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本書的校勘,以清康熙蔣國祚、蔣國祥兄弟刊本為工作底本,用果親王、陳澧手校的明嘉靖黃姬水本、馮班手校的明萬曆南京國子監本、清光緒廣東學海堂本、龍溪精舍叢書覆校蔣氏本、四部叢刊影明本與之相較。迷信古書,不敢輕改一字,其蔽失之陋;遇所不解,奮筆隨意改竄,其蔽失之妄。故整理古籍一要慎重細致,二要當改則改。為了使當校改者盡量得到校改,而即使出現紕漏,也使讀者有糾正的可能,特作如下處理:凡底本不誤,他本訛誤者,一律不出注;其文字有重要不同,且具參考價值者,則出注。凡可直接改正者,逕改之,並於注中說明;疑而不能決者,亦於注中提出傾向性意見。凡屬誤文、衍文當刪者,括以圓括弧;凡已改正之正文和應補入之脫文,括以方括弧。

  二、現存後漢紀諸本多有訛脫,故本書除版本互校外,又用范曄後漢書、陳壽三國志、東觀漢記、七家後漢書諸書,比較異同,以資校助。

  三、本書前人已做過不少校勘工作,如陳澧東塾遺稿之讀後漢紀、蔣國祚兩漢紀字句異同考、陳璞兩漢紀校記、紐永建兩漢紀校釋,以及果親王、陳澧、馮班的眉批,本書不同程度地吸取了他們的成果,并于注中一一標明所出。

  四、除文字校勘外,本書注釋著重于史實的考訂,並盡量吸收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為研究東漢史的讀者提供方便。

  五、仿資治通鑑點校本之例,于諸年號下括注干支和公曆,以便檢查。

  六、本書輯得佚文七條,除附錄于書末外,且分別列入相應卷之注中,予以說明。對其一、二條有疑義者,亦考辯之。

  七、有關袁宏生平及著述的記載或評論,均不多見,是研究袁宏及其史學思想的寶貴資料。現盡力網羅,分別歸入袁宏傳及其軼事、歷代著錄及雜論、敘跋諸目下,附之書末。

  八、為讀者閱讀方便,書後還編附引用書目。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