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上·病同因别论-医学源流论
卷上·病同因别论
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如同一身热也,有风有寒有痰有食,有阴虚火升,有郁怒忧思,劳怯虫疰,此谓之因。知其因,则不得专以寒凉治热病矣。盖热同而所以致热者不同,则药亦迥异。凡病之因不同,而治各别者尽然,则一病而治法多端矣。而病又非止一症,必有兼症焉。如身热而腹痛,则腹痛又为一症。而腹痛之因又复不同,有与身热相合者,有与身热各别者。如感寒而身热,其腹亦因寒而痛,此相合者也;如身热为寒,其腹痛又为伤食,则各别者也。又必审其食为何食,则以何药消之。其立方之法,必切中二者之病源,而后定方,则一药而两病俱安矣。若不问其本病之何因,及兼病之何因,而徒曰某病以某方治之。其偶中者,则投之或愈,再以治他人,则不但不愈,而反增病。必自疑曰:何以治彼效,而治此不效,并前此之何以愈亦不知之。则幸中者甚少,而误治者甚多,终身治病而终身不悟,历症愈多而愈惑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程林
唐·杜朏
崔瑗
醒世居士
明·韩邦靖
明·傅山
鶡冠子
宋·徐兢
明·方文照
潘黃門集
宋·延一
宋·王栐
元·姬志真
(东汉)荀悦
(明)郑朴 辑
唐·文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