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之十九-皇明经世文编
卷之十九
华亭宋征璧尚木 陈子龙卧子 徐孚远闇公 盛翼进邻汝选辑
徐桓鉴惠朗参阅
胡祭酒集(序) 胡忠安奏疏(疏)
胡祭酒集(序)
胡俨
序
送赵季通调北京国子司业序
金谕德北征诗集序
友桐轩诗序
送赵季通调北京国子司业序【国学】
师道之不振久矣、至元为甚、余闻诸乡先生云、虞文靖公、尝言初元之建学也、自许文正公、是时风俗简畧、人材朴茂、文正因时立教、一时士类、多所造就、许公殁而学政寖弛、师道日废、及吴文正公来为监官、慨然思有以作新其人、而又以浮议鼓扇、公遂不惬而去、他日有戚里为司业者诸生羣然举张子过此几非在我之言为问、戚里出仓卒、未能即对、连曰几非诸生、遂以此语榜其座、继而鲁公子辈、与虞公来掌教事、始教之日、诸生有写东坡洗儿诗、于行舍壁间、诗中有愚鲁二字、意葢含诮二公也、其骄蹇傲诞类如此、可胜道哉、我 太祖高皇帝、以天纵之圣、膺君师之任、深知其弊、故于建学立师、凡若此者、一切禁戒而痛绝之、本道德以为之训通典礼以为之法、严教条以示之约束、品节防范、周至详密、俾过不及者、一归于中正、故为师者、得以振其纪纲、为弟子者、得以安其礼分、数十年间、名卿材大夫士、彬彬间出、而人材治效之盛、迈于前代远矣、 皇上聪明睿智、治定功成、首幸大学、御筵讲经、文武就列、环桥门观听者、动以万计、聿新乎文教、光昭乎鸿业、继志述事、又有以超轶前代者也、天台赵季通先生、于时为博士、尝被恩荣矣、今以司业调北京冑监、掌其监事、登图书于舟、遂祖饯于道六馆师生送之江之浒、有揖而言者曰司业往矣、公可无言乎、余曰、赵先生之德之才、 圣天子所简拔、人之所共知、何待言耶、虽然余又尝闻昔安定胡先生掌太学、以法度检束士、初其徒少能安之久乃化服。数百年间。士君子论能振立师道者。安定其人也。故君子所为不求近效。当要其成要其成。古有其道。古之道。亦曰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先生持此以往。鉴前代之所失。体 皇上之至意。遵 太祖之成宪。与其君子日从事于诗书礼乐。讲明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振起乎斯文。以淑诸人、以行诸世、庶上不负君命、下有以慰士子之心、先生往矣、余日望之、
金谕德北征诗集序【北征扈从】
虏中所曰耴震服春秋祷祀者汉武帝唐太宗 文皇帝亘古今以来惟有三耳惜当年侍从之臣未得相如子云者为阐扬其盛也永乐八年春二月、 圣天子亲驾北庭、御羣帅以统六师、问罪索虏、维时扈从之臣、妙选将相大臣、暨文武之士、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金公幼孜、与学士胡公、庶子杨公、实在帷幄、秉代言之政、俨与户部尚书夏公、时被命留北京、銮舆之发、拜送于郊、见吾幼孜乌帽绍裘、腰弓服矢。驰马于属车万骑之中。莫不壮其志。而荣其行也。及 皇师灭虏而归幼孜乃出示北征诗集、属予为序、余诵之凡若干首、道路之所经风气之所接。山川关塞之所登览。云霞草木霜露晦明之景。与凡师徒之次。军容之盛。既得以吐其奇气。见之咏歌矣。至于沐道德之光。赞谋谟之密。亲际风云之会。而发挥乎敌忾之气。词雄句杰、富丽铿锵。有以远扬天声。如金钟大镛震乎寥廓之外而光前振后者、有非他人所得与也。故是编之作。非特写一时荣遇而巳。葢将纪千载不朽之盛事而传之无穷焉。幼孜之志。亦或在此乎。后之览者、固将有得于斯文、敬序以弁其端、
友桐轩诗序 【鼓琴】
金川之玉峡毛咨询、其先吉水人、父省夫为陈氏赘壻、始徙今居、咨询性嗜琴、以友桐名其轩、今年秋领乡书、将之京、求贤士大夫之赋咏、先余为之序、夫琴者、古先圣王之雅乐、君子无故不去、葢取其中和之音、养吾中知之德、动荡血脉、流通精神、格神人、和上下、移风易俗、合于八音、宜乎君子之所尚也、余少时、亦尝从事于斯、承颜奉欢之际、先祭酒公听之、尝曰吾听白雪有八荒无尘。万籁俱寂之意。听春江、有波涛浩荡。鱼龙鼓舞之势。听归樵有代木丁丁山鸣谷应。野猿幽鸟之音。听佩兰。有楚江湘浦。和风丽日。幽人咏士之兴。听梦蝶。有蘧蘧栩栩齐物之心。听御风有凭虗欲仙。泠然善之感。于离骚楚歌。则如逐臣慕君。勇士赴敌。慷慨不胜其情也。于长清短清。则如雪天清晓。风鼓琼林。鉴锵之振乎寥廓也。于水云。则有击空明泝流光。放棹沧浪之乐。于大雅则黄锺一钧始终条理。有太羹玄酒之味。独于秋鸿。如万里关山。黄云白草。衔枚入塞风回电驰、霜降水落。月冷江空。团沙依渚。嘹嘹呖呖。顾侣呼羣。超然远举。而琴于斯为盛乎。又尝承乏禁林、得侍 太宗文皇帝、于武英进讲之余、 帝命出响泉、亲鼓南熏之操、继之以猗兰之曲、和鸣肃雍、宣畅道德、游鱼出听于金河。龙马某仰秣于天厩感通之至。凤仪兽舞。品物咸遂、于今三十余年矣、俨自婴末疾、手足不仁、每对桐君、不能一加指于氷丝之上、追忆君臣父子之间怅然今昔不觉涕泪之交零也咨询以英妙之年。得琴中之趣。而又取以为友。回然拔乎流俗矣。
胡忠安奏疏(疏)
胡濙
疏
论虏情疏
攒造黄册事宜疏
僧道度牒疏
论虏情疏【虏情】
昨译出瓦剌番文一道、令臣等详议以闻、观其语意、专在求讨使臣、以为久远和好、彼虽谲诈、未保其终然始则奉送 上皇、今又还我制使、虏使络译乎道驼马迭贡于廷、其归向之诚、悔过之善、亦有不可诬者、夫厚往薄来、致治之常经、今彼使再来、此不一报、似非所谓厚柔远也、往年土木之事、为臣子者罔不痛心切齿、 皇上所以拳拳宵旰不能忘也、然在边无储积之素。在野有奔亡之忧。所谓将军有生之乐、士卒无死之心者也。迩者边报稍息。无一人敢言战者。甚至张惶失措。此系国家安危之大计。伏望 皇上愍边境之艰难、生民之困苦、仰惟宗社付托之重俯询远人归化之诚、量遣使臣、往伸和好、仍敕在京总兵等官、操练军马、修方器械、严切守备、庶得在彼无可执之词。在我有预为之计。
攒造黄册事宜疏【攒造黄册】
天下版籍之虽□民无世业而逐末者众流为饥寒起为盗贼□此故也自在抚绥之耳立禁虽严终归无益然三代而后难言之矣
今天下攒造黄册、宜清理户口钱粮、比闻各处逃民、有倚军卫屯堡、及藏匿别府州县不回原籍者、请调列榜谕、务在遵守、违者必罪不宥、一各处人户、或充军役、幷有垛集充军、其户下人丁及贴户、畏避原藉粮差、匿于卫所屯堡者所司挨查、申报上司、照名行取、都司卫所、占恡不发者、令抚民侍郎廵按御史具奏拏问、一南北二京富户仓脚夫等役、于京城居住者、多有逃回原籍、及避他处、应天顺天二府、即查究挨捕、若亲邻里老举首及自首者、俱免罪、或知而不首、及占恡不发者逮问如律、正逃者发口外充军、一各府州县顽民往往逃避地方、该管官务究所逃地方、设法招回复业、善加抚恤、不许生事扰害、一各处若有豪户及官员军民之家、卫所屯堡隐藏逃民、许其首送发回、俱免罪、若隐蔽及占恡不发者、逮问如律、一但有迁民及自愿为民幷为事发为民在逃者、所司申部挨拏、如有容隐、不行首官发遣者、拏问如律、一各处军卫有司、常宜省谕旗甲里老人等、除有引客商外、但系他处人民、即报拘审、发回原籍、若纵容不举、该管旗甲亲邻里、俱坐以罪、一逃户彼处产业巳成、而原籍委无可倚、或年老残疾、单丁力弱、路远不能回还、或原籍有人、而户下子侄、出赘他处、或安于生理、不愿回者、许于在有司供报、原系军民匠籍、行查果无违碍、就彼入籍、若来历不明、幷原籍尚有产业、丁多力壮、路近可回者、不许一槩收附、变乱版籍、一逃户复业之后、有被人侵占庄宅田地、即与追还、牛具种子、或有未备、必相周急、若乡里豪户、仍问取索私债、幷所司不加抚绥、许抚民等官拏问、仍杖限责令招回复业、一行取逃民、及军人隐占户丁、有司里老照册挨查、仍申上司、及抚民官廵按御史都司布政司按察司、立案拘取解还、如容隐不发、通行紏举、仍于宣德六年终、各将已取逃户口数奏闻、一军职官有升调改降、及罢职充军者、原任家属、居久成业、或坟墓在彼及文职官在任病故、幷为事等项、家属不能还乡、或葬父母于彼、守坟住坐者、许于所在入籍、纳粮当差、一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布政司、所属逃民数少、俱不添设官员、其三司幷卫所府州县及土官衙门、凡遇行取逃民军人贴户人丁、幷本处人民有逃他境者、俱照前例施行、一天下攒造黄册、各该衙门将所管人户丁口钱粮逐一清理、不许朦胧失实、违者究罪、
僧道度牒疏【僧道度牒】
洪武间天下僧道、给过度牒者、令僧录司道录司造册、颁行天下寺观、凡遇僧道。即与对册。其父兄贯籍。告度月日。如有不同。即为伪冒。迨今年久前令寝废、有亡殁遗留度牒。未经销缴。为他人有者。有逃匿军民及囚犯伪造者。有盗卖影射。及私自簮剃者。奸弊百端。真伪莫辨。乞自今以后。给度牒者。仍造册颁行天下寺观。以防奸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陆应旸
惜阴堂主人
樵云山人
南朝梁·沈约
姚秦·竺佛
宋·道诚
高齐·那连提耶舍
清·李庚干
清·张骥
清·刘一仁
黄庭坚
三国·曹丕
明·孙懋
(北齐)魏收
(明)马文升
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