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辨唯識法相-悲憤而後有學 歐陽競無文集
辨唯識法相
前辨二諦三性文,明二諦空宗為文殊學,三性非空非不空宗為彌勒學,而于彌勒學之內容未能剖判,今故繼述此文。
蓋彌勒學者,發揮法相與唯識二事也。初但法相,後創唯識。彌勒《瑜伽》中詮法相于〈本事分〉,而詮唯識于〈抉擇分〉。是法平等曰法相,萬法統一曰唯識。二事可相攝而不可相淆,亦複不可相亂,此彌勒學也。無著者,親近彌勒,此間以為初地菩薩,藏中稱為三地菩薩也。《解深密經》、《攝大乘論》者,相宗大匠皆據為講彌勒學之經論也。作論有一定格式者,無著《攝論》,遵彌勒攝釋而刊定其法則也。無著《攝大乘》之言曰︰若有欲造大乘法釋,略由三相應造其釋︰一者由說緣起,二者由說從緣所生法相,三者由說語義。緣起者,本轉種子之唯識也;法相者,三性之一切法也;語義者,佛功德與菩薩行之大悲相也。蓋前二為深義,後一為廣義;或初一為深義,後二為廣義也。此唯識法相德義,論本及世親《無性論釋》發揮明晰,不可誣也。所以唯識法相必分為二者、世尊義如是也。世尊于《楞伽》、《密嚴》,既立五法、三自性之法相矣,而又立八識、二無我之唯識。《密嚴》以為最勝之教理,衡量一切法,如稱如明鏡,照耀如明燈,試驗如金石,奈何淆而一之,或亂而易之哉?唯識法相德義之作論格式,試舉其例︰初如《攝大乘論》,是唯識邊論,大乘對小乘,故適用尊勝也。于境則所知依立阿賴耶,由諸聲聞不于一切境智處轉故;于行則彼入因果立六度行,由諸聲聞但于三十七菩提分轉故;于果則彼果斷立無住涅 ,彼果智立法身,由諸聲聞但二涅 解脫身轉故。唯識注重觀行,故于因果差別三學之先,提要特立入所知相分也。次如《辯中邊論》,是法相邊論,三乘莫不皆法,故適用平等義也。一切法者,賅染與淨,淨法是有,染法亦應是有。若染不立有,則何所滅而何所存耶?《中邊》談一切法中道,必立染有。先于〈相品〉辨亂識相為少有,而染得生;次故于〈障品〉立五障、九障、十因、三乘障之染有。若有若無,稱法而談,則染淨皆有其真實,故〈真實品〉立十種真實有。小乘對治三十七菩提分,小大分位共有十八,小乘得果但有所得也。若無上乘則行果異小,正行十波羅蜜行,而修別有六。十波羅蜜之所緣,十波羅蜜之修証,皆廣大無邊也。凡此皆法相邊義也。又次,如《大乘莊嚴經論》,是德義邊論,不但攝乎大乘而已,而且莊嚴乎大乘,故適用廣大義也。《瑜伽?菩薩地》詮菩薩行是廣大義,《莊嚴》品目悉不與異。然《莊嚴》意存光大,必較《瑜伽?菩薩地》而更充盈,則《瑜伽》所無而必加補,《瑜伽》所略而必加詳,于是于德義邊而亦賅攝乎唯識法相。如〈述求品〉詳談唯識,又加諸相也;如〈梵住品〉別說大悲有二十六門也,如〈菩提分品〉三十七菩提一一詳敘也。蓋《瑜伽?菩薩地》于唯識法相義,散見于前後諸地,而《莊嚴》則必聚于一處,直不啻以一論而賅攝《瑜伽》,誠可謂大乘經之極莊嚴矣﹗故西域不熟《莊嚴》不能弘法,意誠當也。舉此三例,唯識、法相,德義體例各別,不相淆亂,彌勒學也,反此或淆或亂,非彌勒學也。
複次,聽法眾生有樂廣文,有樂略文,故經論長行有前中後 陀南以為賅攝;而極略則在一經論之名。故世尊說一經竟,當機必請以何名此經,要使一望此經之名,而即知所說之事義若何也。論亦何複不然?《攝大乘論》十殊勝殊勝語,止是賅攝大乘,非是詳敘大乘。以少攝多,以統攝散,談唯識邊事義,一望其《攝大乘》名而即知梗概也。《辯中邊論》立虛妄分別有,乃有染有淨,是一切義普能決了三乘法故,非各局于一邊談法相事義,一望其《辨中邊》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大乘莊嚴經論》說經義,譬如蓮華開敷榮茂,非止賅攝,故于其初成大乘宗,而于中後即菩薩地而更詳之,談德義邊事義,一望其《大乘經莊嚴》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即論名字,即論事義,此彌勒學也,反此,或義不與名合,或此名乃彼義用,非彌勒學也。
二十七年(1938)八月初與院友談義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牧常晁
清·陈鉴
明·夏旦
唐·封演
(宋)真山民撰
宋·洪兴祖
明·解缙
明·吴遵
清·曹寅
(宋)洪皓
(唐)王洙
明·程登吉
清·张玉纶
清·杨夔生
唐·皎然
战国·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