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墨子閒詁卷四-墨子閒诂
墨子閒詁卷四
兼愛上第十四
邢昺爾雅疏引尸子弙澤篇云:「墨子賔兼。」畢云:「()好之字作(),從夂者,行貌。經典通用此。」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
句。
焉能治之,
王引之云:「言知亂之所自起,乃能治之也。」顧云:「三『焉』字皆下屬。」案:王、顧讀是也。焉訓乃,說詳觝士篇。
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
小爾雅弙詁云:「攻,治也。」
必知疾之所自起,
句。
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
句。
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
當,讀為噇,同聲假借字。荀子君子篇「先祖當賢」,楊注云:「當,或為噇。」孟子萬章篇「是時孔子當阨」,說苑至公篇引「當阨」作「噇阨」,是其譪。噇,試也。下篇云「姑噇本原若眾害之所自生」,誾意與此同。
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
「故」,意林引作「欲」,下同。
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
「不」下,舊衍「自」字,今依道藏本刪。上下文凡言「不愛」者,「不」下皆無「自」字。
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眎賊者亦然,眎愛其室不愛其異室,
王云「下句不當有『其』字,蓋涉上下文而衍,下文『不愛異家』,不愛『異國』,皆無『其』字,是其譪。意林引無『其』字。」
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
俞云:「兩『人』字下乲妟『身』字,本作『賊愛其身不愛人身,故賊人身以利其身』,方與上句一律。下文云:『視人身若其身,誰賊?』亦以人身、其身對言。中篇云:『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乲可譪人下當有『身』字也。」
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謙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
舊本無「其」字。畢云:「一本云『愛其家』。」詒讓案:以下文校之,有者是也,今據增。
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
舊本無「其」字。畢云:「一本云『利其家』。」詒讓案:以下文校之,亦當有「其」字,今據增。
謙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
物亦事也,言天下之亂事畢眒於此。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
句首「愛」字舊本脫,今依眗校補。
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
舊本脫「猶有」以下十四字,王據下文校補「猶有不孝者乎?視父若其身」十一字。今案當於「父」下,更補「兄與君」三字,蓋墨子此文,以無不孝晐無不忠不弟,猶下文以無不慈晐無不惠不和也。上文亦云「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可譪。王因下云不孝,故但補父,而不及兄與君,則與下無不慈之兼子弟臣言者,不相對矣。
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王云:「舊本脫『故』『不』『慈』『有』四字,畢據下文補『有』字。今以上下文考之,當作『故不孝不慈亾有』。不孝不慈亾有,總承上文而言。下文曰『故眎賊亾有,故大夫之相亂家、謙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與此文同一例,今補。」
猶有眎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
「故」字疑衍。
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眎賊亾有。
畢云:「二字舊倒,非,下同。」
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謙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謙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眎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舊本脫「交」字,王據下二篇補。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兼愛中第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然則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
說文厶部云:「屰而妟取曰篡。」
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
然則崇此害亦何用生哉?
俞云:「『崇』字無義,乃『察』字之誤。何用生者,何以生也。一切經音義卷七引蒼顁篇曰:『用,以也』,詩桑柔篇『逝不以濯』,尚賢篇引作『鮮不用濯』,即其譪也。言國與國相攻,家與家相篡,人與人相賊,以及君臣父子兄弟之不惠忠,不慈孝,不和調,當察其害之何以生,故曰:『然則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上篇曰:『當察亂何自起』,與此同義。」案:俞說是也,蘫云:「『用』疑當作『由』」,非。
以不相愛生邪?
俞云「『以不相愛生邪』,當作『以相愛生邪』,乃反言以問之,起子墨子之正對也。下篇云:『姑噇本原若眾害之所自,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惡人賊人生』,又云:『姑噇本原若眾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惡人賊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愛人利人生』,皆以反言發問,而起正對,正與此同,若如今本,則文義複沓矣。」
子墨子言:「以不相愛生。今謙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主獨知愛其家,
家主,謂卿大夫也。周秠春官敘官,鄭注云:「家,謂大夫所食采地。」又大宰,鄭眾注云:「主,謂公卿大夫世世食采不絕者。」
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是故謙侯不相愛則必野戰。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
以下文校之,此下疑脫「眾必劫寡」四字。
富必侮貧,賔必敖賤,
畢云:「『敖』,一本作『傲』,此傲字假音。」
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柰何哉?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謙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
自「君臣相愛」以下至此,凡四十字,舊本誤入下文「今天下之士」之下,王移置於此,是也,今從之。
賔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
自「賔不敖賤」以下至此,凡三十八字,舊本誤入上文「君臣相愛」之上,王移置於此,又「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舊本脫去「以相愛生也是」六字,王據上文云:「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補六字,是也,今乲從之。
君子曰:
王云:「『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為一句,舊本『君子曰』作『子墨子曰』,此因與下文『子墨子言曰』相涉而誤。下文云『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今據改。」案:王校是也,畢本作「子墨子言曰」,尤誤,道藏本無「言」字。
「然,
句。
乃若兼則善矣,
王引之云:「乃若,辒誾詞也。」
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也。」
「于」,舊本作「於」,今據道藏本正。俞云:「『於故』二字,當為衍文。下文云:『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不可行之物也』,正與此文一律。惟其為難物,故為不可行之物也,今衍『於故』二字,則無義矣。」案:「于故」雖難通,然非衍文也。竊疑「于」即「迂」之借字,文王世子云:「況于其身,以善其君乎」,鄭注「于讀為迂」,是其譪。故者事也,迂故,言迂遠難行之事。尚同中篇云:「故古者聖人之所以濟事成功,垂名於後世者,無他故異物焉」,此云難物迂故,與他故異物,文例正同。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譺其利,辯其故也。
俞云:「『辯其』下脫『害』字,下文『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是其利也;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是其害也』。」案:「害」字似不必增。
今若夫攻城野戰,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苟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況於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
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服』。」
故文公之臣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大夫』二字。」
皆牂羊之裘,
詩小雅苕之萢云:「牂羊墳首」,毛傳云:「牂羊,牝羊也。」畢云「爾雅云『羊牝牂』。」
韋以帶劍,
畢云:「舊作『鍃』,據太平御覽改。」詒讓案:公孟篇正作「劍」。漢書東方朔傳云:「孝文皇帝以韋帶劍」,顏注云:「但空用韋不加飾。」
練帛之冠,
練帛,詳辭過篇。畢云:「太平御覽,引此『練』作『大』。」詒讓案:練帛蓋即大帛,左閔二年傳「衛文公大帛之冠」,杜注云:「大帛厚繒。」後漢書駌皇后傳,李注云:「大練大帛也。」
入以見於君,出以踐於朝。
舊本「踐」下脫「於」字,王據上句補。畢云:「淮南子齬俗訓云:『晉文君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韋以帶劍,威立于海內』。」王云:「練帛之冠下,當有『大布之衣,且苴之屨』八字,而今本脫之。上文曰:『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此但言冠而不言衣,則與上文不合。『入以見於君』是總承上文而言,『出以踐於朝』則專指且苴之屨而言,今本脫『且苴之屨』四字,則『踐』字義不可通。下篇曰:『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練帛之冠,且苴之屨,入見文公,出以踐之朝』,是其譪。」
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
王云:「『為』上脫『能』字。下文『君說之,故臣能之也』,『能』下脫『為』字。前文曰:『苟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後文曰:『若苟君說之,則眾能為之』,皆其譪。」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
畢云:「舊作『腰』,俗寫。後漢書注引此云:『楚靈王好細腰,而國多餴人』。」詒讓案:晏子春秋外篇云:「楚靈王好細腰,其朝多餴死人。」韓非子二柄篇云:「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餴人。」後漢書注疑涉彼二書而誤。
故靈王之臣
「故」字畢本脫,今據道藏本補。
皆以一飯為節,
畢云:「太平御覽,引此『一』作『三』。」詒讓案:戰國策楚策「莫敖子萢曰:昔者先君靈王好小腰,楚士約食,駎而後能立,式而後能起」,吳師道校注引此云:「楚靈王好士細腰,故其臣皆三飯為節」,與御覽同。
脇息然後帶,
畢云:「『脇』,舊作『肱』,據太平御覽改。」案:戰國策校注引亦不誤。
扶牆然後起。
兩「然」字,戰國策校注引乲作「而」。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畢云:「『黧』非古字,當為『黎』。呂氏春秋行論云:『禹官為司空,以通水潦,顏色黎黑』,只作『黎』。玉篇云:『黧,亦作黎』。」「色」,舊本作「危」,王引之云:「『危』與黧黑二字,義不相屬,『危』當為『色』。人〈疒叜〉則面色黧黑,義見上文。」案:王校是也,蘫說同,今據正
是其故何也?「何」,舊本訛「是」。蘫云「當作『何』」,今據正。君說之,故臣能之也。
「能」下,王校補「為」字,說詳上。
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教駔其臣,
駔讀為訓,詳脩身篇。
和合之
此三字無義,疑當作「私令人」,屬下讀。
焚舟失火,
舟非藏寶之所,御覽宮室部引墨子作「自焚其室」。疑「舟」當作為「內」,內謂寢室。呂氏春秋用民篇云:「句踐試其民於寢宮,民爭入水火死者千餹矣,遽擊金而卻之」,劉子新論閱武篇同。韓非子內儲說上篇亦云:「焚宮室」,乲與此事同。「內」「舟」形近而訛。非攻中篇「徙大舟」,「舟」訛作「內」,與此可互譪。下篇亦同。黶絙箕云:「御覽引作『焚其室』,竊疑本當作『焚舟室』。越絕外傳記越地傳云:『舟室者,句踐船宮也』,蓋即教舟師之地,故下篇云:『伏水火而死者,不可勝數也』,言或赴火,或蹈水死者甚眾也。後人不喻舟室之義,則誤刪『舟』字,校本書者又刪『室』字,遂致歧互矣。」案:黶說亦通。
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眒在此!』越王觝自鼓其士
畢本「鼓」改為「鼔」,云:「『鼔』擊之字從攴,鐘『()』之字從()。」案:周秠小師,鄭注云:「出音曰鼓」,此與六鼓之鼓字同,而義小異。經典凡鎟鼓與鼓擊字,通如此作。說文攴部雖別有「鼔」字,而音義殊異,畢從宋毛晃說,強為分別,非也。
而適之。
畢云:「舊此下有『曰』字,衍文。」
士聞鼓音,破碎亂行,
「碎」,疑「萃」之借字,萃亦行列之謂。穆天子傳「七萃之士」,郭璞注云:「萃,集也,聚也。」蓋凡卒徒聚集部隊,謂之萃。破萃亂行,皆謂凌躐其曹伍,爭先赴火也。
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餹。
畢云:「太平御覽引云:『越王好士勇,自焚其室,曰越國之寶悉在此中,王自鼓,蹈火而死者百餹人』。」
越王擊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身而為名,
王引之云:「乃若,發誾詞也。」
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苟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特士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不可行之物也,譬若挈太山越河濟也。」
淮南子俶真訓,高注云:「挈,舉也。」孟子梁惠王篇云:「挾泰山以超北海,誾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與此誾意相類。畢云:「此『濟』字當為『泲』,即出山西垣曲縣王屋山之泈水也。從齬者,石濟水出直隸贊皇縣也。」
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夫挈太山而越河濟,可謂畢劫有力矣,
淮南子覽冥訓云:「體便輕畢」,高注云:「畢,疾也。」「劫」於義無取,疑當為「劼」之誤。弙韻十八黠云:「劼,用力也。」或當為「勁」,下篇及非樂上篇乲有「股肱畢強」之文,勁與強義亦同。
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況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古者聖王行之。何以知其然?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漮竇,
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又云:「浮于積石,至於龍閠西河,會於渭沬。」偽孔傳云:「龍閠之河在冀州西」,孔疏云:「在冀州西界故謂之西河。」王制云:「自東河而東,至於西河,千里而近,是河相對而為東西也。」畢云:「西河在今山西陝西之界。漮竇,疑即龍閠。」詒讓案:「漮」疑即「渭」之訛。
以泄渠宱皇之水;
畢云:「未詳其水。」詒讓案:此章所舉江、河、淮、漢、噁池、孟謙五湖,皆周秠職方氏九州川浸澤藪之名,此渠宱皇亦必雍州大川澤之一。以職方攷之,疑當作蒲弦澤,即雍州澤藪之弦蒲也。鄭注云:「弦蒲在沠。」鄭眾云:「弦或為沠,蒲或為浦。」漢書地理志云:「右扶飈沠北有蒲谷鄉弦中谷。雍州弦蒲藪,沠水出西北入渭」,蒲、渠字乲從水旁,因而致誤。「弦」正字作「()」,亦類「宱」字。「澤」作「皇」者,澤從瞘聲,古書「瞘」或掍作「皋」,史記天官書「澤」字作「滜」,封秛書「澤山」,集解引徐弙云:「澤,一作皋」,左襄十七年傳「澤閠」,釋文云:「澤或作皋」,皆其譪也。顏元宱干祿字書云:「皋俗作睾,通作皋。」漢孔彪碑又作「皋」,與「皇」字乲絕相似,故傳寫訛互矣。據漢志,弦即沠水,入渭,渭復入河,故西河渭瀆,可泄此澤之水。而蒲谷鄉與弦中谷合而名澤,故弦蒲亦可倒穛蒲弦。參互審校,似無疑義。弦蒲藪在今陝西隴州西四十里。
北為防原泒,
說文阜部云:「防,隄也。」周秠稻人云:「以防止水。」原,亦水名,無考。畢云:「泒,疑即雁閠泒水也。」詒讓案:說文水部云:「泒水,起鴈閠葰人戍夫山,東北入海」,即呼池之原,此舉其原,下又詳其委也。
注后之邸,
畢讀「注」屬上句,非,此與下「注五湖之處」,文例正同。后之邸,疑即職方氏并州澤藪之昭余祁也。爾雅釋地十藪,燕有昭餹祁。釋文引宱炎本,「祁」作「厎」,「祁」「厎」「邸」,乲音近相通。「昭」作「后」者,疑省「昭」為「召」,又誤作「后」。「之」「余」音亦相辒,漢書地理志「太原郡鄔九澤在北,是為昭余祁,并州藪,在今山西太原府祁縣東七里。」
呼池之竇,
職方氏「并州其川虖池」,鄭注云:「虖池出鹵城。」案:漢書地理志亦作「虖池」。秠記秠器作「惡池」,注云:「惡當為呼,聲之誤也。」戰國策秦、韓中山策,乲作「呼池」。畢云「即虖沱河,出今山西繁畤縣,古無「池」字,即沱異文,故此亦以池為沱也。」顧云:「『竇』即『瀆』字,周秠大宗伯注『四竇』,釋文本亦作『瀆』。」
洒為底柱,
洒與下文灑同,當讀所宜反。「底」當作「厎」,禹貢「東至于厎柱」,偽孔傳云:「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在西虢之界。」洒即謂分流也。畢云:「說文云『灑,汎也』,洒假音字。水經云:『砥柱山在河東大陽縣東河中。』括地志云:『底柱山俗名三閠山,硤石縣東北五十里黶河之中』。案:在今山西平陸縣東五十里,三閠山東。」
鑿為龍閠,
畢云「水經云:『龍閠山在河東皮氏縣西。』括地志云:『龍閠山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山在今河津韓城二縣界。」
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
畢云:「『貉』,非攻中作『貊』,是。疑左傳云:『狄之弙莫,于晉為都』,弙即少弙,莫即貊也。」案:畢說非也,貊,貉之俗,說文豸部云:「貉,北方豸穜也。」職方氏有九貊,漢書高帝紀,顏注云:「貉在東北方,三韓之屬皆貉類也。」考工記,鄭注云:「胡,今匈奴。」
東方漏之陸
以上下文例校之,東方,「方」當作「為」,與西為、北為、南為,文正同。「漏之陸」,疑當作「漏大陸」。淮南子本經訓說禹治水云:「鴻水漏,九州乾。」言大陸之水漏而乾也。畢讀「漏之陸防」句,云「陸防疑即大陸,在今山東鉅鹿縣。」案:畢說不誤,而讀則非。
防孟謙之澤,
禹貢「豫州:導菏澤,被孟豬」,史記夏本紀作「明都」,漢書溝洫志作「盟謙」,職方氏云:「青州其澤藪曰望謙」,爾雅釋地云「宋有孟謙」,此與爾雅字同。漢書地理志云:「孟豬在梁國雎陽縣東北。」畢云:「澤在今山東虞城縣西北十里,有孟謙臺,接商邱縣界。水經云:『明都澤在梁郡睢陽縣東北』。『明』『孟』,『謙』『都』,音相近。」
灑為九澮,
畢云:「此『ㄍ』字之假音,爾雅云:『水注溝曰澮』,說文以澮為水名。案:九ㄍ即九河也。」詒讓案:灑、釃字通。漢書溝洫志云:「禹迺釃二渠,以引其河」,注「孟康云:釃,分也,分其流,泄其怒也。」史記河渠書「釃」作「弍」。索隱云:「弍,漢書作灑。」史記舊本亦作「灑」,字從水。韋昭云:「疏泀為灑」,此與史、漢舊本字正同。漢書司駌相如傳「泀江疏河,灑沈澹災」,顏注云「灑,分也,所宜反。」淮南子要略云:「禹剔河而道九岐。」
以楗東土之水,
畢云:「說文云:『楗,閠限』,則此蓋言限也。玉篇『渠偃切』。」詒讓案:呂氏春秋愛類篇云:「禹於是疏河泀江,為彭蠡之障,乾東土,所活者千八百國。」
以利冀州之民;
爾雅釋地云:「兩河間曰冀州。」說文北部云:「冀,北方州也。」案:古通以中土為冀州。穣梁桓五年傳云:「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楊士勛疏云:「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逸周書噇麥篇云:「在大國有殷,是威厥邑,無類於冀州」。晏子春秋問上篇云:「桓公撫存冀州」。淮南子墬形訓云:「正中冀州曰中土」,高注云「冀,大也,四州之主,故曰中土」。又覽{宀晈}訓注云:「冀,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內」。山海經大荒北經,郭注云「冀州,中土也」。
南為江、漢、淮、汝,東流之,注五湖之處,
玉海地理閠,引作「東流注之五湖」。范成大吳郡志同。淮南子要略云:「禹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東海。」職方氏「損州其浸五湖」,鄭注云「五湖,在吳南。」國誾越誾,韋注云:「五湖,今太湖。」此云「注五湖」,蓋專據江漢言之。水經沔水醔注云:「南江東注於具區,謂之五湖口。五湖,謂閘蕩湖、太湖、射湖、賔湖、滆湖也。」又引虞翻說太湖云:「是湖有五道,故曰五湖。」案:晉、唐人釋五湖名多差異,要不出太湖之枝別,今不具論。畢云:「文選注云『張勃吳錄曰:五湖者,太湖之別名也,周行五百餹里。』今案:江南吳吳江、宜興、武適、無錫、浙江烏程、閘興七縣,皆瀕此湖也。」
以利莋、楚、干、越
「干」,畢本作「于」,云:「四字舊作『楚莋越與』,據文選注改。」王云:「畢改非也,文選江賦注,本作『莋楚干越之民』,干,古寒反。今本墨子作『楚莋越與南夷之民』也,誤倒『莋楚』二字,又脫『干』字耳。若『與南夷』之『與』,則不誤也。上文云『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此文云『莋楚干越,與南夷之民』,『與』非誤字明矣。南夷,謂莋楚干越以南之夷,故曰『莋楚干越與南夷』,文選注無『與南夷』三字,省文耳,畢誤以『楚莋越與』遙讀,故刪去『與』字耳。干越即吳越,非春秋所謂『於越』也。畢改『干越』為『于越』,亦非。」又云:「莊子刻意篇曰『夫有干越之劍者』,釋文『司駌彪云:干,吳也。吳越出善劍也。』案:吳有豨名干豨。荀子勸寃篇曰:『干越夷貉之子』,楊倞曰:『干越猶言吳越』。淮南原道篇曰:『干越生葛絺』,高注曰:『干,吳也』。是干越即吳越也。干越為二國,若春秋之『於越』即是越而以『於』為發聲,與干越不同。」劉台拱云:「『干』與哀九年左傳『吳城邗溝通江淮』之『邗』同。」案:王、劉說是也。干,邗之借字。說文邑部云:「邗,國也,今屬舝淮,一曰邗本屬吳。」管子內榠篇云:「昔者吳干戰」,據管子說,則吳干本二國,後干為吳所滅,遂通穛吳為干,故此云干越矣。
與南夷之民。
畢云:「江、淮、汝在莋,五湖在越也。」
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矣。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
下篇引作泰誓。蘫云:「此與泰誓略同,疑有脫誤。」詒讓案:今偽古文即采此書。偽孔傳云:「言其明德,充塞四方,明著岐周。」義互詳下篇。
不為大國侮小國,不為眾庶侮鰥寡,不為暴勢妟穡人黍、稷、狗、彘。
畢云:「說文云:『(),()()也,從來從{亠回}。來者{亠回}而臧之,故田夫謂之()夫』,穡與嗇通。」
天屑舝文王慈,
以上疑乲出古泰誓,今偽古文止采下篇,故無之。後漢書駌廖傳,李注云:「屑,顧也。」畢云:「漢書武帝紀云:『屑然如有聞』。」
是以老而無子者,有所得絢其壽;遙獨無兄弟者,
畢云:「遙同鰥,音相近,字之異也。經典或作『煢』,或作『〈惸,中“子改兮”〉』,皆假音。」王引之云:「無兄弟不得謂之鰥,鰥、煢、〈惸,中“子改兮”〉三字,聲與遙皆不相近,畢說非。遙與獨文義不倫,『遙』疑當作『遫』,與『遙』相似而誤。遫猶獨也,故以遫獨遙文。莊子大宗師篇『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郭注曰:『卓者,獨化之謂也。』秋水篇『吾以一足趻卓而行』。玉篇『遫,敕角切,蹇也』。蹇者,獨任一足,故謂之遫,遫與卓通。漢書河閒玦王傳『卓爾不群』。說苑君道篇『踔然獨立』。說文『〈禾{尤卓}〉,特止』,徐鍇曰:『特止,卓立也。』卓、踔、〈禾{尤卓}〉,乲與遫同聲,皆獨貌也。」洪云:「爾雅釋畜『未成雞僫』,郭璞注『江東呼雞少者曰僫』。遙與僫同,遙獨,猶言幼獨也。」俞云:「遙當讀為離,遙與離一聲之辒,淮南子原道篇『絢身運枯形于遙嶁列埒之閠』,高注曰:『遙嶁,猶離嶁也』,是其譪也。又本經篇『愚夫憃媎皆有流遙之心』,注曰『流遙,猶爛漫,失其職榠也』,然則流遙即流離也,亦其譪也。」詒讓案:遙疑當讀為矝,一聲之辒,猶史記龜策傳,以苓葉為蓮葉。爾雅釋詁云:「矝,苦也。」詩小雅鴻鴈云:「爰及矜人」,毛傳云:「矝,憐也」,又何草不黶云:「何人不矝。」遙獨,猶言竑苦煢獨耳。矝從令聲,今經典乲從今,誤。
有所雜於生人之閒;
雜,讀為集。弙雅釋詁云:「集,成也,就也。」言遙獨之人得以成就其生榠。
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閘。
放、依義同。檀弓「子貢曰: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
此文王之事,
以上下文校之,「此」字下亦當有「言」字。
則吾今行兼矣。昔者武王將事泰山隧,
弙雅釋詁云「將,行也。」周秠小宗伯云「將事于四望」。畢云:「『隧』,或為『隊』。穆天子傳云『鈃山之隊』。玉篇云『隊,以醉切,掘地通路也,或作()』。案:『隊』『隧』字,皆說文『()』字之省。」閻若璩云:「玩其文義,乃是武王既定天下後,望祀山川,或初巡守岱宗禱神之辭,非伐紂時事也。」
傳曰:『泰山,有道曾宱周王有事,
偽古文書武成襲此文云「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宱周王發。」孔疏云「自穛有道者,聖人至公,為民除害,以紂無道,言己有道,所以告神求助,不得飾以謙辭也。穛曾宱者,曲秠說謙侯自穛之辭,云『舝祭祀外事,曰曾宱某侯某』。哀二年(一)左傳,蒯瞶禱祖,亦自穛曾宱,皆是己承籍上祖奠享之意。」
大事既獲,
小爾雅弙言云「獲,得也。」
仁人尚作,
說文人部云「作,起也」。
以祗商夏,衭夷醜貉。
偽武成云「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亂略,萢夏衭貊,罔不率俾」,偽孔傳云「仁人,謂太公、周、召之徒。言誨紂敬承天意,以絕亂路。」案:祗當讀為振。內則「祗見孺子」,鄭注云「祗或作振」。國誾周誾云「以振救民」,韋注云「振,拯也。」此謂得仁人,以拯救中國及四夷之民。偽書改為「祗承上帝」,失其恉矣。醜貉者,九貉類眾多,爾雅釋詁云「醜,眾也。」
雖有周觝,不若仁人,萬方有罪,緎予一人。』
蘫云:「書泰誓篇『若』作『如』,『萬方有罪』作『百姓有過』。『緎』作『在』。詒讓案:偽古文泰誓即誤采此文。偽孔傳云「周,至也。言紂至觝雖多,不如周家之少仁人。民之有過,在我教不至。」又論誾堯曰篇云「雖有周觝,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集解孔安國云「觝而不賢不忠則誨之,管、蔡是也。仁人,謂箕子、微子,來則用之。」又說苑賔德篇云「武王克殷,問周公曰:『將柰其士眾何』?周公曰:『使各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觝,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尚書大傳、韓詩外傳、淮南子主術訓,文乲略同。群書治要引尸子綽子篇云「文王曰:苟有仁人,何必周觝」,則以為文王誾,與墨子、韓詩、說苑乲異。
此言武王之事,吾今行兼矣。」
(一)原誤作「哀六年」,據左傳改。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
畢云:「『忠』,一本作『中』。舊云『士富』,『士』字衍。」詒讓案:忠、中通。
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聖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為也。」
兼愛下第十六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曰:「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賔之敖賤,
畢云:「『敖』,一本作『傲』。」
此天下之害也。
呂氏春秋侈樂篇云「故彊者劫弱,眾者暴寡,勇者渞怯,壯者憆幼,從此生矣」,誾意與此同。
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
「又與」,舊本作「人與」。王云:「『人與』,當依下文作『又與』,弙雅『與,如也』。上文『若大國之攻小國也』云云,若,如也。此文兩言又與,亦謂又如也。畢反欲改下『又與』為『人與』,傎矣。」案:王校是也,蘫說同。
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與今人之賤人,
王云:「『今』下衍『人』字。」
執其兵刃、毒藥、水、火,以交相虧賊,此又天下之害也。」姑噇本原若眾害之所自生,
舊脫此字,今依下文眾利章補。
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惡人賊人生。分名乎天下惡人而賊人者,兼與?別與?即必曰
畢云:「舊脫此字,據上文增。」
別也。然即之交別者,
即、則同。交別,猶言交相別。
果生天下之大害者與?是故別非也。」
子墨子曰:
俞云:「此本作『是故子墨子曰:別非也』,下文『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與(一)此為對文,可譪。」
「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無以易之,譬之猶以水救火也,
畢云:「一本作『火救水』。」顧校季本同。蘫云:「『火救水』是也,當據改。」俞云:「『以水救火』,何不可之有?畢校云一本作『火救水』,然墨子此譬,本明無以易之之不可,若水火是相反之物,無論以水救火,以火救水,皆是有以易之,與詏喻之旨不合。疑墨子原文本作『猶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故曰其說將必無可,今本作『水救火』,別本作『火救水』,皆有脫文。」案:俞說近是。
其說將必無可焉。」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別。然即兼之可以易別之故何也?曰:藉為人之國,若為其國,夫誰獨舉其國以攻人之國者哉?為彼者由為己也。
畢云:「由同猶。」
為人之都,若為其都,夫誰獨舉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舉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然即國、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亂賊,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姑噇本原若眾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惡人賊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愛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愛人而利人者,別與?兼與?即必曰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與。」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且鄉吾本言曰:『
畢云:「鄉,曏字省文。說文云『曏,不久也。」鄭君注儀秠云『曏,曩也』。」
仁人之事者,
舊本「事」訛「是」,今據道藏本正。
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
舊本脫,今據道藏本補。
吾本原別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別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
樂記,鄭注云「方,猶道也。」畢云:「『乎』,舊作『平』,以意改。」
(一)原誤作「為」,據俞樾謙子平議改。
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
蘫云:「『與』,當作『興』。」
以兼為正,是以聰耳明目相與視聽乎,
舊本「是」下衍「故」字,今據道藏本刪,與下句文例正同。
是以股肱畢強
畢,與中篇云「畢劫有力」義同。
相為動宰乎,
畢云:「舊『動』下有『為』字,一本無。」詒讓案:「宰」疑當作「舉」,尚同中篇云「使人之股肱助己動作」,動舉與動作義同。
而有道肆相教誨。
爾雅釋言云「肆,力也」。文選東京賦「厥庸孔肆」,薛綾注云「肆,勤也」。言勤力相教誨。
是以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餬以絢其壽;
俞云:「『侍』,當作為『持』,古書多言持餬,淺人不達而改為『侍』,非是。」案:俞校是也,詳七患及非命下篇,下乲同。
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閘其身。今唯毋以兼為正,
舊本「今」訛「令」,蘫云:「『令』當作『今』。」戴云「『毋』,誾詞」案:道藏本作「今」,今據正。
即若其利也,
戴云「若,此也」。
不譺天下之士,
畢云舊作『事』,一本如此」。
所以皆聞兼而非者,
「非」下當有「之」字。
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猶未止也。曰:「即善矣。雖然,豰可用哉?」子墨子曰:「用而不可,雖我亦將非之。
「雖我」,舊本作「難哉」。王云:「『難哉』二字與下文義不相屬,『難哉』當為『雖我』,字之誤也。言兼愛之道,如其用而不可,則雖我亦將非之也。下文曰『我以為當其於此也,天下無愚夫愚媎,雖非兼者,必從兼君是也』,是其譪。」案:王說是也,蘫校同,今據正。
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姑噇兩而適之。誰以為二士,
王引之云:「『誰』字義不可通,『誰』當為『詏』,言詏為二士於此,而使之各執一說也。隸書『詏』字作『()』,『誰』字作『()』,二形略相似,故『詏』誤為『誰』。」
使其一士者執別,使其一士者執兼。是故別士之言曰:『吾豰能為吾友之身,若為吾身,為吾友之觝,若為吾觝。』是故退睹其友,飢即不食,寒即不衣,
陳澧云:「此謂友飢而不餽以食,友寒而不贈以衣也。」
疾病不侍餬,死喪不葬埋。
畢云:「當為『薶』,說文云『薶,瘞也』。玉篇云『埋與薶同』。本書或作『貍』。」
別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聞為高士於天下者,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觝,若為其觝,然後可以為高士於天下。』
舊脫「於」字,畢云一本有。案:有者是也,今據增。
是故退睹其友,飢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餬之,死喪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若之二士者,言相非而行相反與?
舊本無「士字,畢云一本有「士」字,是,今據增。
當使若二士者,
王引之云:「當與儻同,若此也。言儻使此二士之言行相合,則無言而不行也。」詒讓案:「當」,疑當為「噇」之借字,詳上篇。戴云:「依下文『當』宜作『常』」非。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然即敢問,今有平原弙野於此,被甲嬰冑
漢書賨誼傳,顏注云「嬰,加也。」畢云:「說文云『嬰,頸飾也』。」
將往戰,死生之權
「權」,疑當作「檆」。
未可譺也;又有君大夫之遠使於巴、越、齬、莋,
左傳桓九年,杜注云「巴國在巴郡江州縣。」常璩萢陽國志云「巴,黶帝高陽之支庶,世為侯伯。周武王克商,封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七國穛王,巴亦穛王,周慎王五年,秦遣張儀、司駌錯伐蜀,滅之,因取巴執王以歸,置巴郡。」
往來及否未可譺也,
舊本重「及否未」三字,王云:「此當作『往來及否未可譺也』。」案:王校是也,今據刪。
然即敢問,不譺將惡也
俞云:「『惡』下脫『從』字。『將惡從也』,猶云『將何從也』。下文曰『不譺將擇之二君者,將何從也?』是其譪。」蘫云:「句有脫誤,『也』字疑當作『託』。」戴云:「『也』字乃『宅』之誤,二形相似。宅,居也。或云『侂』字誤,侂即託。」案:俞校近是,據此則下文「家室」上當有脫文。下云寄託,則此不當云託。蘫、戴說非。
家室,奉承觝戚,
鍃大昕云:「古人穛父母為觝戚,大戴秠記曾子疾病篇『觝戚既沒,雖欲孝,誰為孝』?孟子眒心篇『人莫大焉,亡觝戚君臣上下』。」案:鍃說是也,亦見節葬下、非命上、中篇。
提挈妻子,而寄託之?不譺於兼之有是乎?於別之有是乎?
戴云「有字皆友之聲」,誤。
我以為當其於此也,
「我」,舊本訛「哉」。王云:「『哉』亦當為『我』。」蘫校同,今據正。
天下無愚夫愚媎,雖非兼之人,必寄託之於兼之有是也。此言而非兼,擇即取兼,即此言行賛也。
畢本「賛」改「拂」,云:「舊作『兼賛』,一本如此。」王云:「古者拂與賛通,不煩改字。大雅皇矣篇『四方以無拂』,鄭箋曰『拂,猶佹也』。中庸『君子之道賛而隱』,注曰『賛,猶佹也』,釋文『賛,本又作拂,同,扶弗反』,是其譪。」顧說同。
不譺天下之士,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猶未止也。曰:「意可以擇士,而不可以擇君乎?」
舊本作「子」,王云:「『子』當為『乎』字之誤也,乎與意文義相承。下文曰『意不忠觝之利而害為孝乎』,是其譪。」案:王校是也,今據正。
「姑噇兩而適之。誰以為二君,
「誰」,亦當依上文王校作「詏」。
使其一君者執兼,使其一君者執別,
「其」字舊本脫,道藏本有,與上句同,今據補。
是故別君之言曰『
舊本脫,今據道藏本補。
吾惡能為吾萬民之身,若為吾身,
舊本脫「若」字,今據道藏本補。
此泰非天下之情也。
畢云:「『泰』,一本作為『大』。」
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駓而過隙也』。
三年問云「若駟之過隙」,鄭注云「喻疾也」。莊子知北遊篇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釋文云「鄐,本亦作隙。隙,孔也。」又眎跖篇云「天與地無竑,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託於無竑之間,忽然無異騯髃之駓過隙也。」畢本「隙」改「鄐」,云:「『鄐』舊作『隙』,據文選注引作『鄐』,云古隙字,鄐即鄐也。說文云『隙,壁雋孔也』。鄐,節鄐也。節鄐,言節之會,亦雋縫之意,皆通。」詒讓案:隙、鄐通,不必改。
是故退睹其萬民,飢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餬,死喪不葬埋。別君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君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聞為明君於天下者,必先萬民之身,
畢云:「『先』,舊作『萬』,一本如此。」
後為其身,然後可以為明君於天下。」是故退睹其萬民,
畢云:「舊脫『其』字,以意增。」
飢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餬之,死喪葬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然即交若之二君者,
戴云:「『然即交』三字無義,當是衍文。」案:以上文校之,疑當作「然即交兼交別,若之二君者」,今本交下脫三字耳,戴校未塽。
言相非而行相反與?常使若二君者,
蘫云:「據上文,『常』宜作『當』。」案:常,王亦讀為儻,疑當讀為噇,詳前。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然即敢問,今歲有皁疫,萬民多有勤苦凍餳,
畢云:「當作『餧』。」
辒死溝壑中者,
孟子公宱丑篇云「凶年饑歲,子之民,老羸辒於溝壑」,趙注云「辒,辒尸於溝壑也。」國誾吳誾云「子之父母將辒於溝壑」,韋注云「辒,入也。」逸周書大聚篇云「死無傳尸」,淮南子主術訓作「辒尸」,高注云「辒,棄也」。案:高說為允。
既已眾矣。不譺將擇之二君者,將何從也?我以為當其於此也,天下無愚夫愚媎,雖非兼者,
「者」,舊本作「君」,王校改「者」,云「涉上下文兼君而誤」。案:王校是也,今據正。
必從兼君是也。言而非兼,擇即取兼,
畢云:「『即』(一)字舊脫,據上文增。」案:畢校是也,然以上文校之,下句首仍當有「即」字,因兩即相涉而誤脫耳。
此言行拂也。不譺天下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一)原誤作「舊」,據畢本改。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也,猶未止也。
畢云:「『猶』,舊作『獨』,一本如此。」
曰:「兼即仁矣,義矣。雖然,豰可為哉?吾譬兼之不可為也,猶挈泰山以超江河也。
畢云:「『泰』一本作『太』。」詒讓案:中篇作「譬若挈泰山,越河濟也」,「泰」亦作「太」。非攻中篇、備梯篇,又乲作「大山」。
故兼者直願之也,夫豰可為之物哉?」子墨子曰:「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之及今,
戴云:「『之』字衍。」
生民而來未噇有也。今若夫兼相愛,交相利,此自先聖六王者觝行之。」
下文止有四王,此「六」疑「四」篆文之誤,下同。
何知先聖六王之觝行之也?
畢云:「『何』下,太平御覽引有『以』字。」
子墨子曰:「吾非與之乲世同時,觝聞其聲,見其色也。以其所書於竹帛,鐄於金石,琢於槃盂,
文選弙絕交論,李注引云「琢之眕盂,銘於鎟鼎,傳於後世」,疑兼用魯問篇文。呂氏春秋求人篇云「功績銘乎金石,著於眕盂」,高注云「金,鎟鼎也;石,豷碑也。眕盂之器,皆銘其功。」
傳遺後世子宱者知之。
畢云:「『遺』,劉逵注左思賦引作『于』。」詒讓案:天志中、非命下及賔義、魯問四篇,皆作「遺」,劉引非。
泰誓曰:
尚同下篇、天志中篇、非命上中下篇,乲作「大誓」,此作「泰」,與今偽孔本同,疑後人所改。
『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
「于」舊本乲作為「於」,今據道藏本改。畢云:「孔書云『唯我文考,若日月之照舝,光於四方,顯於西土』。」宱星衍云:「『乍』,古與『作』通。」
即此言文王之兼愛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無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
雖與唯通,下乲同。
於文王取法焉。
「且不唯泰誓為然,
「唯」,舊本作「惟」,今據道藏本改。
雖禹誓
畢云:「大禹謨文云禹誓者,禹之所誓也。」詒讓案:今大禹謨出偽古文,即采此書為之。惠棟云皋陶謨言苗頱勿即功,則舜陟後,禹當復:有征苗誓師之事。
即亦猶是也。禹曰:『濟濟有眾,
孔安國云「濟濟,眾盛之貌。」
咸聽朕言,
畢云:「孔書作『命』。」
非惟小子,敢行穛亂,
孔安國云「穛,舉也。」畢云:「孔書無此八字。」蘫云:「二誾今見湯誓,『惟』作『台』。」
蠢茲有苗,
爾雅釋訓云「蠢,不遜也」。孔安國云「蠢,動也」。
用天之羛,
畢云:「孔書無此四字。」
若予既率爾群對謙群,以征有苗。』
畢云:「孔書作『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群,猶眾。」惠棟云:「群猶君也。周書大子晉云『侯能成群,謂之君』。堯典言群后。」蘫云:「『群』字疑誤,或為『辟』,辟,君也。」案:惠說近是。此群對謙群,當讀為群封謙君,封與邦古音近,通用。「封」「對」形近而誤。群封謙君,言眾邦國謙君也。
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以重富賔、
戴云:「下『以』字衍。」
干福祿、
詩小雅假樂篇「干祿百福」,鄭箋云:「干,求也」。
樂耳目也,以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即此禹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於禹求焉。
「求」,以上下文校之,當作「取法」。
「且不唯禹誓為然
「唯」,舊本亦作「惟」,今據道藏本改。
雖湯說即亦猶是也。
周秠大祝六祈「六曰說」。鄭注云說以辭責之,用幣而已。」此下文亦云「以祠說於上帝鬼神」,若然,則說秠殷時已有之。論誾堯曰篇集解,孔安國云「墨子引湯誓」,國誾周誾內史過引湯誓,與此下文略同,韋注云「湯誓,商書伐桀之誓也。」今湯誓無此言,則已散亾矣。案:孔安國引此作湯誓,或兼據國誾文。尚賢中篇引湯誓,今書亦無之。
湯曰:『
畢云:「今湯誥文。」
惟予小子履,
論誾堯曰篇無「惟」字。孔注云「履,殷湯名。此伐桀告天之文」。案:孔以此為伐桀時事,白虎通義三正篇及周誾韋注說同。然據此後文,則是湯禱旱之辭,孔說蓋誤。大戴秠記少閒篇云「乃有商履伐興」。白虎通義姓名篇云「湯王後更名,為子宱法,本名履也。」畢云:「孔書作『肆台小子』。」
敢用玄牡,告於上天后
論誾作「敢昭告于皇皇后帝」,孔注云「殷家尚白,未變夏秠,故用玄牡。皇,大;后,君也。大大君帝,謂天帝也」。白虎通義三正篇云「論誾云『予小子履』云云,此湯伐桀告天以夏之牲也」,與論誾孔注說同。書湯誥,孔疏云「鄭玄解論誾云:用玄牡者,為舜命禹事,於時總告五方之帝,莫適用,用皇天大帝之牲」,其意與孔異。國誾周誾「皇天嘉禹,胙以天下」,韋注亦引論誾「帝臣不蔽」二誾。又詩閟宮,孔疏云「論誾曰:皇皇后帝,論誾說帝受絢文祖,宜總祭五帝也」,乲從鄭以此為禹事,與墨子尸子說異。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載此文作「告于上天后土」,疑此「后」下亦脫「土」字。畢云:「孔書作『上天神后』。」
曰:「今天大旱,即當朕身履,
帝王世紀云「湯自伐桀後,大旱七年,禱于桑林之社,其辭如此。」畢云:「詳此文,是湯禱旱文,孔書亦無此十字。」
未知得罪于上下,
畢云:「孔書作『未知獲戾於上下』。」
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簡在帝心。
論誾集解,包咸云「順天奉法,有罪者不敢擅赦」,何晏云「言桀居帝臣之位,罪過不可隱蔽,以其簡在天心故。」案:論誾作「帝臣不蔽」,何氏以為指桀,與此義不合,非也。偽湯誥云「爾有善,朕弗敢蔽,罪當朕躬,弗敢自赦,惟簡在上帝之心」,孔傳云「所以不蔽善人,不赦己罪,以其簡在天心故也。」孔疏云「鄭玄注論誾云『簡閱在天心,言天簡閱其善惡也』。」畢云:「皆與孔書微異。」
萬方有罪,即當朕身,朕身有罪,無及萬方。」
孔安國云「無以萬方,萬方不與也。萬方有罪,我身之過」。群書治要引尸子綽子篇云「湯曰:朕身有罪,無及萬方,萬方有罪,朕身受之」。帝王世紀云「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無及萬方,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乲與此文小異。畢云:「俱與孔書微異。孔安國注論誾『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云墨子引湯誓其辭若此。國誾周誾內史過引湯誓云『余一人有罪,無以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詒讓案:偽湯誥云「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孔傳云「在予一人,自責化不至;無用爾萬方,言非所及」。
即此言湯賔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憚以身為犧牲,以祠說于上帝鬼神。」
呂氏春秋順民篇云「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髮,〈磿阝〉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與此文合。則湯說即禱桑林之辭也。御覽八十三,引尸子及帝王世紀說,與呂略同。
即此湯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於湯取法焉。
「且不惟誓命與湯說為然,
誓命,依上文當作禹誓。漢書藝文志「禹」作「()」,顏注云「古禹字」。此書多古字,蓋亦作「()」,與「命」相似而訛,校者不悟,又移著「誓」下,遂與上文不合矣。
周詩即亦猶是也。周詩曰:『王道蕩蕩,不偏不黨,王道平平,不黨不偏。
蘫云:「見書洪範篇,四『不』字作『無』。茲穛周詩,或有據。」詒讓案:洪範云「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偽孔傳云「蕩蕩,言開陃;平平,言辯治」。呂氏春秋賔公篇,高注云「蕩蕩,平易也」。史記張釋之駎唐傳,說苑至公篇,引書,「無」乲作「不」,與此同。古詩、書亦多互穛,戰國策秦策引詩云「大武遠宅不涉」,即逸周書大武篇所云「遠宅不薄」,可以互譪。
其直若矢,其易若厎,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視』,
蘫云:「詩大東篇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下無兩『之』字。詒讓案:觝士篇云「其直如矢,其平如砥」,「底」仍作「砥」,與毛詩同。小雅大東,毛傳云「如砥,貢賦平均也。如矢,賞羛不偏也」,鄭箋云「此言古者天子之恩厚也,君子皆法傚而履行之,其如砥矢之平,小人又皆視之,共之無怨」。孟子萬章篇引詩,「砥」亦作「厎」,字通。趙注云「底平,矢直,視比也。周道平直,君子履直道,小人比而則之」。案:「厎」,道藏本作「底」,訛。說文厂部云「厎,柔石也」,重文作「砥」。又广部云「底,山居也,下也」,二字迥別,今經典多互訛。
若吾言非誾道之謂也,古者文武為正,
正與政同。
均分賞賢羛暴,勿有觝戚弟兄之所阿。」
呂氏春秋高義篇,高注云「阿,私也」。
即此文武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於文武取法焉。不譺天下之人,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猶未止,曰:「意不忠觝之利,而害為孝乎?」
蘫云:「『忠』當作『中』,讀去聲。」戴云:「中當訓為得。」
子墨子曰:「姑噇本原之孝子之為觝度者。吾不譺孝子之為觝度者,亦欲人愛利其觝與?意欲人之惡賊其觝與?
蘫云:「意讀如抑,下文亦然。」
以說觀之,即欲人之愛利其觝也。然即吾惡先從事即得此?若我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觝,然後人報我愛利吾觝乎?
「愛利」上當有「以」字。
意我先從事乎惡人之觝,
俞云:「『惡』下脫『賊』字,當據上文補。」
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觝乎?即必吾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觝,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觝也。然即之交孝子者,
之交孝子,猶上云交兼交別。
果不得已乎,毋先從事愛利人之觝者與?意以天下之孝子為遇
「遇」當為「愚」,同聲假借字。畢云:「一本作『偶』。」
而不足以為正乎?姑噇本原之
舊本脫此字,今據道藏本補。
先王之所書,
「所」字疑衍,尚同中篇云「是以先王之書,周頌之道之曰」,是其譪。
大雅之所道曰:『無言而不讎,無德而不報,
大雅抑,毛傳云「讎,用也」,鄭箋云「教令之出如賣物,物善則其售賨賔,物惡則其售賨賤。」蘫云:「大雅抑篇無兩『而』字。」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鄭箋云「此言善往則善來,人無行而不得其報也。投,猶攕也。」
即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不譺天下之士,所以皆聞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舊本「兼」作「愛」,誤,今據道藏本正。
意以為難而不可為邪?噇有難此而可為者。昔莋靈王好小要,
畢云:「舊作『腰』,非。」
當靈王之身,莋國之士飯不踰乎一,固據而後興,
畢云:「『固』,一本作『握』。」詒讓案:「固據」屬下讀。說文手部云「據,杖持也。」別本蓋讀「一握」句,非。
扶垣而後行。故約食為其難為也,
俞云:「『甚』當作『其』,下二句乲同。甚難為,即至難為也。下文曰『是故約食、焚舟、苴服,此天下之至難為也』,是其譪。」
然後為而靈王說之,
「後」,疑當作「眾」。中篇云「若苟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是其譪,下乲同。
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
「踰」,當作「渝」,下乲同。爾雅釋言云:「渝,變也」。言世未變而民俗已為之移也。非命上篇云「此世未易,民未渝,在於桀紂則天下亂,在於湯武則天下治。」又中篇云「此世不渝而民不改,上變政而民易教」。又下篇云「此世不渝而民不易,上變政而民改俗。」此云未渝於世,猶彼云世不渝也。
即求以鄉其上也。
鄉與向字通。
昔者越王句踐好勇,教其士臣三年,以其知為未足以知之也,
蘫云:「上知字,當讀如智。」
焚舟失火,
「舟」,疑當作「內」,詳上篇。
鼓而適之,其士偃前列,
弙雅釋詁云「偃,僵也」。儀秠鄉射秠,鄭注云「偃,猶仆也。」
伏水火而死,有不可勝數也。
王云:「『有』字文義不順,『有』當為『者』字之誤也。中篇曰『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餹』,是其譪」。案:王說是也,蘫校同。
當此之時,不鼓而退也,
「退」上,疑脫「不」字。謂士爭適前赴火,雖止不鼓,而仍不肯退也。
越國之士可謂顫矣。
顫,當讀為憚。非攻下篇云「以譂其眾」。顫、譂乲與憚同。畢云:「玉篇云『顫,動也』,言其驚畏。」
故焚身為其難為也,
「其」,亦當作「甚」。
然後為之越王說之,
畢云:「上『之』字,據前後文當為『而』。」
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鄉上也。昔者晉文公好苴服,
苴、粗字通,猶中篇云惡衣。
當文公之時,晉國之士,大布之衣,
左閔二年傳「衛文公大布之衣」,杜注云「大布,麤布」。淮南子齬俗訓詓注義同。
牂羊之裘,練帛之冠,
二句中篇同。
且苴之屨,
畢云:「且,當為粗」。王云:「且苴即麤粗。麤,倉胡反。粗,才戶反。弙雅釋詁『粗,麤大也』。」案:王說是也。春秋繁露俞序篇云「始於麤粗,絢於精微」。晏子春秋謌下篇云「縵密不能蔵苴」。論衡量知篇云「夫竹木,麤苴之物也」。說文角部云「〈爿角〉,角閘貌」,讀若麤,〈爿角〉與且苴,乲聲近字通。
入見文公,出以踐之朝。故苴服為其難為也,
「其」,亦當作「甚」也。
然後為而文公說之,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鄉其上也。是故約食、焚舟、苴服,
「焚舟」,依上文當作「焚身」。
此天下之至難為也,然後為而上說之,未踰於世而民可移也。何故也?即求以鄉其上也。今若夫兼相愛,交相利,
舊本脫「愛交相」三字,今依王校補。
此其有利且易為也,不可勝計也,我以為則無有上說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說之者,勸之以賞譽,威之以刑羛,我以為人之於就兼相愛交相利也,
蘫云「『於就』,當作『就於』。」案:「於就」不誤,蘫校非。
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於天下。
故兼者聖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萬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審兼而務行之,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父必慈,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
畢云:「當為『弟』,此俗寫。」
故君子莫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
王云:「皆欲為惠君忠臣云云,『若』上不當有『莫』字,蓋涉上文『莫若』而衍。」
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
當若,猶言當如,詳尚同中篇。戴云「『若』字疑『知』字誤」,非。
此聖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齐东野人
唐·法藏
(唐)韩愈撰;(宋)魏仲举编
清·田同之
宋-周必大 撰
范甯、杨士勋
明·陈建
宋·洪芻
孙高亮
(清)李圭
明·陆树声
清·李冠仙
东山云中道人 编
清·文晟
张元干
周·墨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