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褔建通志臺灣府-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褔建通志臺灣府目录:
書籍簡介
弁言
重纂福建通志序一
重纂福建通志序二
重纂福建通志序三
重纂福建通志凡例
詔諭
星野
沿革
疆域
山川
城池
公署
壇廟
津梁
郵驛
水利
古蹟
戶口
田賦(雜課附)
倉儲
蠲賑
錢法
鹽法
風俗(歲時氣候附)
物產
典禮(祀典)
學校
經籍
兵制
關隘
海防
封爵
宦績
職官
選舉
人物
列女
方外
寺觀
雜錄
山川
臺灣縣
大烏山在縣東北百餘里,郡之祖山也(按舊志以木岡山為主山)。西南行十餘里,有分水崙,南北二峰,蒼翠秀削。緣崙皆細石青草,磈礧蒙茸。崙之西下,前起巨阜,則草山也;
...更多
城池
臺灣縣城:東倚層巒,西迫巨浸。雍正元年,臺灣知縣周鍾瑄創建,以木柵為城,周二千六百六十二丈,設東、西、南、北大門四,東、南、北小門三,各建臺,臺上建樓。雍正十一年,總督郝玉麟、
...更多
公署
臺灣縣
臺灣道署在府治西定坊,西向,廳事顏曰「敬事堂」,雍正十二年巡道張嗣昌增建官廳(中有斐亭,康熙間觀察高拱乾建,叢篁環植,翠色猗猗,故取衛詩有斐之義。澄臺在斐亭左
...更多
壇廟
臺灣縣
社稷壇在永康里。康熙五十年,巡道陳璸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永康里。康熙五十年,巡道陳璸建。
先農壇在長興里。
厲壇在郡城小北門外
...更多
津梁
臺灣縣
大枋橋在東安坊嶺後,架枋為之,偽鄭時建。康熙間,知府蔣毓英修。乾隆間,臺防同知方邦基、邑貢生陳河瑞先後修。嘉慶間,邑紳吳春貴、韓必昌、黃拔萃鋪以磚。道光五年,
...更多
郵驛
國朝閩省內地九府二州額設驛站,自乾隆二十一年奉文裁汰驛丞案內,所有各驛人夫俱繫實設。惟福寧府繫屬北路,向未設立驛站;臺灣府遠隔重洋,亦未設立驛站。所有二府程途,均可於各鋪�
...更多
水利
臺灣縣
鯽魚潭在縣東北,俗呼東湖,延流三十餘里,多生鯽魚,年有徵稅,亦名龍潭,禱雨輒應。
無源潭在縣東南永豐里。
承天潭、水添潭,俱文明里,在縣南
...更多
古蹟
臺灣縣
名勝
北園別館在邑治北,偽鄭為母董氏建。康熙間,臺廈道周昌因其地結亭築室,諸羅知縣季麒光顏曰「致徹」。今為海靖寺。
周昌記略:北園者何?鄭
...更多
戶口
國朝臺灣府原額人丁一萬八千八百二十七,滋生人丁一千六百五十八,土番人丁一千七百四十八(大清一統志)。實在人丁,男子成丁一萬八千八百二十七丁,外鳳山縣八社土番人丁一千七百四十八丁
...更多
田賦(雜課附)
國朝康熙三十四年,清丈福建沿海田地,而內地之經界正。自雍正二年,開墾及各番鹿場,而外洋之則壞廣(是年,覆准福建臺灣各番鹿場間曠地可以墾種者,令地方官曉諭,聽各番租與民人耕種)。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邓牧
清·徐大椿
丁绍仪
清·陈淑均
黄庭坚
成公绥
清·陈希魁
宋·黄儒
曹魏·康僧铠
清·王彦威
明·闻龙
清·巢鸣盛
邗上蒙人
(五代)徐铉撰
(南朝宋)范烨 编(唐)李贤 等注
李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