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荀子-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荀子目录:
勸學篇第一
修身篇第二
不苟篇第三
榮辱篇第四
非相篇第五
非十二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
儒效篇第八
王制篇第九
富國篇第十
王霸篇第十一
君道篇第十二
臣道篇第十三
致士篇第十四
議兵篇第十五
彊國篇第十六
天論篇第十七
正論篇第十八
禮論篇第十九
樂論篇第二十
解蔽篇第二十一
正名篇第二十二
性惡篇第二十三
君子篇第二十四
成相篇第二十五
賦篇第二十六
大略篇第二十七
宥坐篇第二十八
子道篇第二十九
法行篇第三十
哀公篇第三十一
堯問篇第三十二
王霸篇第十一
國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故
...更多
君道篇第十二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
...更多
臣道篇第十三
人臣之論:有態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聖臣者。--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卹公道通
...更多
致士篇第十四
衡聽、顯幽、重明、退姦、進良之術:朋黨比周之譽,君子不聽;殘賊加累之譖,君子不用;隱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貨財禽犢之請,君子不許。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
...更多
議兵篇第十五
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王曰:請問兵要?
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孫卿子曰:不然!臣所聞古之道
...更多
彊國篇第十六
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彼國者,亦彊國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誨,不調一,則入�
...更多
天論篇第十七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
...更多
正論篇第十八
世俗之為說者曰:「主道利周。」
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儀也。彼將聽唱而應,視儀而動;唱默則民無應也,儀隱則下無動也;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若是,則與
...更多
禮論篇第十九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
...更多
樂論篇第二十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是矣。故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邵之棠
宋·赵师使
清·张振鉴
袁郊
清·陈性
宋·罗泌
(清)易顺鼎
元·戴起宗
清·刘熙载
(清)王闿运
清·王朝
(清)李清馥
清·吴之振
清·沈金鳌
(清)方浚师
唐·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