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点 后 记


  齐鲁书社光绪四年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儿女英雄传》,1995年3月版全一册

  《儿女英雄传》,初名《金玉缘》,又名《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等。署燕北闲人著。燕北闲人,即文康。

  文康,生卒年不详,姓费莫,字铁仙,满族镶红旗人。他出身豪门。他的祖父勒保是清廷的大学士,乾隆、嘉庆间,曾任陕甘等地总督和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他本人则“以资为理藩院郎中,出为郡守,洊擢观察,丁忧旋里,特起为驻藏大臣,以疾不果行,遂卒于家”(马从善序)。文康的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块处一室,仅存笔墨;慨然起世运变迁之感,愤然兴人情反覆之叹,遂著此书以自遣。

  《儿女英雄传》表现了文康对即将没落和衰败的清代封建统治的眷恋。书中出现的人物,大抵都是封建伦理、封建道德的典型。他理想中的英雄儿女,不过是忠臣孝子的范本。即如那十三妹,也不过是个飞檐走壁、力敌万夫的女侠。待到后来与安公子结了婚,便一改侠客面目,成为温柔贤淑的少奶奶,与那张金凤不仅不嫉不妒共事一夫,并且热衷功名,力劝丈夫“奋志成名,力求上进”,以作忠臣,成为封建社会的理想女性。至于小说的男主人公安骥,更是作者的理想人物,他连中举人、进士,官运亨通,做了二品大员,居然“政声载道,位极人臣”。在他身上,寄托着作者挽清朝封建统治于即倒的希望。

  本书在艺术上,采用评话形式,有类宋人话本,以说书人的口吻,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比较活泼。语言上,运用优美的口语,生动流畅,颇具特色,深得市民读者的欢迎。但其结构松散,有的描写过于琐细,则是明显的缺陷。

  《儿女英雄传》初版于光绪四年,有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后又有光绪六年的还读我书室主人评点本、光绪十四年的上海蜚英馆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的上海苏报馆铅印本(题《侠女奇缘》)等版本。建国后,又有校点本陆续问世。此次校点以光绪四年的北京聚珍堂活字本为底本,订正文字的错讹,删除衍字,补充脱漏,其它则悉尊原貌。

  校 点 者

  一九九四年十月十日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