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二-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二
陳紀六
〔起旃蒙協洽(乙未),盡柔兆涒灘(丙申),凡二年。〕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
太建七年(乙未、五七五)
1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2癸酉,周主如同州。
3乙亥,左衛將軍樊毅克潼州。
〔五代志:下邳郡夏丘縣,梁、後齊置潼州,治取慮城。潼,音童。〕
4齊主還鄴。
〔去年二,臍主如晉陽討思好,尋已還鄴。八月,復如晉陽,今還。〕
5辛巳,上祀北郊。
〔陳制亦以間歲正月上辛用特牛一祀天、地於南、北二郊。間歲者,一歲祀南郊,一歲祀北郊也。〕
6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7戊申,樊毅克下邳、高柵等六城。
〔地形志,下邳郡有柵淵縣,武定八年分宿豫置。柵,楚格翻。〕
8齊主言語澀吶,不喜見朝士,自非寵私昵狎,未嘗交語。
〔澀,色立翻,不滑順也。吶,女劣翻,聲不出也。趙文子其言吶吶不能出諸口。喜,許既翻。朝,直遙 翻。昵,尼質翻。〕
性懦,不堪人視,
〔所謂弱顏也。懦,乃臥翻,又奴亂翻。〕
雖三公、令、錄奏事,
〔令,尚書令。錄,錄尚書事。〕
莫得仰視,皆略陳大指, 驚走而出。承世祖奢泰之餘,
〔齊主之父,廟號世祖。〕
以為帝王當然,後宮皆寶衣玉食,一裙之,費,至直萬匹;競為新巧,朝衣夕弊。
〔朝衣,於既翻。〕
盛脩宮苑,窮極壯麗;所好不常,數毀又復。
〔好,呼到翻;下同。數,所角翻。〕
百照宮中。
〔晉陽宮也。〕
每有災異寇盜,不自貶損,唯多設齋,以為脩德。
〔後之有天下者,可以鑒矣。〕
好自彈琵琶,為無愁之曲,近侍和之者以百數,民間謂之「無愁天子」。
〔五代志:帝倚絃而歌,別採新聲為無愁曲,音韻窈窕,極於哀思,使胡兒、閹宦輩齊唱和之。曲終樂闋,無不殞涕。雖行幸道路,或時馬上奏之。樂往哀來,竟以亡國。和,戶臥翻。〕
於華林園
〔鄴都有華林園。華,如字。〕
立貧兒村,帝自衣藍縷之服,行乞其間以為樂。
〔衣服穿弊如懸鶉者為藍縷。衣,於既翻;下人衣同。樂,盧各翻。〕
又寫築西鄙諸城,使人衣黑衣攻之,帝自帥內參拒鬬。
〔寫築者,寫諸城之形而築以象之。黑衣者,象周之戎衣。內參者,諸閹宦也。帥,讀曰率。〕
寵任陸令萱、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長鸞等,宰制朝政,宦官鄧長顒、陳德信、胡兒何洪珍等並參預機權,
〔朝,直遙翻。顒,魚容翻。〕
各引親黨,超居顯位。官由財進,獄以賄成,競為姦諂,蠹政害民。舊蒼頭劉桃枝等皆開府封王,其餘宦官、胡兒、歌舞人、見鬼人、官奴婢等濫得富貴者,殆將萬數,庶姓封王者以百數,開府千餘人,儀同無數,領軍一時至二十人,侍中、中常侍數十人,乃至狗、馬及鷹亦有儀同、郡君之號,有鬬雞,號開府,皆食其幹祿。
〔魏、齊官制,凡祿各以品秩為差。官一品每歲祿八百匹,二百匹為一秩。從一品七百匹,一百七十五匹為一秩。三品六百匹,一百五十匹為一秩。從二品五百匹,一百二十五匹為一秩。三品四百匹,一百匹為一秩。從三品三百匹,七十五匹為一秩。四品二百四十匹,六十匹為一秩。從四品二百匹,五千匹為一秩。五品一百六十匹,四十匹為一秩。從五品一百二十匹,三十匹為一秩。六品一百匹,二十五匹為一秩。從六品八十匹,二十匹為一秩。七品六十匹,十五匹為一秩。從七品四十匹,十匹為十秩。八品三十六匹,九匹為一秩。從八品三十二匹,八匹為一秩。九品二十八匹,七匹為一秩。從九品二十四匹,六匹為一秩。祿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錢。幹出所,部之人,一幹輸絹十八匹,幹身放之。〕
諸嬖倖朝夕吳侍左右,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一戲之費,動踰巨萬。既而府藏空竭,
〔藏,徂浪翻。〕
乃賜二三郡或六七縣,使之賣官取直。由是為守令者,率皆富商大賈,
〔守,音狩。賈,音古。〕
競為貪縱,
【章:十二行本「縱」下有「賦繁役重」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民不聊生。
〔史極言齊氏政亂,以啟敵國兼并之心,又一年而齊亡。有天下者,可不以為鋻乎!書名通鑑,豈苟然哉!〕
周高祖謀伐齊,命邊鎮益儲偫,加戍卒;
〔偫,直里翻。〕
齊人聞之,亦增修守禦。柱國于翼諫曰:「疆埸相侵,互有勝負,徒,損兵儲,無益大計。不如解嚴繼好,使彼懈而無備,然後乘間,出其不意,
〔好,呼到翻。懈,古隘翻。間,古莧翻;下間隙、乘間同。〕
一舉可取也。」周主從之。
韋孝寬上疏陳三策:
〔上,時掌翻。〕
其一曰:「臣在邊積年,頗見間隙,不因際會,難以成功。難以成功。是以往歲出軍,徒有勞費,功績不立,由失機會。
〔周主保定初再伐齊,攻并州,湋洛陽, 趣懸瓠,出軹關,皆無功,事見一百六十九卷世祖天嘉四年、五年。爭宜陽、爭汾北事見一百七十卷太建元年至三年。〕
何者﹖長淮之南,舊為沃土,陳氏以亡破亡餘燼,猶能一舉平之;
〔曰「破亡餘燼」者,言陳氏承梁元帝江陵破亡之後,收合餘燼,再立國於江南。燼,徐刃翻;火餘燭餘曰燼。〕
齊人歷年赴救,喪敗而返。
〔事見上卷五年、六年。喪,息浪翻。〕
內離外叛,計盡力窮,讎敵有舋,不可失也。
〔左傳:鬬伯比曰:「讎有釁,不可失也。」舋,與釁同。宇文、高氏,世為讎敵。〕
今大軍若出軹關,方軌而進,
〔五代志:軹關,在河內郡王屋縣。周師若自軹關出險趨鄴,前無阻隘,可以方軌橫行。〕
兼與陳氏共為掎角,
〔欲約陳共攻之。左傳: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角者,當其前。掎者,掎其後。掎,居綺翻。〕
并令廣州義旅出自三嵵,
〔魏永安中,置廣州於魯陽。魏分東、西廣州,西屬三嵵谷,在魯陽界。〕
又募山南驍銳,沿河而下,
〔周都長安,以褒、漢、荊、襄為山南。驍,堅堯翻;下同。〕
復遣北山稽胡,絕其并、晉之路。
〔稽胡,南匈奴之餘種,散在河東、西河郡界,阻山而居,在長安北。復,扶又翻。并,卑經翻。〕
凡此諸軍,仍令各募關、河之外勁勇之士,厚其爵賞,使為前驅,
〔關、河之外,指齊境而言,欲募其土人以為鄉導。〕
岳動川移,雷駭電激,百道俱進,並趨虜庭。
〔趨,七喻翻。〕
必當望旗奔潰,所向摧殄,不戎大定,寔在此機。」
〔武王伐紂,一戎衣而天下大定。〕
其二曰:「若國家更為後圖,未即大舉,宜與陳人分其兵勢。三嵵以北,萬春以南,
〔萬春,地名。新唐志:武德五年,析龍門置萬春縣。蓋以舊地名名縣也。三嵵以北,萬春以南,韋孝寬袤指周東、北之境,舉兩端而言。〕
廣事屯田,預為貯積,
〔貯,直呂翻。〕
募其驍悍,立為部伍。
〔悍,侯旰翻,又下罕翻。〕
彼既東南有敵,戎馬相持,
〔謂齊人與陳人為敵也。〕
我出寄兵,破其疆埸。
〔埸,音亦。〕
彼若興師赴援,我則堅壁清野,待其去遠,還復出師。
〔復,扶又翻。〕
常以邊外之軍,引其腹心之眾。我無宿舂之費,
〔莊子:適百里者佰舂糧。〕
彼有奔命之勞,
〔左傳:申公巫臣遺楚令尹子重、司馬子反書曰:「吾必使汝疲於奔命以死。」於是導吳伐楚,子重、子反一歲七奔命。〕
一二年中,必自離叛。且齊氏昏暴,政出 多門,鬻獄賣官,唯利是視,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闔境蔜然,不勝其弊。
〔闔,戶臘翻。勝,立升。〕
以此而觀,覆亡可待。然後乘間電掃,事等摧枯。」
〔間, 古莧翻。〕
其三曰:「昔句踐亡吳,尚期十載;
〔左傳:伍員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此言十載,以教訓言之也。句,音鉤。踐,慈演翻。載,作亥翻。〕
武王取紂,猶煩再舉。
〔史記:武王三年喪畢,觀兵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皆曰「紂可伐。」武王曰:「汝未知天命。」乃還師。三年,紂淫暴日甚。武王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不伐。」遂復伐紂,滅之。〕
今若更存遵養,
〔詩周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毛傳云:遵,率;養,取;晦,昧也。鄭箋云:文王率殷之叛國以事紂,養是晦昧之君 老其惡。自是說者悉祖其義,故云然。〕
且復相時,左傳: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復,扶又翻。相,息亮翻。〕臣謂宜還崇鄰好,申其盟約,安民和眾,通商惠工蓄 銳養威,觀釁而動。斯乃長策遠馭,坐自兼并也。」
〔好,呼到翻。通商惠工,左傳語。自古以來,謀臣智士,陳三策者,其上策率非常人所能行,中策亦必度其才 足以行之,然後能聽而用之通鑑蓋謂于翼、韋孝寬所見略同也。〕
書奏,周主引開府儀同三司伊婁謙入內殿,
〔伊婁,虜複姓。拓跋欴興於代北也,獻帝以其次弟為伊婁氏。〕
從容謂曰:「朕欲用兵,何者為先﹖」對曰:「齊氏沈溺倡優,耽昏麴蘗。
〔從,七容翻。沈,持林翻。倡,音昌。蘗,魚列翻。〕
其折衝之將斛律明月,已斃於讒口。
〔事見上卷四年。將,即亮翻。〕
上下離心,道路以目。
〔道路以自,本周語,言道路以目相視而不敢言。〕
此易取也。」
〔易,以豉翻。〕
帝大笑。
〔喜其所見與己同。〕
三月,丙辰,使謙與小司寇元衛聘於齊以觀釁。
〔為周滅齊張本。考異曰:謙傳作「拓跋偉」,今從周書帝紀。余按:伊婁與拓跋同所自出而各為氏,則伊婁謙本傳作「拓跋」不為無據。〕
9丙寅,周主還長安。
〔自周州還。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10夏,四月,甲午,上享太廟。
11監豫州陳桃根得青牛,獻之,
〔監,工銜翻。〕
詔遣還民。又表上織成羅文錦被各二百首,
〔上,時掌翻。〕
詔於雲龍門外焚之。
12庚子,齊以中書監陽休之為尚書右僕射。
13六月,壬辰,以尚書右僕射王瑒為左僕射。
〔瑒,雉杏翻,又音暢。〕
14甲戌,齊主如晉陽。
15秋,七月,丙戌,周主如雲陽宮。
太將軍楊堅姿相奇偉。
〔堅為人龍顏,額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沈深嚴重。相,息亮翻;下同。〕
畿伯下大夫長安來和
〔畿伯,周置,屬大司徒。杜佑曰:周地之屬,每方畿伯,中大夫也;每縣小畿伯,則下大夫。〕
嘗謂堅曰:「公眼如曙星,無所不照,當王有天下,
〔曙星,向曉之星,其光閃爍。曙,常恕翻。王,于況翻。〕
願忍誅殺。」
〔蓋以其姿相殺氣重也。後堅之篡,內夷宇文,外翦尉遲迥、檀讓、王謙,死者不可勝數。人固有相乎﹖〕
周主待堅素厚,齊王憲言於帝曰:「普六茹,堅相貌非常,
〔堅父忠,從周太祖屢有戰功,賜姓普六茹氏。〕
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帝亦疑之,以問來和。和詭對曰:「隨公止是守節人,可鎮一方;若為將領,陳無不破。」
〔言不以實曰詭。將,即亮翻。〕
丁卯,周主還長安。
先是周主獨與齊王憲及內史王誼謀伐齊,
〔先,悉薦翻。〕
又遣納言盧韞
〔周保定四年,改宗伯為納言。〕
乘馹三詣安州總管于翼問策,
〔馹,人質翻,驛傳也。周置安州於安陸。〕
餘人皆莫之知。丙子,始召大將軍以上於大德殿告之。
丁丑,下詔伐齊,以柱國陳王純、滎陽公司馬消難、鄭公達奚震為前三軍總管,
〔難,乃旦翻。〕
越王盛、周
【嚴:「周」改「同」。】
昌公侯莫陳崇、
【嚴:「崇」改「瓊」。】
侯莫陳崇恐死於保定三年,此又一侯莫陳崇也。不則「崇」字誤。〕趙王招為後三軍總管。齊王憲帥眾二萬趨黎陽,
〔帥,讀曰率;下同。趨,七喻翻。〕
隨公楊堅、廣寧公薛迥將舟師三萬自渭入河,
〔將,即亮翻。〕
梁公侯莫陳芮帥帥眾二萬守太行道,
〔太行道在河陽,北守之,欲以斷并、冀、殷、定之兵。行,戶剛翻。〕
申公李穆帥眾三萬守河陽道,
〔自河陰北渡河為河陽。周主將攻河陽、洛陽,守之以斷其相往來。〕
常山公子翼帥眾二萬出陳、汝。
〔蓋令于翼自安州出陳、汝。自齊王憲以下皆指授諸將所出之道。〕
誼,盟,之兄孫;震,武之子也。
〔王盟、達奚武皆周初功臣。〕
周主將出河陽,內史上士宇文鹱曰:
〔鹱,音弼。〕
「齊氏建國,於今累世;雖曰無道,藩鎮之任,尚有其人。尚有其人。今之出師,畏須擇地。河陽衝要,精兵所聚,盡力攻圍,恐難得志。如臣所見,出於汾曲,戍小山平,
〔汾曲,汾水之曲也。〕
攻之易拔。用武之地,莫過於此。」
〔易,以豉翻。〕
民部中大夫天水趙煚曰:
〔民部,蓋屬大司徒。煚,俱永翻。〕
「河南、洛陽,四面受敵,縱得之,不可以守。請從河北直指太原,
〔此即出蒲、晉抵晉陽路。其後周主再舉,卒出於此。〕
傾其巢穴,可一舉而定。」遂伯下大夫鮑宏曰:
〔遂伯,蓋髣髴周官遂師之職。杜佑曰:周地官之屬 有左、右遂伯,中大夫也。小遂伯則下大夫,每鄉一人。〕
「我強齊弱,我治齊亂,何憂石克!
〔治,直吏翻。〕
但先帝往日屢出洛陽,
〔先帝,謂宇文泰。〕
彼既 有備,每有不捷。如臣計者,進兵汾、潞,
〔汾、潞,謂汾川、潞川。鮑宏欲出師以攻平陽、上黨也。〕
直掩晉陽,出其不虞,
〔不虞,謂不備也。虞,慮也,度也, 測也,三者所及則為備。〕
似為上策。」周主皆王從。
〔周主蓋欲淺攻以觀釁,觀其再舉所以告群臣者可知。〕
宏,泉之弟也。
〔鮑泉事梁元帝,江陵破,宏入關。〕
壬午,周主帥眾六萬,直指河陰。楊素請帥其父麾下先驅,周主許之。
〔楊素父敷死,事見一百七十卷太建三年。帥,讀曰率。〕
16八月,癸卯,周遣使來聘。
17周師入齊境,禁伐樹踐稼,犯者皆斬。丁未,周主攻河陰大城,拔之。齊王憲拔武濟;
〔武濟,城名。周武王伐紂,由此濟河,故以名城。〕
進圍洛口,
〔洛水入河之口,於此置城。〕
拔東、西二城,縱火焚浮橋,橋絕。齊水穚大都督太守傅伏,自永穚夜入中潬城。周人既克南城,圍中潬,二旬不下。
〔河陽有三城,南城、北城、中潬是也。永橋地近三城。按懷縣有永橋鎮。懷縣,隋、唐為懷州武德縣。宋白曰:隋大業十一年,移脩武縣於永橋,即今武陟縣。潬,徒旱翻。水中沙曰潬。地形志:朔州有太安郡。〕
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守金墉,周主自攻之,不克。永業通夜辦馬槽二千,周人聞之,以為大軍且至而憚之。
九月,齊右丞
【章:十二行本「丞」下有「相」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高阿那肱自晉陽將兵拒周師。
〔考異曰:北齊云「閏月,己丑。」安是月癸丑朔,無己丑,又下有庚辰。蓋誤也。〕
至河陽,會周主有疾,辛酉夜,引兵還。
〔還,音旋又如字。〕
水軍焚其舟艦。
〔河水迅急,泝流西歸,追兵且至,故焚其舟艦,由陸道退還。艦,戶黯翻。〕
傅伏謂行臺乞伏貴和曰:「周師疲弊,願得精騎二千追擊之,可破也。」貴和不許。
齊主憲、于翼、李穆,所向克捷,降拔三十餘城,
〔降者,迎降;拔者,以兵力攻拔。降,戶江翻;下同。〕
皆棄而不守。唯以孳城要害,令儀同三司韓正守之,正尋以城降齊。
戊寅,周主還長安。
18庚辰,齊以趙彥深為司徒,斛阿列羅為司空。
〔斛阿列,虜三字姓。〕
19閏月,車騎大將軍吳明徹將兵擊齊彭城;壬辰,敗齊兵數萬於呂梁。
〔敗,補邁翻。〕
20甲午,周主如同州。
21冬,十月,己巳,立皇子叔齊為新蔡王,叔文為晉照王。
22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23壬戌,以王瑒為尚書左僕射,
〔瑒,雉杏翻,又音暢。〕
太子詹事吳郡陸繕為右僕射。
25庚午,周主還長安。
八年(丙申、五七六)
1春,正月,癸未,周主如同州;辛卯,如河東涑川;
〔杜預曰:涑水出河東聞喜縣,西南至蒲坂入河。涑,音速。〕
甲午,復還同州。
2甲寅,齊大赦。
3乙卯,齊主還鄴。
〔去年六月如晉陽,今還。〕
4二月,辛酉,周主命太子巡撫西土,因伐吐谷渾,
〔吐,從暾入聲。谷,音浴。〕
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王軌、
〔建德四年,改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為開府儀同大將軍,仍增上開府儀同大將軍。〕
宮正宇文孝伯從行。軍中節度,皆委二人,太子仰成而已。
〔仰,如字,又五亮翻。〕
5齊括雜戶
【章:十二行本「戶」下有「女」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未嫁者悉集,
〔魏虜西涼之人沒入,名為「隸戶」。魏武入關,隸戶皆在。東魏、後齊因之,仍供廝役。周平齊,乃悉放諸雜戶為百姓。〕
有隱匿者,家長坐死。
〔長,知兩翻。〕
6壬申,以開府儀同三司吳明徹為司空。
7三月,壬寅,周主還長安;夏,四月,乙卯,復如同州。
8己未,上享太廟。
9尚書左僕射王瑒卒。
〔考異曰:陳書:「庚寅,瑒卒。」按長曆,是月己酉朔,無庚寅,陳書誤。〕
10五月,壬辰,周主還長安。
11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12辛亥,周主享太廟。
13初,太子叔寶欽以左戶部尚書江總為詹事,
〔按五代志:梁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戶、都官、五兵等六尚書;陳因梁制。此蓋左戶也,「部」字衍。〕
令管記陸瑜言於吏部尚書孔奐。奐謂瑜曰:「江有潘、陸弼儲宮,竊有所難。太子深以為恨,自言於帝。帝將許之,奐奏曰:「江總文華之士。今皇太子文華不少,
〔少,詩沼翻。〕
豈藉於總!如臣所見,願選敦重之才,以居輔導之職。」帝曰:「即如卿言,誰當居此﹖」奐曰:「都官尚書王廓,世有懿德,識性敦敏,可以居之。」太子時在側,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宜為太子詹事。」
〔謂回避父諱,不宜居是官也。〕
奐曰:「未朝范曄,
〔朝,直遙翻。〕
即范泰之子,亦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太子固爭之,帝卒以總為詹事。
〔卒,子恤翻。〕
總,赉之曾孫也。
〔江赉,湛之子,齊朝以風流冠冕一時。赉,音效。〕
甲寅,以尚書右僕射陸繕為左僕射。帝欲以孔奐代繕,詔已出,太子沮之而止;更以晉陵太守王克為右僕射。
〔更,工衡翻。守,音狩。〕
頃之,總與太子為長夜之飲,養良娣陳氏為女;太子亟微行,遊總家。
〔亟,去吏翻。〕
上怒,免總官。
14周利州刺史紀王康,
〔五代志:義城郡,古晉壽也,後魏立益州,世號小益州;梁曰黎州,西魏復曰益州,又改曰利州。〕
驕矜無度,繕脩戎器,陰有異謀。司錄裴融諫止之,康殺融。丙辰,賜康死。
15丁巳,周主如雲陽。
16庚申,齊宜陽王趙彥深卒。彥深歷事累朝,常參機近,
〔趙彥深事齊神武,已掌機密,至後主,歷事六君。朝,直遙翻。〕
姒溫謹著稱。既卒,朝貴典機密者,唯侍中、開府儀同三司斛律孝卿一人而已,其餘皆嬖倖也。
〔卒,子恤翻。朝,直遙翻。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孝卿羌舉之子,
〔斛律羌舉見一百五十七卷梁武帝大同三年。〕
比於餘人,差不貪穢。
17秋,八月,乙卯,周主還長安。
宮尹鄭譯、王端等
〔周置太子宮尹,蓋即詹事之職。〕
皆有寵於太子。太子在軍中多失德,譯等皆預焉。軍還,王軌等言之於周主。周主怒,杖太子及譯等,仍除譯等名,宮臣親幸者咸被譴。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被,皮義翻;下同。〕
太子復召譯,戲,狎如初。譯因曰:「殿下何時可得據天下﹖」太子悅,益昵之。
〔復,扶又翻,又音如字。昵,尼質翻。〕
譯,儼之兄孫也。
〔亂魏朝,使靈太后不得良死者,鄭儼也。〕
周主遇太子甚嚴,每朝見,
〔朝,直遙翻。見,賢遍翻。〕
進止與群臣無異,雖隆寒盛暑,不得休息;以其耆酒,
〔耆,讀曰嗜。〕
禁酒不得至東宮;有過,輒加捶撻。
〔捶,止橤翻。〕
嘗謂之曰:「古來太子被廢者幾人﹖餘兒豈不堪立邪!」
〔邪,音耶。〕
乃敕東宮官屬錄太子言語動作,每月奏聞。太子畏帝威嚴,矯情脩飾,由是過惡示上聞。
〔上,時掌翻。〕
王軌嘗與子內史賀若弼言:「太子必不克負荷。」
〔賀若,虜複姓。北史云:北人謂忠貞為賀若,魏孝文帝以其先祖有忠貞之節,遂以賀若為氏。若,人者翻。荷,下可翻,又如字。〕
弼深以為然,勸軌陳之。軌後因侍坐,
〔坐,徂臥翻。〕
言於帝曰:「皇太子仁孝無聞,恐不了陛下家事。愚臣短暗,不足可信。陛下恆以賀若弼有文武奇才,
〔恆,戶登翻。〕
亦常以此為憂。」帝以問弼,對曰:「皇太子養德春宮,
〔太 子居東宮,東方主春,故亦曰春宮。〕
未聞有過。」既退,軌讓弼曰:「平生言論,無所不道,今者對揚,
〔對揚,本於傅說、召虎。對,答也;揚,稱也;後人遂以面對敷奏為對揚。〕
何得乃爾反覆﹖」
〔爾,如此也。〕
弼曰:「此公之過也。太子,國之儲副,豈易發言!事有蹉跌,
〔易,以豉翻。蹉,七何翻。跌,徒結翻。〕
便至滅族。本謂公密陳臧否,
〔否,音鄙。〕
何得遂至昌言!」
〔昌,顯也。昌言,顯言也。〕
軌默然久之,乃曰:「吾專心國家,遂不存私計。向者對眾,良實非宜。」
後軌因內宴
〔內宴,宴於宮中也。〕
上壽,
〔上,時掌翻。〕
捋帝須曰:
〔捋,郎括翻。須,與鬚同。〕
「可愛好老公,但恨後嗣弱耳。」先是,帝問右宮伯宇文 孝伯曰:「吾兒比來何如﹖」
〔先,悉薦翻。比,毗至翻。〕
對曰:「太子比懼天威,更無過失。」罷酒,帝責孝伯曰:「公常語我云:『太子無過。』今軌有此 言,公為誑矣。」
〔語,牛倨翻。誑,居況翻。〕
孝伯再拜曰:「父
【章:十二行本「父」上有「臣聞」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子之際,人所難言。臣佑陛下不能割慈忍愛,遂爾結舌。」
〔孝伯此言,亦不可謂之不忠切也。〕
帝知其意,默然久之,乃曰:「朕已委公俟,公其勉之!」
王軌驟言於帝曰:「皇太子非塺稷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
〔不從容而言之為驟言。相,息亮翻。〕
帝不悅,曰:「必天命有在,將若之何!」楊堅聞之,甚懼,深自晦匿。
帝深以軌等言為然,
〔為太子得位殺軌等張本。〕
但漢王贊次長,
〔長,知兩翻。〕
又不才,餘子皆幼,故得不廢。
〔史言周武帝明於知子而不廢太子之由。〕
19丁卯,以司空吳明徹為南兗州刺史。
〔五代志:江都郡,梁置南兗州,後齊改為東廣州,陳復曰南兗。〕
20齊主如晉陽。營邯鄲宮。
〔此二事也。既如晉陽,又營宮於邯鄲,以趙故都也。其地在隋、唐臨洺縣。邯鄲,音寒丹。〕
21九月,戊戌,以皇子叔彪為淮南王。
22周主謂群臣曰:「朕去歲屬有疾疢,
〔屬,之欲翻。疢,丑刃翻;丁度曰:熱病也。〕
遂不得克平逋寇。前入齊境,備見其情,彼之行師,殆同兒戲。況其朝廷昏亂,
〔朝,直遙翻。〕
政由群小,百姓嗷然,朝不謀夕。天與不取,恐貽後悔。前出河外,直為拊背,未扼其喉。
〔謂去年河陰之役。漢婁敬曰:「今與人鬬,不扼其吭而拊其背,未能全勝。〕
晉州本高歡所起之地,
〔高觀起兵晉州,事始見一百五十四卷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鎮攝要重,
〔攝,總持也。〕
今往攻之,彼必來援;吾嚴軍以待,擊之必克。然後乘破竹之勢,鼓行而東,足以窮其巢穴,混同文軌。」
〔記曰:今天下,書同文,車同軌。〕
諸將多不願行。
〔將,即亮翻。〕
帝曰:「機不可失。有沮吾軍者,當以軍法裁之!」
〔沮,在呂翻。〕
冬,十月,己酉,周主自將伐齊,
〔將,即亮翻。〕
以越王盛、杞公亮、隨公楊堅為右三軍,譙王儉、大將軍竇泰、廣化公丘崇為左三軍,
〔廣化郡公。五代志:河池縣,後魏曰廣化,置廣化郡。〕
齊王憲、陳王純為前軍。亮,導之子也。
丙辰,齊主獵於祁連池;癸亥,還晉陽。先是,晉州行臺左丞張延雋公直勤敏,儲偫有備,
〔先,悉薦翻。偫,直里翻。〕
百姓安業,疆埸無虞。諸嬖倖惡而代之,
〔埸,音亦。嬖,卑義翻,又博計翻。惡,烏路翻。〕
由是公私煩擾。
周主至晉州,軍于汾曲,
〔汾曲,汾水之曲,在平陽南。水經:汾水南過平陽縣東,又南過臨汾縣東,又屈從縣南西流,是汾曲也。〕
遣齊王憲將兵
【章:十二行本「兵」字作「精騎」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二萬守雀鼠谷,
〔水經:汾水南過冠爵津,在介休縣西南,俗謂之雀鼠谷。數十里間,道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累石就路縈帶巖側,或去水一丈,或高六丈,上戴山簞,下臨絕澗,俗謂之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又在今之地險也。將,即亮翻。〕
陳王純步騎二萬守千里徑,
〔千里徑亦當在平陽北,要路之一 也。杜佑曰:汾州界北接太原,當千里徑。騎,奇寄翻;下同。〕
鄭公達奚震步騎一萬守統軍川,統軍川,地闕。〕大將軍韓明步騎五千守齊子嶺,
〔齊子嶺在邵郡 東。〕
焉氏公尹升步騎五千守鼓鍾鎮,
〔焉氏,讀曰燕支。燕,平聲。此焉氏縣公也。地形志:涼州悉和郡有燕支縣,因燕支山以名縣,隋併入番和縣。水經註:教 水出垣縣北教山,其水南歷鼓鍾上峽,又南流歷鼓鍾川;西南有冶官,世人謂之鼓鍾城。山海經曰:鼓鍾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即是山也。垣縣,後魏於此置邵郡。〕
涼城公辛韶步騎五千守蒲津關,
〔此涼城郡公也。後魏立涼城郡於漢沃陽縣鹽澤北七里,池西有舊城,俗謂之涼城,郡取名也。按後魏自六鎮反亂,此地皆棄之不能有,後周特取郡名以封爵耳。漢、魏以後,五等之封,皆無實土,其來久矣。蒲津關在蒲坂,因津濟處以立關。漢書:武帝元封六年,立蒲津關。〕
趙王招步騎一萬自華谷攻齊汾州諸城,
〔水經: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俗謂之華谷。即齊將斛律光取周汾北以進築者也。〕
柱國宇文盛步騎一萬守汾水關。
〔汾水關當在霍邑縣,南臨汾縣北。自此以上,凡言守者,皆姿斷齊援兵之路,獨守蒲津關者為後繼。括地志:汾州靈石縣有雀鼠谷、汾水關。〕
遣內史王誼監諸軍攻平陽城。
〔監,工銜翻。〕
齊行臺僕射海昌王尉相貴嬰城拒守。
〔尉,紆勿翻。〕
【章:十二行本「守」下有「相貴,相願之兄 也」七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甲子,齊集兵晉祠。
〔地形志:晉陽有晉王祠。〕
庚午,齊主自晉陽帥諸軍趣晉州。
〔帥,讀曰率;下同。趣,七 喻翻。〕
周主日自汾曲至城下督戰,城中窘急。
〔窘,巨隕翻。〕
庚午,行臺左丞侯子欽出降於周。
〔降,戶江翻。〕
壬申,晉晉州刺史崔景嵩守北城,夜,遣使請 降於周,王軌帥眾應之。未明,周將北海段文振,杖槊與數十人先登,
〔使,疏吏翻。帥,讀曰率。將,即亮翻。槊,色角翻。〕
與景嵩同至尉相貴所,拔佩刀劫之。城上鼓譟,齊兵大潰,遂克晉州,虜相貴及甲士八千人。
齊主方與馮淑妃獵於天池,
〔考異曰:馮淑妃傳云:「獵於三堆。」今從高阿那肱傳。余按宋白績通典,嵐州靜樂縣,本三堆也;天池亦在縣界。〕
晉州告急者,自旦至午,驛馬三至。右丞相高阿那肱曰:「大家正為樂,
〔樂,音洛。〕
邊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聞!」至暮,使更至,
〔使,疏吏翻。〕
云「平陽已陷,」乃奏之。齊主將還,淑妃請更殺一圍,齊主從之。
〔按齊主獵於祁連池,癸亥,還晉陽。甲子,即集兵,庚午,自晉陽帥兵趣晉州。壬申,晉州陷時,齊主方獵於天池,馮淑妃請更殺一圍。如審是,則晉州陷之日,齊主猶在天池。天池,今在憲州靜樂縣,至晉陽一百七十餘里,自晉陽南至晉州又五百有餘里。齊主既以庚午違晉陽而南,無緣復北至天池。竊謂獵祁連池與獵天池,共是一事,北人謂天為祁連,故天池亦謂之祁連池。通鑑隖集諸書成一家言,自癸亥排日書至庚午發晉陽,是據北齊紀;書高阿那肱不急奏邊報,是據阿那肱傳;書請更殺一圍,是據馮淑妃傳;合三者而書之,不能不相牴牾。又,馮淑妃傳以為獵於三堆,三堆在肆州永安郡平寇縣界,亦在晉陽北。〕
周齊王憲攻拔洪洞、永安二城,
〔二城皆在晉州北。洪洞城在楊縣,取城北洪洞嶺名之。永安,古彘縣地,隋改曰霍邑。〕
更圖進取。齊人焚橋守險,軍不得進,乃屯永安。使永昌公椿屯雞栖原,
〔永昌郡公。五代志:巴東郡大昌縣,後周置永昌郡。雞栖原在永安北。〕
伐柏為菴以立營。
〔菴,烏含翻。漢皇甫規親入菴廬巡視三軍。〕
椿,廣之弟也。
癸酉,齊主分軍萬人向千里徑,
〔壬申,晉州陷,癸,酉齊軍已向千里徑,則知晉州陷不與獵天池同日,明矣。〕
又分軍出汾水關,自帥大軍上雞栖原。
〔上,時掌翻。〕
宇文盛遣人告急,齊王憲自救之。齊師退,盛追擊,破之。俄而椿告齊師稍逼,憲復還救之。
〔復,扶又翻。〕
與齊對陳,至夜不戰。
〔陳,讀曰陣。〕
會周主召憲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憲引兵夜去。齊入見柏菴在,不之覺,明日,始知之。齊主使高阿那肱將前軍先進,仍節度諸軍。
〔將,即亮翻。〕
甲戌,周以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安定梁士彥為晉州刺史,留精兵一萬鎮之。
十一月,己卯,齊主至平陽。周主以齊兵新集,聲勢甚盛,且欲西還以避其鋒。開府儀同大將軍宇文忻諫曰:「以陛下之聖武,乘敵人之荒縱,何患不克!若使齊得令主,君臣協力,雖湯、武之勢,未易平也。
〔易,以豉翻。〕
今主暗臣愚,士無鬬志,雖有百萬之眾實為陛下春耳。」軍正京兆王紘
【章:十二行本「紘」作「韶」;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曰:
〔時因行軍,倣漢制置軍正之官,不常置也。〕
「齊失紀綱,於茲累世。
〔世祖嗣位,齊政不綱,今再世矣。〕
天狀周室,一戰而扼其喉。取亂侮亡,正在今日。
〔取亂侮亡,商仲虺之誥。〕
釋之而去,臣所未諭。」周主雖善其言,竟引軍還。忻,貴之子也。〕宇文貴本朔方人,徙京兆,仕周為大司馬,非周之族也。〕
周主留齊王憲為後拒,齊師追之,憲與宇文忻各將百騎與戰,斬其驍將賀蘭豹子等,
〔將,即亮翻;下同。騎,奇寄翻。驍,堅堯翻。〕
齊師乃退。憲引軍渡汾,追及周主於玉壁。
齊師遂圍平陽,晝夜攻之。城中危急,樓堞皆盡,
〔樓,城上敵樓。堞,城短垣。堞,徒協翻。〕
所存之城,尋仞而已。
〔六尺為尋,七尺為仞。〕
或短兵相接,
〔槍槊為短兵。〕
或交馬出入,外援不至,眾皆震懼。梁士彥媖慨自若,
〔媖,苦朗翻。〕
謂將士曰:「死在今日,吾為爾先。」於是勇烈齊奮,呼聲動地,
〔呼,火故翻。〕
無不一當百。齊師少卻,
〔少,詩沼翻。〕
乃令妻妾、軍民、婦女,晝夜脩城,三日而就。周主使齊王憲將兵六萬屯涑川,遙為平陽聲援。齊人作地道攻平陽,城陷十餘步,將士乘勢欲入。齊主敕且止,召馮淑妃觀之。淑妃粧點,不時至,周人以木拒塞之,
〔塞,悉則翻。〕
城木造遠橋。舊橋近城,別造遠橋。〕齊主與淑妃度橋,橋壞,至夜乃還。
癸巳,周主還長安。甲午,復下詔,以齊人圍晉州,更帥諸軍擊之。丙申,縱齊降人使還。
〔帥,讀曰率。縱之使還,齊師知周師將復至而懼,亦以堅晉州守者之心。降,戶江翻。〕
丁酉,周主發長安;
〔還長安僅三日,復出師,明引歸者,欲使齊師疲於攻平陽而後取之。〕
壬寅,濟河,與諸軍合。十二月,丁未,周主至高顯,
〔高顯蓋近涑川。〕
遣齊王
【章:十二行本「王」下有「憲」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帥所部先向平陽。戊申,周主至平陽。庚戌,諸軍總集,凡八萬人,稍進,逼城置陳,東西二十餘里。
先是齊人恐周師猝至,於城南穿塹,自喬山屬於汾水;齊主大出兵,陳於塹北,
〔陳,讀日陣。先,悉薦翻。塹,七豔翻。屬,之欲翻。喬山當在平陽城西。〕
周主命齊王憲馳往觀之。憲復命曰:「易與耳,
〔易,以豉翻。〕
請破之而後食。」
〔左傳:齊、晉戰于濯。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後朝食。」〕
周主悅,曰:「如汝言,吾無憂矣!」周主乘常御馬,從數人巡陳,所至輒呼主帥姓名慰勉之。
〔帥,所類翻。〕
將士喜於見知,成思自奮。將戰,有司請換馬。周主曰:「朕獨乘良馬,欲何之!」周主欲薄齊師,礙塹而止,自旦至申,相持不決。
齊主謂高阿那肱曰:「戰是邪﹖不戰是邪﹖」
〔邪,音耶。〕
阿那肱曰:「吾兵雖多,堪戰不過十萬,病傷及繞城樵爨者復三分居一。
〔復,扶又翻。〕
昔攻玉 壁,援軍來即退。
〔攻玉壁,事見一百五十九卷梁武帝中大同元年。〕
今日將士,豈勝神武時邪﹗
〔高歡諡神武皇帝。〕
不如勿戰,卻守高梁橋。」
〔地形志:晉州 平陽縣有高梁城。水經註:汾水逕高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壚也,晉文公害懷公於此。汾水又南平陽縣東。新 唐志:晉州臨汾縣東北十里有高梁堰。〕
安吐根曰:「一撮許賊,馬上剌取,擲著汾水中耳﹗」
〔一撮,言其少也。撮,倉括翻。剌,七亦翻。著,直略翻。不知兵 勢而輕敵大言,未有不敗者也。〕
齊王意未決。諸內參曰:「彼亦天子,我亦天子。彼尚能遠來,我何為守塹示弱﹗」齊主曰:「此言是也。」於是填塹南引。周主大喜,勒諸軍擊之。
兵纔合,齊主與馮淑妃並騎觀戰。東偏少卻,淑妃佈曰:「軍敗矣﹗」
〔騎,奇寄翻。少,詩沼翻。怖,普故翻,惶懼也。〕
錄尚書事城陽王穆提婆曰:「大家去﹗大家去﹗」齊主即以淑妃奔高梁橋。開府儀同三司爰長諫曰:「半進半退,戰之常體。今兵眾全整,未有虧傷,陛下捨此安之﹗馬足一動,人情駭亂,不可復振。願速還安慰之﹗」
〔復,扶又翻。,還從宜翻,又音如字;下同。〕
武衛張常山自後至,
〔武衛,屬左、右武衛將軍。〕
亦曰:「軍尋收訖,甚完整。圍城兵亦不動。至尊宜回。不信臣言,乞將內參往視。
〔將,領也,與也,偕也,龎也,挾也。〕
齊主將從之。穆提婆引齊主肘曰:「此言難信。」齊主遂以淑妃北走。齊師大潰,死者萬餘人,軍資器械,數百里間,委棄山積。
〔齊人所棄,皆為稽胡所取,後周人由此討稽胡。〕
安德王延宗獨全軍而還。
〔延宗在亂能整,未易才也。惜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耳。〕
齊主至洪洞,淑妃方以粉鏡自玩,
〔施粉添粧,臨鏡以自玩也。〕
後聲亂,唱賊至,於是復走。
〔復,扶又翻。〕
先是齊主以淑妃為有功勳,將立為左 皇后,遣內參詣晉陽取皇后服御褘翟等。
〔五代志:梁制:皇后謁廟,服捿镅大衣,蓋嫁服也,皁上皁下;親蠶則青上縹下。齊制:皇后助祭、朝會以褘衣,祠郊禖 以褕狄,小宴以闕狄,親蠶以鞠衣,禮見皇帝以展方,宴居以綠衣。六服俱有蔽膝,織成緄帶。周制:皇后翟衣六:祀郊禖、朝享,則翬衣,素質,五色;祭陰社、 朝命,婦,則麪衣,青質,五色;祭群小祀、受獻璽,則鷩衣,赤色;采桑,則鴇衣,黃色;從皇帝見賓客、聽女教則鵫衣,白色;食命婦、歸寧,則麽衣,玄色。 隋制:皇后褘衣,深青,熾成為之,為翬翟之形, 素質五色十二等。先,悉薦翻。褘,許韋翻。捿,涓畦翻。釋名:婦人上服曰捿,具下垂者。镅,朱欲翻。縹,匹小翻。褕,音遙。展,與襢同陟戰翻。沈,將輦 翻。緄,古本翻。麪,與褕同音。鷩,必列翻,亦雉也。鴇,補抱翻。鵫,敕角翻,雉名。麽,直質翻。〕
至是,遇於中塗,齊主為按轡,
〔為,于偽翻。〕
命淑妃著之,然後去。
〔史言齊師之敗,皆由馮小憐以婦人從軍,國之禍也。齊主既敗,而寵其所嬖以速亡。著,職略翻。〕
辛亥,周主入平陽。梁士彥見周主,持周主須而泣曰:「臣幾不見陛下!」周主亦為之流涕。
〔史敘後周君臣相與之情。須,與鬚同。幾,居依翻。為,于偽翻;上主為、下善為同。〕
周主以將士疲弊,欲引還。
〔將,息亮翻。還,所宣翻,又音如字。〕
士彥叩馬諫曰:「今齊師遁散,眾心皆動,因其懼而攻之,其勢必舉。」周主從之,執其手曰:「余得晉州,為平齊之基,若不固守,則大事不成。朕無前憂,唯慮後變,汝善為我守之!」
〔用兵而能慮後患者,善師者也。〕
遂帥諸將追齊師。
〔帥,讀曰率。〕
諸將固請西還,周主曰:「縱敵患生。卿等若疑,朕將獨往。」諸將乃不敢言。癸丑,至汾水關。
齊主入晉陽,憂懼不知所之。甲寅,齊大赦。齊主問計於朝臣,皆曰:「宜省賦息役,以慰民心;收遺兵,背城死戰,以安社稷。」
〔朝,直遙翻。背,蒲妹翻。〕
齊主欲留安德王延宗、廣寧王孝珩守晉陽,
〔珩,音行。〕
自向北朔州。
〔魏孝昌中,改懷朔鎮為朔州,本漢五原郡地;尋即陷沒,而朔州寄治并州界。後齊置朔州於古馬邑城,於西河郡置南朔州,故謂馬邑為北朔州。新唐志曰:朔州本治善陽,建中中,馬遂徙治馬邑。大元以朔州置順義節度,領鄯陽、窟谷二縣,而以馬邑縣置固州。〕
若晉陽不守,則奔突厥,
〔厥,九勿翻。〕
群臣皆以為不可,帝不從。
高阿那肱所部兵尚一萬,守高壁,
〔高壁,嶺名,在雀鼠谷南。括地志:汾州靈石縣有高壁嶺。杜佑曰:在縣東南。宋白曰:靈石縣東南有高壁嶺、雀鼠谷、汾水關,皆汾西險固之所。〕
餘眾保洛女砦。
〔砦,與寨同,柴夬翻;下同。〕
周主引軍向高壁,阿那肱望風退走。齊王憲攻洛女砦,拔之。有軍士告阿那肱招引西軍,齊主令侍中斛律孝卿檢校,孝卿以為妄。還,至晉陽,阿那肱腹心復告阿那肱謀反,
〔復,扶又翻。〕
又以為妄,斬之。
乙卯,齊主詔安德王延宗、廣寧不孝珩募兵。延宗入見,
〔珩,音行。見,賢遍翻。〕
齊主告以欲向北朔州,
〔後魏太和中,置朔州於定襄故城。高齊天保,於馬吧西南置朔州,相去三百八十里。故定襄古城之朔州有北朔州之稱。〕
延宗泣諫,不從,密遣左右先送皇太后、太子於北朔州。
丙辰,周主與齊王憲會於介休。
〔介休縣屬西河郡。〕
齊開府儀同三司韓建業舉城降,以為上柱國,封郇公。
〔降,戶江翻。郇,音荀。郇,古國名。〕
是夜,齊主欲遁去,諸將不從。
〔將,即亮翻。〕
丁巳,周師至晉陽。齊主復大赦,
〔復,扶又翻。〕
改元隆化。以安德王延宗為相國、并州刺史,總山西兵,
〔并,卑經翻。鄴都謂并州之地為山西。〕
謂曰:「并州兄自取之,兒今去矣!」延宗曰:「陛下為社稷勿動。臣為陛下出死力戰,必能破之。」
〔為,于偽翻。〕
穆提婆曰:「至尊計已成,王不得輒沮!」
〔沮,在呂翻。〕
齊主乃夜斬五龍門而出,欲奔突厥,從官多散。
〔厥,九勿翻。從,才用翻;下同。〕
領軍梅勝郎叩馬諫,乃回向鄴。時唯高唯高阿那肱等十餘騎從,
〔騎,奇寄翻。〕
廣寧王孝珩、襄城王彥道繼至,得數十人與俱。
穆提婆西奔周軍。陸令萱自殺,家屬皆誅沒周主以提婆為柱國、宜州刺史。
〔五代志:京兆郡華原縣,後魏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
下詔諭齊群臣曰:「若妙盡人謀,深達天命官榮爵賞,各有加隆。或我之將卒,逃逸彼朝,
〔將,即亮翻。朝,直遙翻。〕
無問貴賤,皆從蕩滌。」自是齊臣降者相繼。
〔降,戶江翻。〕
初,齊高祖為魏 丞相,
〔齊尊高歡廟號曰高祖。相,息亮翻。〕
以唐邕典外兵曹,戣原白建典騎兵曹,
〔騎,奇寄翻。〕
皆以善書計、工簿帳受魏任。及齊受禪,諸司咸歸尚書;唯 二薯不廢更名二省。
〔更,工衡翻。〕
邕官至錄尚書事,建官至中書令,常典二省,世稱「唐、白」。邕兼領度支,與高阿那肱有隙,阿那肱譖之齊主,敕侍中斛律孝卿總知騎兵度支。
〔度,徒洛翻。〕
孝卿事多專決,不復詣稟。
〔復,扶又翻。〕
邕自以宿習舊事,為孝卿所輕,意甚鬱鬱。
〔鬱鬱者,受抑而氣不得舒也。〕
乃齊主還鄴,邕遂留晉陽。并州將帥請於安德王延宗曰:「王不為天子,諸人實不能為王出死力。」
〔將,即亮翻。帥,所類翻。為,不偽翻。〕
延宗不得已,戊午,即皇帝位。下詔曰:「武平孱弱,
〔曰武平者,稱齊主年號。孱,士顏翻,又士眼翻。〕
政由宮
【章:十二行本「宮」作「宦」乙十一行本同。】
豎,斬關夜遁,莫知所之。王公卿士,猥見推逼,
〔猥,遝也。〕
今祗承寶位。」大赦,改元德昌。以晉昌王唐邕為宰相,齊昌王莫多婁敬顯、沭陽王
【章:十二行本「王」下有「和阿千子」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云無註本「千」作「千」。】
右衛大將軍段暢、開府儀同三司韓骨胡等為將帥。敬顯,貸文之子也。
〔此皆齊所封郡王也。五代志:西城郡石泉縣,置晉昌郡。蘄春郡蘄春縣,後齊置齊昌郡。東海郡流陽縣,東魏置沭陽郡。莫多婁貸文戰死,事見一百五十八卷梁武帝大同四年。沭,音術。〕
眾聞之,不召而至者,前後相屬。延宗發府藏及後宮美女以賜將士,
〔屬,之欲翻。藏,徂浪翻。將,即亮翻。〕
籍沒內參十餘家。齊主聞之,謂近臣曰:「我寧,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之。」左右曰:「理然。」延宗見士卒,皆親執手稱名,流涕嗚咽,眾爭為死;
〔為,于偽翻。〕
童兒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笂石以禦敵。
〔乘,登也。〕
己未,周主至晉陽。
〔考異曰:周書武帝紀:「丁巳,大軍次并州。」又云:「己未,軍次并州。」蓋丁巳前軍至,己未帝乃至也。〕
庚申,齊主入鄴。周師圍晉 陽,四合如黑雲。
〔周戎衣及旗幟皆黑,且兵多,故如黑雲。〕
安德王延宗命莫多婁敬顯、韓骨胡拒城南,和阿干子、段暢城東,自帥眾拒齊王憲於城北。
〔帥,讀 曰率。〕
延宗素肥,前如偃,後如伏,人常笑之。至是,奮大擡往來督戰,
〔擡,所角翻。〕
勁捷若飛,所向無前。和阿干子、段暢以千騎奔周軍。
〔騎,奇寄翻。〕
周主攻東門,際昏,遂入之,進焚佛寺。延宗、敬顯自門入,夾擊之,周師大亂,爭門,相填壓,寒路不得進。齊人從後斫刺,死者二千餘人。
〔塞,悉則翻。刺,七亦翻。〕
周主左右略盡,自拔無路。承御上士張壽牽馬首,
〔承御上士,蓋侍衛左右之官。〕
賀拔伏恩以鞭拂其後,
〔考異曰:北齊書安德王延宗傳作「佛恩」。今從周、齊帝紀。〕
綺嶇得出。
〔崎,丘奇翻。嶇,音區。〕
齊人奮擊,幾中之。
〔幾,居依翻,又巨希翻,近也。中,戶仲翻。〕
城東道阨曲,
〔阨,與総同,烏懈翻。〕
伏恩及降者皮子信導之,僅得免,
〔降,戶江翻。〕
時已四更。
〔夜分五更。四更,丁夜也。更,工衡翻。〕
延宗謂周主為亂兵所殺,使於積尸中求長鬣者,不得。
〔鬣,良涉翻鬚也。〕
時齊人既捷,入坊飲酒,盡人既捷,入坊飲酒,盡醉臥,延宗不得能整。
〔復,扶又翻。〕
周主出城,飢甚,欲遁去,諸將亦多勸之還。
〔將,即亮翻。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宇文忻勃然進曰:「陛下自克晉州,乘勝至此。今偽主奔波,關東響震,自古行兵,未有若斯之盛。昨日破城,將士輕敵,微有不利,何足為懷!丈夫當死中求生,敗中取勝。今破竹之勢已成,柰何棄之而去!」齊王憲、柱國王誼亦以為去必不免,段暢等又盛言城內空虛。周主乃駐馬,鳴角收兵,俄頃復振。
〔散兵復聚,則摧沮之勢振迅而起。復,扶又翻,又音如字。〕
辛酉,旦,還攻東門,克之。
〔還,復也。〕
延宗戰力屈,走至城北,周人擒之。周主下馬執其手,延宗辭曰:「死人手,何敢迫至尊!」周主曰:「兩國天子,非有怨惡,直為百姓來耳。
〔言為救民而來。為,于偽翻。〕
終不相害,勿怖也。」
〔怖,蒲故翻。〕
使復衣帽而禮之。
〔五代志: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蓋常服也。然亦有白紗烏紗之異,又有繒卓雜紗為之者。〕
唐邕等皆降於周。
〔降,戶江翻。〕
獨莫多婁敬顯奔鄴,齊主以為司徒。
延宗初稱尊號,遣使修啟於瀛州刺史任城王湝,
〔後魏置瀛州於河間。使,疏吏翻;下同。任,音壬。湝,戶皆翻,又音皆。〕
曰:「至尊出奔,宗廟事重,群公勸迫,權主號令。事寧,終歸叔父。」湝曰:「我人臣,何容受此啟!」執使者送鄴。
壬戌,周主大赦,削除齊制。收禮文武之士。
鄴伊婁謙聘於齊,
〔周遣伊婁謙聘齊,事見去年二月,此上不應有「鄴」字,蓋「初」之誤也。〕
【章:十二行本正作「初」;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其參軍高遵以情輸於齊,
〔言周將伐齊,使謙來觀釁。〕
齊人拘之於晉陽。周主既南晉陽,召謙,勞之。
〔勞,力到翻;下親勞同。〕
執遵付謙,任其報復。謙頓首,請赦之,周主曰:「卿可聚眾唾面,使其知愧。」謙曰:「以遵之眾,又非唾面可責。」
〔唾,湯臥翻。〕
帝善其言而止。謙待遵如初。
臣光曰:賞有功,誅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使異國,漏泄大謀,斯叛臣也;
〔使,疏吏翻。〕
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賜謙,使之復怨,失政刑矣!孔子謂以德報怨者何以報德。為謙者,宜辭而不受,歸諸有司,以正典刑。乃請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則美矣,亦非公義也。
23齊主命立重賞以募戰士,而竟不出物。廣寧王孝珩請「使任城王湝將幽州道兵入土門,
〔按新唐志:井陘故關,一名土門關。珩,音行。任,音壬。湝,音皆,又 古皆翻。將,即亮翻;下同。〕
揚聲趣并州,
〔趣,七喻翻;下同。〕
獨孤永業將洛州道兵入潼關,揚聲趣長安,
〔後魏自平城遷都洛陽,置司州;孝武西入關, 東。魏北都鄴,以鄴為司州,以洛陽為洛州。〕
臣請將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戰。
〔滏口,滏水之口。山海經:滏水出神茵之山。圖經:泉源瀵涌若湯焉。滏,音釜。〕
敵聞南北有兵,自然逃潰。」又請出宮入珍寶賞將士。齊主不悅。斛律孝卿請齊王親勞將士,為之撰辭,
〔將,即亮翻。勞,力到翻。為,于偽翻。撰,士免翻。〕
且曰:「宜媖慨流涕,以感淚人心。」齊主既出,臨眾,將令之,不復記所受言,
〔令,讀如軍令之令。復,扶又翻。〕
遂大笑,左右亦笑。將士怒曰:「身尚如此,吾輩何急!」皆無戰心。於是自大丞相已下,太宰、三師、大司馬、三公等官,
〔後齊制官多循後魏,大丞相、太宰,位望最為崇重。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師,擬古上公,非勳德不居。次有大司馬、大將軍,是為二大,並典司武事。次置太尉、司徒、司空,是為三公。三師、二大、三公府三門,當中開黃閤,設內屏;其階皆正一品。〕
並增員而授,或三或四,不可勝數。
〔勝,音升。數,所矩翻,計也,舊所具翻。〕
朔州行臺僕射高勱將兵侍衛太后、太子,自土門道還鄴。
〔勱,音邁。〕
時,宦官儀同三司苟子溢猶恃寵縱暴,民間雞彘,縱鷹犬搏噬取之;勱執以徇,將斬之;太后救之,得免。或謂勱曰:「子溢之徒,言成禍福,獨不慮後患邪﹖」勱攘袂曰:「今西寇已據并州,
〔周在齊之西,故謂之西寇。〕
達官率皆委叛,
〔有位任而光顯於時者為達官。委,棄也。委叛者,言棄官而叛去。〕
正坐此輩濁亂朝廷。
〔朝,直遙翻。〕
若得今日斬之,明日受誅,亦無所恨!」勱,岳之子也。
〔高岳從高歡起兵有功。〕
甲子,齊太后至鄴。
丙寅,周主出齊宮中珍寶服玩及宮女二千人,班賜將士,加立功者官爵各有差。
〔將,即亮翻。〕
周主問高延宗以取鄴之策,辭曰:「此非亡國之臣所及。」強問之,
〔強,其兩翻。〕
乃曰:「若任城王據鄴,臣不能知。
〔任,音壬。〕
若今主自守,陛下兵不血刃。」癸酉,周師趣鄴,
〔趣,七喻翻。〕
命齊王憲先驅,以上柱國陳王純為并州總管。
齊主引諸貴臣入朱雀門,
〔朱雀門,鄴宮城正南門也。〕
賜酒食,問以禦周之策,人人異議,齊主不知所從。是時人情忷懼,莫有鬬心,朝士出降,晝夜相屬。
〔忷,許勇翻。朝,直遙翻。屬,之欲翻。〕
高勱曰:「今之叛者,多是貴人,至於卒伍,猶未離心。請追五品已上家屬,置之三臺,
〔勱,音邁。考之齊制,五品已上,謂自尚書郎、中書侍郎、諫議大夫、九寺少卿、給事黃門侍郎、通直散騎常侍、尚書左,右丞、三公府長史,諮議參軍、太子三卿、直閤將軍、東宮正都督已上也。三臺,魏武帝所建,齊文宣帝又增崇之,時改為寺。〕
因脅之以戰,若不捷,則焚臺。此曹顧惜妻子,必當死戰。且王師頻北,賊徒輕我,今背城一決,
〔背,蒲妹翻。〕
理必破之。」齊主不能用。望氣者言,當有革易。齊主引尚書令高元海等議,依天統故事,禪位皇太子。天統禪位事見一百六十九卷世祖天嘉六年。〕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薛涛 李冶
晋·陈延之
安阳酒民
清·陈炼
(东汉)班固
(戰國)呂不韋 編
唐·李筌
清·李之芳
清·素阉主人
清·觉罗乌尔通阿
清·韦光黻
(唐)赵蕤
(明)宋濂 等
春秋齐·管仲
明·汪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