乙未,以镇右将军杜稷为领军将军。湘州刺史华皎不从执政。丙申,以中抚大将军淳於量总舟师讨之。 闰月癸巳,以云麾将军南安王伯固为丹阳尹。 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泽为皇太子。 九月,百济献方物。 是月,周将拓跋定入郢州,与华皎水陆俱进,都督淳於量、吴明彻大破之。皎奔江陵,擒拓跋定,送京师。 十一月乙未,护军将军沈恪迁荆州。 十二月庚寅,以兼从事中郎孔英哲为奉圣亭侯,奉孔子祀。 二年(北齐天统三年)正月己亥,司徒、扬州刺史安成王顼进位太傅、加殊礼。辛丑,齐兼散骑常侍郑大护来聘。 七月丙午,亲祀太庙。戊申,新罗献方物。 九月甲辰,林邑献方物。丙午,狼牙修国献方物。壬辰朔,齐遣兼散骑常侍李谐来聘。 十一月丙午,沈恪自前荆州为护军将军。壬子,新除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於量代黄法,为南徐州刺史。甲寅,安成王顼以慈训太后令,集群臣于朝堂,废帝为临海郡王,立顼为帝。又黜始兴王伯茂为温麻侯,杀之。 宣帝太建元年(北齐天统四年)正月甲申,安成王即位,改元,大赦。复太皇太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为文皇后,立妃柳氏为皇后,世子叔宝为皇太子,封皇子叔陵为始兴王,奉昭烈王祀。乙未,车驾谒太庙。丁酉,尚书仆射沈钦为尚书左仆射,度支尚书王励为右仆射,护军将军沈恪迁。辛丑,车驾祀南郊。戊午,亲祀太庙。 二月庚午,皇后谒太庙。乙亥,亲耕籍田。 五月甲午,齐遣使来聘。 七月,以吴郡太守晋安王伯恭为中护军。 九月甲辰,晋安王伯恭为中领军。 十月辛未,以广州刺史欧阳纥反,遣车骑将军章昭达讨之。 十二月,周遣御正大夫杜呆来聘,请复修旧好。上许之,遣使如周。 二年(北齐天统五年)正月丙午,车驾亲祀太庙。 二月癸未,章昭达擒欧阳纥送都,斩于建康市。 三月丙申,皇太后殂。丁未,大赦。 四月乙卯,临海王薨。戊寅,皇太后祔葬万安陵。 五月壬午,齐遣使来吊。 六月戊子,新罗献方物。 八月甲申,诏:“顷年江介襁负相随,崎岖归化,亭候不绝,宜加恤养,答其诚心。维是荒境自拔,有在都邑及诸州镇,不问远近,并蠲课役。若克平旧土,反我侵地,皆许还乡,一无拘限。州郡县长明加甄别,良田废村,随便安处。若辄有课订,即以扰民论。”又诏:“有梁之季,政刑废缺。役赋征徭,尤为烦刻。大陈御寓,拯兹余弊。灭扈戡黎,弗遑创改。如弗解张,物无与厝。思从卑菲,约己济民。虽府帑未充,君孰与足,便可删改,去其太甚。自今维作田,值水旱未收,即列在所,言上折除。军士年登六十,悉许放还。巧手于役死亡及与老疾,不劳订补。其籍有巧隐,并王公百司辄受民为程荫,解还本属,开恩听首在职治事之身,须通相检示。有失不推,当局任罪。令长代换,具条解舍户数,付度后人,户有增进,即加擢赏,若致减散,依事准结。有能垦起荒田,不问顷亩多少,依旧蠲税。” 九月乙丑,以吴兴太守杜稷为护军将军。 十一月辛酉,高丽献方物。 三年(北齐武平元年)正月,以尚书右仆射、领大著作徐陵为尚书仆射。辛酉,亲祀南郊。辛未,亲祀北郊。 二月辛巳,亲祀明堂。丁酉,亲耕籍田。 三月丁丑,大赦。自天康元年迄大建元年,逋余军粮、夏调末入者,悉原之。又诏犯逆子弟支属逃亡异境者,悉听归首,见絷系者,量可散释,其有居宅,并追还。 四月壬辰,齐遣使来聘。 五月辛亥,辽东新罗、丹丹、天竺、盘盘等国献方物。 八月辛丑,皇太子亲释奠于太学。 十月甲申,车驾祀太庙。乙酉,周遣使来聘。 四年(北齐武平二年)正月丙午,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励为右仆射。庚申,以丹阳尹衡阳王伯信为中护军。庚午,亲祀太庙。 三月乙丑,扶南、林邑献方物。 五月癸卯,尚书右仆射王励卒。 六月辛巳,侍中、右光禄大夫杜稷卒。 八月辛未,周遣使来聘。戊寅,诏:“昔经督戎,备尝行阵,齐以七步,肃之三鼓,得自胸襟,指掌可述。今并条制,凡十三科,宜即班宣,以为永准。”乙未,蠲无锡十五县流民徭赋。 九月辛未,大赦。诏求谠言,举贤才。丙寅,以故太尉徐度、仪同杜稜、程灵洗配食高祖庙廷,故车骑将军章昭达配食世祖庙廷。 十月戊戌,沈恪自广州刺史为领军将军。己亥,地震。 十二月甲辰,幸乐游苑。丁卯,诏:“来岁开造,创筑东宫,可权置起部尚书、将作大匠,用主监作。” 五年(北齐武平三年)正月癸酉,以豫章王叔英代淳於量为南徐州刺史,吏部尚书、驸马都尉沈君理为尚书右仆射。辛巳,亲祀南郊。甲午,亲祀太庙。 二月辛丑,亲祀明堂。 三月壬午,分命众军北伐,以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己丑,北讨大都督吴明彻统众十万,发自白下。 四月辛亥,吴明彻克秦州水栅。辛酉,齐救秦州,吴明彻又破之。 五月癸酉,齐平阳郡城降。戊子,齐秦州城降。癸巳,齐瓜步、胡墅二城降。 六月庚戌,齐淮阳,沭阳郡并弃城走。癸亥,周遣使来聘。甲子,吴明彻进攻齐仁州,克之。 七月己巳,吴明彻进军次峡口,克北岸城,南岸守者弃城走。谷阳士民杀戍主以城降。 八月乙未,齐山阳城降。壬子,戎昭将军徐敬辩克齐海安城。青州东海城降。 九月甲子,齐阳平城降。丙子,左卫将军樊毅克齐广陵楚子城。癸未,尚书右仆射沈君理卒。 十月己女,进周弘正为尚书右仆射。乙巳,吴明彻克寿阳城,斩王琳,传首京师。 十一月甲戌,齐淮阴城降。庚辰,将军刘桃根克齐朐山城。辛巳,樊毅克齐济阴城。己丑,鲁广达等克齐北徐州。 六年(北齐武平四年)正月壬戌朔,赦江右、淮北、南司、定、霍、光、建、朔、合、豫、北徐、仁、北兖、青、冀、南谯、南兖十七州,郢州之齐安、西阳,江州之齐昌、新蔡,高唐,南豫州之历阳、临江郡士民,罪无轻重,悉皆原宥。将帅职司,军人犯法,依常科。以新安王伯固代晋安王伯恭为中领军。壬午,亲祀太庙。甲申,广陵金城降。周遣使来聘。高丽献方物。辛亥,亲耕籍田。 四月辛丑,诏曰:“近命师薄伐,义在济民。青、齐旧隶,胶、光部落,久患凶戎,争归有道。而大军未接,中途止憩,朐山、黄郭,车营布满,扶老携幼,蓬流草跋,既丧本业,咸事游手,饥馑疾疫,不免流离。可遣大使慰抚,仍出阳平仓谷,拯其悬罄。劝课士女,随近耕种,石鳖等屯,随意修垦。” 六月壬辰,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卒。乙巳,鄱阳王伯山自扬州代豫章王叔英为南徐州刺史,衡阳王伯信自中护军为扬州刺史。 十一月乙亥,诏北讨行军之所,并给复十年。 十二月戊戌,以吏部尚书王玚为尚书右仆射。 七年(北齐武平五年)正月辛未,亲祀南郊。乙亥,左卫将军樊毅克潼州城。辛巳,亲祀北郊。 二月戊申,樊毅克齐下邳,高栅等六城。 三月辛未,诏豫、二兖、谯、徐、合、霍、南司、定九州及南豫、江、郢所部在江北诸郡置云旗义士,往大军及诸镇备防。 四月辛未,亲祀太庙。 五月乙卯,割谯州之秦郡还隶南兖州。 六月丙戌,为北讨将士死王事者刻日举哀。壬辰,以尚书右仆射王玚为左仆射。己酉,改作云龙、神虎门。 八月癸卯,周遣使来聘。 闰九月壬辰,车骑大将军吴明彻击齐彭城,大破齐军于吕梁。丁未,幸乐游苑,宴群臣。 十月戊午,新安王伯固自中领军代鄱阳王伯山为南徐州刺史,长沙王叔坚为中领军。 十二月壬戌,尚书右仆射王玚为左仆射,太子詹事陆缮为右仆射,国子祭酒徐陵为领军将军。 八年(北齐武平六年)二月壬申,吴明彻进位司空。丁丑,诏江东道大建五年以前租税夏调逋在民间者,留原之。 四月甲寅,诏:“元戎凯旋,群帅振旅,旌功策赏,宜有飨宴。今月十七日,可幸乐游苑,大会文武。”己未,亲祀太庙。 五月庚寅,尚书左仆射王玚卒。 六月甲寅,以尚书右仆射陆缮为左仆射,新除晋陵太守王克为右仆射。 八月丁卯,以车骑大将军,司空吴明彻为南兖州刺史。 十一月辛丑,以庐陵王伯仁为中领军。 十二月丁卯,徐陵迁右光禄大夫。 九年(北齐武平七年,周建德六年)正月辛卯,亲祀北郊。壬寅,始兴王叔陵自湘州为扬州刺史。 二月壬午,亲耕籍田。丙午,周灭齐,置徐州总管府,以梁士彦为之。 五月丙子,诏:“可起大建以来讫八年流移叛户所带租调,七年,八年叛义丁,五年讫八年叛军丁,六年、七年逋租田米粟夏配绵绢丝布麦等,五年、七年逋赀绢,皆悉原之。” 七月乙亥,丹阳尹江夏王伯义迁职。己卯,百济献方物。庚辰,大雨。 十月戊午,司空吴明彻破周徐州总管梁士彦军于吕梁,围彭城。 十一月癸酉,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徐州。 十二月戊申,东宫成,皇太子移于新宫。 十年(周宣政元年),正月己巳朔,庐陵王伯仁自中领军代新安王伯固为南徐州刺史。太子詹事徐陵复为领军将军。 二月,吴明彻攻周彭城甚急。王轨引兵轻行,据淮口,结长围,以铁锁贯车轮数百,沈之清水,以遏陈船归路,谯州刺史萧摩诃言于明彻曰:“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端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吾属必为虏。”明彻奋髯曰:“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一旬之间,水路遂断。明彻曰:“步军既多,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相帅兼行。弟马军宜速,在前,不可迟缓。”摩诃因帅马军夜发。甲子,明彻决堰,乘水势退军,冀以入淮。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碍车轮,不复得过。王轨引兵围而蹙之,众溃。明彻为周人所执,将士三万并器械辎重皆没于周。萧摩诃以精骑居前突围,众骑继之,比旦,达淮南,与将军任忠,周罗独全军而还。 周以上大将军王轨为徐州总管。 三月丙子,分命众军以备周,中军大将军淳於量为大都督,总水陆诸军事,左卫将军樊毅为大都督,督朱浦、清口上至缘淮众军。乙酉,大赦。丁酉,以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军将军淳於量为南兖州刺史。 四月庚戌,诏:“近岁薄伐廓清淮,泗,摧锋致果,文武毕力,宜颁荣赏。”丁巳,以新安王伯固为扩军将军。戊午,樊毅遣军渡淮北对清口筑垒。庚申,大雨雹。壬戌,清口城不守。 六月丁卯,大雨,震大皇寺刹、庄严寺露盘,重阳阁东楼,鸿胪寺门。 七月戊戌,新罗献方物。 /\月乙丑朔,改秦郡为义州。 九月壬寅,以平北将军樊毅为中领军。乙巳,立方明坛于娄湖。戊申,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兼王官伯临盟。甲寅,幸娄湖临誓。 十月戊寅,罢义州及琅邪、彭城二郡。立建兴郡,领建安、同夏、乌山、江乘、临沂、湖熟等六县,属扬州。戊子,尚书左仆射陆缙为尚书仆射。 十一年(周大象元年)二月癸亥,亲耕籍田。 是月,周杀徐州总管王轨。周平州刺史源雄检校徐州总管。 三月丁未,诏淮北义人率户口归国者,建其本属旧名,置立郡县,即隶近州,赋给田宅,唤订一无所预。 五月乙巳,诏:“自今应尚书曹、府、寺、内省监、司文案,悉付局参议分判。其军国兴造,征发,选序、三狱等事,前须详断,然后启闻。凡诸辨决,务令清义,约法守制,较若划一。”甲寅,改不枉法受财律。 六月丙戌,鄱阳王伯山自江州为护军将军。 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铢钱。 八月甲子,青州义主朱显宗等率所领七百户入附。丁卯,幸大壮观阅武。戊寅,车驾还官。 十月甲戌,尚书仆射陆缙为尚书左仆射。 十一月辛卯,大赦。周韦孝宽分遣梁士彦攻广陵。戊戌,周军围寿阳。辛丑,以南兖州刺史淳於量为上游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左卫将军任忠都督北讨诸军事,前丰州刺史皋文奏率步骑三千趋阳平郡。癸卯,任忠率步骑七千趋秦郡。丙午,右卫将军鲁广达率众入淮。戊申,周梁士彦拔广陵,寻置吴州总管府,以赵文表为总管。癸丑,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大都督,督水步众军。 十二月乙丑,南北兖、晋三州,及盱眙、山阳、阳平、马头、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郡,并自拔还京师。自是江北之地,尽入于周。癸酉,遣将军沈恪、裴子烈镇南徐州,将军徐道奴镇栅口,前信州刺史杨宝安镇白下。 十二年(周大象二年)正月戊戌,以任忠为南豫州刺史,督缘江军防事。 三月壬辰,庐陵王伯仁为中领军。 四月癸亥,尚书左仆射陆缙卒。乙丑,以河东王督献为南徐州刺史。己卯,大雩。壬午,雨。 五月癸巳,尚书右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尚书仆射。 七月,周潼州刺史曹孝远、应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尉迟迥招徐州总管源雄,不应,击迥将毕义绪,席毗,罗皆平之。曹孝远据州作乱,雄遣兵袭斩之。周广州刺史于颤杀吴州总管赵文表,因唱言文表与尉迟迥通谋,丞相坚因劳勉之,即拜吴州总管。 八月己未,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郧、随等九州,鲁山、甑山等八镇内附。南豫州刺史任忠趋历阳,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趋南兖州。庚午,通直散骑常侍淳於陵克临江郡。 是月,陈慧纪,萧摩诃攻广陵,周吴州总管于击破之。 九月癸未,周临江太守刘显光率众内附。己酉,周广陵义主曹药率众内附。 十一月己丑,诏:“……兵车骤出,军费尤烦,刍漕控引,不能征赋。夏中亢早伤农,畿内为甚。……余责在躬,宜布惠泽。其丹阳、吴兴、晋陵、建兴、义兴等十郡,并谢即年田税、禄秩,并各原半,其丁租半申至来岁秋登。” 十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河东王叔献卒。 十三年(隋开皇元年)正月壬午,新安王伯固为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尚书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射,丹阳尹徐陵为中书监,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庚寅,宜都王叔明为南徐州刺史。 二月乙亥,上耕籍田。 三月戊子,隋以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隋主有并吞江南之志,问将帅于高颎,颎荐弼与擒虎,故置于南边,使潜为经略。(按:吴州在江苏境,故书,韩擒虎乃庐州总管,非苏境,故略之。) 五月,前镇西将军樊毅为中护军。 六月辛卯,樊毅为护军将军。 九月癸亥,夜,大风至自西北,发屋拔树。 十月癸未,丹阳尹毛喜为吏部尚书。 十一月丁卯,隋遣兼散骑侍郎郑伪来聘。 十二月己亥,卫尉卿沈恪为护军将军。(按:今江苏江北各县地,周,隋皆有之,故皆附系年。) 十四年(隋开皇二年)正月己酉,帝不豫。甲寅,殂于宣福殿,年五十三。遗诏:“……凡厥终制,事从省约。金银之饰,不以入棺,明器之制,皆令用瓦。……以日易月,既有通规,公除之制,悉依旧准。在位百司,三日一临,四方州镇,五等诸侯,各守所职,并停奔赴。”乙卯,小敛。太子哀哭俯伏。始兴王叔陵抽判药刀斫太子,中项,太子闷绝于地,母柳皇后走来救之,又斫后数下。乳媪吴氏自后掣其肘,太子乃得起,叔陵持太子衣,太子自奋得免。叔坚手搤叔陵,夺去其刀,仍牵就柱,以其褶袖缚之。时吴媪已扶太子避贼,叔坚求太子所在,欲受生杀之命。叔陵多刀,奋袖得脱,突走出云龙门,驰车还东府,召左右断青溪道,赦东城囚以充战士,散金帛赏赐,又遣人往新林追所部兵,仍自被甲,著白布帽,登城西门招募百姓;又召诸王将帅,唯新安王伯固单马赴之,叔陵兵可千人,欲据城自守。时众军并缘江防守,台内空虚。叔坚白柳后,使太子舍人司马申,以太子命召右卫将军萧摩诃入见受敕,帅马步数百趋东府,屯西门。叔陵遣所亲戴温、谭骐瞵诣摩诃,摩诃执以送台,斩其首,徇东城。叔陵自知不济,帅步骑数百自小航渡,欲趋新林,乘舟奔隋。行至白杨路,为台军所邀,叔陵部下多弃甲溃去。摩诃、马容、陈智深迎刺,叔陵僵仆,陈仲华就斩其首,伯固为乱兵所杀,自寅至巳乃定。叔陵诸子并赐死,伯固诸子宥为庶人,韦谅等伏诛。丁巳,皇太子即位,大赦。癸亥,以丹阳尹、长沙王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丰州刺史章大宝代沈恪为中护军。乙丑,尊皇后曰皇太后,宫曰弘范。丙寅,以晋熙王叔文为丹阳尹。己巳,立妃沈氏为皇后。时帝病创,卧承香殿,不能听政。太后居柏梁殿,百司众务,皆决于太后。帝创愈,乃归政。甲戌,设无导大会于太极前殿。 二月辛卯,上谥曰孝宣皇帝,庙号高宗。癸巳,葬显宁陵。戊辰,请和于隋。己丑,隋主以礼不伐丧,诏班师。 三月癸亥,诏内外众官九品以上,各荐一人。又诏各进忠谠。己巳,以永阳王伯智为尚书仆射。 四月丙申,立皇子永康公胤为皇太子。 六月癸酉,以通直散骑常侍孙场为中护军。 七月辛未,大赦。 九月丙午,设无导大会于太极殿,舍身及乘舆御服。丙寅,以长沙王叔坚为司空,将军、刺史如故。 后主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正月壬寅,大赦,改元。长沙王叔坚自扬州刺史改江州,丹阳尹晋熙王叔文为扬州刺史。 二月丁丑,以始兴王叔重为扬州刺史。 四月己丑,隋遣散骑常侍薛舒、王劭来聘。 八月丁卯,长沙王叔坚自骠骑将军之江州,复留为司空,实夺之权。戊戌,侍中、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徐陵卒。 十一月,遣散骑常侍周坟等聘于隋。 十二月丙辰,头和国贡方物。司空长沙王叔坚免。 二年(隋开皇四年)正月癸巳,大赦。 五月戊子,尚书仆射永阳王伯智迁职,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重改江州,以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南平王嶷为扬州刺史,吏部尚书江总为尚书仆射。 十月己酉,诏:“……自太建十四年望订租调逋未入者,并悉原除。在事百僚,辩断庶务,必去取平允,无得便公害民,为己声绩,妨紊政道。”壬戌,隋遣散骑常侍薛道衡等来聘。 十一月丙寅,大赦。是月,盘盘国、百济国献方物。 是年,后主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各高数十丈,连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楣、栋、槛皆以沈、檀为之,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杂植奇花异卉。上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仆射江总虽为宰辅,不亲政务,日与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等文士十余人,侍上游宴后庭,无复尊卑之序,谓之“狎客”。上每饮酒,使诸妃、嫔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诗,互相赠答。上怠于政事,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脱儿、李善度进请,上倚隐囊,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蔡、李所不能记者,贵妃并为条疏,无所遗脱。因参访外事,人间有一言一事,贵妃必先知之,由是益加宠异,冠绝后庭。宦官近习,内外连结,赏罚之命,不出于外。大臣有不从者,因而谮之,皆从风谄附。孔范与孔贵妃结为兄妹,上恶闻过失,每有恶事,必曲为文饰,由是宠遇优渥。中书舍人施文庆,颇涉书史,尝事上于东宫,聪明强记,明闲吏职,大被亲幸。又荐所善吴兴沈客卿、阳惠朗、徐哲、暨慧景等,云有吏能,上皆擢用之;以客卿为中书舍人。客卿有口辩,颇知朝廷典故,兼掌金帛局。旧制:军人、士人,并无关市之税。上盛修宫室,穷极耳目,府库空虚,有所兴造,恒苦不给。客卿奏请不问士庶并责关市之征,而又增重其旧。于是以阳惠朗为太市令,暨慧景为尚书金、仓都令史,二人家本小吏,考校簿领,纤毫不差;然皆不达大体,督责苛碎,聚敛无厌,士民嗟怨。客卿总督之,每岁所入,过于常格数十倍,上大悦,益以施文庆为知人,尤见亲重,小大众事,无不委任;转相汲引,珥貂蝉者五十人。孔范自谓文武才能,举朝莫及,从容白上曰:“外间诸将,起自行伍,匹夫敌耳。深见远虑,岂其所知!”上以问施文庆,文庆畏范,亦以为然,司马申复赞之。自是将帅微有过失,即夺其兵,分配文吏;夺任忠部曲,以配范及蔡徵。由是文武解体,以至覆灭。 三年(隋开皇五年)正月庚午,荆州刺史樊毅为护军将军。 三月戊午,以太仆卿李晕代章大宝为丰州刺史,大宝举兵反,杀晕。戊申,章大宝众溃,逃入山,为追兵所擒,夷三族。 七月庚申,遣散骑常侍王话等聘于隋。 十月己丑,丹丹国献方物。杀秘书监傅縡,以上书言:“小人在侧,宦竖弄权,百姓流离,僵尸蔽野,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故。 十一月己未,诏:“宣尼诞膺上哲,体资至圣,并天地而合德,与日月而偕明。梁季湮微,灵寝忘处,鞠为茂草,三十余年。今雅道雍熙,由庚得所,断琴故履,零落不追,阅笥开书,无因循复。外可详之礼典,改筑旧庙,蕙房桂栋,咸使惟新,芳蘩洁潦,以时飨奠。”辛巳,车驾幸长干寺,大赦。 十二月辛卯,皇太子出太学讲孝经,戊戌,讲毕。辛丑,释奠于先师,礼毕,设金石之乐,会宴王公卿士。癸卯,高丽献方物。 四年(隋开皇六年)正月甲寅,诏:“……王公以下,各荐所知,无隔舆皁。” 九月甲午,车驾幸玄武湖,肆舻舰阅武,宴群臣赋诗。戊戌,以岳阳王叔慎为丹阳尹。丁未,百济献方物。 十月癸亥,尚书仆射江总为尚书令,吏部尚书射伯为尚书仆射。 十一月己卯,大赦。 桢明元年(隋开皇七年)正月丙子,义阳王叔达代岳阳王叔慎为丹阳尹。戊寅,大赦,改元。乙未,地震。 二月丁未,中书令建安王叔卿为中书监。丁卯,诏至德元年望订租调逋未入者,并原之。 四月,隋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 九月庚寅,梁主叔父萧岩、萧谳来降。 十一月乙亥,割扬州吴郡置吴州,以萧为吴州刺史。丁亥,以骠骑大将军、豫章王叔英兼司徒。是月,太市令章华上书极谏,略曰:陛下即位,于今五年,溺于嬖宠,惑于酒色;祠七亩而不出,拜三妃而临轩,老臣宿将弃之草莽,谄佞谗邪升之朝廷。今疆场日蹙,隋军压境,臣见糜鹿复游于姑苏矣。帝大怒,即日斩之。 是年,始安王深代南平王嶷为扬州刺史。 祯明二年(隋开皇八年)正月,遣散骑常侍袁雅等聘于隋。 三月甲戌,隋遣兼散骑常侍程尚贤等来聘。戊寅,隋主下诏出师;又送玺书暴帝二十恶;仍散写诏书三十万纸,遍谕江外。 六月戊戌,扶南献方物。庚子,废皇太子胤为吴兴王,立扬州刺史始安王深为皇太子。张、孔二贵妃,日夜构太子之短,孔范之徒,又外助之。以会稽王庄为扬州刺史,太子詹事袁宪为尚书仆射,代谢伯。甲辰,以安右将军鲁广达为中领军。丁巳,大风至自西北,激涛水入石头城,淮渚暴溢,漂没舟乘。 十月己亥,立皇子蕃为吴郡王。己酉,车驾幸幕府山,大校猎。甲子,隋命晋王广等为行军元帅,来伐。庐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青州总管燕荣出东海,数十道俱入,缘江镇戍,相继奏闻。时新除湘州刺史施文庆,中书舍人沈客卿掌机密用事,并抑而不言,故无备御。 十一月丁卯,诏克日于大政殿讯狱。 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正月乙丑朔,隋贺若弼自广陵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晋王广帅大军屯六合镇桃叶山。丙寅,采石戍主徐子建驰启告变。丁卯,召公卿入议军旅。戊辰,下诏内外戒严。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并为大监军。遣南豫州刺史樊猛帅舟师出白下。庚午,贺苦弼攻拔京口,执黄恪(《通鉴》原作南徐州刺史,《陈书·本纪》祯明二年十一月,南海王虔代永嘉王彦为南徐州刺史,无黄恪)。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所至风靡。樊猛在建康,其子巡摄行南豫州事。辛未,韩擒虎进攻姑孰,半日,拔之,执巡。樊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将青龙八十艘于白下游奕,以御六合兵。于是贺若弼自北道,韩擒虎自南道并进,缘江诸戌,望风尽走,弼分兵断曲阿之冲而入。帝命司徒、豫章王叔英屯朝堂,萧摩诃屯乐游苑,樊毅屯耆阁寺,鲁广达屯白土冈,孔范屯宝田寺。己卯,任忠自吴兴入赴,仍屯朱雀门。辛未,贺若弼进据钟山,顿白土冈之东。隋晋王广遣总管杜彦与韩擒虎合军,步骑二万屯于新林,时建康甲士尚十余万人,帝不达军士,台内处分,一以委施文庆。诸将凡有启请,率皆不行。召萧摩诃等于内殿议军事,任忠曰:“兵法,客贵速战,主贵持重。今国家足兵足食,宜固守台城,缘淮立栅,北军虽来,勿与交战,分兵断江路,勿令彼信得通。给臣精兵一万,金翅三百艘,下江径掩六合,彼大军必自然挫气。淮南士人与臣相知,今闻臣往,必皆景从。臣复扬声欲往徐州,断其归路,则诸军自去。”后主不能从。甲申,后主遣众军与弼合战,鲁广达阵于白土冈,居诸军之南,任忠次之,樊毅、孔范又次之,萧摩诃军最在北。诸军南北亘二十里,首尾进退不相知。贺若弼将轻骑登山,望见众军,因驰下,与所部七总管杨牙、员明等甲士凡八千,勒阵以待之。鲁广达以其徒力战,与弼相当。隋师退走者数四,弼麾下死者二百七十三人,弼纵烟以自隐,窘而复振。更引兵趋孔范,范兵暂交即走,骑卒乱溃,不可复止,死者五千人。员明擒萧摩诃,送于弼,弼释而礼之。任忠驰入台,见陈主言败状,曰:“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令官人装束以待之,怪其久不至。时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已帅数骑迎降于石子冈。蔡徵守朱雀航,闻擒虎将至,众惧而溃。忠引擒虎军直入朱雀门,城内文武百官皆遁,惟尚书仆射袁宪在殿中,尚书令江总、吏部尚书姚察、度支尚书袁权、前度支尚书王瑗、侍中王宽在省中。袁宪请正衣冠,御正殿,后主不从,下榻驰去。曰:“锋刃之下,未可交当,吾自有计!”从宫人十余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宪苦谏不从;后閤舍人夏侯公韵以身蔽井;陈主与争,久之,乃得入。既而军人窥井,呼之,不应,将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沈后居处如常。太子深年十五,闭而坐,舍人孔伯鱼侍侧,军士叩而入,深安坐,劳之曰:“我旅在途,不至劳也。”军人咸惊。时陈室王侯在建康者百余人,后主恐其为变,皆召入,令屯朝堂,使豫章王叔英总督之,又阴为之备,及台城失守,相率出降。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犹督余兵苦战不息,会日暮,乃解甲,面台再拜恸哭,遂就擒。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闻韩擒虎已得后主,呼视之,后主流汗股栗,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擒虎后,与擒虎相询,挺刃而出。弼置后主于德教殿,以兵卫守。高颎先入建康,颎子德弘为晋王广记室,广使德弘驰诣颎所,令留张丽华,颎曰:“昔太公蒙面以斩姐己,今岂可留丽华!”乃斩之于青溪。丙戌,晋王广入建康,以施文庆受委不忠,曲为谄佞以蔽耳目,沈客卿重赋厚敛以悦其上,与太市令阳惠朗,刑法监余析,尚书都令史暨慧景皆为民害,斩于石阙下,以谢三吴。使高颎与元帅府记室裴矩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开府仪同王颁,僧辩之子,夜发陈高祖陵,焚其骨取灰,投水而饮之。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广,广以闻,上命赦之。诏陈高祖、世祖、高宗陵,总给五户分守之。 隋文帝开皇九年二月乙未,废淮南行台省。丙申,陈吴州刺史萧蹴能得物情,陈亡,吴人推为主,右卫大将军宇文述等讨之。青州总管、落丛公燕荣以舟师自东海至,陈永新侯陈君范自晋陵奔,并军拒述。述军且至,琳立栅于晋陵城东,留兵拒述,遣其将王褒守吴州,自义兴入太湖,欲掩述后。述进破其栅,回兵击,大破之;又遣兵别道袭吴州,王褒弃城走。以余众保包山,燕荣击破之。将左右数人匿民家,为人所执。述进至奉公埭,陈东扬州刺史萧岩以会稽降,与皆送长安,斩之。诏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置蒋州。诏晋王广班师,留王韶镇石头城,委以后事。 三月己巳,陈后主叔宝与王公、卿士及内外文武百司发自建康而入长安。诏京城权分人家第宅,以礼接待之;遣使迎劳,陈人至者如归。 四月乙巳,诸军凯入,献俘。陈叔宝及诸王侯将相并乘舆服御、天文图籍等依次行列,从晋王广、秦王俊入于殿庭。拜广为太尉,赐辂车、乘马、袞冕之服、玄圭、白壁。丙辰,帝御广门观,引陈叔宝于前,及太子、诸王二十八人,司空司马消难以下至尚书郎凡二百余人,帝使纳言宣诏劳之,内史令宣诏,责以君臣不能相辅,乃至灭亡。叔宝及群臣皆伏地,屏息不能对。并赦,宥之。庚戌,宴将士,故陈之境内,给复十年。辛酉,命贺若弼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仍加赐金宝及陈叔宝妹为妾。进韩擒虎上柱国,赐物八千段。有司劾擒虎放纵士卒,淫污陈宫;坐此不加爵邑。加高颎上柱国,进爵齐公,赐物九千段。以秦王俊为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广陵。以陈氏子弟既多,恐在京城为非,乃分置边州,给田业使为生,岁时赐衣服以安全之。以陈尚书令江总为上开府仪同三司,仆射袁宪、骠骑萧摩诃、领军任忠皆为开府仪同三司。嘉袁宪雅操,下诏,以为江表称首,拜昌州刺史。闻陈散骑常侍袁元友数直言于陈叔宝,擢拜主爵侍郎。是年,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改陈吴州为苏州,置常州于陈常熟县。余陈郡在今江苏长江以南者并废。行军总管韩洪为蒋州刺史,晋州刺史皇甫绩为苏州刺史。 十年十一月,江表自东晋以来,刑法疏缓,世族陵驾寒门,平陈之后,牧民者尽更变之。苏威复作《五教》,使民无长幼悉诵之,士民嗟怨。民间讹言隋欲徙之入关,于是婺州汪文进、越州高智慧、苏州沈玄等皆举兵反,攻陷州县。陈之故境,大抵皆反。诏以杨素为行军总管讨之。素帅舟师自扬子津入,击贼帅朱莫问于京口,破之。进击晋陵贼帅顾世兴、无锡贼帅叶略,皆平之。沈玄桧败走,素追擒之。以并州总管晋王广为扬州总管,秦王俊迁并州。苏州民顾子元举兵应高智慧等,因以攻苏州,刺史皇甫绩相持八旬。子元素感绩恩,于冬至日遣使奉牛酒。绩遗子元书,宜善思活路,晓谕黎元,能早改迷,失道非远。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兵至,合击破之。 十二年正月壬子,苏州刺史皇甫绩迁信州总管。朔州总管郭衍从晋王广出镇扬州,遇江表描逆,命衍为总管,帅精锐万人先屯京口。于贵洲南,与贼战,败之,生擒魁帅,大获舟楫粮储。授蒋州刺史。晋王爱昵之,宴赐隆厚。韩洪迁廉州刺史。是年,移楚州治山阳。开府仪同三司刘权为苏州刺史。(本传:赐爵宗县公。时江南初平,物情尚扰,权抚以恩信,甚得民和。) 十四年六月丁卯,诏:“省府州县官,皆给公廨田,不得治生,与人争利。” 十月甲寅,诏:“齐、梁、陈往皆创业一方,既宗祀废绝,……良以怆然。……陈叔宝等,宜令以时修其祭祀。所须器物,有司给之。”是年,以常熟隶苏州,移常州治晋陵。 十五年七月乙丑,晋王广献毛龟。甲戌,遣邳国公苏威省江南。是年,置润州于丹徒(《太平寰宇记》:蒋州之延陵,陵永年常州之曲阿置,取县东之润浦为名)。 十八年正月辛丑,诏曰:“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 四月癸卯,蒋州刺史郭衍迁洪州总管,冀州刺史张煚检校蒋州事。(本传:晋王广为扬州总管,授煚司马。后拜冀州刺史,晋王广频表请之,复为晋王长史,检校蒋州事。及晋王为皇太子,复为冀州刺史。) 二十年十一月戊子,晋王广自扬州总管立为皇太子,检校蒋州事。晋王府长史张煚迁冀州刺史。 仁寿元年三月壬辰,以内史令齐王为扬州总管。 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壬辰朔,废扬州总管府。己亥,豫章王睐自扬州迁豫州牧。 三月戊申,诏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大江之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输之洛阳。辛亥,命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长安至江都,筑离宫四十余所。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南采木,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蔑。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十月己丑,赦江淮以南,扬州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是年,改苏州为吴州。 二年三月庚午,车驾发江都。四月庚戌,入东京。 三年四月壬辰,改州为郡。扬州曰江都郡,蒋州曰丹阳郡,常州曰毗陵郡,吴州曰吴郡,徐州曰彭城郡,海州曰东海郡,邳州曰下邳郡。郡置太守。以下废楚州、润州。置江都宫于江阳。 六年三月癸亥,帝幸江都宫。敕榆林太守张衡督役江都宫。江都郡丞王世充奏衡频减顿具。帝于是发怒,锁诣江都市,将斩之,久乃得释。以王世充领江都宫监。世充本西域胡人,姓支氏,幼从其母嫁王氏,因冒其姓。世充能伺候颜色为阿谀,雕饰池台,奏献珍物,由是有宠。 四月丁未,宴江淮以南父老,颁赐各有差。 六月甲寅,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 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 大业七年二月己未,上升钓台,临杨子津,大宴百僚,颁赐各有差。乙亥,上自江都巡幸涿郡,御龙舟,渡河入永济渠。 七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 九年八月癸卯,吴郡朱燮、晋陵管崇聚众寇掠江左。燮本还俗道人,涉猎经史,颇知兵法,形容眇小,为昆山县博士,与数十学生起兵,民苦役者赴之如归。崇长大,志气倜傥,隐居常熟,自言有王者相,群盗相与奉之。时帝在涿郡,命虎牙郎将赵六儿将兵万人屯扬子,分为五营以备南贼。崇遣其将陆渡江,袭六儿,破其两营,收其器械军资而去,众益盛,至十万。 九月己卯,东海民彭孝才起为盗,有众数万。 十月,先是余杭民刘元进起兵以应杨玄感,三吴亡命者云集,旬日间众至数万。至是,帅其众将渡江,会杨玄感败,朱燮、管崇共推元进为主,据其郡,号称天子,燮、崇并为尚书仆射,署置百官,毗陵、东阳豪杰各执长吏以应之。帝遣左屯卫大将军吐万绪、光禄大夫鱼俱罗将兵讨之。 十一月,刘元进攻丹阳,吐万绪济江击破之,元进解围去,绪进屯曲阿。元进结栅拒绪,相持百余日,绪击之,贼众大溃,死者万数。元进夜遁,保其垒。朱燮、管崇等屯毗陵,连营百余里,绪乘胜进击,复破之。贼保黄山,绪围之,元进、燮仅以身免,斩崇及其将卒五千余,收其子女三万余口。鱼俱罗与绪偕行,战无不捷,然百姓从乱如归,贼败而复聚,其势益盛。帝令绪进讨,绪以士卒疲弊,请息甲待来春。帝不悦。征绪诣行在,绪忧愤,道卒。帝更遣江都郡丞王世充发淮南兵数万人讨元进。世充渡江,频战皆捷,元进、燮败死于吴,其余众或降或散。世充召先降者于通玄寺瑞像前焚香为誓,约降者不杀。散者始欲入海为盗,闻之,旬月之间,归首略尽,世充悉之于黄亭涧,死者三万余。由是余党复相聚为盗,官军不能讨。帝以世充有将帅才,益加倚任。章丘杜伏威与临济辅公柘俱亡命为群盗。伏威年十六,每出则居前,入则殿后,由是共推以为帅。下邳苗海潮亦聚众为盗,伏威使公祏说海潮降之。伏威转掠淮南,自称将军,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讨之,伏威与战,阳为不胜,引颢众入葭苇中,因从上风纵火,颢众皆烧死。海陵贼帅赵破陈以伏威兵少,轻之,召与并力,伏威使公柘严兵居外,自与左右赍牛酒入谒,于座杀破陈,并其众。 十年十二月,东海贼帅彭孝才转掠沂水,彭城留守董纯讨擒之。纯战虽屡捷,而盗贼日滋,或谮纯怯懦,帝怒,诛之。戊子,贱帅孟让众十余万,据都梁宫,江都郡丞王世充击破之。 十一年十月丁卯,彭城人魏骐众万余寇鲁郡。壬申,东海贼李子通拥众渡淮,自号楚王,建元明政,寇江都。 十二年正月,诏毗陵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数万人,于郡东南起宫苑,周围十二里,内为十六离宫,大抵仿东都西苑之制,而奇丽过之。 七月,江都新作龙舟成,宇文述请幸江都。甲子,帝幸江都。戊辰,至梁郡。时李子通据海陵,杜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帝遣光禄大夫陈棱帅宿卫精兵讨之。 九月丁酉,杜伏威、沈昆等,众至数万。左御卫将军陈稜击破之。 十二月,帝至江都,江,淮郡官谒见者,专问礼饷丰薄,丰则超迁丞、守,薄则率从停解。江都郡丞王世充献铜镜屏风,迁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献异味,迁江都郡丞。由是郡县竞务刻剥,以充贡献。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郡县所赋,生计无遗,加之饥馑无食,民始采树皮树叶,或藁为末,或煮土而食之,诸物皆尽,乃自相食,而官食犹充牣,吏皆畏法,莫敢拯救。王世充密为帝简阅江淮民间美女献之,由是益有宠。 十三年(隋恭帝义宁元年)正月,右御卫将军陈棱讨杜伏威,伏威率众拒之。稜闭壁不战,伏威遗以妇人之服,谓之“陈姥”。棱怒,出战,伏威奋击,大破之,棱仅以身免。伏威乘胜破高邮,引兵据历阳,自称总管,以辅公拓为长史,分遣诸将徇属县,所至皆下,江淮间小盗争附之。 五月甲子,晋阳留守唐公李渊起兵于太原。 九月,骁果在江都者多逃去,帝患之,以问裴矩,对曰:“人情非有匹偶,难以久处,请听军士于此纳室。”从之。悉召江都境内寡妇、处女集宫下,恣将士所取;或先与奸者听自首,即以配之。 十一月,李渊入长安。辛酉,尊帝为太上皇,立代王侑为帝,改元义宁。上起宫丹阳,将逊于江左。 十四年(隋恭帝侑义宁卒,唐高祖武德元年)三月乙卯,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监门直裴虔通,将作少监宇文智及,武勇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景,内史舍人元敏,符玺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质,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以骁果作乱,入犯宫闱。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萧后令官人撤床箦为棺以埋之。化及发后,右御卫将军陈稜奉梓宫于成象殿,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戊辰,宇文化及以左武卫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综领留事。壬申,令内外戒严,云欲还长安。皇后六宫皆依旧式为御营,营前别立帐,化及视其中,仗卫部伍,皆拟乘舆。夺江都人舟楫,取彭城水路西归。以折冲郎将沈光骁勇,使将给使营于禁内。行至显福宫,虎贲郎将麦盂才、虎牙郎钱杰与光谋杀化及。盂才乃纠合恩旧,帅所将数千人,期以晨起将袭杀化及。语泄,化及夜与腹心立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使讨之。光闻营内喧,知事觉,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值内史侍郎元敏,数而斩之。德戡引兵围之,杀光,其麾下数百人皆斗死,一无降者,孟才亦死。(孟才,铁杖之子也。)武康沈法兴,世为郡著姓,宗族数千家。法兴为吴兴太守,闻宇文化及弑逆,举兵以讨化及为名,得精兵六万,遂攻毗陵,丹阳,皆下之,据江表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承制置百官。 四月戊戌,宇文化及拥众十余万,据有六宫,自奉养一如炀帝。每于帐中南面坐,人有白事者,嘿然不对,下牙,方取启状与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参决之。以少主浩付尚书省,令卫士十余人守之,遣令史取其画敕,百官不复朝参。至彭城,水路不通,夺民车牛得二千两,并载宫人珍宝,其戈甲戎器,悉令军士负之,道远疲剧,军士始怨。司马德戡等谋杀化及,许弘仁等以告化及,杀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吴快
宋·行霆
清·朱浩文
明·万全
战国·申不害
赵汝珍
宋·余洞真
明·顾璘
元·陈梦根
(唐)王洙
清·江藩
宋·沈作喆
费只园
(南宋)周密
宋·沮渠京声
宋·朱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