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全漢文卷五十三-全漢文
全漢文卷五十三
烏程嚴可均校輯
揚雄三
難蓋天八事
其一云。日之東行。循黃道。書中規。牽牛距北極北百一十度。東井距北極南七十度并百八十度。周三徑一。二十八宿周天。當五百四十度。今三百六十度。何也。
其二曰。春秋分之日正。出在卯。入在酉。而書漏五十刻。即天蓋轉。夜當倍晝。今夜亦五十刻。何也。
其三曰。日入而星見。日出而不見。即斗下見日六月。不見日六月。北斗亦當見六月。不見六月。今夜常見。何也。
其四曰。以蓋圖視天河。起斗而東入狼弧閒。曲如輪。今視天河。直如繩。何也。
揚雄 一
其五日。周天二十八宿。以蓋圖視天。星見者當少。不見者當多。今見與不見等。何。出入無冬夏。而兩宿十四星當見。不以日長短故見有多少。何也。
其六曰。天至高也。地至卑也。日託天而旋。可謂至高矣。縱人目可奪。水與景不可奪也。今從高山之上。設水平以望日。則日出水平下。影上行。何也。若天體常高。地體常卑。日無出下之理。于是蓋天無以對也。
其七曰。視物近則大。遠則小。今日與北斗。近我而小。遠我而大。何也。
其八曰。視蓋橑與車輻閒。近杠轂即密。益遠益疏。今北極為天杠轂。二十八 宿為天橑輻。以星度度天。南方次地星閒當數倍。今交密。何也。
(隋書天文志一。又開元占經二。)
解嘲
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號曰解嘲。其辭曰。
客嘲揚子曰。吾聞上世之士。人網人紀。不生則已。生則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青 紫。朱丹其轂。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目如燿星。舌如電光。壹從壹衡。論者莫當。顧而作太玄五千文。支葉扶疏。獨說十餘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纖者入無倫。然而位不過侍郎。擢纔給事黃門。意者玄得母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揚子笑而應之曰。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往者周罔解結。群鹿爭逸。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並為戰國。士亡常君。國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
揚雄 二
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坏以遁。是故騶洐以頡亢而取世資。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後陶塗。東南一尉。西北一候。徽以糾墨。制已質鈇。散以禮樂。風以詩書。曠以歲月。結以倚廬。天下之士。雷動雲合。魚鱗雜襲。咸營于八區。家家自以為稷契。人人自以為咎繇。戴縰垂纓而談者。皆擬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嬰與夷吾。當塗者入青雲。失路者委溝渠。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譬若江湖之雀。勃解之鳥。乘鴈集不為之多。雙鳧飛不為之少。昔三仁去而殷虛。二老歸而周熾。子胥死而吳亡。種螽存而粵伯。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范睢以折摺而凶危穰侯。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故當其有事也。非蕭曹子房平勃樊霍。則不能安。當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亡所患。故世亂則聖哲馳騖而不足。世治則庸夫高枕而有餘。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或倚夷門而笑。或橫江潭而漁。或七十說而不遇。或立談閒而封侯。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擁帚彗而先驅。是以頗得信其舌而奮其筆。窒隙蹈瑕而無所詘也。當今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師。群卿不揖客。將相不俛眉。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談者宛而固聲。欲行者擬足而投跡。鄉使上世之士處虖今。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獨可抗疏。時道是非。高得待詔。下觸聞罷。又安得青紫。且吾聞之也。炎炎者滅。隆隆者絕。觀雷觀火。為盈為實。天收其聲。地藏其熱。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極者宗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極。爰清爰靜。游神之廷。惟寂惟寞。守德之宅。世異事變。人道不殊。彼我易時。未知何如。今子迺以鴟梟而笑鳳皇。執蝘蜓而嘲龜龍。不亦病乎。子徒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之病甚。不遭臾跗扁鵲。悲夫。客曰。然則靡玄無所成名乎。范蔡以下。何必玄哉。楊子曰。范睢魏之亡命也。折脅拉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激卬萬乘之主。
揚雄 三
介涇陽。抵穰侯而代之。當也。蔡澤山東之匹夫也。顉頤折頞。涕 流沫。西揖彊秦之相。搤其咽。炕其氣。附其背而奪其位。時也。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雒陽。婁敬委輅脫輓。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舉中國徙之長安。適也。五帝垂典。三王傳禮。百世不易。叔孫通起于枹鼓之閒。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甫刑靡敝。秦法酷烈。聖漢權制而蕭何造律。宜也。故有造蕭何律于唐虞之世。則誖矣。有作叔孫通儀于夏殷之時。則惑矣。有建婁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則繆矣。有談范蔡之說于金張許史之閒。則狂矣。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嚮若阺隤。唯其人之贍知哉。亦會其時之可為也。故為可為于可為之時。則從。為不可為于不可為之時。則凶。夫藺先生收功于章臺。四皓采榮于南山。公孫創業于金馬。票騎發跡于祁連。司馬長卿竊訾于卓氏。東方朔割名于細君。僕誠不能與此數公者並。故默然獨守吾太玄。
(漢書本傳。文選蓺文類聚二十五。)
解難
雄以為經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客有難玄太深。眾人之不好也。雄解之。號曰解難。其辭曰。
客難揚子曰。凡著書者。為眾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于比耳。今吾子乃抗辭幽說。閎意眇指。獨馳騁于有亡之際。而陶冶大罏。旁薄群生。歷覽者茲年矣。而殊不寤。亶費精神于此。而煩學者于彼。譬畫者畫于無形。弦者放于無聲。
(文選曹子建七啟注引作譬若畫者放于無形。絃者放于無聲。)
殆不可乎。揚子曰。俞。若夫閎言崇議。幽微之塗。蓋難與覽者同也。昔人有觀象于天。視度于地。察法于人者。天麗且彌。地普而深。昔人之辭。迺玉迺金。彼豈好為艱難哉。勢不得已也。獨不見翠虯絳螭之將登虖天。必聳身于蒼梧之淵。不階浮雲。翼疾風。虛舉而上升。則不能撠膠葛。騰九閎。日月之經。
揚雄 四
不千里。則不能燭六合燿八絃。
(文選劉楨贈徐幹詩注引自日月之經至此同。)
泰山之高。不嶕嶢。則不能浡滃雲而散歊蒸。是以宓犧氏之作易也。綿絡天地。
(北堂書鈔十七制作引伏義作易綿絡天地。)
經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錯其象而彖其辭。然後發天地之臧。定萬物之墓。典謨之篇。雅頌之聲。不瘟純深潤。則不足以揚鴻烈而章緝熙。蓋胥靡為宰。寂寞為尸。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語叫叫。大道低回。是以聲之眇者。不可同于眾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辭之衍者。不可齊于庸人之聽。今夫弦者。
(文選張協七命注引弦作絃。)
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試為之施咸池。揄六莖。發簫韶。詠九成。則莫有和也。是故鍾期死。伯牙絕絃破琴。而不肯與眾鼓。獿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師曠之調鍾。俟知音者之在後也。孔子作春秋。幾君子之前睹也。
(陸績述玄引候知音之在後。孔子作春秋。冀君子之將睹。)
都聃有遺言。貴知我者希。此非其操與。
(梅鼎祚文紀。)
蜀王本紀
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叢、柏濩、魚鳧、
(案。文選蜀都賦劉注引下有蒲澤二字。)
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衽。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已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文選蜀都賦劉注。魏都賦劉注。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御覽一百六十六。 案。御覽引作凡四千歲。)
蜀王之先名朁叢。後代名曰柏濩。後者名魚鳧。
(案。初學紀八。蓺文類聚六。御覽一百六十六引作次曰伯雍又次曰魚鳧。)
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魚鳧田于湔山。得仙。今廟祀之于湔。時蜀民稀少。
(御覽一百六十六。又九百一十三。)
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
(案。史記三代世表索隱。引作朱提有男子杜宇。)
從天墮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井中出。為杜宇妻。乃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
(案。御覽一百六十六引。下有移居故邦邑四字。)
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復出。
(文選思玄賦注。御一百六十六。又八百八十八。)
揚雄 五
望帝積百餘歲。荊有一人名鱉靈。
(案。漢書注文選注引作鱉令。)
其尸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尸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慚媿。自以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授之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帝生盧保。亦號開明。
(後漢書張衡傳注。文選思玄賦注。御覽八百八十八。又九百二十三。事類賦注六。)
望帝去時子鴃鳴。故蜀人悲子鴃鳴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後[後當作從]天墮。
(御覽九百二十三。)
開明帝下至五代。有開明尚。始去帝號。復稱王也。
(後漢書張衡傳注。)
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無五丁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號曰石牛。千人不能動。萬人不能移。
(蓺文類聚七。御覽八百八十八。)
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秦惠王遺張儀司馬錯定蜀。因築成都而縣之。成都在赤里街。張若徙置少城內。始造府縣寺舍。今與長安同制。
(御覽八百八十八。寰宇記七十二。)
秦惠王時。蜀王不降秦。秦亦無道出于蜀。蜀王從萬餘人東獵褒谷。卒見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遺蜀王。蜀王報以禮物。禮物盡化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賀曰。土者地也。秦當得蜀矣。
(御覽三十七。又四百七十八。又八百十一。又八百七十二。又八百八十八。事類賦注九。)
秦惠王本紀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
(案。御覽八百八十八。引作秦王恐無利[利當作相]見處。乃刻五石牛。)
置金其後。蜀人見之。以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養卒以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為然。即發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後遣丞相張儀等。隨石牛道伐蜀焉。
(北堂書鈔一百十六。蓺文類聚九十四。白帖九十六。御覽三百五。又八百八十八。)
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居蜀之後。不習水土。欲歸。蜀王心愛其女。留之。乃作伊鳴之聲六曲以舞之。
(北堂書鈔一百六。御覽八百八十八。 案。北堂書鈔引作乃東平之歌以樂也。)
揚雄 六
武都丈夫化為女子。
(案。御覽八百八十八引。武都上有或曰前三字。)
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娶以為妻。
(案。蓺文類聚作為夫人。)
不習水土。疾病欲歸。蜀王留之。無幾物故。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于成都郭中葬之。蓋地三畝。高七丈。號曰武擔。
(案。開元占經引作又怨之。號曰武擔。)
以石作鏡一枚。表其墓。徑一丈。高五尺。
(後漢書任文公傳注。三國志蜀先主傳注。北堂書鈔九十四。又一百三十六。初學記五。蓺文類聚六。又七十。開元占經一百十三。御覽五十二。又七百十七。又八百八十八。事類賦注七。)
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獻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愛之。遣五丁迎女。還至梓潼。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壓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為石。蜀王登臺。望之不來。因名五婦侯臺。蜀王親埋作冢。皆致萬石。以誌其墓。
(初學記五。蓺文類聚七。又九十六。白貼五。御覽五十二。又三百八十六。又八百八十八。又九百三十四。事類賦注二十八。)
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王開明拒戰不利。退走武陽。獲之。
(寰宇記七十二。)
張儀伐蜀。蜀王開明戰不勝。為儀所滅。
(史記秦本紀索隱。)
秦王誅蜀侯惲後。迎葬咸陽。天雨三月不通。因葬成都。蜀人求雨。祠蜀侯。必雨。
(御覽十一。)
蜀王有鸚武舟。
(初學記二十五。御覽一百三十七。)
秦為太白船萬艘。欲以攻楚。
(本注曰。太白船名。初學記二十五。)
秦為舶舡萬艘。欲攻楚。
(御覽七百六十九。事類賦注十六。)
秦襄王時。宕渠郡獻長人。長二十五丈六尺。
(法苑珠林八。御覽三百七十七。)
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于石紐。其地名痢兒畔。禹母吞珠孕禹。坼副而生于縣塗山。娶妻生子。名啟。于今塗山有禹廟。亦為其母立廟。
(史記夏本紀正義。初學記九。御覽八十三。又五百三十一。)
老子為關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別曰。子行道千日後。于成都青羊肆尋吾。今為青牛觀是也。
(御覽一百九十一。寰宇記七十二。)
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水精。因曰石犀里也。
(北堂書鈔三十九。蓺文類聚九十五。御覽八百九十。)
揚雄 七
李冰以秦時為蜀守。謂汶山為天彭闕。號曰天彭門。云亡者悉過其中。鬼神精靈數見。
(寰宇記七十三。)
(湔氐道。)
縣前有兩石。對如闕。號曰彭門。
(續漢郡國志補注。)
宣帝地節中。始穿鹽井數十所。
(御覽八百六十五。)
趙充國頌
明靈惟宣。戎有先零。先零昌狂。侵漢西疆。漢命虎臣。惟後將軍。整我六師。是討是震。既臨其域。諭以威德。有守矜功。謂之弗克。請奮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從之鮮陽。營平守節。婁奏封章。料敵制勝。威謀靡亢。遂克西戎。還師于京。鬼方賓服。罔有不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詩人歌功。乃列于雅。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漢書趙充國傳。文選。蓺文類聚五十九。)
劇秦美新
諸吏中散大夫臣雄稽首再拜。上封事皇帝陛下。臣雄經術淺薄。行能無異。數蒙渥恩。拔擢倫比。與群賢並。媿無以稱職。臣伏惟陛下以至聖之德。龍興登庸。欽明尚古。作民父母。為天下主。執粹清之道。鏡照四海。聽聆風俗。博覽廣包。參天貳地。兼並神明。配五帝。冠三王。開闢以來。未之聞也。臣誠樂昭著新德。光之罔極。往時司馬相如作封禪一篇。以彰漢氏之休。臣常有顛眴病。恐一旦先犬馬填溝壑。所懷不章。長恨黃泉。敢竭肝膽。寫腹心。作劇秦美新一篇。雖未究萬分之一。亦臣之極思也。臣雄稽首再拜以聞。曰。權輿天地未祛。雎雎盱盱。或玄而萌。或黃而牙。玄黃剖判。上下相嘔。爰初生民。帝王始存。在乎混混茫茫之時。舋聞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云也。厥有云者。上罔顯于羲皇。中莫盛于唐虞。邇靡著于成周。仲尼不遭用。春秋困斯發。言神明所祚。兆民所託。罔不云道德仁義禮智。獨秦屈起西戎。邠荒岐雍之疆。因襄文宣靈之僭跡。立基孝公。茂惠文。奮昭莊。至政破縱擅衡。并吞
揚雄 八
六國。遂稱乎始皇。盛從鞅儀韋斯之邪政。馳騖起剪恬賁之用兵。 滅古文。刮語燒書弛禮崩樂。塗民耳目。遂欲流唐漂虞。滌殷蕩周。 除仲尼之篇籍。自勤功業。改制度軌量。咸稽之于秦紀。是以者儒碩老。抱其書而遠遜。禮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談。來儀之鳥。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潛。大茀經霣。巨狄鬼信之妖發。神歇靈繹。海水群飛。二世而亡。何其劇與。帝王之道。兢兢乎不可離已。夫能貞而明之者窮詳瑞。回而昧之者極妖愆。上覽古在昔。有憑應而尚缺。焉壤徹而能全。故若古者稱堯舜。威侮者陷桀紂。況盡汎掃前聖數千載功業。專用已之私。而能享祜者哉。會漢祖龍騰豊沛。奮迅宛葉。自武關與項羽戮力咸陽。創業蜀漢。發跡三秦。剋項山東。而帝天下。擿秦政慘酷尢煩者。應時而蠲。如儒林刑辟厤紀圖典之用稍增焉。秦餘制度。項氏爵號。雖違古而猶襲之。是以帝典闕而不補。王網弛而未張。道極數殫。闇忽不還。逮至大新受命。上帝還資。后土顧懷。玄符靈契。黃瑞涌出。滭浡沕潏。川流海渟。雲動風偃。霧集雨散。誕彌八圻。上陳天庭。震聲日景。炎光飛響。盈塞天淵之閒。必有不可辭讓云爾。于是乃奉若天命。窮寵極崇。與天剖神符。地合靈契。創億兆。規萬世。奇偉倜儻詭譎。天祭地事。其異物殊怪。存乎五威將帥班乎天下者。四十有八章。豋假皇穹。鋪衍下土。非新家其疇離之。卓哉煌煌。真天子之表也。若夫白鳩丹烏。素魚斷蛇。方斯薎矣。受命甚易。格來甚勤。昔帝纘皇。王纘帝。隨前踵古。或無為而治。或損益而亡。豈知新室委心積意。儲思垂務。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勤勤懇懇者。非秦之為與。夫不勤勤則前人不當。不懇懇則學德不愷。是以發秘府。覽書林。遙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禮樂之場。胤殷周之失業。紹唐虞之絕風。懿律嘉量。金科玉條。神卦靈兆。古文畢發。煥炳照曜。靡不宣臻。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兗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終以尊之。
揚雄 九
親九族淑以穆之。夫改定神祇。上儀也。欽脩而祀。咸秩也。明堂雍臺。壯觀也。九廟長壽。極孝也。制成六經。洪業也。北懷單于。廣德也。若復五爵。度三壤。經井田免人役[免人役下落方甫刑三字] 馬法。恢崇祇庸爍德懿和之風。廣彼搢紳講習言諫箴誦之塗。振鷺之聲充庭。鴻鸞之黨漸階。俾前聖之緒。布濩流衍而不韞韣。郁郁乎煥哉。天人之事盛矣。鬼神之望允塞。群公先正。莫不夷儀。姦宄寇賊。罔不振威。紹少典之苗。著黃虞之裔。帝典闕者已補。王綱弛者已張。炳炳麟麟。豈不懿哉。厥被風濡化者。京師沈潛。甸內 洽。侯衛厲揭。要荒濯沐。而術前典。巡四民。迄四嶽。增封泰山。禪梁父。斯受命者之典業也。蓋受命日不暇給。或不受命。然猶有事矣。況堂堂有新。正丁厥時。崇嶽渟海通瀆之神。咸設壇場。望受命之臻焉。海外遐方。信延頸企踵。回面內嚮。喁喁如也。帝者雖勤。惡可以已乎。宜命賢哲作帝典一篇。舊三為一襲。以示來人。摛之罔極。令萬世常戴巍巍。履栗栗。 馨香。含甘實。鏡純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聲。則百工伊凝。庶積咸喜。荷天衢。提地釐。斯天下之上則已。庶可試哉。
(文選。蓺文類聚十。)
連珠
臣聞明君取士。貴拔眾之所遺。忠臣薦善。不廢格而
(疑當作之。)
所排。是以巖穴無隱。而側陋章顯也。
(蓺文類聚五十七。)
臣聞天下有三樂。有三憂焉。陰陽和調。四時不忒。年豊物遂。
(一作年穀豊遂。)
無有夭折。災害不生。兵戎不作。天下之樂也。聖明在上。祿不遺賢。罰不偏罪。君子小人。各處其位。眾人
(一作眾臣。)
之樂也。吏不苟暴。役賦不重。財力不傷。安土
(一作女工。)
樂業。民之樂也。亂則反焉。故有三憂。
(御覽四百六十八。又四百六十九。)
兼聽獨斷。聖王之法也。
(文選。干寶晉紀總論注。)
古之人主所以統天者。不遠焉。
(文選陸機五等論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姚秦·
(唐)上官仪
清·庄纶裔
许啸天
宗喀巴
明·张时彻
南朝宋·陆修静
五代·柳坤用
范成大
宋·刘渊
(后唐)冯贽撰
周·公孙龙
清·吴长元
(清)山阴俞蛟清源
宋·慧洪
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