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伤寒论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金梁(息侯)
熊逸
梁·虞荔
清·孙涛续
(清)戴震
明·顾起纶
李修行
清·董谷士
(宋)黎靖德 编
元·宇文懋昭
杜纲
孔尚任
西晋·法炬
元魏·瞿昙般若流支
(明)陈贞慧
清·江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