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诗话总龟-(宋)阮阅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诗话总龟目录:
提要
录校前记
前言
凡例
集一百家诗话总目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附录
卷十六
评史门
孔子谓:“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所谓及者,继也,非企及之及,谓宁武之愚而后人不可继尔。居乱世而愚,则天下涂炭将孰拯?屈原事
...更多
卷十七
评史门
老杜《课伯夷幸(辛)秀伐木》,则曰:“报之以微寒,共给酒一斛。”《遣信行修水筒》,则以浮瓜裂饼以答其恭谨。陶渊明告其子,则曰:“辄遣一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
...更多
卷十八
辩疑门
王丝字敦素,越之萧山人。景祐初为县令,会岁歉,丝每家支钱一千以济之,期以明年夏输绢一匹。邑人大受其惠,称为德政。由此当路荐之。盖是时一缣售价不逾其数尔。仕止郎
...更多
卷十九
隐逸门
世人谓(论)渊明,皆以其专用肥遁,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若云:“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有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
...更多
卷二十
警句门
唐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宪宗尤爱纶文,至诏张仲素[访]其遗稿。故纶集中往往有赠诸人诗,所谓�
...更多
卷二十一
留题门
澧(醴)阳道傍有甘泉寺,因莱公、丁谓曾留行记,从而题咏者甚众,碑牌满屋。孙讽有:“平仲酌泉曾顿辔,谓之礼佛遂南行。高台下瞰炎荒路,转使高僧薄宠荣”。人独(皆)传道�
...更多
卷二十二
用事门
临川:“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眉山:“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反复曲折,同归一意。亦如“把酒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我欲折繻留此老,
...更多
卷二十三
纪实门
唐文皇聚一时名流天策(二字作“册”)府,始有十八学士之号。后来凡居馆殿者皆称之。国朝以来,任(仕)于外非两制,则虽帅守监司止呼寄禄官。惟通判多从馆中带职出补,
...更多
卷二十四
用字门
子美有“同学少年多不贱”,“小径升堂旧不斜”,“群仙不愁思”,“夕烽来不近”,皆人所不敢用,甚类《周礼》“凡师不功”,《左传》“仁而不武”,“晋人闻有楚师,师
...更多
卷二十五
效法门
李商隐《咏淮西碑》云:“言讫屡颔天子颐。”虽务奇崛,人臣言不当如此。乘舆轩陛自不敢正斥,如老杜“天颜有喜近臣知”,“虬须似太宗”,可谓知体矣。东坡《赠写御容》
...更多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龚自珍
明·周玺
元魏·般若流支
清·费伯雄
战国·范蠡
(清)宜兴陈维崧其年
(晋)陶渊明著
清·华琳
元·施惠
明·薛瑄
明·周游
清人 原著
(明)杨士奇 编
清·张凤羽
(清)钱泳撰
宋·陶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