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测字秘牒-(清)程省 著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测字秘牒目录:
卷一 测字十法
卷二 心易六法借庖羲之六义以垂示后学
卷三 测字取格大法
卷四 双句格法
卷五 测字散格法
卷六 杂占赋
卷七 至理测法
卷一 测字十法
何以测字十法?盖一字之来必各有体,因其体之隐现不同,故其测之变化不定。邵子书曰:“认定用神。”又曰:“体立而后用行。”皆有深义。然测不立法,不足以示学者之权衡;字不加减,不足以
...更多
卷二 心易六法借庖羲之六义以垂示后学
○象形测法
以字象物:
口 了 又飞 马 箫 廉 丨 眉 木 云 栅
以物象字:
乙(似鱼钩)亚(纱窗)弓(蛇)且(神主)凫(啬犯)金(断柄伞)
...更多
卷三 测字取格大法
凡一字之来,用一语判之,谓之取格,如文章人品之有定论也。法先详其五行生克,次观其六神动静。假若五行相生、六爻安静,则取吉格断之,否则以凶格断之。其断语皆当出经入史,搜神剔髓,字
...更多
卷四 双句格法
夫取格炼句乃到精至妙之法,如“锺”字问功名则批曰:“名重金瓯,终身大贵。”又有格在次句者,不过间或有之,如“甘”字问谋望则批曰:“事多阻隔,其无后乎!”又有一句不能尽其所问之事
...更多
卷五 测字散格法
夫所谓格者,骨格也,品格也。品格,前已录有成语,可为后学楷式。到骨格,则未之详也。盖骨者,束字义之物。用束字义之物为断字义之文,灵妙变通,亦犹夫人之筋络束骨,而骨为筋络肌肤之架
...更多
卷六 杂占赋
吉凶祸福,推测可知。人事天时,莫逃乎数。
试观云开月朗,正为诸事豁达之机;雾合烟迷,定主百务淹埋之象。风霾飘荡,摇捍难成。
雷霆过空,虚惊有准。风来溽暑,解
...更多
卷七 至理测法
△欠字
一人书欠字问六甲,余曰:“明日生男,决非首胎。”时十月初十,到次日果生男。其人复问字理,曰:“欠加两点为次,故知非首胎。加土为坎。坎,中男也,故知生儿。初十来
...更多
1
可能你会感兴趣
许松如
李嗣真
无名氏
不署撰人
清·朱浩文
清·贺瑞麟
元·戴起宗
宋·罗大经
储仁逊
清·夏敬观
(明)郑朴 辑
清·郑寿全
(五代)徐铉撰
葛胜仲
清·贺长龄
明·周履靖