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铜人针灸经-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铜人针灸经目录:
提要
点校说明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提要
《铜人针灸经》七卷,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後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腧穴所会,刻题其名�
...更多
点校说明
“四库本”《铜人针灸经》共七卷。从内容来看,大约是集合了《内经》、《难经》,以及《明堂经》、《甲乙经》等与针灸相关的典籍,并结合了宋代王惟德(一作惟一)所做《铜人腧穴针灸图》的
...更多
卷一
夫《黄帝正經》者,是先聖之遺教,乃後人之令範。是以先明流注、孔穴,靡不指的其源,若或茍從異説,恐乖正理之言。其十三經脈者,皆有俞、原,手足陰陽之交会,血氣之流通,外營指節,内連
...更多
卷二
今具列一十二人形共計二百九十穴
上星一穴,在額顱上直鼻中央,入髪際一寸、陷容豆是穴。督脉氣所發。主療頭風,
頭腫皮腫而虚
(按:據《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所引《
...更多
卷三
神庭一穴,在髪際直鼻上督脉,上一寸髪際是也。足太陽、陽明之會。主治腫氣,風癎、顛風不識人、羊鳴、角弓反張、披髪而上歌下哭、多學人言語,驚悸不得安寢。禁不可針。日灸七
...更多
卷四
後頂一穴,在百會後一寸半枕骨上。是督脉氣所發。針入四分,灸五壯。主風眩,目視,額顱上痛。
强間一穴,在後頂後一寸半,一名“大羽”。是督脉氣所發。主頭如針刺
...更多
卷五
竅隂一穴,在完骨上、枕骨下。足太陽、少陽之會。
主骨疸發厲頭痛引頭也
(按:似有缺、誤,不通)
。灸五壯。針入三分。
浮白二穴,在耳後,入髪際一寸。
...更多
卷六
角孫二穴,在耳廓中間,開口有穴。手足少陽、
手太陽
(按:據《針灸甲乙經》,應是“手陽明”)
之會。主齒不嚼物,齲痛腫。灸三壯。針入三分。
耳門二穴
...更多
卷七
針灸吉日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
...更多
1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张凤羽
杨伯峻 等
清·张德瀛
(宋)灌圃耐得翁
晋·郑思远
成公绥
宋·李昌龄
郑振铎
清·朱仕玠
元·张理
宋·苏东坡
清·惜红居士
(宋)孟元老
(明)吕坤
(唐)杨筠松
金·尹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