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
经部二 ○书类 △婺本点校重言重意互注尚书十三卷(宋刊本) 首题“《尚书》卷第一”,次顶格题“《尧典》第一”,越数格题“《虞书》”,又越数格题“孔氏《传》。”以下篇式同前。《尚书序》次行载“唐国子博士吴县开国男陆德明《释文》附”,以後《传》下即入《释文》,不加识别。《释文》下即入《重言》、《重意》、《互注》等,皆标以阴文。汉孔氏《序》云:“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然《隋志》著录已作十三卷,《释文》载:徐云,本《虞书》总为一卷,凡十二卷。今依《七志》、《七录》为十三卷,则合并已在隋前矣。其题“婺本”者,宋时刻书,多举其地首一字如建本、杭本、明本之类。岳氏《九经三传沿革例》有所谓婺州旧本者,此盖其所自出也。曰“重言”者,本经相同之句;曰“重意”者,句似而意同之文;曰“互注”者,他经所引之语。陆元辅谓宋人帖括之书每如此。然《经传》多与《唐石经》、相台本合,其《经》之异於今本者,陈仲鱼氏已悉举之,载其所著《经籍跋文》中。而其《传》之异,若《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传云》:“民戢有道”,此本“戢”,独作“或”。案:《沿革例》云,“戢”字,止是一“或”字,传写误作“戢”,《尔疏义》彊释作“敛戢”之“戢”,此盖从岳氏之说而改之。又如《说命中》“惟天聪明”节传不同注疏本,混入正义,至讹舛难明。自北宋末合刻注疏,单注本流传遂少,惟岳本最称精善,而此本尤足与之互相参证,盖亦仅见者矣。卷止四寸,宽不及三寸。每半叶十行,行廿字。《传》用夹注。“匡”、“恒”、“慎”、“敦”等字皆阙笔。每叶左方栏线外标篇名。向为吾邑钱楚殷藏本。楚殷,名沅,遵王子也。卷首钤一圜印云:“传家一卷帝王书。”其珍重如此。(卷中有“彭城楚殷读书记”、“仲鱼图象”二朱记。 △附释音尚书注疏二十卷(宋刊本) 首《尚书正义序》,题“国子祭酒下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奉敕撰。”卷一同,惟“达”下有“等”字,馀卷但题“孔疑达疏”,此即世所称十行本,行大字十七,小字廿三。岳氏《经传沿革例》所谓建本有音释、注疏也。此本与阮氏《校勘记》所引悉同。惟《尚书序》“悉以至能者”疏:“伏生之本,亦壁内古文而合者者。”江西重刊本“者者”作“之者”,而卢氏《补校勘记》仍出“者者”,是阮本亦不作“之者”,盖校刊者所改也。汲古毛氏本则作“者也”。考家藏金刻本“者”字不重,则下“者”字当是衍文,改为“之者”与“者也”并属无据。又《益稷》传《“丛脞”至“申戒”疏,“庶事万事为一同而文变耳”,《校勘记》引十行本正与此合。(此条卢氏摘录本不载,据单行本。)而重刊本改“一同”为“义同”,虽据毛刻,实失十行本之真。至《仲虺之诰》疏“《康诰召诰》之类二字足以为文”,此本“二”不误“一”。而阮校及重刊本皆作“一”,则所据或是修版矣。书中“匡”、“恒”、“贞”、“惇”诸字皆阙笔。虽间有误字,尚无後来诸刻脱落臆改之弊。毛氏所刻,仅出明监本,阮氏作《校勘记》,是经独据之,未知何所取焉。 △尚书注疏二十卷(金刊本) 卷首,卷一篇题与十行本同。卷二以後,次行并具唐孔氏衔名。“撰”下并有“正义”二字。而《孔氏传》下仍有“孔颖达疏”四字。《正义序》後有新彫《尚书纂图》,首为书篇名十例,《逸书篇》名次;为图凡十九,曰《唐虞夏商谱系图》曰《历象授时图》,曰《尧典中星图》上、《图》下,曰《日永日短图》,曰《璿玑玉衡图》,曰《律度量衡图》,曰《诸侯玉帛图》,曰《十二章服图》,曰《虞舜九韶乐器图》,曰《禹贡九州地理图》,曰《随山濬川图》,曰《任土图》,曰《干羽图》,曰《周彝图》,曰《太常图》,曰《圭瓒图》,曰《牧誓兵器图》,曰《费誓兵器图》。而《地理图》中有款一行曰“平水刘敏仲编”,盖即校刻之人也。案《说命中》篇“惟天聪明”节注疏,各本讹脱,日本山井鼎据古本宋板正误补阙,载之《考文》,此本正与之合。《考文》补:传末古本有“也”字,盖宋板无之,此本亦无。惟“其所施为”此作“於为”,“臣敬顺而奉之奉”,即上文“承”也,此少“之奉”二字,为小异耳。若阮氏《校勘记》“宪法释诂文法”下衍“也”字:“言圣王法天以立教於下”,脱“圣王”二字,证以此本,知其转写误也。馀与《考文》所载宋板合者什九,核其文义,多胜他本。止如“《尧典》第一”疏云:“交代揖让,以重无为,故为第一也。”各本“重”皆作“垂”,阮校亦以作“重”为非,窃意惟“重”之,所以冠诸首。孔氏正以“重”字释《尧典》为第一之故,似作“重”为优。此类甚众,未能殚述。每卷後总附《释文》,并载全文,不似他本割裂删改,亦与《考文》所引宋本相符。考:《尚书注疏合刻》止以十行本为最古,但经正德修版,贻误良多。此刻时代较前,合之足利宋板互相参证,则《考文》所称,今本注疏错杂纷乱殊甚者,犹足以祛其弊而复其旧焉。每半叶十三行,行大字廿六至廿九不等,小字皆卅五,蝇头小楷,雕镂极工,虽南宋精椠,不能及也。(卷中有“扬州季氏”、“沧苇”、“振宜之印”、“季振宜读书”诸朱记。) △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钞本) 宋程大昌撰。案:《宋史艺文志》载,《禹贡论》五卷,《禹贡论图》五卷,《後论》一卷。而《直斋书录解题》则作《禹贡论》二卷,《图》二卷。今通志堂所刻,与《解题》正合。惟《图》二卷仅存叙说,而佚其图。此本则专录其图,而不录前後论。盖文澜阁传钞本辑自《永乐大典》者也。《图》本三十,今存二十有人。前有《自序》,後有《陈应行跋》。通志堂本又有彭椿年《序》、归有光《跋》,此皆不载。尝以此校通志堂本,多可是正其讹脱。如《大陆》篇云“固尝以深之大陆为正”,“深”作“河内”。考《通典》,“深州陆泽县,《禹贡》大陆泽在此”。《元和郡县志》,“深州陆泽县,南三里,即大陆之泽。”则作“深”是也。今定《■〈氵允〉荥济图》“■〈氵允〉”误为“流”,《叙说》云,“■〈氵允〉荥济绝河南北以为迳道”,“■〈氵允〉”字亦脱。《寻阳旧江图叙说》云,“若九江在蕲春以至湖口,不过二三百里”。湖口下有小注四字云“三江会处”,误以“三江”二字入正文,而脱“会处”二字。小勃律弱水辨云,“《唐史》误以合言故并与大勃律无的地也”,脱“无的”二字。雍梁荆三州《贡道图叙说》云,“然则不浮汉而浮潜者”,脱“而浮”二字。《隋汴》自末篇云“隋汴受河在板城渚口,而板渚之在《水经》古来自有分水故道”,脱“而板渚”三字,又误“之在”为“之东”。其馀字句小异,兹不悉著。要皆此本为胜。盖《大典》所载犹出淳熙旧刻也。 △杏溪傅氏禹贡集解二卷(宋刊本) 宋傅寅撰。东阳乔行简序。首列《山川总会》及《九河》、《三江》、《九江》四图。序自行题曰“杏溪傅氏《禹贡集解》”,图後又题曰“《尚书》诸家说断”,次行曰“《禹贡》第一。”故《永乐大典》本曰《禹贡说断》,而通志堂经解本白《禹贡集解》,名遂两岐也。每半叶十一行,每行经文十八字,引诸家说首行低一格,次行低二格。己说则概低三格。诸家皆曰“某氏”,惟吕成公则称东莱先生,疑问叔居义乌时学於成公者也。书中“恒”、“桓”、“慎”字有阙笔。贞观改作“正观”,魏徵改作“魏证”,惟“惇”字不阙,当是孝宗时刻。此本为王止仲所藏,後归都玄敬、刘公■〈甬戈〉,入传是楼。今所传经解本,即据之以刻者。所阙四十馀简及《五服辨》、《九州辨》皆一一吻合,惟“《尚书》诸家说断”六字,亦改作“杏溪傅氏《禹贡集解》”,为失其真耳。若四图之编入程氏《禹贡论》中,乃装书者之失,非刻本有误也。观成容若序自明。(卷中有“王止仲”、“元敬”、“刘体仁印”、“颍川刘考功藏书记”、“乾学”、“徐健庵”诸朱记。) △书说七卷(旧钞本) 宋王度撰。明人录本。旧藏黄俞邰家。注用大字,注中间有疏语,则用双行夹注。明吕氏光洵与荆川唐氏校刊。是书改注为细字,尽删小注。通志堂据以传刻,遂鲜完书。此本曾著录《爱日精庐藏书志》,已摘录数条,以见其概。至若《甘誓》注,如郑司农注“则古书孥作奴”下小注云:“《汉书王莽传》「予则奴戮女」,颜师古曰:奴戮,戮之以为奴也。”说书者以为孥、子也,戮及妻子,此说非也。案孔《传》云:“孥、子也,非但止汝身,辱及汝子,言耻累也。”是以戮为辱,本未言杀,而《正义》则云:“所戮者,非但止汝身而已,我则并杀汝子以戮辱汝。”是以戮辱为杀矣。蔡《传》遂谓不重其法,则无以整齐其众而使赴功。然古之用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故《大禹谟》曰:“罚弗及嗣”,曾谓夏启初政,反过新莽之酷乎?是知宣献此条,具有深意,未可轻弃也。故复表而出之。 △重刊明本书集传附音释六卷(元刊本) 题“朱子订定,蔡氏集传,鄱阳邹季友音释”。案:蔡氏书成於嘉定己巳,淳祐中,其子抗奏进後,遂有刻本。此云“明本”,即宋之明州本。明州今宁波府也。当时经进本凡《传》六卷,《小序》一卷,《朱子问答》一卷。《小序》本自为一篇,孔氏作《传》,移冠各篇之首。朱子仍合为一。《书录解题》载有晦庵所录《书古经》四卷,《序》一卷者是也。《集传》经其订定,故亦置《序》於後,此本悉依其旧。惟《朱子问答》,董氏辑录纂注,采入《说书纲领》,此从董本列诸卷首。又有纂图六十有八,不著何人所纂。张氏金吾谓取诸郑东卿《尚书图》。案:东卿《图》见《经义考》,则有七十有七,覈其图名,又不同者半。明系两本,不得以图说有合沙云云谓即郑本也。《传》文每节後附邹季友《音释》。考:季友,字晋昭,鄱阳人。明太祖见《集传》与季友所论间有未安,诏徵儒臣纂《书传会选》,多采其说。黄氏《千顷堂书目》、钱氏《元史艺文志》俱载有《书蔡传音释》六卷,即此书也。所释与蔡《传》异者,已见张氏《藏书志》。其释音亦主虚实动静,间引《玉篇》、《广韵》、《韵略》,不全用《释文》。其论“数”字云:诸经中,如“加我数年”、“数口之家”,陆氏并音“色主反”,而朱子《四书集注》音“去声”,今案:上声,乃用力字,於此义未安,宜从朱子音为是。又谓徐仙民“赎”音“树”,为北音,因改为“神蜀反”,盖亦元人之讲小学者。邹氏有上胡雲峰书曰:“《书传音释》极感订正,傥遂可传,先生与有惠焉。”是又经雲峰手定矣。《凡例》後有墨图记曰:“至正辛卯孟夏德星堂重刊。”旧为邑中孙氏藏书,後归张氏爱日精庐,载入《藏书志》,次诸元人之末,盖以邹氏《音释》为主。然凡《经传》附《释文》,皆不从陆氏时代,故今以《集传》为主,改列於此,而单行本一卷,则仍叙诸元人中焉。(每卷有“虞山孙仲孝维收藏图书”朱记。) △尚书精义五十卷(钞本) 宋黄伦撰。前有淳熙庚子龙溪张凤《序》又建安余氏万卷堂刊板《识语》。其书编集诸儒之解以成。每节首列张氏九成之说,盖取诸《尚书详说》。案:无垢此书,《经义考》注云未见,《惟一斋书目》有之,则流传已鲜,转赖是本以存。他若颜氏复、张氏纲之《讲义》,吴氏孜之《大义》,胡氏伸之《解义》,王氏安石及其子雱之《新经义》,黄氏君俞之《关言》,杨氏绘之《九意》,孙氏觉之《十述》,陈氏鹏飞、王氏当、王氏日休之《解》,孔氏武仲、张氏沂之《说》,上官氏公裕之《解说》,顾氏临之《集解》,今皆不存,仅见此书。 △尚书要义二十卷(旧钞本) 宋魏了翁撰。世所传者,皆出淡生堂祁氏钞本,阙第七、第八、第九卷,此其足本,为明人精钞,殊可贵也。案:唐孔氏序云:为之《正义》,凡二十卷。各本注疏,相承无改;而其分卷,则自盘庚以下十行本与《考文》所载宋板回殊,十行本卷十起《说命》,十一起《泰誓》,十二起《洪范》,十三起《旅獒》,十四起《康诰》,十五起《召诰》,十六起《多士》,十七起《蔡仲之命》,十八起《周官》,十九起《康王之诰》。闽监、毛本皆同,即家藏金刊本亦然,《考文》本则《泰誓》第十,《洪范》十一,《旅獒》十二,《康诰》十三,《召诰》十四,《多士》十五,《君奭》十六,《立政》十七,《顾命》十八,《君牙》十九。此本分卷,独与之同。考黄唐《礼记跋》云:“本司旧刊《易》、《书》、《周礼》,正经注疏,萃见一书,便於披绎,它经独阙。绍兴辛亥,遂取《毛诗礼记》义疏,如前三经编汇。”是知《尚书》注疏合刻,当在南、北宋之间。文靖所见与《考文》所载,盖皆绍兴以前旧本,亦校经者所必备焉。 △书集传十二卷或问二卷(宋刊本) 题:“陈大猷集传。”前有《纲领》及《书始末》、《书序传》注、《传授集传条例》、《进书上表》录本。其末题“嘉熙贰年叁月日从事郎前宣差充两浙路转运司准备差遣臣陈大猷上表,拾叁日奉圣旨降付尚书省送後省看详申。”又《後省看详申状》录本,其末题嘉熙二年五月日李刘、牛大年、高定子、许应龙、游侣状结衔四行。拾玖日奉圣旨,陈大猷与六部架閤差遣,其《书集传》并《或问》付秘书省。案宋有两陈大猷,一为东阳人,绍定二年进士,由从事郎历六部架閤;一为都昌人,号东斋,仕为黄州军州判官。观此书进表、及看《详申状》结衔,则为东阳陈氏所作可知。而鄱阳董氏《尚书辑录纂注》列引用姓氏於《书集传》下注东斋字。竹垞朱氏《经义考》据之,遂不敢定为东阳氏之书。然考危太朴《都昌陈先生墓志》曰:“父大猷,开庆元年进士。”是进书後二十二年,东斋才登第,其非都昌陈氏又可知也。此书博采诸家,参以己意,《条例》云,依经文为次叙,先训诂而後及意义,或先用甲说,次用乙说,而後复用甲说者,则再出甲姓氏,大概使意义贯穿如出一家,其全书体例,盖仿吕氏《读诗记》,当时学者多宗之。而《宋史艺文志》失载,惟见叶氏菉竹堂及西亭王孙《万卷楼书目》,今则传本绝稀,通志堂蒐访不获,仅刻《或问》二卷,此犹完好如新,洵秘笈也。《或问》二卷,与通志堂本同。然通志本颇多讹脱,如第二条夹注,引程氏曰“至尧立政有则,制事有典。”此本则云“至尧立政有纲,制事有法,其治可纪,故书称典。”又“或问《尧典》孔、程二说如何曰”下,此有“二说皆善但”五字,盖亦未见此本也。惟《进书表》云,臣所编《书集传》壹拾贰卷,《集传或问》叁卷,缮写成壹拾伍册,盖每卷为一册,《或问》当有三卷。此本仅有卷上、卷下,其中初非有阙。又卷一首行题“《书传会通》卷第一”,次行题“陈大猷集传”,(馀卷则并题书卷之若干,越数格,题“陈大猷集传”。)而其《进表》、《申状》并称《集传》,初无《书传会通》之目,岂进书後更定此名,并改并《或问》欤?抑坊刻所为欤?书中“匡”、“筐”、“恒”、“贞”、“徵”、“勖”、“桓”、“慎”、“惇”、“憝”等字皆有阙笔。经文并同《石经》古本,间异《蔡传》,亦属宋椠之精者。 △尚书注六卷(旧钞残本) 宋金履祥撰。原书十二卷,今存卷七至末。案:柳文肃撰仁山《行状》,谓早岁所注《尚书章释句解》,迨後掇其要成《表注》,此即其早岁所注也。东阳许氏作《读书丛说》多采之,而吴兴赵魏公《书古今文集注自序》谓金氏惩蔡《传》之繁,而失於简,不若他经传注审之熟而言之确,不知《表注》删繁就质,而其详实见於此书;故宜与《表注》相辅而行,而不容以少作废。惜前六卷已佚。顾伊人跋元刻《表注》,谓锡山秦氏、昆山徐氏俱有《书注》全本,今不知在何许矣。後有无名氏《跋》,与许氏《读书丛说》俞实《序》无一字异。(余《序》载朱氏《经义考》,家藏许书无。)末云:先生,金华人,其讳字、世系、言行本末,具今翰林直学士乌阳黄公溍所为《墓序志铭》。考《文献集》有《白雲许先生墓志铭》,而文安则无之,是固非此书之跋,盖作伪者所移置也。 △读书丛说六卷(旧钞本) 元许谦撰。原书无《自序》。朱氏《经义考》以卷一《书纪年後总论》为《自序》,误。书中多援引他说,曰“金先生”者,谓仁山金氏,其所从受学者也。吴礼部师道云,欲读朱子书,必由许君之说。其恪守师传可知。此明人传录元刊本。 △尚书音释一卷(元刊本) 此书不题名,亦无序跋。核其音释,盖邹季友作。邹氏合《经》与蔡氏《集传》为《音释》六卷,此则专刻经文,故第取其释经者,盖元时家塾课本也。案:蔡《传》经文多有与《石经》及相台本异者,如《大禹谟》“降水儆予”、《禹贡》“北过降水”两“降”字并作“洚”;《太甲中》“视乃厥祖”,“厥”作“烈”;《咸有一德》“厥德匪常”,“匪”作“靡”之类,此本亦然。然考之音义,亦有蔡《传》本不异於古本而俗本讹焉者,如《大禹谟》“夔夔齐慄”,邹氏不为“齐”字发音,则蔡《传》本作“斋”可知。又《洪范》“明作哲”,此本“哲”作“晢”。邹氏云,晢、之列反,字与“晰”同,下当从“日”,从“口”非。皆与《石经》岳本合。 △书蔡氏传辑录纂注六卷(元刊本) 首题“朱子订定蔡氏集传”,次题“後学鄱阳董鼎辑录纂注”。前载嘉定己巳三月既望蔡氏原序,继以至大戊申十二月己未董氏《自序》,又《凡例》八条,及《辑录》引用诸书,《辑录》所载朱子门人姓氏,《纂注》引用诸书,《纂注》引用诸家姓氏,又朱子《说书纲领》三十一条。书序总置卷末。其引用诸家姓氏後有钟形墨图记曰“延祐戊午”,鼎形墨图记曰“勤有堂”,皆篆书。《纲领》末叶,板心有“延祐己未正月印”七字,作行书。後半叶有“建安余氏勤有堂刊”八字,篆书墨图记。卷末有“男真卿编校”,“侄济卿、登卿同校”,“建安余志安刊行”三行。全书皆朱笔点勘,剧有手眼。简末有“王元亮点校讫”一行,又卷四末有“延祐己未八月点校讫”一行。图记曰“王景陶父”,盖其字也。又曰“阳羡山城”,当为宜兴人。案:《唐律疏义释文》为元王元亮作,乃是汴人,殆非一人欤。此本刻书之年,距《自序》时甚近,是为此书第一刻本,而此又为初印致佳者。通志堂本宜即从之出。而覈《纂注》引用诸家姓氏中,“李氏”下脱去“杞”字,“谦斋”下衍一“子”字,马氏子严下“东阳”二字作“古洲建安”四字,陈氏大猷下“东斋”误“更斋”,沈氏贵瑶後增“余氏九成《书说》”、“程氏实之《答柴中行间》”,许氏月卿下增“太空”二字,齐氏梦龙後增“李氏次僧《洪范精义》、章氏约斋《禹贡告成书》、郑氏元珤《禹治水谱》、金氏履祥《尚书表注》、吴氏澂《尚书纂言》”,胡氏一桂後增“许氏谦《尚书丛说》”,程氏葆舒後增“陈氏师凯《蔡传旁通》”,金氏燧後增“余氏《钥历象管窥》、牟氏应龙《九经音考》、王氏道《书传音释》、邹氏季友《书传音释》”,後有“建安後学余安定编校”一行,亦与此本不同。考此书音释甚略,间或有音仅引《玉篇》、《广韵》。《凡例》所云“案诸家字书反切附注焉”者是也。而於牟氏应龙、王氏道、邹氏季友等书,均未一及。又《尧典》“以闰月定四时”,《纂注》引金氏说,不见於《表注》,盖金氏燧《闰讲星说》之文,是通志堂所据之本,後人已有窜入,非复延祐初刻矣。(卷中有“顾贞观印”、“侍御之章”、“高阳氏”、“槐荣堂”诸朱记。) △尚书通考十卷(元刊本) 元黄镇成撰并序。又雷序机。每半叶十二行,行廿四字,字迹清整,摹雷序行书尤工,犹是天历旧刻也。通志堂本失去雷序,卷一“而明白坦”下脱去二叶。乾隆中建宁重刻,徐氏时作序云,选拔陈君尧俞得此原本於郡学,然其阙叶仍未之有,而此本独全。用并雷《序》附录於左,庶後有刻者,得据补以成完书焉。(每卷首尾有“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子子孙孙永宝用”、“朱国祚印”、“养拙齐(斋)”诸朱记。 古者帝王垂衣而化,未尝不致意於宜民之事,故治历象、察玑衡、同律度,礼乐刑政之必修,风土贡赋之必定,读其书於千百载之下者,不先考乎此,其何以识帝王之治哉?昭武存斋黄氏所著《尚书通考》,於帝王传授则究其心法,於诸儒授受则究其家法,历象则考其辰次、中星、闰馀、岁差者焉,玑衡则考其北极出入、七政留行者焉,律度则考其絫尺候气、相生旋变者焉。类禋、服器、巡守、就宅,则於礼乐刑政有所考矣,畎浍邱甸,夫井田制则於风土贡赋有所考矣,若范畴、若圭表、若庙制、若爵土之类,莫不著之以图,辨之以说,上推四代,下及汉、晋、唐、宋,因革异同,如指之掌,使孔、蔡复生,不易其言也。惟经世之书,每详於制度,而治平之学,必先於格知,黄氏之考,岂非治平之要欤!昔人谓《书》以道政事,盖政发於心,而见之行事者也。考其事而得其心者有之矣,未有不考其事而能得其心者。君子於此,触类而长之,使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而帝王精一、执中之旨,在是矣。时天历丁亥冬十月建安雷机子枢父序。 亮如彼,则《书》之所以艰深者非齐音使然,而世之所以疑生者,皆非其实也。 文帝求治《尚书》,伏生老,不能行,使晁错往受之。其後有欧阳生、“大小夏侯”胜、建之徒皆学,伏生书写,以汉世文字,号《今文尚书》。 孔安国古文尚书 孔安国曰:鲁共王壞孔子宅,得壁中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增多伏生二十五篇,复出伏生所合之篇,并序,凡五十九篇,四十六卷。 蔡氏曰:二十五篇者,谓《大禹谟》、《五子之歌》、《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三篇、《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冏命》,凡二十五篇,复出者,《舜典》、《益稷》、《盘庚》三篇、《康王之诰》凡五(六)篇,又百篇之序自为一篇,通伏生二十八篇,共五十九篇,即今所行五十八篇而以序冠篇首者也。 四十六卷者,孔《疏》以为同序者同卷,异序者异卷。《太甲》、《盘庚》、《说命》、《泰誓》皆三篇,共序凡四卷;《大禹》、《皋陶谟》、《益稷》、《康诰》、《酒诰》、《梓材》亦各三篇,共序凡二卷;外四十篇,篇各有序,凡四十卷。又错乱摩灭不可复知者,凡四十二篇,今亡。 林少颖曰,孔《传》既成,遭巫蛊不出。汉儒闻孔氏之书有五十八篇,遂以张霸之徒造伪书二十四篇,为《古文尚书》。两汉儒者所传,大抵皆霸伪本也。故杜预注《左氏》、韦昭注《国语》、赵岐注《孟子》,皆指为逸书,其实未尝逸也。刘歆当西汉之末,欲立古文学官,移书责诸博士甚力。然歆之见皆伪本,亦非真古文《书》也,以至贾、马、郑、服之辈,亦皆不见古文《书》,至晋而後其书渐出。及开皇三年,求遗书,得《舜典》,然後於《书》始大备。(蔡氏曰:《古文孔传尚书》有“曰若稽古”以下二十八字,伏生以《舜典》合於《尧典》,只以“慎徽五典”以上接“帝曰钦哉”之下,而无此二十八字。然“慎徽五典”以下则固具於伏生之书,至齐姚方兴得古文《舜典》於大航头,始知有此二十八字。或者由此乃谓古文《舜典》一篇皆尽亡失,盖过论也。)孔氏书始出,皆用隶书,至唐天宝三载,诏卫包改古文从今文书,今之所传,乃唐天宝所定本也。(此古文指隶书,非科斗古文也。) 孔壁之书,安国定其可知者,其文以隶书存古文,故谓之《古文尚书》。 《隋经籍志书》之所兴,盖与文字俱起。孔子观书周室,得四代之典,删其善者,自虞至周为百篇。遭秦灭学,至汉,唯济南伏生口授二十八篇。又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伏生作《尚书传》,以授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儿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世传之,至曾孙欧阳高,谓之《尚书》欧阳之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於张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之学。胜传从子建,别为小夏侯之学。故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并立。讫汉东京,相传不绝,而欧阳最盛。初,汉得孔子末孙惠所藏之书,字皆古文。其《泰誓》与河内女所献者不同。安国合伏生书成五十八篇,又为作传,巫蛊事起,不得奏上,私传其书於都尉朝,朝授胶东庸生,谓之《尚书古文》之学,而未得立。後汉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亦为之注。然其所传,惟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自馀绝无师说。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济南伏生之传,惟刘向父子所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戾。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 △书祭氏传旁通六卷(影元钞本) 题:“後学东汇泽陈师凯撰并序。”案:陈氏,即雲庄先生之子,《易》象、乐律皆有著述,见危太朴撰《雲庄墓志》。又《千顷堂书目》注云:浮梁人,至治辛酉为此书。凡传中所引名物度数,必详所出,有功《蔡传》甚大。此从元刊本传录。卷目後有墨记云“崇化余志安刻於勤有堂”。末又有“至正乙酉岁四月余氏勤有常印行”墨记。通志堂本即从此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柳宗元
(清)盧德嘉 纂輯
宋·赵师使
赵蕤
清·台隆阿
清·弘赞
唐·文轨
后魏·慧光
五代·佚名
(宋)吴淑撰
宋·周密
清·巢鸣盛
宋·赵令畤
魏晋·向秀
落花散人
宗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