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扬州画舫录目录:
扬州画舫录
袁枚序
阮元序
画舫录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扬州画舫录
“扬州书舫录”这部书,是作者李斗家居扬州期间,根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积三十多年的时间陆续写成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扬州的城市区划、运河沿革、工艺、商业、园林、古迹、风格
...更多
袁枚序
昔洛阳有“名园”之记,东京有“梦粱”之录,皆所以润色升平,标举名胜也。然而宋室偏安,人物凋攰,不足以美盛德之形容。本朝运际中天,万象隆富,而扬州一郡,又为风尚华离之所;虽誃台�
...更多
阮元序
《扬州画舫录》十八卷,仪征李公艾塘所著也。扬州府治在江淮间,土沃风淳,会达殷振,翠华六巡,恩泽稠叠。士日以文,民日以富。艾塘于是综蜀冈、平山堂诸名胜,园亭寺观、风土人物,仿《�
...更多
画舫录
扬州自春秋末吴王夫差开筑邗城以来,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隋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江、淮、河、海四大水系,使扬州成为南北水路交通枢纽。至唐为全盛时期,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其后屡遭�
...更多
自序
扬州自郡志、邑志外,又有汪光禄应庚《平山堂揽胜志》、程太史梦星《平山堂小志》、赵转运之璧《平山堂图志》,言之详矣。江都汪明经中尝慨志书考古未精,于是撰《广陵通典》,于土地之沿革
...更多
卷一
◎草河录上 扬州御道自北桥始。乾隆辛未、丁丑、壬午、乙酉、庚子、甲辰,上六巡江、浙,江南总督恭纪典章,泐之成书,谨名《南巡盛典》。内载向导统领努三、兆惠奏自直隶厂登舟,过淮�
...更多
卷二
◎草河录下
“临水红霞”即桃花庵,在长春桥西。野树成林,溪毛碍桨,茅屋三四间在松楸中,其旁厝屋鳞次,植桃树数百株,半藏于丹楼翠阁,倏隐倏见。前有屿,上结茅亭,额曰“螺
...更多
卷三
◎新城北录上
便益门在新城东北,创于嘉靖丙辰。以倭变,用副使何城、举人杨守诚之议,都御史陈儒、御史吴百朋、崔楝、知府吴桂芳、石茂华,先后任其事。城外护城河本名市河,�
...更多
卷四
◎新城北录中 拱宸门在新城西北,亦曰天宁门。城内天宁坊,亦曰天宁街,名起于城外之天宁寺也。寺左有兰若,为寺中东园下院。北折为东园便门,又东折为梅花岭。寺右有杏园,为寺中西园�
...更多
卷五
◎新城北录下
天宁寺本官商士民祝?之地。殿上敬设经坛,殿前盖松棚为戏台,演《仙佛》、《麟凤》、《太平击壤》之剧,谓之“大戏”。事竣拆卸。迨重宁寺构大戏台,遂移大戏于此�
...更多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郑处诲
清·屠继善
清·陆心源
(明)朱權
唐·陆羽
清·陈凤占
(明)湛若水
汉·华佗
晋·陶弘景
唐·韩鄂
宋·李昉
落花散人
(清)梁溪坐观老人
唐·贾公彦
(清)梁章钜
明·张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