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户政六赋役一


  治赋篇一  
汤成烈

陆敬舆曰。国家之赋税也。必先之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焉。其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非力之所出则不征。非土之所有则不贡。谓之通法。案唐之制赋。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凡丁男一人。受田百亩。岁输粟二石。谓之租。每户出绢若绫若絁共二丈。三两。不蚕之土。输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谓之调。人年二十成丁。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佣直。日准绢三尺。谓之庸。大抵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法制均一。自武德至于开元。莫之或改。故上下给足。宇内完富。及天宝丧乱。版籍无存。有司不能厘正。任意征敛。赋法遂坏。建中初。杨炎乃变制作两税法。取大历十四年科率最多者以为定额。作法于凉。务从其重。弃累代之成法。适一时之权谋。岂因时而制宜。实剥下以奉上。是以宜公奏请均节财赋六条。民益困穷七事。有云。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但务取财。岂云恤隐。又云。创制之始。不务齐平。计奏一定。有加无除。往输其一。今过于二。官非增赋。私己倍输。不敢尽求厘革。但请去其太甚。亦足小休。夫谷帛为军国所必需。而缗钱非农民所固有。今民持谷帛市钱以入官。而官又出钱市谷帛以济用。官与民两受折阅之害。何如即谷帛而征之。两损其害。即两收其利。又曰。非法赋敛供军进奉之类。既已收入两税。今于两税之外。又复并存。诚如所云。则两税之害。实为聚敛之尤。德宗嗜利黩货。惟富国之是图。纵厉民而不恤。卒之藩镇叛于外。奸宄伏于内。民困且怨。能无亡乎。虽无卢杞朱泚之徒。一杨炎亦足以败之矣。奉天之幸。非偶然也。殃民祸国。炎先诛死。乃后世仍其法而不革。何哉。计臣便于岁会。俗吏便于催科。鲜能宏经国之谟。为邦本之计。准古今之制。酌当代之宜。治赋而得其平者矣。案两税法。总税应庸调之数。一切征之于田。夏税起四月。冬税毕岁终。田方布种。吏已踵门。敛获始毕。糇粮已空。诵二月卖新丝四月卖新谷之谣。何其言之痛也。明万历初。创一条鞭法。变本加厉。并杂税于正供。三月完半。十月全完。期益迫促。昔为富足。今为累头。吴民田字之谣。又何言之悲也。考之汉世。张汤杜周。子孙奕世贵显。而桑宏羊孔仅之徒。身诛族灭。天恶聚敛之臣。甚于酷吏。昭昭若此。盖人罹宪典。酷吏文致入深。虽非祥刑。尚因饬法。且被患止于一时。故殃止其身。而罚弗及嗣。至于聚敛者之心计。析秋毫。取锱铢。自谓为国生财。算无遗策。而君相任用而不疑。恣其所为。不至毒痡天下不止。不至乱国覆邦不止。身为戎首。贻患方来。天鉴下民。怨毒所聚。得免为幸。又何能保有子孙哉。

  治赋篇二  
汤成烈

自杨炎作两税法。后世遵行之。而古圣成邦经赋之制。不可得而复矣。宋史论之曰。两税之取民也。夏税无过六月。冬税无过十二月。其獘也。先时而偿赋。加课而暴敛。至于五代极矣。明季行一条鞭法。规一时之利益。趋为苟简。当时以为便。而夏税改为春征。冬米分为本折。其獘也。趋迫而令烦。操切而民困。至于崇祯极矣。当洪武初。师古之意。因势利导。随俗立法。以田为经。以人户为纬。赋出于田。役出于丁。户有三等之差。里有十甲之目。其田之赋。曰夏麦冬米。户之赋。曰农桑丝绢。丁之赋。曰银差力差。不仍庸租调之名。其为粟米布缕力役之征一也。中叶以后。甲总不均。款项多端。而条鞭之法立。盖是法与两税。皆便于上。而不便于下者也。何以言之。上则并省名目。易于催征。下则完纳正课。复加耗增。行之既久。民亦安之。 国朝顺治康熙年间。兵革未息。支应浩繁。军饟无出。乃令各州县。凡不入正赋。坐办杂办均徭等项存留银两。悉数裁改。起运解部。每县不下四五千两。缙云赋役全书。自顺治元年起至康熙中。前后裁改起运解部。凡六十余款。计四千五百余两。以一县推他县可知于是州县办公。无款移挪。遂设火耗之名。以作留支之费。重者每两数钱。轻亦钱余。此又额外之取求。当地之私派。初无定数也。雍正间。以州县抑派苦累。乃均其数而轻之。每两无过一钱。以归于公。名曰耗羡。又以州县办公为难。特设养廉。取诸此项。当时翕然称颂。以为均平。夫督抚司道。官尊廉优。席丰养厚。无俟货取。大臣法矣。即佐贰微末之员。亦得分润其余。洵为公溥。然自归公之后。民间输纳。比于正供。丝毫出入。悉操内部。给廉之外。既无羡余。地方有事。何能卒办。此吏治之所以日衰也。且大县廉银裁得千余。中县七八百两。小县止四五百两。幕客之修脯。家人之食指。事上接下之酬应。道府节寿之馈遗。此中取给。多属不敷。此外应行事宜。贤者亦不能竭蹶以应。小臣何自而廉哉。庸庸者流。遂至金来暮夜。词讼苞苴。上司莫之能禁。故时有康熙年间多清官。雍正以来无清官之谣。乾隆壬戌。 廷试策士。   高宗纯皇帝以之发问。而草茅新进之士。莫敢正对。然民之痌瘝。官之困乏。久在   圣明洞鉴中矣。   高宗终虑耗羡之不便于官民。下询臣工。博釆众议。御史柴潮生奏。以为耗羡乃今日天下之大獘。而未敢请议改除。乃御史赵青藜奏。请无轻议变更。时议从之。遂为定制。在 国家多三百五十万之岁入。姚硕甫寸阴丛录云。耗羡银三百四十九万五百七十七两。而使天下一千五百余州县。拮据从公。动多掣肘。于是复设平余之名。耗外加耗。羡外加羡。上不得而止。下不得而免。是多一分不止受一分之累。何能宽一分而得受一分之赐耶。青藜疏云。裒多益寡。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又云。既受耗羡之名。自不得求多于正额之外。岂知以后竟耗羡外又另生耗羡乎。惜乎   高宗勤恤民隐。   德音垂问。欲以归公者归民。顾为邪说所沮而止。青藜疏云。归民之说。于时则有未暇。于势则有所难行。国家之经费有常。各官之养廉安给。使膏泽不下于民。而无艺之征敛。有加无已。生民憔悴。伊于胡底乎。

  治赋篇三  
汤成烈

且天下生民之数。未有盛于此时者也。而天下民生之匮。亦未有甚于此时者也。而自古赋敛之重。又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生齿日繁。民生日匮。赋敛日重。吁危哉。此时也。曷言乎生民之庶也。帝王世纪云。夏禹之世。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有三。周成之世。民口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有三。纪其盛也。汉平元始。计民口五千九百一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有八。汉桓永寿。计民口五千六百万六千八百五十有六。较夏周民数。不啻三倍。虽唐之开元。宋之嘉佑。难与比隆焉。今各省府县。岁终册报户部户口总计。几倍于汉。汉汝南郡户四十万四千四百有奇。口二百一十万七百有奇。庶矣哉。然其郡统县国三十七城。方今苏松常镇太仓四府一州而赢。苏松属县户可二十万计。度直隶及皖豫齐晋秦楚各省。大抵视汉司隶兖豫幽并青冀。其庶维倍。即闽粤滇黔川甘。亦视汉交益凉州为庶矣。今日之生民。非古今极盛之时乎。然而庶不可恃也。圣贤论政。庶而加曰富之。今地不加广于汉。垦田不能加多。夫民倍于昔。而田不加增。则民之乏本业者众。山陬海澨。苟可种艺。尺土寸壤。无不开垦。而士工商之外。无末业可治。散而游幕。去而僧道。隶为胥役。投为奴仆。流为地棍盐徒。每省不下二十余万人。此皆游民耗斁于农者也。僧道胥役奴仆之流。不事恒业。而恣食于民。地棍衣食于良弱。盐徒谋利于锥刀。皆汲汲终日。仅供口体。未尝饶富。山乡之民。中稔之岁。人不宿饱。一遇凶荒。流亡道路。通都大邑。又有富商豪右。操其赢缩。盘剥穷民。禾未苗而已贷于人。蚕未丝而已偿夫债。岂非民生匮极之时乎。曷言乎赋敛之重也。昔汤文正斌之抚吴也。潘耒送之。其言曰。宋时亩税一斗。元令田亩税三升。明初没入张氏故臣及土豪田。按私籍征之。名为官田。亩税八斗。而民始困。然民田亩税五升。其轻自若也。嘉靖中。并官田民田。一切以三斗起科。而民重困。然催科未甚急也。万历初。行条鞭法。限分数为考成。缓征之法不行。而民愈困。然犹止常赋耳。天启后。时有加派。复苦额外之征不堪命。以至于亡。 国朝承明积獘。田赋之重。转输之劳。一如往时。加以催科日益急。考成日益严。东作未动。追呼到门。数年逋租。并征一日。办正供而积逋不偿。输旧赋而新课不登。虽有龚黄卓鲁之俦。鲜不阨于考课。迁除之路既绝。则取盈囊橐而止。贪残放纵。无所不至。吴民之困。未有甚于今日者。当   圣祖仁皇帝时。次之言。已痛心疾首如是。况雍正间。并丁于地。民苦按粮摊丁而加困。火耗归公。官苦正耗并解。加平余而民重困。干嘉之际。司之平余益重。道光间。重平。每百加二两五钱九分五厘。饟余。每千五两。筹补。每千十两。杂费。每千耗羡七十两。浙省民间完正不完耗。问之亦不知何为火耗。他省纳之于民。浙省取偿于官。奇哉。火费五十一两五钱。耗费三两七钱一分。新加银一两五钱。给库饭食三钱五分。运脚银十六两。奏销上房费洋钱三百六十元。每正银千两。约以千二百两为准。种种取之额外。官益困而民之困不可胜言矣。咸丰元年。清查结报之后。养廉扣不准支。扣廉之外。摊捐官垫民欠。大县一千八百两。次一千五百两。次一千二百两。中县九百六十两。递至五百六十两。小县三百数十两。又摊统提捐款。其名目并未行知各县。以大中小分别摊捐。自三四千两。至千余两不等。其外津贴架木。大县百数十两。中县七八十两。小县五六十两。贴油茶。岁科经费。科场经费。不在统捐之内。坐支役食之内。扣解节省钱文。自二十千至十余千不等一县正额之外。官之赔垫若此。此银何自而来哉。不加派于民。则亏挪正项矣。此正项之亏挪。岂州县之侵蚀乎。上之攘夺甚于剧盗。则又以困官者困民。是此时赋敛之重。亘古所未有也。

  治赋篇四  
汤成烈

而不特此也。古者之取于民也。或以谷帛。或以丝绢。或以钱钞。未尝用银。盖谷帛丝绢。皆民种艺所出。就其所有而赋之。固甚便。钱钞自官局造发。资民交易。还纳于官。转圜不竭。民亦便之。至于银。非中土所生。非民间所有。自三代至明。未尝以充币而赋于民。不强民以所难责民以所无也。嘉靖末。废钞征银。民始苦其厉已。不及百年而大困。民困而国益匮。兵革四起。辽事亟则增辽饟。寇难亟则增练饟剿饟。赋加于旧十五六。毫末无补于国。民生日蹙。益趋为盗。明卒由是而亡。 国朝承其獘。三饟归一。耳目一新。而重敛如故。顺治中行钞代银。旋以库藏充牣而止。然定制官钱一千。直银一两。虽增额外之征求。而民不大困。何况   列圣相承。念民疾苦。痌瘝在抱。大赉时颁。逋赋屡蠲。常至千万。遇有水旱。抚振兼施。休养生息。百数十年。干嘉之际。号为富庶。其时银不甚贵。民以千钱完一两之赋。官代易银解正供。裕如也。嘉庆末年。银始贵。然完赋一两千二三百文耳。道光以来。番舶销售雅片。尽收中国之银而去。张仲远曰。银价之贵。不尽外洋。海国图志。圣武记。言之甚确。番舶二句可节。成烈曰。乾隆嘉庆年间。官府公燕。类用银器。所耗不赀。而银价甚平。至道光年雅片盛而银价骤昂。官燕银器亦绝少。岂非番舶收银之明验乎。默翁信西人。故有是说。余则不敢默。银价大昂。自一千五百文。未几而二千文。未几而二千二百数十文。民间完一正一耗。须钱二千五百余文。所出倍昔不止。而纸笔之费。舟车之费。藩司平余上房之费。新加法码。额外饟余。筹补于正耗之外。每两须一钱数分。凡此皆急于正供。此外官垫民欠。统总捐摊。州县不得不解。不加之民。则赋于何出。苟加之民。则民不聊生。愚懦咨怨。黠者聚众。哄闹衙署。殴辱官吏。事情既大。上司无法以处之。宁波之事。殴及道员。杀一副将。一通判。二知县。其文武死者十余员。兵百数十名。叛逆显然。乃怯于顽民之恫喝。诿之于盐枭。以区区张潮清俞能贵周祥千。获案为塞责。国法不申。民情易惑。悍者效尤。怯者观望。盖因民穷而法亦穷矣。且道光十五年前。银价一千四五百文。部发帑银。仍准一千。是民间受银贵之害而 国家未尝私其利。银钱之价。听商民之自为低昂。犹可言也。至二十年后旋准一千五百文。浸准二千文矣。是 朝廷不居加赋之名阴收加赋之利。赋既重于列代。征又倍于往时。言利诸臣。亦思悖入悖出。有不可明言者乎。岂无抑银重钱之法以苏民困者乎。乃转以银贵为利。惟知朘民以充库。不知有人而后有土。民为邦本。本摇则国何以固。卒之民财既尽。国用何来。大学卒章。圣人之垂戒。意深且远。曷不三思为国长虑。图久大之规。绝斗筲之计。何汲汲于理财之术。而不思恤民之道乎。去岁南河决口。饟银集。清浦价平。至一千三四百文。虽奸商操赢缩以病官。而民间实隐受银平之福。何为亟行奏请运钱以重银价乎。夫钱铸自官局。而转输于民。钱贵则民赋易完。而国体亦尊。乃通宝之国用。必欲抑之使贱。民间少有之银。必欲昂之使贵。苦民以所难。究何益于国。诸臣自问。果何心哉。

  治赋篇五  
汤成烈

而犹不止此也。天下之穷极矣。然千百之中。犹有一二殷户。营贸易之利。因积累而起家。则有富商。督耕织之课。因勤苦而积聚。则有富农。此二者。在大县尚有数十可指。小县不过十余。或亦仅可温饱耳。平时为小户借贷完课。凶荒可劝分其余。以救沟壑之民。于地方不无小补。乃计臣必欲尽天下之财以归之于上。 国家遇一大事。则开一例。开例不已。乃劝捐输。捐输无补。又移大捐于各省。以听捐生之便。而大捐之外。又令捐饟。同时并举。又使有位者倡捐以为之劝。为朝不及夕之谋。作吮膏吸髓之事。 国家所得几何。而部费印结。无不十取四五。名为乐输。无异攘夺。官常之滥。固不待言。且有位者之所捐。何自而出。势必上取之于下。下取之于民。日知录云。天启之末。从操江范济世之请。遂行搜括。搜括不已。至于加派。加派不已。至于捐助。然则捐助乃季世之末策。非匡时之良谋明矣。且本搜括之别名。为加派之由径。何以言之。使出之于民。则钩稽商富。始以抑勒。继以追呼。非搜括而何。使出之于官。上官则派之属员。下吏则加之课税。非加派而何。是捐助实兼搜括加派之害。而上不居其名。下隐受其害。所谓计致巧取。必使商富之财亦同归于尽。一旦地方有水旱之灾。草泽有萑苻之警。州县钱粮。纤悉解司。司又尽数解部。报拨别无存留。振恤防御。丝毫无措。必得奏请。从外拨解。旷日需时。而民间悉索诛求。皮骨已空。何能保有其身家。施济于邻里哉。迨饟到省。无论支领折扣。种种侵蚀。而事机已失。灾黎则沟壑流离。劫掠则城市邱墟。末世多盗。民靡子遗。诚哉功令之过也。方今农民之困州县之累。固患在赋重。而尤患在银贵。今民之纳粮也以钱。官之解司也以银。银价日贵。则征钱必加。而百姓则相告曰。今岁加钱粮若干钱一两矣。而官之出示。亦以加为说。上司闻之。则曰某县加钱粮幸无事。听之可。夫正赋有定。何可毫末加增。乃钱贱银贵。出入至巨。处于不得不加之势。非于赋外有所余也。实取盈于解司之数耳。官必取盈而足额。民谓无艺之诛求。旦曰钱粮宜征解皆钱耳。无如解司必银。名与实悖。民得与官相持。甚至玩法抗欠。胥吏怂。官以法惩。民乃大怼。道光年间。直省因钱粮戕官之案出。岂尽官之不职。而民之无良哉。迫于时势使然也。故昔人谓赋役之獘莫甚于折色。而吾谓尤莫甚于征银。任源祥对食货策曰。洪武中。有金一两。准米二十石。银一两。准米四石。棉花一斤。准米二石之例。永宣以后。折色者。布绢棉钞。听民之便。年来漕白改折。顺治十八年。江西米价。石不满四钱。而漕折石一两二钱。三不完一。康熙三年。江南米价。石不满五钱。而五府白折。石银二两。四不完一。由是观之。明之折征。乃损上益下以便民。今之改折。乃剥下奉上以充库。于时 朝廷清明。上无好货之君。而筦库诸臣。专事掊克。以聚财而敛怨。遂贻后日民穷财匮之患。为可慨也。

  治赋篇六 
汤成烈

今天下受银贵之害者。民莫如农。官莫如州县。商莫如盐。夫田亩种艺所获。米麦棉豆。力之所出。布帛丝枲乃不以为赋。而惟银是征。则必贱粜其所有。而贵致其所无。是以数倍而完一。则农病。民顾无从得银也。贸易所得者钱。间有番钱。难充正赋。官不能不听民之便也。积千百贯易银于市。奸商牙侩。乘官之急。而银价于是乎昂。畸轻畸重之间。由铢累而千百。赔垫因之。则州县病。民之市盐皆钱。而商之纳课必银。以有易无。而折阅因之。则盐贾亦病。夫其害至于民困于输将。官困于垫解。商困于纳课。抑亦可以变通其法矣。乃以为银贵则国有倍入之赋。兵有兼粮之糈。宜乎国日富兵日强矣。然而国用日匮兵益弱者何也。管子曰。万室之都。必有万锺之藏。藏襁千万。千室之都。必有千锺之藏。藏襁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器械。种饟粮食。必取澹焉。是其为政。必先足民而后足国。故其言曰。仓廪积而民知礼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桓公相之。故能霸齐而匡天下。后世计臣。若汉之桑宏羊孔仅。唐之杨国忠皇甫镈杨炎。宋之王安石蔡京之类。其才万不如管仲。乃腼然以禹稷自居。而日以尧舜颂谀其君。口诵商周之文。智出秦隋之下。坏法乱制。毒痡海内。甚至天变罔畏。人言莫恤。身为显戮。而国亦随之。岂不可鉴。夫鹿台聚而商亡。大钱铸而周敝。亩敛修宫钱而汉乱。阡陌间架作而唐败。青苗手实行而宋削。三饟征而明灭。财聚于上。怨敛于下。亡国丧师。有必然者。然而自古聚敛之臣。无不以搜剔利薮之计。蛊荡其君。援引掊克之徒。附益攘夺。使上受好货之名。下切剥肤之痛。迨府库充满。宝藏盈溢。则又进丰亨豫大之说。而土木宫室之役。耳目声色之娱。日新月异。以侈汰其君心。视金帛如粪土。弃珠玉如泥沙。于是宵小蒙蔽。相蚀。以实私藏。一旦边方寇警。潢池盗起。檄调烦而转输急。乃司农握算而水衡久空。竭蹶补苴。事机已失。虽有善者。无如之何。使轻本重末。何至于斯。新唐书食货志有云。以金银为币者。蛮夷之道也。五岭以外用之。若行之中国。不百年而敝矣。征之于明。若合符节。诚哉先觉之道也。 国家承明之獘。二百余年矣。内无矿使之横扰。而宝藏不兴于山。外有洋烟之流毒。而漏卮不塞于海。银日耗而日趋于贵。亦势之所必然者也。任源祥曰。银不制之于上。如泉府之操其柄。又不产于下。如布帛之可衣。菽粟之可食。而偏重在银。使豪猾得擅其利。此言当日折色之害。而今有甚焉者矣。苟欲平之。必也征钱解钱。而司中支放采办。皆以钱为准。较之谷帛为租。钞币杂用。斯为握要。则银既退听而无权。豪猾亦无所用其术。三五年后。官民之困。其少苏乎。

  治赋篇七  
汤成烈

如之何一以钱为准也。难者必曰。钱为重币。贯索易朽。短陌私铸。糅杂难量。不如银便。将应之曰。苟便于民。未有不便于国者。今银易钱二千二百余文矣。正赋外耗羡重平筹补杂费等类。每两殆将二钱。解司银一两。需钱二千七百文。而州县折征。浙江自二千一二百文。至二千八九百文止。江苏则概征钱三千余文。在浙则官多赔累。在苏则民实难堪。究之奸商操银钱轻重之权。以病官而困民。于国家何利焉。诚令解司银一两。准解钱一千五百文。张仲远曰。每两作钱一千五百文。似尚太多。宜复旧制。每两作钱一千。一正一耗。完钱一千一百文。外酌加三百文。为州县办公之费。司中支发。亦照例价。每两千文。方可持久。成烈曰。此文作于咸丰二年时。银价二千二百余文。若每两千文。在民完课。固属轻减。而支发则不及半。营兵得无哗噪。委办得无借口乎。若现在银价。则仲远之言为是。而前数太多。更张有渐。亦未可太骤也。则州县征银。每两不能过钱二千。民间少数百文至千文之出。完赋较易。积逋可清。州县有五百文之赢余。办公既裕。旧亏可补。考成可顾。而司中支放兵饟俸廉工食。均以一千五百文。当银以一两为准。出入相等。亦何所不利乎。盐商则准纳钱一千七百文。当银一两。少五百余文之折阅。纳课既易。年纲可渐足额。使各省每年多销二十万引。于国于官于商。不俱受其利乎。夫为政之要。在于足食。故洪范八政。食居其首。而生财之道。不外生之者众为之者疾二语。是以粟米实于仓廪。布帛充于府库。此皆出于民力之所为。故谓之本富。外此则泉府之法。操其权于上。散其利于下。以阜通货贿。而使民市易。此古人兴之。而后世莫之或废者也。故府藏充溢。谓之末富。若银非物土之宜。非民力所出。饥不可以为食。寒不可以为衣。此则逐末者之所骛。商贾之所资。而非经国者之所宜重也。故有无不足为轻重。乃国用必以银为出纳。是外本内末。违圣王底慎之意。昧驭世轻重之权。于是乎民困而国亦病矣。此孟子所谓无政事则财用不足者也。是故处积重之势。法獘不可得而更。而当积獘之极。物穷不可以不变。方今耗羡虽不可革。裁改虽不可复。条鞭虽不可改。折色虽不可除。其一切重平饟余筹补新加捐摊扣支。以及种种无名杂费。奉文年例捐款。本无关于国计。大有害于民生。岂不可全行裁汰乎。岂不可法顺治年间岁造宝钞。与制钱相辅通行。制国用出纳。必官家所造铸。以收货币之权。置银不用。以救官民之穷乎。有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故  圣人在上。不患无生财之道。而患无理财之人。诚使平其政以均天下之赋。通其用以和天下之情。厚其生以安天下之民。何贫寡不足之为患。而必临朝旰食。筹权宜之术。趣一时之利哉。是亦务本贱末。豪猾敛迹。蠲除私派。善良乐业。徐俟仓库充实。而定用缓之经。使老幼各遂其养。惸独咸得其所。 朝廷施旷大之恩。寰宇享恬熙之乐。唐虞之治。其庶几乎。

  通论明赋饷之制          
孙鼎臣

古之饷军以粟。未有以银者也。赋民以粟而兼以钱。亦未有以银者也。有之自明始。明初腹地皆置所。兵寓于农。其养边军。则民运屯盐兼用之。屯有商屯。有军屯。商屯者。商即边募人屯种。而输粟于官。给以开中盐引。国家即以其粟赡军。军屯者。军受官田自耕者也。永乐时边军十九万。以屯军四万供之。受供者。又得自耕边外。军无月粮。屯军米常溢三之一。民运者。赋民麦米豆草布钞花绒。运给边卒。以济屯盐之所不及。有是三者。边饷足用。未尝以银也。宏治初。李敏为户部尚书。请畿辅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州县岁输粮各边者。每一石征银一两给边。依时直折军饟。民运于是始废。叶淇继为户部。以为开中商人。以粟二斗五升。仅当银五分。而得盐一引。为利已泰。更其法以银代粟。银四钱一分。乃支盐一引。输于运司。分给各边。盐屯于是亦废。向之饷粟者始尽变而饷银矣。淇之中盐以银。原于敏之折征。折征虽明初偶有之。未以为制也。洪武七年。以徽饶寍国不通水道。乃令以金银钱布代输夏税。九年。命天下税粮。自除免外。民以银钞钱绢棉苎丝代输者听。米麦为本色。诸物折纳为折色。越十年。又令户部会计天下仓储存粮。二年。并收折色。惟北方诸行省。需粮饷边。仍输粟。三十年。诏天下逋●。随土地所便。折收布绢棉花。及金银等物。金一两。折米二十石。银一两。折米四石。绢一匹。石有二斗。钞二贯五百文。布一匹皆一石。苎布一匹。七斗。棉花一斤。二斗。告以免民转运劳苦之意。其时折色未尽以银也。宣德间。周忱巡抚江南。以京师百官月俸。赴领南京。米七八石。仅易银一两。请检重额官田。极贫下户。两税许折银解京充俸。始专征银。然行之重额官田。与极贫下户。盖用是以苏民困。未大失也。至正统初。命南直之苏松常镇。及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税粮。自起运兑军外。皆折征银。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由是诸方赋入折银者几半。洪武折征之令。使民以少敌多。以轻易重。专以利民。金花银之入。则欲网其利于上。已非初意。然令银一两当米四石。犹洪武旧制。民未甚病也。及敏改折输边之粟。一石征银一两。视旧制增三倍。其时粟贱银贵。粟一石纔直银二钱。故淇更开中。变二斗五升之粟。为银四钱一分。而一引之盐。遂获八倍之利。岁骤增银百余万两。敏与淇之变法。皆为敛财。图一时之利于目前。而不知其祸之中于天下后世无穷也。边饷既皆以银。田荒粟贵。石直银五两。尽一引之课。不能籴斗粟。于是益增盐课。商失利而中者少。边费益绌。折征之赋。不足以济之。至漕白皆改折。嘉靖中。俺答内犯。兵饷益急。户部尚书孙应奎乃建议加派。骤增银百十五万。用犹不足。应奎言岁入二百万。而诸边费六百余万。取财之法。行之已尽。而条鞭之法。不得不悉科银。民间两税。不复知有本色。推之关课之收钱钞者。亦折收银矣。天启崇祯之间。民不堪命。军兴愈乏。乃欲择富户给直买米豆输军。大学士蒋璟言。将士祗欲得银。视米豆如泥沙。盖欲复以粟饷军之旧。而其势不能矣。是谁阶之厉哉。

敏与淇当时号为能臣。易本色为轻。咸以为便。及其既久。兵习于得银。不能复放本色。赋急于饷兵。亦不能征本色。二者表里相缘。自正统至嘉靖。数十年间。银之积重。其势已成。粟日轻。农日贱。国计日虚。军饷舍粟而放银。而所食非银也。民赋舍粟而征银。而所产非银也。故无事之时。则赋重而民困。有事之时。则饷重而军困。昔之交便者卒乃交病。论者知明季之贫弱。而不知贫弱之故在舍粟而用银。使由太祖之制。守而不变。何遽至是哉。是敏与淇之罪也。呜呼。由周而来千有余年。取民之制与养民之政败坏而不可救。未有若斯者也。民惰而无以生。兵骄而无以养。租庸调不可复。府兵屯不可行。古人足食足兵之策。施之天下。如凿枘然。欲为国者。其措注不益难。而为之民与兵者。抑何其不幸欤。故吾观于明。考其军赋出入因革之始终。着而书之。以为后之司计者鉴焉。

  国朝赋役之制序          
汤成烈

慨夫南困于赋。北困于役久矣。二百年来。政令之繁重。民生之憔悴。其至矣乎。然不操其本。则将诿咎于明之三饟。开横征暴敛之风。我 朝因而不革。是明召其殃。而我收其利。不穷其源。则将推过于乾隆时之开边巡幸。中丰亨豫大之说。致国用匮乏。捐例频仍。是前极其盛。而后丁其衰。此皆未考前代之掌故。而为臆度之说者也。成烈虽未得窥司农册籍。而集一代之章奏志乘。及前贤之论说。十有余年。方知其故。考前明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定赋刊书。夏税秋粮。米麦本折。农桑丝绢。盐茶课税。额办杂办。均徭关钞。通天下会计。一岁所入。二千九百余万。而民间未有丝毫羡余之出也。故终神宗之世。海内完富。今制除漕白正耗及各省兵米本折外。通计天下赋税地丁耗羡盐茶关杂芦课漕项旗租常例捐纳等银。一岁所入。五千四百四十五万有奇。其额则已倍蓰矣。又何患乎国用之不足耶。即各省水旱蠲缓及民欠。岁约七八百万。亦尚有四千六七百万两之入。而何以空匮至此耶。谨案顺治十四年。   世祖章皇帝御制赋役全书序曰。钱粮则例。俱照万历年间。至若九厘银。旧书未载者。今已增入。夫九厘银者。万历刊书后。因四方有兵革之事。三次加九厘。谓之九厘饟。明史李汝华传万历四十六年。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巡抚周永兴请益兵加赋。汝华议天下田赋。每亩增银三厘五毫。得饷二百万。明年复议益兵增赋如前。又明年四月兵部以募兵市马。工部以制器。再议增赋。于是亩增三厘。为银百二十万。先后三增。凡五百二十万有奇。遂为岁额。盖辽饟是也。则履亩之赋加于万历之旧者。五百二十万矣。又案康熙元年。给事中李鹏鸣疏称。近因军需不敷。暂加练饟。户部议每亩加银一分。而鹏鸣则请以新增五百余万之数。摊于额征银内。可以行之永久。则成赋之额加于旧者又五百余万矣。又案例编赋役全书。直省各州县。坐办额办杂办均徭等银。向系存留不入正赋。顺治康熙两朝。节次裁改。解部充饟。通天下州县。凡一千五百有奇。每县不下四五千两。是外赋归正赋加于旧者。又六百余万矣。自存留解部。而州县办公无出。不得不于正赋外。量加火耗。廉如陆清献。亦俯仰随俗。派耗四分。以供支应。其它多则数钱。少亦钱余。此私派也。视官之贪廉以为多寡。无定数也。雍正四年。   谕令火耗归公。名曰耗羡。计银三百四十九万有奇。则额外之征加于旧者。又如前数矣。斯四者岁凡一千九百数十万。历年既多。宜库藏之充牣。若乾隆四十七年。核计户库。存银七千八百万两。岁岁有增无减焉可也。乃何以民则日见其困。国亦日见其穷乎。是不患乎源之不开。实患乎流之不节矣。至于今日。已处积重难返之势。何能轻议成法之更。然欲富国必先足民。欲生财必先节用。诚如乾隆时御史柴潮生所请。开边外之屯田。以养闲散而资遣汉军。如大学士阿文成公所奏。将腹地概增实额之兵。裁汰以省浮糜。而还复旧规。亦不过补苴目前。权衡出纳计耳。若夫平天下之大道。散财聚民。以为致治保邦之本。必将以九厘之加于履亩者。减地丁之征。必将以一分之加于成赋者。减漕粮之征。必将以裁改解部者。复州县之存留。必将以耗羡归公者。免百姓之完纳。如是。则州县办公有余。得尽心治地方之事。民生事畜有藉。得从容以效输将。自此西北之水利可以兴。东南之漕运可以减。无所事于办公报歉。而额征可以足数。则怨咨既息。感召和甘。上天必降以丰穰。年谷顺成。上享康平之福。下遂乐利之休。其庶几三代之隆欤。

  地丁原始  
俞正燮

顺治初年。一千六十三万余口。
九年。一千四百四十八万三千八百五十八口
十八年二千一百六万八千六百九丁。
康熙二十一年。一千九百四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三丁。
二十四年。二千三百四十一万七千四百四十八丁。
四十九年。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口。
五十年。二千四百十七万九百九十九丁。

 谨案。此年丁数为地丁之根。安徽百三十五万七千八百二十九丁。徽州府二十一万四千二百二丁。黟县一万二千三百八十六丁。依 大清会典雍正年本 大清会典则例乾隆年本大清会典事例嘉庆年本   钦定授时通考  皇朝三通户部则例如此。

 又案   万寿盛典初集。安徽抚属旧管新增开除抵补外。实在人丁一百四十一万七百五十九丁。新宣等十二卫旧管新增开除抵补外。实在八千六百一丁。共一百四十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丁。其数附于五十二年后。盖五十一年丁数也。

五十一年二月壬午。二十九日   谕将直隶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丁永为定数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但将实数另造清册具报岂特有益于人亦一盛事也

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万寿恩诏。但据康熙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

五十二年。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二千五百二十四丁。又十一万九千二百二十丁。

六十年。二千七百三十五万五千四百六十二丁。

雍正二年。二千四百八十五万四千九百十八丁。

四年   谕丁粮派于各地粮内。以雍正五年为始。

 谨案。滋生丁多。是年直省七十以上。至百岁以上。老民老妇。一百四十二万一千六百五十二名。可谓极古今太平之盛矣。滋生丁永不加赋。额丁子孙。多寡不同。或数十百丁承纳一丁。其故绝者。或一丁承一二十丁。或无其户。势难完纳。康熙五十三年。御史董之燧请统计丁粮。按亩均派。部议不便更张而止。然舍此更无长策。故广东四川两省先行之。雍正元年。直隶抚臣请行之。二年。山西抚臣请行之。三年。山东抚臣请行之。五年。竟通行之。安徽丁粮。自五钱一分九厘至五分不等。盐钞一丁九厘四毫零。合之地亩。安徽地丁银二十万七千八百八十五两八钱三分二厘一毫零。今会典事例。言亩派一厘一毫至六分二厘九毫零不等。其徽州丁赋。歙银一钱五厘零。休宁一钱一分八厘零。婺源一钱四厘零。祁门一钱一分七厘零。黟一钱三分零。绩溪一钱二分零。均依本科则。摊于本地田亩。随征耗羡。婺源祁门每两一钱。休宁绩溪八分。歙黟七分五厘。丁银多少不同者。各以州县额丁及地亩数均摊之也。后山西以富人田少。贫民种地。代纳丁银不服。至乾隆十年。行者八十一州县。其盂县等二十州县。丁徭地粮。分额征收。道光元年。盂县改丁归地。其兴县等十九州岛县如故。贵州亦多分征。奉天台湾及广西之融县。亦丁地分征也。

乾隆初年。一万三百五万口。授时通考。安徽一千二百四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一口。八年。一万六千余万口。

十四年。一万七千七百四十九万五千三十九丁。
二十二年。一万九千三十四万八千三百二十八丁。
二十九年。二万五百五十九万一千一十七丁。

三十七年。停五年编审之例。各省督抚年底奏报民数谷数。户部核实具题。付之史馆。六月十八日。

 谨案。编审之例。行者西惟镇西府迪化州安西州。东三省惟奉天锦州。其未置府厅州县地。亦不入数。

四十五年。二万七千七百余万口。
四十八年。二万八千四百三万三千七百五十五丁。
四十九年。二万八千余万口。
五十一年。二万九千一百四万余口。
五十五年。三万一百六十二万九千九十八名口。
五十七年。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

嘉庆十一年十二月初七日。   谕户部奏进十年分民数谷数。比上年多至二千七百七十二万一百十九名。

十七年。户部册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九万一千二百三十一名口。

 谨案。是年丁数。安徽三千四百十六万八千五十九丁口。是年奏销册。安徽民田三十四万九百五顷三十五亩有零。屯田四万一千六百八十六顷五十亩有零。芦田三万一千五百四十四顷七十二亩有零。学田二百三十二顷十八亩有零。五尺为弓。二百四十步为亩。三百六十步为里。

 谨案。天下以户口为重。古人或虞其脱漏。言版籍者。议论纷然。自丁归地而赋额不亏。吏民不扰。熙皞之盛。皆康熙五十年   圣恩之所留。今天下   皇恩浩荡碑及亭。即当时士民共记此事者。顾久之而人莫知所由然。昔见旧赋役全书。及通志府志州县志。于康熙五十一年以后户口。或题以滋生人丁。或题以不加赋人丁。因沿改修。并此名目无之。士人日抱古书。见谈丁赋者。多溪刻愁苦之词。求之于时事而不见其。不知古人何故作此语。伏读   圣祖谕。岂特有益于人。亦一盛事也。爰就所逮见官书及京报中之文排比之。以谂修赋役全书及修志者。共知盛事原起焉。道光二年九月初七日记。

  地丁正名  
龚巩祚

国朝有实则尧舜而名则汉武帝者一焉。地丁是也。古者田曰赋。以田计也。关市曰税。以货计也。口赋。亦曰赋。以人计矣。以田计者。上古法。以货计者。中古法。以人计者。董仲舒曰商鞅法。贡禹则曰实汉法。我   仁皇帝永免滋生人口之赋。除丁赋并入地赋。有赐蠲赐缓赐振。而无赐复。寰海之内。无一人不复者也。仁莫大焉。事莫简易焉。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粒我蒸民。莫非尔极。我   仁皇帝革二千年之苛政。此配天之实也。其实如此。其名未改。邸钞缙绅书仍称地丁。是实后稷而名商鞅汉武也。名当亟正者此也。或问之曰。我 朝取于民者。杀前古远甚。乡愚无见闻。又不读史。则不知朝家百典千式万官亿条例所出。视前古丰杀污隆何如也。告之曰。 国家万年毋敢议。所以赢于入者。然而不禁议。所以啬于出者。仆尝私忧焉。又私议焉。兹不宣也。

  永嘉赋役志序
汤成烈

任土作贡。于是有赋。任事使民。于是有役。始于唐虞。备于成周。诚以惟正之供不可缓。而服劳之责所当尽也。旧志前代赋役并阙。无可征矣。然其详不可得而征。其可得而言也。明志云。唐世租庸调法。最为近古。自杨炎作两税法。简而易行。宋元因之。宋夏税绢。秋粮粳米。元夏税中统钞。秋粮粳米。明初定赋。一以黄册为准。有丁。有田。丁有役。田有租。租曰夏税。曰秋粮。凡二等。夏税毋过八月。秋粮明年二月。丁曰成丁。曰未成丁。凡二等。民始生籍其名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又有职优免役者。其役曰里甲。曰均徭。曰杂泛。凡三等。以户计曰甲役。以丁计曰徭役。上命非时曰杂役。皆有力有雇。府州县验册。丁口多寡。事产厚薄。以均适其力。其制。农之赋六。曰夏税麦。曰夏税钞。曰秋粮米曰租麦。曰租豆。曰秋租钞。桑之赋一。曰农桑丝。廛之赋一。曰房租。传之赋五。照田地编征。曰祗应。曰祗札书手。曰铺陈。曰轿伞。曰轿夫。兵之赋一。随粮带征。曰兵饷。户之赋二。曰荡价。盐法曰课程。内为蜡茶。为马价。为课钞。为酒醋课钞。为茶课米准收钞。为课钞。为磨油榨课钞。为门摊课钞。为牛租钞。为各色课程钞。为黄麻。为翎鳔准收黄麻。为桐油。为鱼油。准收桐油。为税课局商税钞。为鱼课钞。为本工墨钞。为河泊所鱼课钞。口之赋二。曰盐粮米。曰盐钞。里之赋三。里甲均平三办。岁一编排。曰额办银。内为皮张。为弓箭弦条。为药材。为胖袄。为预备织造。曰坐办银。内为历日纸。为军器。为缎匹。为水牛底皮。为浅船。为漆木。为牲口。为果品。为四司工料。曰杂办银。内为新官到任。为朝觐酒席。为应朝盘缠。为升迁给由酒席。为新官修衙。为公堂家伙。为纸札。以上府县皆有支应又为修里公所。为见年由帖纸札。为卷箱。为上司各衙门书手工食。为上司家伙纸札。为三察院按临门厨米菜。为都察院募夫。为院布按按临家伙。为守巡道阅操。为守巡道按临。为兵巡道柴炭门子。为布政司公用。为兵巡道公费。为府县公费。为上司升迁。为表笺绫函。为表官盘缠。为委官查盘。为上司使官皂隶人夫小轿。为使客下程。为三察院考试生员花红果饼。为提学按临。为岁考生员为季考。为岁贡。为科举。为新举人考会试。为新进士。为科举礼币并进士举人牌坊。为武举。为乡饮。为祭祀。为迎春。为贺节习仪。为上司按临。为本府朔望行香。为军器路费。为战船。为修城。为参将任札。为武职奖励。为预备杂用。为船只并稍夫工食。为加派匠役。为门神。为芽茶。为菉。为孤老。力之赋二。一概征银雇募。曰银差。曰力差。内为新官家伙。为岁贡盘缠。为富户。为齐夫。为膳夫。为民壮。为皁隶柴薪。为弓兵。为分巡弓兵。为隶兵。为铺兵。为马丁。为盐捕。为北新关听事夫。为馆夫。为渡夫。为陡门夫。为禁子。为门子。为库子。为斗级。为巡拦。为坐船水手。为年例解户。为课铁解户。

其目既繁。其獘滋甚。嘉靖季年。巡按御史庞尚鹏奏。两浙自兵兴以来。公家赋役日繁。闾阎困苦已极。积獘万端。里甲为甚。有一日用银二三十两者。贪官因缘干没。吏胥乘机诛求。在在有之。臣通行会计各府州县每年合用一应起存额坐杂三办钱粮数目。仍量编备用银两。以给不虞之费。俱于丁田内一体派征。名曰均平银。损有余。补不足。裁酌通融。自足供周岁之用。臣巡历所至。质之父老。万口同辞。率多称便。乞下部复议。着为成法。至万历初。乃总括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赠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并为一条。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谓之一条鞭。繇是横敛绝而官不烦。影射除而吏不扰。民进效输将。退安农亩。诚善术也。我 大清度越前朝。媲隆皇古。勤求民瘼。立法惟良。薄赋轻徭。与之休息。改丁归地。比户可封。永嘉利兼山海。旧称沃壤。科则较轻于他郡。溪乡阻远。乃多积逋。岂民实无良。抑獘由中饱。前志慨乎言之。于斯为信。今  天子御极初元。覃恩广被。首下蠲免之  诏。用纾穷困之民。乃山野愚氓不感积欠之蠲。转幸新逋之免。疲与玩习。输将不前。是非狃于宽政使然哉。裕国计于民生。寓催科于抚字。古人可作。宜如何善其事哉。

  桂阳赋役志序
王闿运

自古圣王君长万国。尤亟亟留意户口。盛衰损益之端。固可睹矣。桂阳自汉为大郡。元始户口最盛。户二万八千百一十九。然计口不过十五万六千有奇。至东汉户乃至十三万。口五十万。晋析郡。户乃减十余万。宋又减大半。隋户五千。唐增二万七千余户。几西汉全郡矣。赵宋计口十一万余。尚减前汉四万口。而户乃增倍。元户六万。计口亦不过十万。明史不载桂阳一州户口之数。州志记洪武中。户一万四千三百余。计丁七万八千余。世宗时。户减三千。穆宗时。丁止三万二千有奇。全州计户。不当汉一大县。  圣清受命二百余年。嘉庆时。号最盛繁。至一州计口四十余万。合三县殆及二百万。同治五年。州计犹六万余户。三十三万三千余口。然原额供赋人丁。财八千九百余耳。临武蓝山。丁各三千余。嘉禾亦及三千。编审计数。殊绝如此。故历代户口。各以时载。大要自宋废役法户多而丁少。 国朝免丁税。并入田赋。则丁少而人多。孳生戴  恩之民。熙熙穰穰。曾不知有税。故 朝廷所知者。额编之丁。全州不至二万。而食毛践土氓庶妇孺。遂至百余万。非夫  圣恩湛濡不增丁之  诏。曷以得此。此亦见两汉之盛强有由然。而宋明之蔽壅。上下相欺。户口非其实也。余尝私论役法。以谓古有三征。财力并用。当其盛也。于茅索绹。入执公功。朋酒羔羊。跻堂称寿。取之以道。则民不知劳。用之有时。则民知爱君。乐事劝功。太平之基也。故曰。什一行而颂声作矣。诗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不忘君也。又曰。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言亲民也。且专取其财。不若兼用其力。末世政废。诛求无艺。仁人伤之。并役于田。使富强之家。兼养贫弱游手之民。则野无愁声。国事仍饶。及其獘也。国家卒有大役大兵非常之急。征赋有限。徭发不兴。则小民安坐而不与其忧。事变势穷。终亦受灾。转徙流亡。以为天殃。意者征调不行之故与。然税制久定。兹事体大。  圣皇不轻变也。矧桂阳居国南乡。山谷阻深。俗朴民穷。自五代时常困丁身。宋兴几百年。数减数蠲。然后仅苏。及承   列圣恩育。民生康乐。然犹屡蠲税。近遭寇乱。十余年中。比嘉庆时户口损半矣。而耕凿力作之民。先供常赋。父子相语。纳赋恐后。  皇朝仁政之效章章矣。自汉以来户口别载。今掇自明洪武以来户丁之数。及   钦定赋役之法。暨蠲税恩泽着于篇。

  书河南府施志后          
俞正燮

右志。于乾隆五十年后。奉毕抚部檄修。抚部又荐名士入局。宜尽善矣。乃其例云。前志多抄赋役全书。展卷目迷。况良法随时更定。亦无事重衍。云云。人读书有分量。本难苛求。而空谈古文格调者。比户皆是。遂谓此乃施君妙论。今案唐大历中。以租庸调为两税。贞元中。陆贽请均赋奏云。供军进奉之类。大历既收入两税。今于两税之外。复又并存。云麓漫钞云。唐定二税。诸色科敛。已在其间。后唐天成三年七月十三日。敕自今夏秋田苗上。每亩纳曲钱五文。是再增酒曲钱。又置酒坊户。又立户酒法。贻害良农。宋史苏轼传。上神宗书云。今于两税之外。别取庸钱。唐大历时定租庸调为两税。则租调与庸。两税既兼之矣。今两税如故。奈何复欲取庸。吾郡休宁程大昌续演繁露云。唐两税行不久。遂令折价输钱。歙州港洪狭小。量纳州用米数本色外。余计米价准绢价。令输以代纳苗。其起发苗绢。即是计米输绢也。是唐宋时盛行古文格调。删除迷目之文。不事重衍。致赋役重出。惟一二读书之士能知而言之。宋欧阳修程琳碑。朱弁曲洧旧闻。赵善自警编财赋并云。琳字天球。为三司使日。议者患民税多名。欲除其名而合为一。琳曰。此一时之便。后有兴利之臣。不知已并。复旁采旧名而别征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议者不能夺。曲洧旧闻云。至蔡京行方田之法。乃尽并税目。京盖一时自命为通品者。元平南宋。并其征税。食货志云。至元二十八年。中书省言。宋江南征徭名七十余。今尽输之。初下湖广时。罢夏税。改科门摊。大德二年。并征夏税门摊。后又并其名曰夏税。明史言国初有里甲均徭杂泛三等。嘉靖时行一条鞭法。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然诸役名罢实存。有司追征如故。夫税目因时不得不并。当详列沿革。使儒生胥吏共知之。我  朝上下忙收地丁及漕米输兑。康熙雍正年间有大沿革。非草野及书吏所尽晓者。安溪李光坡有答邑侯书云。通计丁额折银。匀田亩之内。万一行之既久。大农方牧。忘并丁于粮之制。谓未有丁折而复丁折之条。则万世之害。实由于此。光坡为文贞兄弟。故能有此远虑。伏读雍正五年   上谕云。地丁漕项芦课杂税之外。又有名为杂办者。赋役全书止编应解之数。未开载出办原由。亦未编定如何征收则例。以致富民受缺额征收之累。大哉圣人之言。已早计及之。盖所裁者所并者皆当详记之。康熙年间不加丁之  谕。雍正年间并地丁之制。皆所谓道也。载道之文。载此而已。古文格调。知此而已。乌得以字少无道之文而谓之古文格调者。自单行古文说兴。惟韩愈欧阳修曾巩。咨于故实。而又不失格调。他或不顾也。吾黟方修志。检此书。详书其后。以告志局诸君子之不空谈古文格调者。

  书郡国利病书后          
谢应芝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昆山顾炎武宁人着。余观古者利民之良法。具于井田。平居有养有教。而赋役之供。军旅之用。俊秀之选。咸出其中。虽经衰乱。不闻叛民起于田野。岂非享其利而安其业之故欤。迄乎后世无田之民。以冻馁则思乱。有田之民。以征求而仍不免于冻馁。则亦思乱。欲民之不乱。莫如使之安其业。欲使之安其业。莫如使之享其利。论者遂争言复井田。则又不然。昔禹导河北行而水治。其后愈徙愈南。常遭溃决之患。论者祖贾让王横之策。欲放河归北。而漳滹沱。狭隘不足容河。非败坏田庐坟墓城郭。则其说不能行也。苟泥古以为经济。而不审时度势。虽大邳北折之形。畎浍距川之迹。历历在目。安见其能行耶。彼夫利之所在。人竞趋之则必争。一切盐铁之征是也。既舍农亩之业。逐末于海滨广漠之野。深山穷谷之中。无耕夫终岁勤动之劳。无天时水旱之虞。其商贾贸迁四方。操其赢余。衣食饱暖。不有以抑其末。人又何不为丁矿户。及夫盐冶之商。而甘穷困于陇亩。劳瘁于耕耘哉。虽然。古圣人崇教化。俾民咸知礼义。但安本业以务农。至于建山泽之官。为掌厉禁。毋戕贼物生。听其繁息。而民自取给焉耳。是故利当使在于下。而不可在于上。利在于上则民病。利在于下。而国未有病焉者也。亭林山人博极书。各因天下土俗所宜。采录大备。而莫善于西北水利。东南既无旷土。而西北尚多间田。西北水利兴。则屯戍行。粮赋减。漕运罢。河工省。一切杂税皆可弛。民克安其业。享其利。虽谓井田之法。复行于今可也。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