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焦氏易林注-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焦氏易林注目录:
书籍相关
焦氏易林注叙
焦氏易林注例言
校勘记说例
易林逸象原本考
读注须知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焦氏易林注跋
书籍相关
书籍相关
尚氏著《焦氏易诂》和《焦氏易林注》两部力作,特别是《焦氏易林注》可谓精彩绝伦,从而使先秦象数易学复明于世,其功甚伟!他在《焦氏易林注·例言》中说:“《易林
...更多
焦氏易林注叙
昔者同年友尚君节之着《焦氏易诂》,河北大儒王晋卿先生见之曰:“此书将二千年易家之肓词呓说一一驳倒,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陈散原与王晋卿书曰:“读尚氏《焦氏
...更多
焦氏易林注例言
西汉释易之书,其完全无缺者,只有《焦氏易林》与杨子《太玄》,乃《太玄》至汉末宋衷首为之注,吴陆绩因之作释失,范望更因宋陆而集其成。至唐王涯、宋许翰、司马光等更起迭为而注益详,独
...更多
校勘记说例
一、《易林》以象学失传之故,讹字独多,有形讹者,有音讹者,各本与各本不同,从违至为困难,本注所依据者有三本:一黄本。黄本乃瞿昙谷从钱牧斋宋本临得,后陆敕先复为详校。嘉庆间陆本归
...更多
易林逸象原本考
易林逸象,其与易有关,可以解经、并可以正易注之误者,其详皆在《焦氏易诂》中,凡百七十余象;其与易无关推广之象,尚不知其几千百,皆省而不录,录其有关者下注明其所本,以见此逸象仍原
...更多
读注须知
一、一卦有四象,上卦下卦、上互下互是也。注中于互卦往往省去互字,不可不知。
二、注中往往言通某卦、伏某卦、对某卦,实皆伏象。先生云,本宜一律用一名词,乃注
...更多
卷一
乾之第一
乾。道陟石阪,胡言连謇。译瘖且聋,莫使道通。请谒不行,求事无功。乾为道、为陟、为山,故曰石阪。为言,在西北,故曰胡言。连謇,口吃也。震为鸣,坎为耳,
...更多
卷二
需之第五
需。久旱三年,草木不生。粢盛空乏,无以供灵。通《晋》。离火艮火,故曰久旱。离数三,坤为年,故曰三年。震为生、为草木,震覆,故不生。震为粢、为簠簋,�
...更多
卷三
小畜之第九
小畜。白鸟衔饵,鸣呼其子。斡枝张翅,来从其母。伯仲叔季,元贺举手。巽为白,离为鸟,兑口为衔,巽为饵。通《豫》。震为鸣、为子、为枝、为羽、为斡、
...更多
卷四
同人之第十三
同人。櫜置山颠,销锋铸刃。示不复用,天下大欢。通《师》。坤为櫜,震为陵,乾亦为山陵、为颠。艮为锋刃,艮覆故销、故不用。坤为天下,震乐故曰大欢。○
...更多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僧详
清·石寿堂
曾国藩著 王澧华编
元·杨载
唐·张志和
清·和珅
明·袾宏
赵汝珍
宋·智觉
清·冯舒
清·吴之振
(明)徐祯稷
(宋)何去非
后晋·刘昫等
宋·邵彦和
宋·陈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