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全漢文卷五-全漢文
全漢文卷五
烏程嚴可均校輯
昭帝
帝諱弗陵。武帝少子。後元二年二月立為皇太子。即位。改元三。始元、元鳳、元平。在位十三年。謚曰孝昭皇帝。
免田租詔始元二年八月
往年災害多。今年蠶麥傷。所振貸種食勿收責。毋令民出今年田租。
(漢書昭紀。)
止出馬詔始元四年七月
比歲不登。民匱于食。流庸未盡還。往時令民共出馬。其止勿出。諸給中都官者。且減之。
(漢書昭紀。)
昭帝 一
舉賢良文學詔始元五年六月
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其令三輔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賜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
(漢書昭紀。)
立毋波為鉤町王詔始元六年七月
鉤町侯毋波率其君長人民擊反者。斬首捕虜有功。其立毋波為鉤町王。大鴻臚廣明將率有功。賜爵關內侯。食邑。
(漢書昭紀。)
賜韓福等詔元鳳元年三月
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修孝弟。以教鄉里。行道舍傳舍。縣次具酒肉。食從者及馬。長吏以時存問。常以歲八月賜羊一頭。酒二斗。不幸死者。賜複衾一。祠以中牢。
(漢書龔勝傳。昭帝時。涿郡韓福以德行徵至京師。賜策書束帛遣歸。詔云云。又見昭紀有刪節。歲八月作正月。複衾一作衣被一襲。)
賞誅上官桀等功詔元鳳元年十月
左將軍安陽侯桀、驃騎將軍桑落侯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數以邪枉干輔政。大將軍不聽而懷怨望。與燕王通謀。置驛往來相約結。燕王遣壽西長孫縱之等賂遺長公主丁外人。謁者杜延年。大將軍長史公孫遺等。交通私書。共謀令長公主置酒。伏兵殺大將軍光。徵立燕王為天子。大逆毋道。故稻田使者燕倉先發覺。以告大司農敞。敞告諫大夫延年。延年以聞。丞相徵事任宮手捕斬桀。丞相少史王壽誘將安入府門。皆已伏誅。吏民得以安。封延年、倉、宮、壽皆為列侯。
(漢書昭紀。)
赦燕太子等詔元鳳元年十月
燕王迷惑失道。前與齊王子劉澤等為逆。抑而不揚。望王反道自新。今迺與長公主左將軍桀等謀危宗廟。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與燕王上宮桀等謀反父母同產當坐者。皆免為庶人。其吏為桀等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除其罪。
(漢書昭紀。)
昭帝 二
免今年馬口錢詔元鳳二年六月
朕閔百姓未贍。前年減漕三百萬石。頗省乘輿馬及苑馬。以補邊郡三輔傳馬。其令郡國毋斂今年馬口錢。三輔太常郡得以叔粟當賦
(漢書昭紀。)
免明年漕詔元鳳三年正月
迺者民被水災。頗匱于食。朕虛倉廩。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貸。非丞相御史所請邊郡受牛者。勿收責。
(漢書昭紀。)
封范明友為平陵侯詔元鳳四年四月
度遼將軍明友前以羌騎校尉將羌王侯君長以下擊益州反虜。後復率擊武都反氐。今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其封明友為平陵侯。
(漢書昭紀。)
封傅介子為義陽侯詔元鳳四年四月
樓蘭王安歸常為匈奴閒。候遮漢使者。發兵殺略衛司馬安樂。光祿大夫忠。期門郎遂成等三輩。及安息大宛使。盜取節印獻物。甚逆天理。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之北闕。以直報怨。不煩師眾。其封介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土刺王者皆補侍郎。
(漢書傅介子傳。)
以叔粟當賦詔元鳳六年夏
夫穀賤傷農。今三輔太常穀減賤。其令以叔粟當今年賦。
(漢書昭紀。)
封張安世為富平侯詔元鳳年
右將軍光祿勳安世。輔政宿衛。肅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寍。夫親親任賢。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為富平侯。
(漢書張安世傳。)
減口賦錢詔元平元年二月
天下以農桑為本。日者省用。罷不急官。減外繇。耕桑者益眾。而百姓未能家給。朕甚愍焉。其減口賦錢。
(漢書昭紀。)
昭帝 三
賜燕王旦璽書元鳳元年
昔高皇帝王天下。建立子弟。以濟屏社稷。先日諸呂陰謀大逆。劉氏不絕若髮。賴絳侯等誅討賊亂。尊立孝文。以安宗廟。非以中外有人表裏相應故邪。樊、酈、曹、灌。攜劍推鋒。從高皇帝懇[懇當作墾]菑除害。耘鉏海內。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勤苦至矣。然其賞不過封侯。今宗室子孫。曾無暴衣露冠之勞。裂地而王之。分財而賜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今王骨肉至親。敵吾一體。迺與他姓異族。謀害社稷。親其所疏。疏其所親。有逆悖之心。無忠愛之義。如使古人有知。當何面目復奉齊酎見高祖之廟乎。
(漢書武五子傳。)
藍田覆車山鼎文元平元年
宜君王。和四方。調滋味。去腥傷。
(鼎錄。)
宣帝
帝諱詢。字次卿。本名病己。戾太子孫。元平元年。霍光廢昌邑王迎封陽武侯。尋即位。改元七。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在位二十五年。謚曰孝宣皇帝。廟號中宗。
議罰廣州王去制本始三年
朕不忍致王于理。議其罰。
(漢書景十三王傳。)
益封霍光詔本始元年正月
夫 有德。賞元功。古今通誼也。大司馬大將軍光。宿衛忠正。宣德明恩。守節秉誼。以安宗廟。其以河北東武陽益封光萬七千戶。
(漢書霍光傳。)
益封張安世詔本始元年正月
夫 有德。賞有功。古今之通誼也。車騎將軍光祿勳富平侯安世。宿衛忠正。宣德明恩。勤勞國家。守職秉義。以安宗廟。其益封萬六百戶。功次大將軍光。
(漢書張安世傳。 案。此與益封霍光祇是一詔。史家分載于兩傳。互有刪節耳。)
宣帝 四
封賜功臣詔
故丞相安平侯敞等
(楊敞)
居職守位。與大將軍光車騎將軍安世建議定策。以安宗廟。功賞未加而薨。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陽平侯義
(蔡義)
度遼將軍平陵侯明友
(范明友)
、前將軍龍雒侯增
(韓增)
、太僕建平侯延年、
(杜延年)
、太常蒲侯昌
(蘇昌)
、諫大夫宜春侯譚
(王譚)
、當塗侯平
(或即魏聖)
、杜侯屠耆當
(復陸屠耆堂)
、長信少府關內侯勝
(夏侯勝)
邑戶各有差。封御史大夫廣明為昌水侯
(田廣明)
。後將軍充國為營平侯
(趙充國)
。大司農延年為陽城侯。
(田延年)
少府樂成為爰氏侯。
(史樂成)
光祿大夫遷為平丘侯
(王遷)
。賜右扶風德
(周德)
、典屬國武
(蘇武)
、廷尉光
(李光)
、宗正德
(劉德)
、大鴻臚賢
(韋賢)
、詹事畸
(宋畸)
、光祿大夫吉
(丙吉)
、京輔都尉廣漢
(趙廣漢)
爵皆關內侯。德武食邑。
(漢書宣紀。)
議戾太子廟謚詔本始元年六月
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號謚歲時祠。其議謚。置園邑。
(漢書宣紀。又見武五子傳。)
議武帝廟樂詔本始二年五月
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義。選明將。討不服。匈奴遠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蠻鄉風。款塞來享。建太學。修郊祀。定正朔。協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應。寶鼎出。白麟獲。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其議奏。
(漢書宣紀。)
朕以眇身。蒙遺德。承聖業。奉宗廟。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仁誼。厲威武。北征匈奴。單于遠遁。南平氐、羌、昆明、甌駱、兩越。東定薉駱朝鮮。廓地斥境。立郡縣。百蠻率服。款塞自至。珍貢陳于宗廟。協音律。造樂歌。薦上帝。封太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開聖緒。尊賢顯功。興滅繼絕。褒周之後。備天地之禮。廣道術之路。上天報況。符瑞並應。寶鼎出。白麟獲。海效鉅魚。神人並見。山稱萬歲。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朕甚悼焉。其與列侯二千石博士議。
(漢書夏侯勝傳。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詔丞相御史。 案。此詔視本紀更詳。而未可合併。故兩載之。)
振貸貧民詔本始四年正月
蓋聞農者。興德之本也。今歲不登。已遣使者振貸困乏。其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使歸就農業。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書人穀。輸長安倉。助貸貧民。民以車船載穀入關者。得毋用傳。
(漢書宣紀。)
宣帝 五
地震詔本始四年四月
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業。奉宗廟。託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迺者地震北海琅邪。壞祖宗廟。朕甚懼焉。丞相御史其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經學之士。有以應變。輔朕之不逮。毋有所諱。令三輔太常內郡國舉賢良方正各一人。律令有可蠲除以安百姓。條奏。被地震壞敗甚者。勿收租賦。
(漢書宣紀。又見夏侯勝傳。)
復宗室屬籍詔地節元年
蓋聞堯親九族。以和萬國。朕蒙遺德。奉承聖業。惟念宗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若有賢材。改行勸善。其復屬。使得自新。
(漢書宣紀。)
霍光薨下詔地節二年三月
故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有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誼。率三公諸侯九卿大夫。定萬世策。以安宗廟
(霍光傳作社稷。)
。天下蒸庶。咸以康寍。功德茂盛。朕甚喜之。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毋有所與。功如蕭相國。
(漢書宣紀。又見霍光傳。)
賜王成爵秩詔地節三年三月
蓋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猶不能以化天下。今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治有異等之效。其秩成中二千石。賜爵關內侯。
(漢書宣紀。又見循吏王成傳。)
詔二千石地節三年三月
鰥寡孤獨高年貧困之民。朕所憐也。前下詔假公田貸種食。其加賜鰥寡孤獨高年帛。二千石嚴教吏謹視遇。毋令失職。令內郡國舉賢良方正可親民者。
(漢書宣紀。)
封霍雲為冠陽侯
宣成侯光。宿衛忠正。勤勞國家。善善及後世。其封光兄孫中郎將雲為冠陽侯。
(漢書霍光傳。)
宣帝 六
地震詔地節三年十月
迺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朕既不德。不能附遠。是以邊境屯戍未息。今復飭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其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
(漢書宣紀。)
池禦未御幸者。假與貧民。郡國宮館。勿復修治。流民還歸者。假公田。貸種食。且勿算事。
(漢書宣紀。)
舉孝弟詔地節三年十一月
朕既不逮。導民不明。反側晨興。念慮萬方。不忘元元。惟恐羞先帝聖德。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歷載臻茲。然而俗化闕焉。傳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其令郡國舉孝弟有行義聞于鄉里者各一人。
(漢書宣紀。)
置廷平詔地節三年十二月
閒者吏用法。巧文寖深。是朕之不德也。夫決獄不當。使有罪興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傷之。今遣廷史與郡鞫獄。任輕祿薄。其為置廷平。秩六百石。員四人。其務平之。以稱朕意。
(漢書刑法志。)
喪不繇詔地節四年二月
導民以孝。則天下順。今百姓或遭衰絰凶災。而吏繇事。使不得葬。傷孝子之心。朕甚憐之。自今諸有大父母父母喪者。勿繇事。使得收斂送終。盡其子道。
(漢書宣紀。宋書禮志二。)
子匿父母等罪勿坐詔地節四年五月
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于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
(漢書宣紀。)
宣帝 七
誅霍禹等詔地節四年七月
迺者東織室令張赦使魏郡豪李竟報冠陽侯霍雲謀為大逆。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冀其自新。今大司馬博陸侯禹與母宣成侯夫人顯、及從昆弟冠陽侯雲、樂平侯山、諸姊妹婿度遼將軍范明友、長信少府鄧廣漢、中郎將任勝、騎都尉趙平、長安男子馮殷等謀為大逆。顯前又使女侍醫 于衍進藥殺共哀后。謀毒太子。欲危宗廟。逆亂不道。咸服其辜。諸為霍氏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皆赦除之。
(漢書宣紀。)
迺者東織室令史張赦使魏郡豪李竟報冠陽侯霍雲謀為大逆。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冀其自新。今大司馬博陸侯禹與母宣成侯夫人顯、及從昆弟子冠陽侯雲、樂平侯山、諸姊妹婿謀為大逆。欲詿誤百姓。賴祖宗神靈。先發得。咸伏其辜。朕甚悼之。諸為霍氏所詿誤事在丙申前未發覺在吏者。皆赦除之。男子張章先發覺。已語期門董忠。忠告左曹楊惲。惲告侍中金安上。惲召見對狀後章上書以聞。侍中史高與金安上建發其事。言無入霍氏禁闥。卒不得遂其謀。皆讎有功。封章為博成侯。忠高昌侯。惲平通侯。安上都成侯。高樂陵侯。
(漢書霍光傳。 案。此與宣紀所載互有詳略。故並錄之。)
減鹽賈詔地節四年九月
朕惟百姓失職不贍。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吏或營私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之。今年郡國頗被水災。已振貸鹽民之食。而賈咸貴。眾庶重困。其減天下鹽賈。
(漢書宣紀。)
歲上繫囚詔地節四年九月
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此先帝之所重。而吏未稱。今繫者或以掠辜若飢寒瘐死獄中。何用心逆人道也。朕甚痛之。其令郡國歲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縣爵里。丞相御史課殿最以聞。
(漢書宣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彭百川
吴栻
汉·蔡邕
元·庄肃
南唐·尉迟偓
王明 校釋
明·孟称舜
赵构
(东汉)辛氏撰
元·陈栎
(明)冯梦龙 编
(宋)熊蕃
(清)赵吉士
(唐)佚名等撰
元·许有壬
唐·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