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六十三勉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宋元学案
卷六十三勉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勉斋学案(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修定) 勉斋学案表 黄干(子)辂 (父瑀。)(子)辅 (晦翁、清江门何基(别为《北山四先生学案》。) 人。) (延平、白水、籍何南坡(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溪、屏山再传。)饶鲁(别为《双峰学案》。) (元城、龟山、谯方暹万镇(别见《双峰学案》。) 氏、武夷、豫章张元简 三传。) (涑水、二程四赵师恕 传。)董梦程(别为《介轩学案》。) 蔡念成(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刘子玠 吴泳(别见《鹤山学案》。) 吴昌裔 黄师雍 黄振龙 陈如晦 梁祖康 曾成叔 陈象祖 方来(别见《水心学案》。) 郑鼎新 李鉴 薛师邵 叶士龙 陈伦 熊刚大(别见《西山蔡氏学案》。) 家 李武伯 李晦 方丕夫 袁俊明 叶真 赵必愿(别见《玉山学案》。) 宋斌(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李燔 张洽 刘刚中 李方子 杨楫 杨仕训 王遇 刘砥 刘砺(并见《沧洲诸儒学案》。) 李道传(别见《刘李诸儒学案》。) 胡伯履 詹初 余元一 (并勉斋讲友。) 余崇龟 (景思学侣。) 勉斋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嘉定而后,足以光其师传,为有体有用之儒者,勉斋黄文肃公其人与﹖玉峰、东发论道统,三先生之后,勉斋一人而已。述《勉斋学案》。(梓材案:是卷多从黄氏补本,或是梨洲原本。谢山特补勉斋讲友诸人。) ◆朱刘门人(李、胡再传。) 文肃黄勉斋先生干(父瑀。) 黄干,字直卿,闽县人。父瑀,监察御史,以笃行直道着闻。父殁,往见清江刘氏子澄,奇之,因命受业朱文公。自见文公后,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后文公以其子妻之。补将仕郎,铨中,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丁母忧,调监嘉兴府石门酒库。历通判安丰军。寻知汉阳军。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佑观。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乃请于朝,创郡城以备战守,不俟报而兴役。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安堵如故。舒人德之,相谓曰:「生汝者,黄父也。」制置■辟为参议官,再辞不受。既而朝命与徐侨两易和州,且令先制府禀议。先生即日解印趋制府。先是先生移书■,有曰:「今日当先明保伍,立堡砦,蓄马,制军器,以资其用,不过累月,军政可成。」■不能用。及至制府,■往维扬视师,与偕行。先生言:「敌既退,当思所以赏功罚罪者。」其时幕府皆轻儇浮靡之士,僚吏士士民有献谋画,多为毁抹疏驳。将帅偏裨,人心不附,所向无功。流移满道,而诸司长吏张宴无虚日。先生知不足与共事,归自维扬,再辞和州之命,仍乞祠,闭阁谢客,宴乐不与。乃复告■曰:「浮光敌退已两月,安丰已一月,盱眙亦将两旬,不知吾所措置者何事,所施行者何策。但闻请总领、运使至玉麟堂赏牡丹,用妓乐,又闻总领、运使请宴赏亦然,又闻宴僚属亦然。今浮光之报又至矣,金欲以十六县之众,四月攻浮光,侵五关。五关失守,则蕲、黄决不可保;蕲、黄不保,则江南危。尚书闻此已数日,乃不闻有所施行者,何邪﹖」其它言皆激切,同幕忌之尤甚,共诋排之。厥后光、黄、蕲相继失,果如其言,遂力辞去。俄再命知安庆,不就,入庐山访其友李燔、陈宓,相与盘旋玉渊、三峡闲,俯仰其师旧。未几,召赴行在所奏事,除大理丞,不拜,为御史李楠所劾,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俄命知潮州,辞不行。差主管亳州明道宫,踰月,遂乞致仕,特受承议郎。卒,赠朝奉郎,录其子,谥文肃。先是文公编《礼书》,独以《丧》、《祭》二编属先生。病革,以深衣及所著书授先生,手书与诀,先生持心丧三年。所著有《经解》,《文集》行于世。 (梓材谨案:先生祭刘静春文曰:「干也颛愚,少无师承。年已踰冠,始来庐陵。抠衣趋隅,历问所学。直指前修,以警后觉。」据此知先生少及静春之门。) 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 有太极而阴阳分,有阴阳而五行具,太极、二、五妙合而人物生。赋于人者秀而灵,精气凝而为形,魂魄交而为神,五常具而为性,感于物而为情,措诸用而为事。物之生也,虽偏且塞,而亦莫非太极、二、五之所为。此道之原之出于天者然也。圣人者,又得其秀之秀而最灵者焉,于是继天立极,而得道统之传,故能参天地,赞化育,而统理人伦,使人各遂其生,各全其性者,其所以发明道统以示天下后世者,皆可考也。尧之命舜则曰:「允执厥中。」中者,无所偏倚,无过不及之名也。存诸心而无偏倚,措之事而无过不及,则合乎太极矣,此尧之得于天者,舜之得统于尧也。舜之命禹则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舜因尧之命,而推其所以执中之由,以为人心形气之私也,道心性命之正也,精以察之,一以守之,则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焉,则存之心,措之事,信能执其中。曰精曰一,此又舜之得统于尧,禹之得统于舜者也。其在成汤则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此又因尧之中,舜之精一,而推其制之之法。制心以礼,制事以义,则道心常存,而中可执矣。曰礼曰义,此又汤之得统于禹者也。其在文王,则曰「不显亦临,无射亦保」,此汤之以礼制心也;「不闻亦式,不谏亦入」,此汤之以义制事也,此文王之得统于汤者也。其在武王,受丹书之戒,则曰:「敬胜怠者吉,义胜欲者从。」周公系《易》爻之辞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曰敬者,文王之所以制心也;曰义者,文王之所以制事也,此武王、周公之得统于文王者也。至于夫子则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又曰:「文行忠信。」又曰:「克己复礼。」其着之《大学》,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无非数圣人制心制事之意焉,此又孔子得统于周公者也。颜子得于博文约礼、克己复礼之言,曾子得之《大学》之义,故其亲受道统之传者如此。至于子思,则先之以戒惧谨独,次之以知仁勇,而终之以诚。至于孟子,则先之以求放心,而次之以集义,终之以扩充,此又孟子得统于子思者然也。及至周子,则以诚为本,以欲为戒,此又周子鉏继孔、孟不传之绪者也。至二程子则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又曰:「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而为《四箴》,以着克己之义焉,此二程得统于周子者也。先师文公之学,见之《四书》,而其要则尤以《大学》为入道之序。盖持敬也,诚意正心修身而见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此又先师之得其统于二程者也。圣贤相传,垂世立教,灿然明白,若天之垂象昭昭然;而隐也,虽其详略之不同,愈讲而愈明也。学者之所当遵承而固守也,违乎是则差也,故尝撮其要旨而明之。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克己以灭其私,存诚以致其实,以是四者而存诸心,则千圣万贤所以传道而教人者,不越乎此矣。 中庸总论 《中庸》之书,《章句》、《或问》言之悉矣,学者读之,未有不晓其文,通其义者也。然此书之作,脉络相通,首尾相应,子思之所述,非若《语》、《孟》问答,章殊而旨异也。苟从章分句析,而不得一篇之旨,则亦无以得子思著书之意矣。程子以为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朱先生以诚之一字为此篇之枢纽,示人切矣。今辄述其遗意而言之。窃谓此书皆言道之体用,下学而上达,理一而分殊也。首言「性」与「道」,则性为体而道为用矣。次言「中」与「和」,则中为体而和为用矣。又言「中庸」,则合体用而言,又无适而非中庸也。又言「费」与「隐」,则分体用而言,隐为体,费为用也。自「道不远人」以下,则皆指用以明体。自言「诚」以下,则皆因体以明用。「大哉,圣人之道」一章,总言道之体用也。「发育万物,峻极于天」,道之体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道之用也。」「仲尼」一章,言圣人尽道之体用也。「大德敦化」,道之体也。「小德川流」,道之用也。「至圣」则足以全道之用矣。「至诚」,则足以全道之体矣。末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则用即体,体即用,造道之极至也。虽皆以体用为言,然首章则言道之在天,由体以见于用。末章则言人之适道,由用而归于体也。其所以用功而全夫道之体用者,则戒惧谨独,与夫知仁勇三者,及夫诚之一言而已,是则一篇之大指也。子思之著书,所以必言夫道之体用者,知道有体用,则一动一静,皆天理自然之妙,而无一毫人为之私也。知道之有体,则凡术数辞章非道也。有用,则虚无寂灭非道也。知体用为二,则操存省察,皆不可以不用其力。知体用合一,则从容中道,皆无所用其力也。善言道者,未有加于此者也。曰:「孔、孟何为而不言也﹖」曰:「其源流可考也。」孔子之学,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皆此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体,恕即用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非道之体乎﹖『干道变化,各正性命』,非道之用乎﹖此曾子得之孔子,而传之子思者也。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非道之用乎﹖仁义礼智非道之体乎﹖此又子思得子曾子,而传之孟子者也。道丧千载,濂溪周子继孔、孟不传之绪。其言太极者,道之体也。其言阴阳五行、男女万物者,道之用也。太极之静而阴,体也。太极之动而阳,用也。圣贤之言道,又安有异指乎﹖」或曰:「以性为体,则属乎人矣。子思以为天命;又以为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又以为经纶大经,立大本,知化育,乃合天人为一,何也﹖」曰:「性即理也。自理而言,则属乎天。以人所受而言,则属乎人矣。属乎人者,本乎天也,故曰『万物统体一太极,天下无性外之物』,属乎天者也。『一物各具一太极,性无不在』,属乎人者也。」或曰:「《中庸》言体用,既分为二矣。程子之言『性即气,气即性,道亦器,器亦道』,则何以别其为体用乎﹖」曰:「程子有言,『体用一源,显征无闲』。自理而观,体未尝不包乎用。『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之类是也。自物而言,用未尝不具乎体。『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色天性』之类是也。」或曰:「如此则体用既不相离,何以别其为『费』为『隐』乎﹖」曰:「道之见于用者,『费』也;其所以为是用者,『隐也』。『费』犹木之华叶,可见者也;『隐』犹花叶之有生理,不可见者也。『小德之川流,大德之敦化』,『隐』也,然大德之中,小德已具。小德之中,大德固存,此又体用之未尝相离也。」 中庸总说 或者问《中庸》之书,言道之体用,则既闻之矣。戒惧谨独、知仁勇之德,与夫诚之一言,所以全道之体用者,可得而详言之乎﹖天命之性,率性之道,人之所固有而无不善者。将有过不及之患。而明之行之而未至夫诚,则未足以造夫道也。是则子思子之所忧也。若昔圣贤所以立教垂世,不过欲人全其固有而无不善者。然其大旨,固非有异,而开导之方,亦各不同。或举其一端,或示其大法,或随其所禀,或量其所至。言之略者,非隐也。言之缓者,非怠也。教人之序,不可以躐等而学,不可以凌节而施也。子思子袭孔圣之余训,继曾子之的传,览古先圣贤教人之旨,鉴后世学者为学之弊,作为《中庸》之书,其提挈纲维,开示蕴奥,则如言道之体用者,亦既明且尽矣。至于学者之岸_学者之所以用功者,又必反复包罗而极其详且切也。盖尝以其本而考之:首言戒惧谨独,因天命予font color=red>,率性之道,固有而无不善者而为言,欲人防其所未然,而察其所以然也。其言要而易知,其事简而易行,学者于此而持循焉,则吾之固有而无不善者,将不待他求而得之也。次言知仁勇三德者,因君子之中庸,小人之反中庸,皆生于气禀之清浊,物欲之多寡,而有异也,故必知之明,行之力,而终之以勇,而后气禀物欲不能以累其固有而无不善也。末言诚之一字者,又因天道人道之分,以见天下之理无不实,欲人实用其力,以全天理之实也。此即子思子所以教人之大旨也。曰戒惧谨独者,静存动察之功。能若是,则吾之具是性而体是道者,固已得之矣。又曰知仁勇者,致知力行之功也。能若是,则由性以达夫道者,举合乎中庸,而无过不及之差也。曰诚者,则由人以进夫天,圣贤之极致也。是非其言之极其详乎﹖戒惧于不睹不闻之际,谨独于至微至隐之中,则所谓静存动察者切矣。曰知矣而继之以仁,曰仁矣而继之以勇,加之以弗措之功,而勉之以己百己千之力,则所谓致知力行者切矣。其言诚也,本于择善固执之始,而成于无声无臭之极,盖至于所谓大而化之。过此以往,莫之或知也者,岂非又极其切者乎﹖若不极其详,则学者用心,或安于偏见;不极其切,则学者用功,或止于小成。此子思子忧虑天下后世而为是书也。 勉斋文集 《大学》首章无他疑。但向者以为明德之发于外者,昭著而不可掩也。今之解注,乃存于中者,洞彻而无所蔽也。故鄙意以为莫若合内外而言之。虚灵指存于中者而言,昭著指发于外者而言。如辉光之类,皆指外者而言之。今既未能不疑,且守师言,就本领上看,尤为有味也。明德只得如章句所说,然其间亦难看,更以格字、致字、诚字、正字、修字与明字相参,见得分晓,方理会得先生旨意。 承教持守之方,别恐亦无他说。前辈及先师言之详矣,亦只是不为与为之不力耳。然亦有一说。致知、持敬两事相发人心,如火遇木即焚。遇事即应,惟于世闲利害得丧及一切好乐见得分明,则此心亦自然不为之动,而所为持守者,始易为力。若利欲为此心之主,则虽是强加控制,此心随所动而发,恐亦不易遏也。便使强制得下,病根不除,如以石压草,石去而草复生矣。此不可不察也。不知高明以为如何﹖干老矣,未能忘禄。非录之不可忘也,不仰禄则又须别求。所以餬其口而劳心,害义反甚于仰禄。以是东西南北,惟命是从,何去就出处之敢言!何功名事业之敢望!特汩没世俗,学问尽废,大为师门之罪人,不敢自文也。敬子果如何﹖来书所谓「甚费造化,断不可辞」,此语却与向来议论不同。今之出仕,只是仰禄,不得已,若为合义,则非所敢闻。只管如此立说,却是浙间议论也,又不知高明以为如何﹖敬子既是应举得官,又家贫,未能不仕,从之亦无害也。(以上《与胡伯量》。) 承诲以朋友讲问之详,甚幸甚喜。干之愚陋,何足以折衷之﹖所说大抵皆善。人心道心之说,恐如契兄所云者为是。李所谓人心气也,余所谓性之正者,皆未精确也。道体之说,此更宜讲究。谓但指隐而言者,岂所以为道体之全邪﹖体字不可以体用言,如今所谓国体、治体、文体、字体,亦曷尝对用而言邪﹖所谓道体者,无物不在,无时不然,流行发用,无少间断。如曾者,真是见得此理,然后从容自得,有以自乐。今之局促迫狭,寻行数墨辄拘碍者,岂亦于此有未洒然者邪﹖主敬、致知两事,相为经纬,但言敬而不能有所见者,恐亦于此有所未思耳。 持守之方,无出主敬。前辈所谓常惺惺法,已是将持敬人心胸内事摹写出了,更要去上面生枝节,只恐支离,无缘脱洒。所谓座右铭四句者,不知先师文集有邪﹖抑故友程君之语也﹖是必非夫子之言。若程君思索所到,则恐画蛇寻足,愈支离而愈鹘突矣,安得起之九原,一叩所疑邪﹖ 《易本义》不暇细观,但先天六十四卦圆图已大错缪。所谓有小圈者,特其小失耳。今以印策论之,则印策中缝之左,即《干卦》,右即《姤卦》。《干》、《姤》二卦夹在策缝左右,乃今所印本《恒》、《巽》之位,即先天《干》、《姤》之位也。《干》、《姤》居正南,《坤》复居正北,故曰冬至子之半是也。若今所印,则冬至在亥子之闲矣,知《干》、《姤》在策缝之中,则伏羲八卦图以《干》为南,以《坤》为北,可以类推矣。此乃《易》之宗祖,宜亟正之。又圆图后语,有圆布者,有方布者,则六十四卦圆图之中当有方图,岂可有其语而无其图邪﹖(以上《复胡伯量》。) 道之在天下,一体一用而已。体则一本,用则万殊。一本者,天命之性;万殊者,率性之道。天命之性,即「大德之敦化」;率性之道,即「小德之川流」。惟其「大德之敦化」,所以语大莫能载。惟其「小德之川流」,所以语小莫能破。语大莫能载,是万物统体一太极也。语小莫能破,是一物各具一太极也。万物统体一太极,此天下无性外之物也。一物各具一太极,此性无不在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自性观之,万物只是一样。自道观之,一物各是一样。惟其只是一样,故但存此心,而万事万物之理无不完具。惟其各是一样,故须穷理致知,而万物之理方始贯通。以此推之,圣贤言语,更相发明,只是一义,岂不自博而反约哉!「天生蒸民,有物有则」,于民之下,又言有物者,何也﹖有物者,就人身上有耳、有目、有手、有足、有君臣、有父子之类而言也。有此等物,便有此当然之则。如耳聪目明,手恭足重,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之类是也。然此当然之则,固无物不体,而此理之妙,实根于人性之本然。惟人之生,各禀此有常之性,所以应事接物,皆好此美德,而不容已也。所谓美德,即所谓物之则也。其曰「好是懿德」是云者,即指上文有则而言也。孔子又加一必字于有则之上,加一故字于好是之上,其旨愈明矣。刘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亦此意也。干尝谓此四句,便该括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许多说话,非大圣人不能言也。自有天地以来,如人心道心四句,及此四句,皆是天心正法,传授世人,不可轻将寻常诗句读过也。且如大德小德,亦只是此意。秉彝便是大德,好德便是小德,世闲只是一个道理也。 统体太极各具,太极则兼体用,毕竟统体底又是体,各具底又是用。有统体底太极,则做出各具底太极。语大语小,则全指用而言,毕竟语大底是全体,语小底是用。天命谓性是未发,毕竟是体;率性谓道是人所常行,毕竟是用。大德而敦化,毕竟是体;小德而川流,毕竟是用。若浅看,则一段是一段;更深入思量,则又觉相似都凑。不知如何﹖(以上《复叶味道》。) 来教谓喜怒哀乐属于人心为未当,必欲以由声色臭味而喜怒哀乐者为人心,由仁义礼智而喜怒哀乐者为道心,以经文义理考之,窃恐不然。朱先生《中庸序》云:「人心发于形气之私,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形气在我,如耳目口鼻是也。声色臭味在物,岂得以发于声色臭味者为人心乎。朱先生云:「虽上知不能无人心。」今以由声色臭味而喜怒哀乐,则是圣人未免于逐物也,而可乎﹖谓由仁义礼智而喜怒哀乐者为道心,则《乡党》一篇,委蛇曲折,焕乎其文章,莫非由仁义而发也,曷为而以道心为惟微乎﹖人指此身而言,道指此理而言。发于此身者,则如喜怒哀乐是也;发于此理者,则仁义礼智是也。若必谓兼喜怒哀乐而为道心,则理与气混然而无别矣。故以喜怒哀乐为人心者,以其发于形气之私也;以仁义礼智为道心者,以其原于性命之正也。人心道心相对而言,犹《易》之言器与道,《孟子》之言气与义也。人心既危而易陷,道心复微而难明,故当精以察之,则喜怒哀乐之闲皆见其有当然之则,又当一以守之,使之无一念而不合乎当然之则,然后信能守其中而不失也。(《复李公晦》。) 程、谢、尹所论敬处,固兼动静,无浅深,亦各就持敬处见得一个意思,各立为一说以形容之。今谓谢、尹之说只是发明主一之意,恐未必有此意耳。就三先生说处,各自体认凑合将来,见得敬字愈觉亲切。今只欲就主一两字上欲该括谢、尹之说,却恐看得谢、尹之说未免疏略耳。明德不言性而言心。杨德渊惠书亦录云:「所答之语,此但当答以心之明,便是性之明,初非有二物,则直截简径。使之自此思索,却见得分晓。」今观所答,是未免以心性为两物也。如「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则心自是心,仁自是仁。如《孟子》言「仁,人心也」,则仁又便是心。《大学》所解明德,则心便是性,性便是心也。所答之病,既误以心性为两物,而又欲安排并合,故其说颇觉费力。心之能为性情主宰者,以其虚灵知觉也。此心之理炯然不昧,亦以其虚灵知觉也。自当随其所指,各自体认,其浅深各自不同。心能主宰,则如谢氏常惺惺之谓。此只是能持敬,则便能如此。若此心之理,炯然不昧,如《大学》所谓明德,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如此,正不须安排并合也。《洪范》五行五事之说,近亦尝思之。前辈所说,决然不是。以庶征观之,自可见。但貌言视听思之所以配水火木金土,则恐来说未免穿凿耳。干亦尝反复思之,只以造化及人生之初验之,便自然合。天一生水,水便有形。人生精血,凑合成体,亦若造化之有水也。地二生火,火便有气。人有此体,便能为声。声者,气之所为,亦若造化之有火也。水阴而火阳,貌亦属阴,而言亦属阳也。水火虽有形质,然乃造化之初,故水但能润,火但能炎,其形质终是轻清。至若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则形质已全具矣,亦如人身耳目既具,则人之形成矣。木阳而金阴,亦犹视阳而听阴也。只以此配之,则人身便是一个造化,理自分明。似此等处,只得如此观看,耳目口鼻之配五行四象,亦自分明。耳属肾,肾即水,水即太阴。目属肝,肝即木,木即少阳。口属脾,脾属土,土王于夏秋之间,即太阴少阳之合。鼻属肺,肺属金,金即少阴,亦是自然之理如此,初无可疑也。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老氏之所谓道,而非吾儒之所谓道也。明道云:「天下之物,无独必有对。若只生一,则是独也。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何尝在一之先,而又何尝有一而后有道哉。易有太极,易即阴阳也,太极何尝在阴阳之先。是生两仪,何尝生一而后生二。尝窃谓太极不可名状,因阴阳而后见。一动一静,一昼一夜,以至于一生一死,一呼一吸,无住而非二也。因阴阳之二,而反以求之太极,所以为阴阳者,亦不出于二也。如是,则二者道之体也,非其本体之二,何以使末流无往不二哉!然二也,各有本末,各有终始,故二分为四,而五行立矣。盖一阳分而为木火,一阴分而为金水。木者火之始,火者木之终。金者水之始,水者金之终。物各有终始,未有有始而无终,有终而无终。二各有终始。则二分为四矣。知二之无不四,则知其所以为是四者,亦道之本体,非其四,何以使物之无不四哉!故二与四,天下之物无不然,则亦足以见道体之本然也。太极不可名状,至此亦可以见其端倪矣。体用一源,显微无闲,要当以是观之,塞天地,贯古今,无往不然。仁义礼智,特就人心而立者耳。天以是心而成万物,人以是心而成万事,故曰天体物而不遗,犹人体事而无不在也。人之生也,五脏百骸,各有自然之则。天之为也,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以至手容之恭,足容之重,又人所以全天之所赋者也。自天之所为者而观之,则不待人为,而此理已完具矣。故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明道所谓活泼泼地者,真见其如此,亦真个使人不知手舞足蹈也。颜子之不改其乐,又安得而不乐哉!世间所谓功名富贵者,真太虚浮云一点也。故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生亦大矣,苟见此理,便死亦是闲事也。数年读先生之书,适自见得如此。以先生之书合之,亦无不然。不但世之学者,寻行数墨而无见于此,窃意周、程、邵子、朱先生见得分明,其它皆未知其果何如也。为学而不见其本源,是入门而不至其室。虽然,前辈教人且只道敬,此又学者不可不思。(《复杨志仁》。) 致知乃入道之方,而致知非易事,要须默认实体,方见端的。不然,则只是讲说文字,终日譊譊,而真实体段,元不曾识。故其说易差,而其见不实。动静表里,有未能合一则虽曰为善,而卒不免于自欺也。莫若一切将就自身上体着,许多义理名字就自身上见得是如何,则统之有宗,不至于支离外驰也。(《答陈泰之》。) 诸人讲论祭祀鬼神一段,此盖疑于祖考已亡,一祭祀之顷,虽是聚己之精神,如何便得祖考来格﹖虽是祖考之气已散,而天地之闲,公共之气尚在,亦如何便凑合得其为之祖考而祭之也﹖故味道兄为说,以为只是祭己之精神,如此则三日斋,七日戒,自坐而享之,以为祖考来格,可乎﹖果尔,则鬼神之义,亦甚粗浅、而圣人常谨言之,何邪﹖古人奉先追远之谊至重,生而尽孝,则此身此心,无一念不在其亲。及亲之殁也,升屋而号,设重以祭,则祖考之精神魂魄,亦不至于遽散;朝夕之奠,悲慕之情,自有相为感通而不离者。及其岁月既远,若未易格,则祖考之气虽散,而所以为祖考之气,未尝不流行于天地之间;祖考之精神虽亡,而吾所受之精神,即祖考之精神,以吾受祖考之精神,而交于所以为祖考之气,神气交感,则洋洋然在其上、在其左右者,盖有必然而不能无者矣。学者但知世间可言可见之理。而称幽冥难晓,则一切以为不可信,是以其说率不能合于圣贤之意也。盖尝以琴观之,《南风》之奏,今不复见矣,而丝桐则世常有也,抚之以指,则其声铿然矣。谓声为在丝桐邪﹖置丝桐而不抚之以指,则寂然而无声。谓声为在指邪﹖然非丝桐,则指虽屡动,而不能以自呜也。指自指也,丝桐自丝桐也,一搏拊而其声自应。向使此心和平仁厚,真与天地同意,则《南风》之奏,亦何异于舜之乐哉!今乃以为但聚己之精神而祭之,便是祖考来格,则是舍丝桐而求声于指也,可乎﹖(《复李贯之兵部》。) 「浴沂」一章,终是看不出喟然而叹夫子「与点」之意深矣。(《集注》)云:「日用之间,无非天理流行之妙。曾有见于此,故欲乐此以终身。如此却是乐天理之流行,而于本文曾意旨恐不相似。」窃意恐须是如此。天理方流行,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与道不相似,而计较系恋之私入之矣。夫子无意、必、固、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正是此意,直与天地相似。《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夫子传之曰:「天下何思何虑。」圣人岂教人如死灰槁木,旷荡其心,徜徉其身哉!张子曰:「湛一性之本,攻取气之欲,物各付物,而无一毫计较系恋之私,则致广大而极高明,虽尧、舜事业,亦不能一毫加益于此矣。」后来邵康节先生全是见得此意思。明道先生诗中,亦多此意。(《与吴伯丰》。) 程仕曰:「此书今见《晦庵集》中。万正淳录以呈晦庵先生,先生答曰:『直卿之说,却是作工夫底事,非曾点所以答「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问也。』又云:『《集注》诚有病。』今复改数语,试更详之。」 《行状》之作,非得已也,惧先生之道不明,而后世传之者讹也。追思平日之闻见,参以叙奠诔之文,定为草■,以谂同志,反复诘难,一言之善,不敢不从。然亦有参之鄙意,而不敢尽从者,不可以无辩也。有谓「言贵含蓄,不可太露,文贵简古,不可太繁」者。夫工于为文者,固能使之隐而显,简而明,是非愚陋所能及也。顾恐名曰含蓄,而未免于晦昧,名曰简古,而未免于艰涩,反不若详书其事之为明白也。又有谓「年月不必尽记,辞受不必尽书」者。先生之用舍去就,实关世道之隆替,后学之楷式。年月必记,所以着世变;辞受必书,所以明世教。状先生之行,又岂可常人比,常体论哉!又有谓「告上之语,失之太直,记人之过,失之太讦」者。责难陈善,事君之大义,人主能容于前,而臣子反欲隐于后,先生敢陈于当世,而学者反欲讳于将来乎﹖人之有过,或具之狱案,或见之章奏,天下后世所共知,而欲没之,可乎﹖又有谓「奏疏之文,纪述太繁,申请之事,细微必录,似非行状之体」者。古人得君行道,有事实可记,则奏疏可以不述。先生进不得用于世,其可见者,特其言论之间,乃其规模之素,则言与行岂有异邪﹖事虽细微处,得其道则人受其利,一失其道,则人受其害。先生理明义精,故虽细故、区处条画,无不当于人心者,则巨与细亦岂有异邪﹖其可辩者如此。则其尤浅陋者,不必辩也。至于流俗之论,则又以为「前辈不必深抑,异说不必力排,称述之辞,似失之过」者。孔、孟诸贤,至谓孔子贤于尧、舜,岂以抑尧、舜为嫌乎﹖孟子辟杨、墨而比之禽兽,卫道岂可以不严乎﹖夫子尝曰:「莫我知也夫。」又曰:「知德者鲜矣。」甚矣,圣贤之难者也!知不知不足为先生损益,然使圣贤之道不明,异端之说滋炽,是则愚之所惧,而不容于不辩也。故尝太息而为之言曰:「是未易以口舌争。百年论定,然后知愚言之为可信。」遂书其语,以俟后之君子。(书《朱子行状后》。) 附录 尝诣东莱吕伯恭,以所闻于朱文公者相质正。及张南轩亡,文公与先生书曰:「吾道益孤,所望于贤者不轻。」 通判安丰军时,淮西帅司檄鞫和州狱。狱故以疑未决,先一夜,梦井中有人,果于废井得尸。 寻知汉阳军,值岁饥,荒政具举,民大感悦。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土,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 创筑安庆郡城,日以五鼓坐于堂,濠砦官入听命,以一日成算授之。授命毕,乃治府事,会僚佐讲究边防利病。次则督视城役。晚入书院讲论经史。筑城之杵,用钱监未铸之铁,事毕还之。初,先生入荆、湖幕府,奔走诸关,与江、淮豪杰游,而豪杰往往愿依先生。及倅安丰、武定,诸将皆归心。后倅建康,守汉阳,声闻益着,诸豪杰又深知先生倜傥有谋。及守安庆,且兼制幕,长、淮军民之心翕然相向。此声既出,在位者益忌。 王深宁《困学纪闻》曰:「李微之问勉斋云:『南轩赐章服,两为胡忠简缴还,而不闻引避。东莱除职,既遭陈叔进行辞丑诋,乃复受之而不辞,皆所未晓。』勉斋答云:『先辈非后学所敢轻议。然辞受合尚严,今当严者反宽,是以不免为具眼者勘破,学者所当戒也。』」(补。) 黄东发《日钞》曰:「干、淳之盛,晦庵、南轩、东莱称三先生,独晦庵先生得年最高,讲学最久,尤为集大成。晦庵既没,门人如闽中则潘谦之、杨志仁、林正卿、林子武、李守约、李公晦,江西则甘吉父、黄去私、张元德,江东则李敬子、胡伯量、蔡元思,浙中则叶味道、潘子善、黄子洪,皆号高弟,独勉斋先生强毅自立,足任负荷。如辅汉卿疑恶亦不可不谓性;如李公晦疑喜怒哀乐由声色臭味者为人心,由仁义礼智者为道心;如林正卿疑《大易》本为垂教,而伏羲、文王特借之以卜筮;如真公刊《近思录》,语先《近思》而后《四书》,先生皆一一辩明,不少恕。甚至晦庵谓《春秋》止是直书,勉斋则谓其闲亦有晓然若出于微意者;晦庵论《近思》先太极说,勉斋则谓名《近思》反若远思者;晦庵解『人不知而不愠』,惟成德者能之,勉斋提云,是君子然后能不愠,非不愠然后为君子;晦翁解『敏于事而慎于言』,以慎为不敢尽其所有余,勉斋提慎字本无不敢尽之意,特以言易肆,故当谨耳。凡其于晦翁没后,讲学精审不苟如此,晦庵于门人弟子中,独授之屋,妻之女,奏之官,亲倚独切,夫岂无见而然哉!其诲学者尝曰:『人不知理义,则无以自别于物,周旋斯出,自少至老,不过情欲利害之间,甚至三纲沦,九法斁,亦将何所不至。』其言哀痛至此,其为天下后世虑也,亦远矣!」(补。) 百家谨案:勉斋言:「自先师梦奠以来,向日从游之士,识见之偏,义利之交战,而又自以无闻为耻,言论纷然,诳惑斯世;又有后生好怪之徒,敢于立言,无复忌惮,盖不待七十子尽没,而大义已乖矣。由是私窃惧焉。故愿得强毅有立,趋死不顾利害之人,相与出力而维持之。」盖勉斋之求后学,其真切如此,所以卒得其人而传之于后也。 谢山《奉临川帖子一》曰:「清容尝云:『朱子门人当宝庆、绍定闲,不敢以师之所传为别录,以黄公勉斋在也。勉斋既没,夸多务广,《语录》、《语类》争出,而二家之矛盾始大行。』清容生平不甚知学,顾斯言不特可以定朱子门人之案,并可以定陆子门人之案,朱子之门人孰如勉斋﹖顾门户异同,从不出勉斋之口。抑且当勉斋之存,使人不敢竞门户,则必欲排陆以申朱者,非真有得于朱可知。推此以观陆子之门人亦然。」 ◆勉斋讲友 文定李宏斋先生燔 直阁张主一先生洽 县丞刘琴轩先生刚中 通判李果斋先生方子 漕使杨悦堂先生楫 料院杨先生仕训 郎中王东湖先生遇 童科刘先生砥 童科刘先生砺(并见《沧洲诸儒学案》。) 文节李贯之先生道传(别见《刘李诸儒学案》。) 胡西园先生伯履 胡伯履,号西园,崇安人。勉斋尝与之书曰:「此间朋友往来甚多,但悠悠不能自奋者亦不少。每念契兄刚毅果敢,未尝不敬畏,恨朝夕不得承诲」云。(参《勉斋文集》。) (梓材谨案:首六字谢山《札记》所有。) 学录詹流塘先生初 詹初,字以元,休宁人也。以荐为太学录,上疏请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罢归,遂入庐山,不仕。尝与黄勉斋讲学。性介甚,吴益公有盛名,以其与韩平原往来,遂不与通。私淑朱子。其所著有《流塘集》二十一卷,今所存祇三卷,此其家传所云也。予考之《勉斋集》中,未尝及先生同时讲学,诸公之书亦无及者,而是书自明嘉靖以前未出,王龙溪始从其家得之,表章以行世,集尾有詹体仁、章从轩,饶双峰诸公文字,程篁墩为《文献志》犹未见也。其中议论固有可釆,但亦似有出于后人之增益者,今节录之。(补。) 祖望谨案:詹体仁是朱学,章是陆学,先生盖往来其间。 流塘集(补。) 天地虽大,道中之物也。吾心虽灵,自道视之,亦物也。物者,器也。道者,天地之所以大,吾心之所以灵者也。故曰道者物之神,物者道之寓。 至大者天,至广者地,至贵者人。尽人之道,则可以与天地并;违人之道,与禽兽并。 升降,时也,予则以为非时也,人也。三皇生则皇,五帝生则帝,三王生则王,五霸生则霸,岂三代以前常升,以后常降乎﹖存乎其人而已。 礼者,君之道,不期臣之忠否也,臣虽不忠,君犹有盘水加剑之礼。忠者,臣之分,不期君之礼否也,君虽无礼,臣剖心而不变。 儒者,人之需也,上焉君需之,下焉民需之,前圣需之以继,后学需之以开,故其道大,其任重。 静安而后能虑,似与释氏静而生慧相近,然吾儒前有知止工夫,佛氏止是死守着一净。 或问尊德性、道问学朱、陆之分。曰:「此非学者所可轻议。」 圣人未尝不欲生恶死,但其一生一死,皆断以理,而无一毫有我之心。所以为仁,若必死以求名,虽胜于必生以苟禄者,然必之一字,便是私意,未免死之或过。然此自仁人言之,若后世虽死伤于勇也,还是一好人。 心无出入,心之神有出入,故操之。 卜式初以阿意得官,后乃直谏,君子讥其自知无益于时,乃以此塞责。以君子之道论之,固是卖直,然还是他廉耻之心未尽泯处。 常遇事,辄自斯于心曰无私欲。以此去私,不知此一念期必底心,便不好;须反之于内,自有无私底本体,不期于无私而自无私矣。 常早夜不寐思,此乃心不定之过。因立心要静,不知立心去静,便是动。程子曰:「无欲故静。」 (梓材谨案:谢山所录,此下有论朱、陆一条,移入《象山学案》。) 学不可缓,亦不可急,缓则怠而无功,急则进锐而退速。 祖望谨案:以上皆其粹言也。若其论朱子《申申夭夭章》,注有圈内圈外之说,此乃明人讲章家所言,陋甚,必非宋儒所言也。) 州判余先生元一 余元一,字景思,仙游人。淳熙五年,以《诗》学魁南宫,登进士乙科。娶黄勉斋女弟,而勉斋则朱子,因得亲炙。始见之日,以仁义礼知信分作五论,及自着文集为贽,朱子敬爱之,尝有《答余景思书》,见集中。知同安县,号称清严,终池州通判。(参《仙游县志》。) ◆景思学侣 侍郎余先生崇龟 余崇龟,字景望,仙游人也。兄元一,从朱子游。先生以进士入官,不附韩侂冑,出知江州,嘉定更化,宰相言「自权臣专政,朝士独余某中立不倚」,除御史,终于兵部侍郎。(补。) 勉斋家学(李、胡三传。) 黄先生辂 黄辂,字子木,勉斋长子也,为朱文公外孙。文公尝以陆探微所画师子像遗之。真西山《跋画师帖》曰:「子木之幼也,晦庵已深期之。今其问学日进,而志气日强,盖庶乎不负先生之期许者。」又因以勉之。(参《真西山集》。) 黄先生辅 黄辅,字□□,勉斋次子也。勉斋《与胡伯量书》曰:「辅年二十三,幸其静重,遣之趋受,望借一寺舍僧房近郡治者与之处,诲之以所当读之书」云。(参《勉斋文集》。) ◆勉斋门人 文定何北山先生基(别为《北山四先生学案》。) 何南坡先生□(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文元饶双峰先生鲁(别为《双峰学案》。) 处士方连云先生暹 方暹,字明甫,平江人也。师事李宏斋,以宏斋之命,学于勉斋。时以饶伯舆、张元简、赵师恕与先生称四子。勉斋《贻宏斋书》曰:「明甫远来,志气甚笃,殊可爱敬,知其源流有自也。老来只觉存养玩索,不可偏废。学者往往堕于一偏,是以无得。苟得明甫辈十人,布在四方,吾道其庶几矣。」又《与甘吉甫书》曰:「明甫于道理大端讲之甚明,而志气高尚,尤切于义利取舍之辨,向来朋友,未易出其右也。」先生极推伯舆,以为己所不及,而元简之言曰:「伯舆明理而远于事,明甫见事而中于理。」则先生在伯舆之上矣。淳佑中,湖南帅董槐、荆南帅孟珙并荐之,槐称其冰清玉洁,妙性命道德之原,珙称其脱去尘滓,游心高明之域,诏免文解一次。先生辞不受命。珙请如尹和靖例,加以处士之名,未报,而先生已卒。学者称为连云先生。先生言论宗旨不传,要当为勉斋门下第一。(修。) 宝章张先生元简 张元简,字敬父,清江人也,勉斋黄氏高弟。勉斋尝贻之书曰:「干归乡两年有余,阅友朋,无一可人意者。其可与言者,李随父、陈仪父耳。然李、陈亦天资醇耳,恐未必堪跌扑,故每与相识言,且烦于乡里寻一如张敬父者,则久而无对。非为谄也,实无第二人,得人之难如此。」先生初官县尉秩。其见于《鹤山集》中,称其知荆门军尝诛陈马奴;漫塘又尝荐之;李制使谓其足任监司之选,其后果官直宝章阁、权发遣鄂州沿江副制置使。(修。) 漕帅赵先生师恕 赵师恕,字季仁,□□人。为余姚令,行乡饮酒礼。勉斋称其「宦不达而忘其贫,今不合而志于古」。 (梓材谨案:谢山《札记》云:「季仁其后贵于朝。考《鹤山师友雅言》,有曾答夔漕赵师恕之说,则先生固不止余姚令也。《儒林宗派》两列先生于朱子、勉斋之门。」) 州判董介轩先生梦程(别为《介轩学案》。) 隐君蔡先生念成(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刘先生子玠 刘子玠,字君锡,长乐人,朱子门人砥之子。幼孤,育于外家。长从勉斋学,非贤士不交,非义理之书不读,尝戒其子弟曰:「行好事,做好人,足矣。幸求名利,非吾志也。」逊田数百亩与从子,以承母志。年四十八卒。 尚书吴鹤林先生泳(别见《鹤山学案》。) 忠肃吴先生昌裔 吴昌裔,字季永,中江人。早孤,与兄泳师事黄勉斋,得程、张、朱子书,研绎不倦。登嘉定进士。调闽县尉,又调眉州教授。眉士故尚苏学,先生取诸经为之讲说,揭《白鹿洞规》,放潭州释奠仪,祀周、程五贤,士习丕变。荐知华阳。改眉州通判,着《苦言》十篇,以虑蜀后患。寻权汉州,力辩兴元帅赵彦吶东纳武仙,西结秦、巩之议。未几,武仙果败,二州民叛。端平元年,召入,历军器、将作二簿,改吴益王府教授。转对,陈六事,言「天理未纯,天德未健,天命未敕,天工未亮,天职未治,天讨未公」。拜监察御史,与徐清叟、杜范并命,三人皆天下正士,四方想闻风釆。为《至和三谏诗》以侈之,疏《凡挠政之害》,言皆激切。改大理少卿,人咸惜之。既而权工部侍郎参赞四川宣抚军事。得疾,除秘阁修撰,知嘉兴,辞,改赣州。寻以右文殿修撰主管鸿庆宫。迁浙东提刑,复知婺州。加集英殿修撰,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先生刚正庄重,遇事敢言,兼习典章。尝辑至和至绍兴诸臣奏议本末,名《储鉴》,又会萃周、汉至宋蜀道得失兴师取财之所,名《蜀鉴》。有文集、奏议、《四书讲义》、《乡约口义》、《诸老记闻》、《容台议礼》行于世。(修。) 侍郎黄先生师雍 黄师雍,字子敬,闽清人。少从勉斋学。宝庆二年,举进士,调婺州教授,学正一以吕东莱为法。慕徐侨,欲见之,会其有召命,先生曰:「今不可往也。」徐闻而敬之。至阙,以其学行闻于政府,乔行简许以朝除。公以书见行简,劝其归老。行简不悦,遂出之外县。累官礼部侍郎。先生简淡自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正之辨甚明,爱护名节,无媿师友云。 乡贡黄先生振龙 黄振龙,字仲玉,闽县人。得朱子端庄存养之说,默契于心,书之座隅。已从勉斋游,请所未悟,勉斋亟称之,谓其可与适道。以乡贡卒。 教授陈先生如晦 陈如晦,字日昭,长乐人。从勉斋游,尝读西山真氏《夜气箴》曰:「须见冬为四时之夜,夜乃一日之冬,便是自家向晦入息处。又见得造化发育之妙,便是自家事物周旋处。于此敬义夹持,动静交养,则两得之矣。」遂次其韵为《生意箴》,西山见而叹赏焉。 (云濠谨案:《闽书》载「先生赵汝腾荐,充经筵,不果,授本州岛教授卒。所著有《论语问答》及《讲义》、《文集》」。) 梁先生祖康 曾先生成叔(合传。) 梁祖康,字宁翁,不知何所人也。尝以小不谨,致书勉斋自引咎。答曰:「华峰朋友中,深爱贤者,与曾成叔之沈静缜密,可与共学,想不无相忌者。便使年少,陷于子弟之过,翻然改悔,何所不可﹖而畏彼纷纷之口邪﹖」则先生亦勉斋所称许弟子也。(修。) 陈先生象祖 陈象祖,(梓材案:《张直阁传》「陈仪父」,当是先生之字。侯官人,朱子弟子孔硕之族也。不避劳苦,刻意讲习,勉斋以为「傥得如象祖者十数人,讲之精,行之果,如干将、莫邪,则先师之道,犹未至于浮云点医也」。 侍郎方先生来(别见《水心学案》。) 通判郑先生鼎新 郑鼎新,字中实,(梓材案:一作仲实。)仙游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知晋江县,寻通判处州。先生少受业勉斋,而与杨信斋游,故深于礼乐。所著有《礼学举要》及《礼学从宜集》。(补。) 提举李先生鉴 李鉴,字汝明,不知何所人也。与其同志数十人为经会,问学于勉斋。答曰:「足下年少才俊,于前修格言记诵如流,有老儒一生辛苦所不及者。然博文在乎约礼。秋水方至,百川渺弥;霜降水涸,涯泪自见。」盖亦笃学之士也。(补。) (梓材谨案:《道南源委》载「先生为宁德人,嘉定进士,历官广东提举。初从杨信斋游,得闻敬义之旨。归创《六经》讲社,推明师说,诱掖后进,故《儒林宗派》亦列先生于信斋之门」。又案:《道南源委》于长溪黄干言先生与饶双峰师之,是又不独为信斋、勉斋门人也。) 薛先生师邵 薛师邵,字希贤,抚州人也。勉斋官临川,从之游,谓其超然独得,皆自胸中流出,无蹈袭语。(补。) 堂长叶淡轩先生士龙 叶士龙,字云叟,括苍人也,后迁居长乐之唐石。从学勉斋,尝以妙年力学,勉其向道。(补。) (云濠谨案:先生号淡轩,尝为考亭书院堂长,编《朱子语录》十八卷。) 陈先生伦 陈伦,字泰之,长溪人也,学于勉斋。(补。) (梓材谨案:勉斋有答先生书,见上《勉斋文集》。) 教授熊古溪先生刚大(别见《西山蔡氏学案》。) 太学家先生 家,字本仲,蜀人也,受业勉斋之门。其时李果州道传初亡,勉斋叹曰:「先生没后,得担负者,祇一李贯之可望,乃止于此。本仲极不易得,多读书,持身甚介,玩理甚精,务学甚实,于贯之足伯仲。」又赵季仁谓:「本仲异日不在贯之下,亦各有所长,然真不凡也。」又言:「其与诸生伏阙上书,试中优等,而其详不可考矣。」(补。) 附录 真西山请绝金币,乔行简为淮西漕,独曰:「强鞑必亡金。昔者金为吾之仇,今为吾之蔽,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鉴,宜姑与之,使得拒鞑。」史弥远主其说。太学诸生黄自然、黄洪、周大同、家、徐士龙等伏丽正门,请斩行简,以谢天下。 李先生武伯 李武伯,临川人,勉斋徒。(补。) 李先生晦 李晦,字随甫,长乐人也。勉斋尝贻之书曰:「一去乡者十五年,投老归来,每兴索居之叹。承示《论语疑义》,用心甚苦,所谓空谷足音也。」其后先生遂学于勉斋。(补。) 方先生丕父 方丕父。(补。) (梓材谨案:先生莆田人,为紫微门人丰之之孙,晦翁门人士繇之子,从学于勉斋。) 袁先生俊明 袁俊明,字稼学,勉斋黄氏弟子也。《勉斋讲录》二十余卷,旧本散逸,先生重裒辑而行之。(补。) 叶先生真 叶真,建安人,勉斋弟子。(补。) 直阁赵先生必愿(别见《玉山学案》。) 布衣宋先生斌(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连云门人(李、胡四传。) 参军万先生镇(别见《双峰学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刘敞
李斯
宋·施护
宋·李成之
明·天中星垣主人
清·黄遵宪
晋·陈延之
清·丁锦
明·薛己
宋·陈文中
(清)劉良璧 纂輯
(宋)李焘
(明清)朱子素 述
(清)谢宸荃 主修,洪龙见 主纂
(清)盧德嘉 纂輯
(北宋)调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