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本草求真-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本草求真目录:
简介
凡例
卷一 补剂
卷二 收涩
卷三 散剂
卷四 泻剂
卷五 血剂
卷六 杂剂
卷七 食物
卷八 主治上
卷九 主治下
卷十 总义
简介
本草求真 清 黄宫绣 公元1644-1911年
...更多
凡例
一、本草一书。首宜分其形质气味。次宜辨其经络脏腑。终宜表其证治功能。历观诸书。无不备载。然理道不明。意义不疏。徒将治效彰着。浅学医士。其奚辨焉。况有补不实指。泻不直说。或以隔一
...更多
卷一 补剂
绣按是书编次。悉从药性气味类载。如补火则以补火之药一类。滋水则以滋水之药一类。散寒则以散寒之药一类。泻热则以泻热之药一类。以便披阅。但人药性不明。或以仓卒之会。药次有难稽查。仍
...更多
卷二 收涩
[上编\卷二收涩] 温涩
收者。收其外散之意。涩者。涩其下脱之义。如发汗过多。汗当收矣!虚寒上浮。阳当收矣!久嗽亡津。津当收矣!此皆收也。泄痢不止。泄当固矣。小便�
...更多
卷三 散剂
[上编\卷三散剂] 散寒
凡病伤于七情者宜补。伤于六淫者宜散宜清。伤于七情者宜补。则补自有轻重之分。先天后天之别。伤于六淫者宜散。则散自有经络之殊。邪气之异。如轻而浅�
...更多
卷四 泻剂
[上编\卷四泻剂] 渗湿
病之切于人身者。非其火之有余。即其水之不足。火衰则水益胜。水衰则火益炽。昔人云。火偏盛者。补水配火。不必去火。水偏多者。补火配水。不必去水。�
...更多
卷五 血剂
上编 卷五 血剂
[上编\卷五血剂] 温血
人身气以卫外。血以营内。有气以统血。则血始能灌溉一身。而凡目得藉血以视。耳得藉血以听。手得藉血以摄。掌得藉血以握。足�
...更多
卷六 杂剂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病不外乎虚实寒热。治不越乎攻补表里。所以百病之生。靡不根于虚实寒热所致。即治亦不越乎一理以为贯通。又安有杂治杂剂之谓哉?惟是虚实异形。寒�
...更多
卷七 食物
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盖物有寒有热。犹人脏腑有阴有阳。脏阳而不得平性寒之物以为之协。则脏其益阳矣。脏阴而不得乎性热之物以为之济。则脏其益阴矣。脏有阴阳兼见之症
...更多
卷八 主治上
[下编\卷八主治上] 脏腑病症主药
绣按人生疾苦。非属外感有余。即属内伤不足。然究其要。总不越乎脏气偏胜以为致害。盖人脏气不明。药性不知。无论病症当前。宜凉宜热。根蒂�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杜牧
清·甘韩
(明)朱星祚 编
(清)赵吉士
明·徐上达
宋·沮渠京声
宋·晁公武
(清)湯球輯
梅毅
清·瞿镛
晋·习凿齿
宋·蔡襄
(唐)韩愈撰;(宋)魏仲举编
王国维著
元·朱世杰
西晋·竺法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